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救美

蕭譽點了點頭,不知沈淮想說什麼。

“尊師不圖名,不圖利,自你初次出門便遇險,知曉你的家境之後,自僱馬車,不受頓飯,一心教導於你,可見拳拳之心。”談及黃辛對蕭譽的恩德,沈淮十分感慨,心道人和人的緣分就是這麼奇妙,怪才的壞脾氣也要對人對事,“你將及弱冠,尚未娶妻,可曾想過將此事……對尊師提一提?”

聽見“娶妻”二字,蕭譽登時窘迫起來。

他乃北衙校尉,正六品上的武官,又在非權貴不能居住,僅次於長樂坊的長寧坊有一間五進的御賜宅邸,格局精巧,風光秀麗。不僅如此,他還品貌俱佳,風儀出衆,前來求親者自是極多。當然了,來得多半是與他家境相若,或者略次一點的武將人家,而這些人,都被鄭氏一一回絕。

鄭氏對獨子寄予厚望,不想他娶個門第還不如他們家的女子爲妻,一心爲兒子求聘高門貴女。但她填房的身份,註定蕭綸在世的時候她都與那些高門女眷沒什麼交情,何況現在?再說了,蕭譽許久沒在國子監讀書,襲了個校尉也是混日子,上峰不親,下屬不服,誰知道他本事如何?好容易攀上了一兩家,一談到兒女親事,對方呢,要麼只肯出個庶女,要麼就往自家旁支上頭引。鄭氏自覺受辱,氣鼓鼓地回來,卻依舊不死心。一來二去,便將蕭譽的婚事拖到了現在。

蕭譽十五歲去吏部報備,正式就任北衙校尉,在那之後,他將家中刁奴打發了七七八八,卻並不能挽回家業所剩無幾,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處境。在自己的婚事上,他屢次勸慰母親,說他們連像樣的聘禮都拿不起,怎麼娶高門貴女?只怕是在那些權貴眼裡,自己這個正六品上的校尉比那些依附他們的清客幕僚都不如。偏偏鄭氏牛心左性,堅決不改,若是能請動恩師……蕭譽心中微微一動,思索起這個可能來。

阿孃對恩師十分感激,若是恩師的意思,她應當會聽從。恩師一直視自己若子侄,自己懇請恩師決定自己的終身大事,亦是親近的表現。自己呢,成了家,立了業,生了個大胖小子,再過幾年,自己就自請出北衙去邊防,馳騁沙場,抵禦外敵,豈不痛快?

蕭譽越想就越覺得這是個好主意,端得是一舉兩得,眉頭也漸漸舒展開來,笑道:“伯清兄說得極是。”

見蕭譽採納了自己的意見,沈淮也有些得意,無形中便對蕭譽親近了幾分。他示意伴當去結賬,自己則和蕭譽走出酒樓,隨口問:“贊之,你打算先去平康坊呢,還是打算先回自己家?”

大夏的城郭,皆採用坊市制度,坊爲居住區,市爲交易區,涇渭分明,不容置喙。天澤樓位於東市,毗鄰權貴居住的長樂、長寧、長康、長平等坊,離沈淮和蕭譽的住所頗近,蕭譽的恩師黃辛卻有是世家庶子,另立門戶,自然不可能居住在此地。事實上,黃辛所居住的平康坊雖頗爲清幽,街坊鄰居多爲小官或略差一等的世家,卻到底臨近西市。這一東一西,縱然駕着馬車,也得走上近一個時辰,就更別提用雙腳走過去了。故蕭譽看了看天色,知曉自己若是去了,回來時八成坊門已經緊閉,便有些遺憾地說:“時辰不早了,我還是先回去吧!明日再去拜會恩師。”

沈淮點了點頭:“那我也回府吧!”

長樂和長寧兩坊捱得很近,兩人自是並肩而行。

沈淮多年交際,早就習慣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與人交往泰半如魚得水,混得很開。他知蕭譽本性勤勉,無絲毫輕浮浪蕩之處,也就不開黃腔,反倒與蕭譽聊起了武器的使用心得,說說練武的辛苦,氣氛倒也融洽。

東市的大街上人來人往,不乏高門女眷出來添置衣衫首飾,婢女僕婦購買些帕子荷包,看上去好生繁華熱鬧。忽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便見一駿馬自遠處飛奔而來,馬蹄揚起無數塵土,行人不住尖叫,四散躲避。

沈淮和蕭譽下意識退到街旁,擡頭看着來人,沈淮目力極好,微微眯起眼睛,認出對方的身份,不由皺了皺眉,不悅道:“這不是盧鄉侯的小兒子麼?”盧鄉侯雖有些權勢,卻也沒體面到兒子在東市橫衝直撞,縱馬揚鞭,他都能兜得住的份上。一個不好,他自個兒的官職都可能丟掉。

明兒一早,御史的奏摺就該如雪花一般,涌向聖人的御案前吧?

蕭譽倒沒注意對方是誰誰誰的兒子,反正他也認不出來,他同樣皺着眉頭看着越發靠近的駿馬,忽道:“不好——”

“贊之?”

蕭譽轉過身,朝駿馬奔馳的方向急速奔跑,敏捷如獵豹,邊跑邊說:“看他這模樣,顯然是急着出城,廣寧街的盡頭可是東大街,萬一馬車來不及避開……”

沈淮一聽,也霍地變了顏色。

東大街位於皇城東牆南門景風門的兩側,從鐘樓至長樂門,大名景風門街,前後兩段連接着城郭。因郭內坐落着一座極大驛站的緣故,車馬過往,商賈雲集,每天不知多少人從此經過。最繁忙的時候,若誰的馬車輪子送了,或是發生了什麼事得停下來,後頭的車輛得一起跟着堵住。雖說眼下還沒到那種程度,但這駿馬如果衝上去,後果……

天澤樓本就坐落在廣寧街的盡頭不遠處,蕭譽又反應得快,當他衝到廣寧街和東大街的交界口時,恰有一輛騾車駛過。

這時,奔馳的駿馬,也衝到了路口。

蕭譽情急之下,來不及思考,下意識地發力,衝刺,躍到那匹看上去已十分老邁的騾子身上,抽出隨身的匕首,狠狠往騾子的臀部一紮!

騾子吃痛,發足狂奔,車伕一個沒穩住,被狠狠地甩了出去,馬車之中則傳來女子的驚呼。

盧鄉侯的小兒子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闖禍,情急之下一拉繮繩,馬蹄前仰,堪堪停在騾車的後沿上方。

蕭譽見狀,將繮繩猛力一拉,強迫騾子停下。隨後,他將繫着騾子的繩子割斷,一手牽着繮繩,一手擡着騾車的杆子,確定兩邊都暫時穩下來,這纔對着車廂,十分歉疚地說:“失禮了,方纔情急,不得已將騾子扎傷,再讓它駕車未免不妥。若閣下受了傷,我便帶閣下去醫館,若閣下無傷,我立刻去賃一輛車或轎子來,送閣下去原本的地方。閣下的損失,我亦會照價賠償,眼下我沒帶這麼多錢,閣下是派人隨我回去取,還是明日派個僕人來長寧坊蕭家?”

這一連串的變故來得太快,車主人似是驚魂未定,半天沒出聲。

蕭譽說了一大通話卻沒得到迴應,只得尷尬地站在那裡,想掀開車簾去看看情況,卻又想到方纔聽見的聲音,車主人似乎是個姑娘,故不敢唐突冒犯。

盧鄉侯的小兒子見狀,冷哼了一聲,不屑道:“窮酸就莫要擋路,連自己的身份都認不清,被踩死也活該!”說罷,竟再度縱馬,揚鞭而去,只是沒方纔衝得那麼急了。

沈淮不如蕭譽敏捷,氣喘吁吁地趕到,恰巧聽見這麼一句,眉頭不由緊縮。他見蕭譽的動作,也知他爲了安全起見,抽不開手,便示意伴當將車伕扶起,給與補償,順便走到蕭譽身邊,看着默不作聲的車廂,便問:“車主人……”

蕭譽面色尷尬,左右爲難,他站在原地,猶豫半晌,方一咬牙,將繮繩交給沈淮,作勢上前:“得罪了。”

還沒等他走到車門口,一隻纖長白皙,柔弱無骨的素手,緩緩掀開了藏青色的車簾。

沈淮和蕭譽怔住,心中竟同時浮現出“溫柔如水”四字。

掀開車簾的少女容貌清麗,堪稱美人,但在見過無數美女的沈淮眼中,此女的姿容頂多就只能算箇中上。真正吸引沈淮注意的,是此女眼角眉梢,無一不透着似水的溫柔。無論動作,神情還是姿態都柔得像水,足以讓任何人的心都爲之化開。

沈淮見多識廣,蕭譽心志堅毅,短暫的怔忪過後,兩人就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的唐突,蕭譽竟有些手足無措,沈淮便上前一步,問:“長隨已前去僱車,約莫一盞茶的功夫便可趕到,兩位的車伕已經暈過去……不知兩位欲往何處?”

少女看了一眼沈淮,又看了一眼蕭譽,最後望着坐在自己對面的中年女子,似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沈淮見狀,又道:“往前百里,便是金繼堂的所在,我派人送二位前去?”

“不了!”中年女子瞪了少女一眼,見她柔順地低着頭,並沒有多看幾眼這兩位俊美郎君的意思,才硬邦邦地拋下一句,“請將我們送往,魏王府。”

沈淮點了點頭,不再說話,目光望向遠方,蕭譽有學有樣。

待車馬僱過來,這兩名女子換了車,沈淮方拍拍蕭譽的肩膀,蕭譽知曉此地已沒他們什麼事,就抱了抱拳:“抱歉,告辭了。”說罷,毫不留戀地走了。

少女柔順地低着頭,縱車簾掀開,也沒往外看一眼。

中年女子見狀,滿意極了,卻不忘敲打一番:“若非紀大人好心,你連長安的門往哪邊開都不知道。這人啊,要知恩,感恩,不要生出什麼非分之想,明白麼?”

紀清露低低地應了一聲,謙卑道:“多謝李媽媽教導,清露明白了。”

李媽媽聞言,越發滿意,掀開簾子往外看風景。紀清露蜷縮成一團,雙臂用力抱緊,腦海中一直浮現那人矯健的身姿,俊美到令她自慚形穢,卻不見絲毫女氣,唯見勃發英姿的面容,不知不覺,淚水便盈滿了雙眼。

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生緣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七十章 新安之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壽春郡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琴瑟和鳴第二百七十三章 六親不認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三百一十七章 私自採礦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骨肉之斷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三百八十章 處置方案第四百四十九章 此生不忘第三百七十九章 無奈現狀第五十二章 往事如夢第二百零二章 消災弭禍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骨肉相殘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三百七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六十章 前朝舊事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拔寨第八十四章 魏王正妃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三百八十一章 楊延之惑第四十章 貌合神離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得聖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千頭萬緒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四百二十四章 欲渡遼河第八十章 偏心之名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外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樂平公主第七十六章 善有善報第一百三十二章 琴瑟和鳴第四百三十二章 棋局已收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利曙光第六十二章 驚世駭俗第三百零四章 愛子心切第一百一十八章 陰柔手段第一百五十四章 範大娘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無風起浪第一百五十三章 春日雷霆第三百零九章 兩位公主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孽何存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五十章 其心可誅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官賜勳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平郡王第五十六章 恩重如山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女子堪憐第三百一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六十四章 不按常理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三百零三章 悔不當初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三十七章 作假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陵郡主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初疑鬼神第四百一十章 商賈來投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九十八章 天降祥瑞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四百三十四章 斬斷親緣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六章 賢惠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三十章 可憐第四百零七章 思慮甚遠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官賜勳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第二百四十一章 來使雲集第二百二十四章 改變命運第四十四章 初露鋒芒第四十六章 自掘墳墓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五十章 愛女之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四十三章 埋下火種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
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生緣定第二百四十八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七十章 新安之變第四百一十七章 壽春郡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琴瑟和鳴第二百七十三章 六親不認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九十七章 莊園出事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三百一十七章 私自採礦第二百零三章 懷獻太子第四百三十五章 骨肉之斷第三百九十四章 刀鋒森寒第三百八十章 處置方案第四百四十九章 此生不忘第三百七十九章 無奈現狀第五十二章 往事如夢第二百零二章 消災弭禍第一百零七章 兩對怨侶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骨肉相殘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第三百七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六十章 前朝舊事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拔寨第八十四章 魏王正妃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三百八十一章 楊延之惑第四十章 貌合神離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得聖心第三百四十三章 千頭萬緒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四百四十三章 同心協力第四百二十四章 欲渡遼河第八十章 偏心之名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外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樂平公主第七十六章 善有善報第一百三十二章 琴瑟和鳴第四百三十二章 棋局已收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利曙光第六十二章 驚世駭俗第三百零四章 愛子心切第一百一十八章 陰柔手段第一百五十四章 範大娘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無風起浪第一百五十三章 春日雷霆第三百零九章 兩位公主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孽何存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四百五十章 其心可誅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官賜勳第四百四十八章 西平郡王第五十六章 恩重如山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政見分歧第八十五章 盛氣凌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女子堪憐第三百一十六章 乘勝追擊第六十四章 不按常理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三百零三章 悔不當初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三十七章 作假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陵郡主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初疑鬼神第四百一十章 商賈來投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九十八章 天降祥瑞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四百三十四章 斬斷親緣第二百九十章 風流韻事第六章 賢惠第三百四十四章 籠絡人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忠孝難得第三十章 可憐第四百零七章 思慮甚遠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官賜勳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五章 魚躍龍門第二百四十一章 來使雲集第二百二十四章 改變命運第四十四章 初露鋒芒第四十六章 自掘墳墓第二百九十四章 香消玉殞第五十章 愛女之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四十三章 埋下火種第九十九章 以德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