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

秦琬放下詔書,眉心微蹙:“這幾個人都是什麼來歷?”

陳玄沉聲報上幾人履歷,才加上一句:“皆是郡公府的姻親之後。”

沈家雖人丁凋敝,卻是戰爭所致,非子嗣本就不封。故沈家本有極多的寡婦,自然也有很多姻親。

這些寡婦,若是與丈夫聚少離多,年紀又輕,還無子嗣傍身,自然會回到孃家,改嫁他人。沈家也不是那等蠻橫霸道的,沒有不同意的道理。但那些年長的,半輩子都過了的,十有八九是不會改嫁的。

沈家最慘的時候,滿門孀婦,唯餘年幼的沈曼與襁褓中的沈淮。沈曼之母早逝,她由誰教養呢?自然是她的嬸嬸們。

正因爲如此,沈曼對嬸嬸們的感情一度很深,當了王妃之後也很照顧她們,就連她們的家族也得了她不少幫助。但這麼多年過去,故人早逝,這些姻親當年又對秦恪避之唯恐不及,無一人敢伸手相助。人情冷暖,沈曼看得分明,此番雖母儀天下,也不會去管那些不大熟的人。

這本是很好的事情,卻因前段時間之事而打破。

沈曼見女兒在朝堂上頗爲艱難,有意爲她尋幾個幫手,思來想去,便想到了沈家的姻親上面,尋了幾個在朝中做官,平素表現得也很是老實,本本分分幹活的人,加以拔擢。

朝中人事變動,自然瞞不過秦琬,何況沈曼也沒想瞞,卻不想竟會令秦琬皺眉。

陳玄說出那句話,便覺有些不妥——他雖是一五一十,如實稟來,毫無離間之意,可到底是嫡親的母女,故他又道:“屬下已詳細調查,這幾人確無半點劣跡,縱有一二逾越之舉,也是尋常。”官場麼,真要兩袖清風,那就回家吃自己吧。人情往來怎麼也少不了,清高的人註定被排擠,甚至被陷害,怎能繼續混下去?

秦琬當然知道母親不會選佞臣來害自己,選得必定都是老實人,但她擔心得恰恰是這份“老實”,只聽她問:“子深,你初到王府時,見滿目琳琅,遍地奇珍,可有心動過?”

陳玄坦然道:“自是心動。”

“倘若當時的你,能夠拿走這些東西,牟取暴利,卻未必會遭受到處罰呢?”

聽她這麼問,陳玄沉吟片刻,纔有些不確定地說:“臣不知,也許會,也許不會。以昔日的臣的性子,並不敢寄希望於‘可能’二字上,但若真有可能,鋌而走險也未嘗不可。”

“那麼,現在呢?”

陳玄已然明白她的意思,毅然道:“自是不會。”

現在的他,已經見過無數的好東西,莫說一兩件奇珍,就是舉世無雙的寶物,他也不會冒着失去現有地位的風險去留。

這正是秦琬的顧慮所在。

沈曼所選的是老實人固然不錯,但這些人從前頂多也就是中等官員,並不直接負責一個部門,更不會經手鉅額的財富。更何況,以這些人曾經的地位,說句不好聽的,若是捲入皇位之爭,就連當卒子的資格都沒有,自然也不會有人威逼利誘,使勁手段,令他們倒向自己這邊。

這種沒有經歷過足夠考驗的“忠誠”與“老實”,秦琬是信不過的。她寧願用那些在魏王與魯王之間曾作出過選擇,僥倖沒有被捲入,被嚇破了膽子,如驚弓之鳥,不敢再來一次的官員,也不願用這些所謂的老實人。

明珠美玉,不可置於人前,因爲人性經不得考驗。

陳玄沉默片刻,才道:“殿下若拒絕皇后娘娘,怕會傷皇后娘娘之心。”一個母親,爲了女兒好,精挑細選了一批人來幫襯女兒。哪怕只是爲了這一點,秦琬也不能不用這些人。

不能不用,不能冷待,更不能明升暗降。這些她不看好的人,偏生要擺到合適的位置上,確實有些爲難。

“我只怕這是個開始。”秦琬眉心的鬱色未曾散去,“此次之事,打亂我全盤佈置。皇后孃家親戚,未立寸功,驟然得居高位,羣臣怕是會極爲牴觸。”

文官不同於武將,武將被皇帝信任,有戰功,爬得快,大家心裡雖也不滿,卻習以爲常。文官就不同了,你不熬個十年八年資歷,或者有異於常人的地方,誰允許你爬到我們頭上來?

陳玄想到裴熙那句“羣臣日子過得太舒服”,忍了半天,仍是仗着秦琬脾性和悅,問:“殿下何不順了娘娘的意思?”

人才嘛,總是不缺的,誰得罪了皇家,罷了就是。沒要他們的小命就算好的了,難道還敢記恨皇室不成?

秦琬見他神色,便知他心中正是這般想的,就如所有人一樣,故她淡淡道:“若我是那等人,你現在敢與我說這句話麼?”

陳玄一震,低下頭,竟是什麼話都說不出來了。

“我約束自己,不是爲了別人的言論,更不是爲了所謂的名聲,只爲我自己。”秦琬平靜道,“我何嘗不知放縱容易,生殺予奪,無人不應,何等快意?若我今天因人敵對我,就要將對方殺了;明日便可能因對方無心的一句話懷恨在心,將他整死。真要走到那一步,我還是我麼?又還算是個人麼?”

“約束”二字,從來都是對別人容易,對自己難。所以她不會因爲政見不合就輕易剝奪對方的仕途乃至性命,更不會隨意放縱自己的好惡,但……只聽她沉聲道:“我與阿孃的利益,必須是一致的。”

想要弄清她和沈曼誰在秦恪心中的份量重,那是自找死路,不僅是因爲感情,也因爲她們母女的利益必須是一致的,這樣秦恪纔不會頭疼。倘若妻女爭權,秦恪會覺得很疲憊,秦琬也不可能佔到上風。

家庭內部若是出了亂子,那可就不妙了,感情這東西,可是極爲脆弱的——

秦琬目光閃動,緩緩道:“三年孝期,已經到了。”

儒家守孝,說是三年,實則只有二十七個月。先帝是深秋時沒的,如今已是永隆三年的夏日,孝期自然滿了。這也是沈曼之所以對朝廷比較關心的原因之一,畢竟後宮新進了一批美人,若說從前,這些玩意般的角色入不了她的眼,現在卻不同了。

盧昭媛同樣入不了她的眼,卻被宮人追捧,爲得是什麼,沈曼心中有數。她纔不拿這些事情來煩自己,轉而去收拾那些敢對自己女兒叫囂的朝臣,也算狠狠地出了一口積攢多時的惡氣。

陳玄不知秦琬說得是什麼,就見秦琬笑道:“不錯,我對朝臣,確實太好了。”

“殿下——”

“接下來的時間,外鬆內緊,事無鉅細,全都報到我這裡。”秦琬淡淡道,“我再在太極宮待一兩個月,便去昭陽宮住一陣子。”

陳玄聞言,心中一緊:“殿下的意思是……”

“張弛有道,方是上策。”秦琬本就是果決之人,她知情勢已不可逆轉,不消片刻,就已想到了最佳的應對方略,“阿耶的大壽快到了,對阿孃來說,比起朝堂的事情,自然是這件事更加緊要。過一陣子,我自會去與阿孃說。你盯緊魯王府,與他們相關的人,還有喬睿,一個都不能放過。”

說到這裡,秦琬想了想,才道:“等入了秋,我得看一看突厥有沒有再度興兵的意思。倘若連慕的合縱連橫之計用得完美,策反三個‘設’,縱是拖不住阿史那思摩太久,一兩年也是可以的。”

如此說來,這兩年間,竟是最完美,也最有閒暇的時候。

陳玄一一記下,明白自己的責任重大,更不敢懈怠。秦琬思忖片刻,又喊來常青,再修書給玉遲、祁潤等人,令他們有個心理準備。順便再加封在西域立了大功的曾憲,厚賞酈深、趙肅、葉陵、連慕,也不忘給安笙備禮。

果如她所料,這一年,突厥人自顧不暇,劫掠一事也就無從談起。故她笑吟吟地來到清寧殿,湊到沈曼身邊:“阿孃這是在準備後宮諸人的賞賜?我瞧瞧,晉李惠妃爲賢妃,盧昭媛爲惠妃,鄭充容爲華妃,朱修儀爲昭容?”都跳了幾級,確實算厚賞,誰讓這是三年孝期後的第一次喜事呢?

沈曼作勢拍了秦琬一下,秦琬笑了笑,繼續看:“王婕妤晉充媛,這個孫寶林是誰,怎麼直接晉爲正四品的美人?”

“她呀,剛脈出有身孕,我不過是按規矩來罷了。”沈曼淡淡道,“後宮中多些好消息,總是好事。”

秦琬聽了,不由笑道:“聽您這麼一說,我也想躲懶了,勞心勞力這麼久還落不得好,頗想給自己放個假,也免得凜冽寒冬還要早早爬起來。”說到這裡,她的聲音低了些,“女兒都快五歲了,我每天就見她一次,縱然對得起家國天下,也未必對得起她。”

沈曼拍了拍秦琬的背,柔聲道:“你能想明白就好,不過你也不用愧疚,你打小就是恪郎抱着長大的,全天下可沒第二份。富貴人家的父母可不會陪着兒女,多是乳母,窮人家的長輩要養家,更顧不上孩子。有這份心,慢慢補上就是了,莫要強求。”

秦琬貼着母親的耳朵,小聲說:“阿孃,我想再生一個孩子。”

第二十章 廝殺第一百八十四章 苦心造詣第四百八十四章 民族覺醒第四百零六章 主戰之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平夷首策第四百四十章 以爲得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陵郡主第二百六十三章 騎射比試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一生水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四十七章 與衆不同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一百八十四章 苦心造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逸難求第三百九十二章 宗室之力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獨我夢醒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七十二章 傲骨奴性第十三章 得見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七十三章 貼身使女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十七章 所爲第三百四十二章 任人唯親第一百六十章 無知是福第一百八十章 特殊身份第二十八章 江南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空過招第一百六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三百零三章 悔不當初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三百九十三章 何謂蛀蟲第三百八十九章 趁亂潛入第九十二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恩師孽徒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史爲鏡第一百三十九章 無風起浪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間生亂第六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脈之存第一百四十五章 截然相反第四百三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一百五十五章 鮮廉寡恥第二百四十八章 投石問路第四百零四章 理想現實第一百二十二章 隨口一諾第十三章 得見第十八章 成長第四百三十二章 棋局已收第四十九章 理智感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二百一十六章 宰輔之才第七十八章 故意孤立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識萌芽第一百六十六章 凡夫俗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百九十五章 殷殷囑託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九十二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月昭昭第二百一十章 奴僕心思第一百一十八章 陰柔手段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四百七十二章 事難兩全第九十八章 天降祥瑞第四百三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空過招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一章 無奈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二百四十一章 來使雲集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深似海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四百二十七章 勿忘初心第五十五章 飛揚跋扈第四百一十一章 書中萬語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外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一百七十四章 離別將近第三十章 可憐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四百三十六章 錦繡江山第一百零一章 早已下注第一百六十五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三百五十八章 女學之師第二十五章 變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手大方
第二十章 廝殺第一百八十四章 苦心造詣第四百八十四章 民族覺醒第四百零六章 主戰之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平夷首策第四百四十章 以爲得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陵郡主第二百六十三章 騎射比試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一生水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四十七章 與衆不同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一百八十四章 苦心造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逸難求第三百九十二章 宗室之力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獨我夢醒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七十二章 傲骨奴性第十三章 得見第一百一十五章第七十三章 貼身使女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十七章 所爲第三百四十二章 任人唯親第一百六十章 無知是福第一百八十章 特殊身份第二十八章 江南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空過招第一百六十三章 殃及池魚第三百零三章 悔不當初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三百九十三章 何謂蛀蟲第三百八十九章 趁亂潛入第九十二章第四百六十一章 恩師孽徒第一百六十九章 以史爲鏡第一百三十九章 無風起浪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間生亂第六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三百八十二章 血脈之存第一百四十五章 截然相反第四百三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一百五十五章 鮮廉寡恥第二百四十八章 投石問路第四百零四章 理想現實第一百二十二章 隨口一諾第十三章 得見第十八章 成長第四百三十二章 棋局已收第四十九章 理智感情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二百一十六章 宰輔之才第七十八章 故意孤立第二百九十五章 意識萌芽第一百六十六章 凡夫俗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三百九十五章 殷殷囑託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九十二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月昭昭第二百一十章 奴僕心思第一百一十八章 陰柔手段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四百七十二章 事難兩全第九十八章 天降祥瑞第四百三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空過招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一章 無奈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二百四十一章 來使雲集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深似海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四百二十七章 勿忘初心第五十五章 飛揚跋扈第四百一十一章 書中萬語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外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一百七十四章 離別將近第三十章 可憐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四百三十六章 錦繡江山第一百零一章 早已下注第一百六十五章 深謀遠慮第一百七十五章 有來有去第三百五十八章 女學之師第二十五章 變局第一百四十九章 鮮明對比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手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