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誤會

“穆”之一姓,縱談不上秦恪的禁忌,也無異於他心中的傷疤,揭開就痛,這點秦琬早有所察覺。正因爲如此,在父母面前,她從不追問穆家。但在內心深處,她卻對所謂的穆皇后好奇不已。如今好容易逮着這麼一個機會,秦琬怎會輕易錯過?見趙九在斟酌言辭,八成想着怎麼糊弄自己,她忙問:“穆家是怎樣的人家?我聽阿耶說,天下的顯貴人家,多半分世家和勳貴,穆家是哪種?他們家都有些什麼樣的人?很厲害麼?”

她年紀雖小,說話做事卻有條有理,逐一發問,清晰明瞭,趙九還真有些招架不住,也就收起泛泛而談,敷衍秦琬的心,同樣認真地迴應道:“坊間傳聞,第一任鄭國公,也就是咱們北衙軍的第一任統領,乃是太祖的奶兄弟,與太祖從小一道長大,無論太祖落得何種境地,始終追隨着太祖,最後爲了救太祖而死去,端的是遺澤後輩。他娶的妻子雖是汝陰長公主,卻只是太祖的義妹,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太祖怕他故去之後,有人趁勢欺凌他的家人,便將他的大女兒許給了太宗,即聖人的生母,明德穆皇后,並大力提攜他的三個兒子和另一個女婿。”

秦琬掰着指頭算了一下,大概明白了這其中的關係,卻還有些不解:“唔,什麼叫做奶兄弟?”

趙九狼狽地側過臉,尷尬道:“這……就是從小一塊長大,比親兄弟還親的兄弟!”

秦琬看了他兩眼,默默將這個問題記下,才笑眯眯地問:“然後呢?”

“鄭國公過逝後,長子襲了爵位,次子和幼子因是公主之子,也都封了爵,又因軍功,爵位非但晉了,還一襲三代,一襲五代。第二任鄭國公嫡出的有四兒一女,女兒即四年前過逝的文德穆皇后。長子是現任的鄭國公,太子太保;次子軍功赫赫,受封武成郡公,爲安西大都護,鎮守西域,以保商路通暢!”說到這位威名赫赫的將軍,以趙九的冷靜自制,也露出一絲神往之色,憧憬和激動之情怎麼都掩不住,“好男兒生於世上,就當像武成郡公一般,安邦定國,做出一番功業來!”

武成……郡公?

阿耶說過,商時有個武成王,乃是紂王的師弟,手握重權,威名赫赫。但這人最後是降了周的啊,這個封號,是不是……有些奇怪?

說起來……

“鄭國公的封邑在哪裡?”

“啊?”鄭地不就是鄭地,還有很多麼?

看出趙九的疑惑,秦琬歪着腦袋,很認真地伸出手指,一一算給他聽:“鹹林、新鄭、啓封、邴、南鄭、滎陽、南陽……所以說,究竟是哪個鄭地呢?”

聽她報出這一連串名字,趙九登時瞠目結舌,不知該說什麼好。

秦琬見狀,還以爲他不信自己,急急道:“宣王之弟友封鹹林,號鄭國,此乃鄭的起源;後鄭國被韓所滅,建都新鄭;子魯逃往啓封,爲緬懷先祖,以鄭爲姓,故啓封亦可成做鄭地。邴曾被周王室交予鄭國管理,以宗室駐守;南鄭……滎陽……南陽……”她一邊解釋,一邊有點沮喪地埋下臉。

高祖父呀高祖父,您爲什麼要弄個這麼麻煩的封號呢,像什麼代王,譙國公,汝陰長公主,一聽就知道地方在哪裡,多省事啊!上溯周王室的封號,永遠都這麼讓人頭疼,這個地方可以,那個地方可以。弄得她背書背得糊里糊塗,一不留神就鬧不清哪裡是哪裡,阿耶解釋了好半天,她才大概弄明白這其中的關係呢!

想到這裡,她又有點失落。

阿耶說,他之前的封號是代王——代國位於大夏的最北方,與異族接壤,苦寒貧困不說,還時不時要遭受異族鐵騎的侵擾。不僅如此,諸位叔叔的封號多是周王室所封,“代”之封號卻是商王室所封……縱她還不大明白這其中的微妙含義,卻也清楚,世間禮儀多半由周禮而來,縱周王室覆滅多年,亦能算得上“正統”。故,與“前朝”有關的,未必是什麼好事。

因心中想着這些事情,秦琬的小臉皺成一團,看上去很有些故作大人的模樣,十分可愛。

趙九見秦琬一本正經地和自己解釋這些地名的來源,出處,掌故,看那架勢就知道不是胡謅的,問題是自個兒越聽越迷糊,幾乎像在聽天書,糾結了好半晌,方頹然道:“屬下,不知。”

他天生力大,與人爭鬥從未落過下風,又因經歷之故,沉穩過人,洞悉事情,心中本十分自負,認爲自己欠缺得不過是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罷了。對於那些手無縛雞之力,遇事也談不上沉穩的文人,趙九是頗爲看不起的。如今見秦琬小小年紀,提出的問題又不刁鑽古怪,竟能問倒自己,免不得生出幾許狼狽之意,覺得自己腹內墨水實在太少,見過的能人也不夠多,纔會這般妄自尊大,掂不清自己的斤兩。

秦琬見趙九的神情,歪了歪腦袋,有些奇怪。

咦?趙九郎怎麼突然和沒氣了一樣?我說錯了什麼嗎?

很顯然,在“學問”這一點上,這兩位都有所誤會。

代王秦恪飽覽羣書,博聞強識,卻因畏懼穆皇后威勢,唯恐旁人以爲他也要爭一爭那張椅子,是以從不敢表露自己在經史子集上的學問,諸般雜書倒是信手拈來。加上他本能地有點畏懼高高在上的父皇,回答問題時有些磕磕巴巴,聖人又多半問些民生、政務方面的問題,他只會照本宣科,絲毫不動變通。這就導致他被聖人責罵的時候多,讚揚的時候少。久而久之,便給大家留下一種“代王雖愛舞文弄墨,本身造詣卻並非特別高,到底還是不務正業”的印象。事實上,秦恪涉獵之多,涉及之廣,本就是少有人及的,光他背得滾瓜爛熟的書籍便有千本之多,更不要說那些回憶之後能記起來的文章和片段。若他不做這討人嫌的皇長子,生在了世代書香的家庭,名震士林不在話下。

流放到彭澤之後,秦恪心中苦悶難言,沈曼不准他下地,一個人忙裡忙外,操持家務和田地,未免力有不逮,就將女兒交給他帶。秦琬又極爲聰慧,還不會走路,便能開口說話;連筆都拿不起,已經會背蒙書。秦恪本就對女兒愛若珍寶,見她如此天賦,更是不忍荒廢,就天天教她念書,恨不得將自己一身所學傾囊相授。

彭澤荒僻,筆墨紙硯數量有限,有錢都買不到,衣物也不多,沒辦法頻繁換洗。折樹枝在地上寫字,才教女兒認幾個,秦恪便先紅了眼眶。最後還是沈曼想出了辦法——讓秦恪先教秦琬背書,背上幾十本,認識幾千字。等她年歲再長成一點,手腕有力氣寫字,不至於將墨水弄得滿手滿身都是,這纔開始描紅。如此一來,文房四寶的用量被壓縮到最少,生活纔不至於顯得那麼窘迫。這也就造成了秦琬小小年紀,生僻複雜一點的字還認不得,卻已能將許多晦澀文章倒背如流的奇特情狀。

這般囫圇吞棗,純粹出於無奈的教育方式,與世家、大儒那種學不厭精,文章講千遍尚不嫌多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趙九不知內情,雖看得出秦恪將女兒當做兒子一般教導,卻也明白彭澤縣的書籍少得可憐。在他的印象中,能將三五本書倒背如流,已經是非常有學問的人了。見秦琬在偏僻之地,條件艱困,小小年紀都有這般學問見識,趙九免不得想到了許多代代出名士的世家。拿秦琬一做比,想想那些身處富貴鄉,典籍家中藏的世家子弟該是何等有學問,也難怪以他的自傲,尚會自慚形穢。若他知道與秦琬一般年紀的世家子弟,一本論語真正讀完的都不多,想必會欣慰不少。

瞧着趙九因自己的話,心情不怎麼好的樣子,秦琬想了想,做出很感興趣的樣子,追問:“你剛纔說,第二代的鄭國公有四兒一女,可你才說了兩個,另外兩個呢?”

“另外兩個……”趙九心中不屑,口吻也是淡淡,“聖人賜了縣公的爵位。”

察覺出趙九的冷淡,秦琬有些奇怪。

同樣封官拜爵,又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爲何趙九對鄭國公的幾個兒子,感官差距如此之大?難不成就因爲前者是因軍功得的爵位,後者是恩賞的?也對,自己掙來的東西,自然比別人送的更穩當,拿着也更心安理得。

不知道世間有兩個詞語分別叫做“羨慕”和“嫉妒”的秦琬,以爲自己找到了趙九情緒變換的緣由,暗暗記下這件事,心道裹兒以後纔不拿別人東西呢,想要什麼,自己去爭取就好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葉護思摩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陽謀難解第二百九十一章 救人一命第三百六十九章 世情百態第六十九章 自嘗苦果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招棋錯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二百五十八章 着手反擊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骨肉相殘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三百三十章 自尋死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茶樓酒肆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四百二十四章 欲渡遼河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三十八章 郡主第四百五十八章 復仇之路第四百六十章 時光難留第二百七十九章 計劃未來第六十一章 母女談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孽緣一場第九十二章第七章 抽薪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四章 嫡庶第三百二十章 狼顧之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四十章 貌合神離第七十六章 善有善報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四百六十章 時光難留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家無情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家心思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六十六章 人心難測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陵郡主第三百三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二百九十六章 愛子棄子第二百零七章 冷酷薄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歲月如刀第一百七十四章 離別將近第一百九十八章 後院失火第四百五十七章 致命一擊第十六章 裴熙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輔心思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三十二章 蕭譽第二百七十章 今時往日第二百零八章 壽禮失竊第四百二十二章 獨斷專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四百七十九章 迂迴曲折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之砒霜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人性第二百九十三章 舉棋不定第兩百七十五章 兩家之變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四百四十四章 導師人選第三百一十二章 骨肉相殘第四章 嫡庶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四百零三章 安置百姓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七十八章 故意孤立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一百章 巧事連連第兩百七十五章 兩家之變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皇子之師第三百三十二章 舉座譁然第六十九章 自嘗苦果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駙馬第四百三十四章 斬斷親緣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利曙光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戰前小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逸待勞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
第二百四十三章 葉護思摩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陽謀難解第二百九十一章 救人一命第三百六十九章 世情百態第六十九章 自嘗苦果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招棋錯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二百五十八章 着手反擊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骨肉相殘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三百三十章 自尋死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茶樓酒肆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四十八章 諸王爭雄第四百二十四章 欲渡遼河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三十八章 郡主第四百五十八章 復仇之路第四百六十章 時光難留第二百七十九章 計劃未來第六十一章 母女談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孽緣一場第九十二章第七章 抽薪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第四章 嫡庶第三百二十章 狼顧之相第四百一十三章 見龍在田第四十章 貌合神離第七十六章 善有善報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一百九十九章 血海深仇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四百六十章 時光難留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二百五十七章 鮮卑盟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家無情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家心思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術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六十六章 人心難測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陵郡主第三百三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二百九十六章 愛子棄子第二百零七章 冷酷薄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歲月如刀第一百七十四章 離別將近第一百九十八章 後院失火第四百五十七章 致命一擊第十六章 裴熙第二百九十二章 首輔心思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三十二章 蕭譽第二百七十章 今時往日第二百零八章 壽禮失竊第四百二十二章 獨斷專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兩難抉擇第四百七十九章 迂迴曲折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一百七十九章 我之砒霜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人性第二百九十三章 舉棋不定第兩百七十五章 兩家之變第三百二十七章 以酒爲媒第四百四十四章 導師人選第三百一十二章 骨肉相殘第四章 嫡庶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三百八十五章 積怨已久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四百零三章 安置百姓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七十八章 故意孤立第二百六十一章 少年將軍第一百章 巧事連連第兩百七十五章 兩家之變第八十八章 身入局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皇子之師第三百三十二章 舉座譁然第六十九章 自嘗苦果第四百四十二章 公主駙馬第四百三十四章 斬斷親緣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利曙光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三百八十六章 戰前小事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逸待勞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