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援兵來到

曹純及一衆部將捨命奔回曹操大營,進帳伏地請死。曹操沉默不語,畢竟這次折了約兩萬兵馬,若不懲戒,軍心何安。但曹純乃是自家虎將,不可能叫曹操把他殺了吧。這時,衆謀士中郭嘉上前道:“明公無需憂慮,子和將軍一時不查,誤中對方奸計,明日我等大軍前去討回來便是。只是子和將軍違背主公軍令,不可不罰。可發子和將軍去後營餵馬,以作懲戒。”

曹操聽完點了點頭。問道:“曹純,如此懲戒你可服氣?”

曹純叩首說道:“末將服氣。”

不過誰也不知道,就是因爲這個決定。使得曹純在訓練馬上有了獨特的見解,訓練出了一支威震天下的中原騎兵,虎豹騎。此是後話不提。

次日,曹操大軍開到了徐州城下。經過昨日的事,兩方也不再那麼多廢話。待得曹軍安營紮寨之後。曹軍開始如潮水般向城樓涌來。城上的陶軍經過昨晚的勝利,士氣高漲。曹軍剛一進入陶軍射擊範圍,只見草包大聲喊道:“放箭”

曹軍瞬間被射到了一片,但陣型卻也不亂。只見曹軍在諸位曹將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搭建雲梯等攻城工具。不斷有曹兵被射死,又有不斷的曹兵補上去。城上城下血跡飄灑。曹軍的強弓勁弩也給城上的陶軍帶來了不小的傷亡。

城上草包指揮士兵守城,陶應衆人在指揮着其他士兵搬運守城器械。不斷地有傷員從城上扯下來,陶應看着這些傷員,不由得心裡又是一酸。他知道在這個時代,很多人受重傷之後是根本無法活下去的,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但陶應沒有辦法改變什麼,這也許就是他們的宿命。

徐州保衛戰已經越來越激烈。曹軍把兵馬分爲數只,輪番交替攻城,即保有了體力,又使得攻城不間斷。而城上陶軍兵馬本就不多,這樣一來,有好幾次曹軍都爬上了城樓。幸得陳登父子指揮若定,才侃侃保住了徐州。不過饒是如此,陶軍也已是搖搖欲墜之象,徐州城樓多次破損,彷彿隨時都有坍塌的可能。

城下郭嘉立於曹操身邊,打量着城頭的戰鬥。看着這場戰爭已是朝着對己方有利的方向發展,郭嘉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微笑。郭嘉轉頭對着曹操道:“明公,我軍以是大佔上風,最多再過一個時辰,我軍就可破城了。此次我軍得勝,多虧明公英明神武,指揮得當。”

曹操聽了郭嘉的讚美之語,臉上並無太多的喜色。搖了搖頭,並沒有說話。也許他還在想着自己的父親。曹操一生殺人如麻,但此次爲了報父仇,盡起大軍殺奔徐州。無論是藉口還是什麼,但就憑這件事讓曹操失去了理智,也可以看出曹操實乃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

就在城上陶軍愁眉不展,城下曹軍士氣大漲時,異變突起。只見一支人數約有5000左右的軍隊奔着曹軍而去。這隻軍隊人數不多,但卻各個殺氣騰騰,奔跑起來如風一般,只見這支部隊一頭衝入曹軍陣中,頓時曹軍後軍一片人仰馬翻。

城上衆人聽得援軍來到,紛紛探頭出來觀看。陶應也扒在城樓觀看這隻軍隊。但見這隻軍隊打頭的共有五人。左手邊第一人,手持雙股劍,面容平靜不失威嚴,雖說算不上勇冠三軍,但也是所向無前。

接下來三人氣勢最強,曹軍如此多人,這三人卻如入無人之境,在曹軍中掀起了一片血浪。左手一人,手持青龍偃月刀,一身綠袍,面色潮紅,不怒自威。中間一人,胯下烏騅馬,收納丈八蛇矛,滿臉倒豎剛須。右手那人,一身白馬白袍,手中一杆龍膽長槍,此人出手並不算迅捷,卻在點滴之間取人性命。

雖然只是一個照面,但憑着這些人的氣勢,陶應就確定了此四人的身份。劉關張,與趙雲。再看處於末位的那人,雖說沒有前三人如入無人之境的氣勢,但也是三軍辟易,所向無前。想來這就是被自己誆來的太史慈了。

反觀曹軍,卻是被這五千人大殺一場,有不敵的感覺。究其原因,青州軍雖也是精兵,但今日攻城士氣已乏。而且青州兵剛剛歸附曹操不久,未經久訓。而劉備卻是借來了公孫瓚縱橫塞外的精銳,無論是什麼,也不是現在的青州兵可比的。

隨着這一支軍隊的到來,城上陶軍士氣大增。很快,曹軍的攻城部隊就停了攻城步伐。不一會,那隻軍隊到了城門下。隨行而來的還有前幾日出去搬救兵的糜竺。陶謙急忙命人放他們進來。

少時,但見以劉備爲首的人前來會見陶謙。只見劉備向着陶謙一拱手,道:“備受文舉兄相托,特前來解救徐州之危,備因往伯圭兄處借兵,故而來遲,請陶公見諒。”

陶謙趕忙扶起玄德,道:“玄德不必如此,玄德遠來,請先入府中稍事休息,明日再來對敵曹軍。”

卻見劉備擺了擺手,道:“如今曹操兵臨城下,徐州士卒傷亡慘重。備此次前來,久違瞭解徐州之危,安能失卻信義,如此,徐州百信置我劉備於何地。”劉備這一番話說的慷慨激昂,大義凜然,配合劉備那獨特的表情與演講天賦,使在場許多人爲劉備這一番話而折服。而陶應心裡卻是明瞭一些事。

難怪前世會有三讓徐州的事,就憑着劉備這一副以徐州百信爲念的模樣,是個人都會上當。難怪劉備軍事上不如曹操,家境上不如孫權,卻能三分天下得其一。現在看來,劉備的獨特人格魅力卻是其他兩位所不能比的。

此時卻有陶謙說道:“既然玄德執意如此,我就不勉強了。但不知玄德可有辦法退敵?”

劉備聞言沉默半響,道:“我當先致書與曹操,約其退軍,如其不從,當在與其廝殺。”

陶謙大喜,道:“就依玄德所言,準備紙筆給玄德。”

劉備下去寫信與曹操,陶應本想借機接近趙子龍,卻不想趙雲也隨着劉備而去,唯有太史慈還站於城樓。陶應打眼看了看太史慈,見他波瀾不驚的雙眸之下有着一絲焦急,雖然剛剛經過廝殺,但此人身上並無一絲疲倦之感。陶應走到太史慈身邊,先拱了拱手,然後說道:“閣下就是東萊太史慈吧,小子陶應,久聞壯士大名,今日一見,何其幸也!”

但見太史慈臉上不見喜怒,衝着陶應回了一禮,道:“某家鄉野村夫,不值公子掛懷。”

陶應擺了擺手,道:“壯士不必過謙,壯士爲保母恩,破黃巾於北海,救百姓於危難。天下何人不知,東萊太史慈之名應當威震天下。”

太史慈雖說氣勢不凡,畢竟不是世外高人,聽了陶應的話,雖說不至於手舞足蹈,但也是一臉笑意。卻見陶應接着說道:“適才我觀壯士臉上有一絲焦急,不知所謂何事?”

太史慈聞言不由露出了一絲苦笑,接着道:“不瞞大公子,我受孔北海所託,隨玄德公前來徐州,但吾同郡之人揚州刺史劉繇發書來請,我希望快點解了徐州之危,我好趕去揚州相助。”

陶應聞言不由得有點失望,自己好不容易將你誆來徐州,沒想到卻還是留不住你,正想着在說些什麼,劉備一行人來了。陶謙握着劉備的手指着陶應說道:“剛纔事情緊急,卻忘了叫你來見過玄德叔父,還不快過來拜見。”

陶應聞言,走到劉備面前,深深地一禮之後,道:“玄德叔父安好,小仔陶應,見過玄德叔父。”

劉備倒也知書達理,連忙扶起陶應,嘴裡說道:“賢仔不必如此,快快請起。”就這樣,再簡單的會面之後,陶應問道:“不知叔父可有致書於曹操?”

劉備笑呵呵的道:“已經寄出去了,備爲了徐州百姓,豈有不效力之理,現在吾等只需等候曹操回信便可。”

城下曹營,曹操看完劉備書信後不由得勃然大怒。不過在郭嘉劉燁的勸阻下,曹操還是決定給劉備回信,已慢其軍心。這時,卻有從兗州本鎮而來的加急文書。曹操閱畢之後不由得慌了,因爲他的大本營受到呂布襲擊,危在旦夕。曹操召集諸人問道:“兗州被襲,吾欲回軍救之,公等以爲如何?”

此時,郭嘉臉上有了一絲慌神,但也只是一閃而逝。只見他出班奏道:“明公,兗州乃吾之根本,不容有失,徐州這面不如留給劉備一個順水人情,若劉備得徐州民心,正好看陶謙於之兩虎相爭。”

郭嘉剛一說完,卻有另一謀士劉燁站起來說道:“前日子和將軍敗於陶應小兒之手,今次退軍,卻得有斷後部隊,望明公察知。”

曹操想了想,對着下手一位精幹的將領說道:“文則,命你留下斷後,可有異議?”

只見于禁對着曹操抱拳而立,神情堅毅的說道:“末將領命。”

就這樣,曹操再留下了于禁之後,帶領大軍回防兗州,去戰呂布。

第32章 袁術稱帝第51章 痛揍荊州軍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169章 虛與委蛇第174章 甘當人質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28章 呂布結局第42章 又是離別第135章 意外的收穫第16章 陶謙殞命第93章 夜戰青州第44章 實力大增第30章 前去宛城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192章 再生強敵第247章 國賊何物第68章 酒館瑣事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85章 壽春李通第90章 天倫之樂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62章 陶應東巡第72章 司馬定計第213章 龐統出招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21章 戰亂再起第234章 挽回損失第24章 生擒張遼第196章 陶氏遷鄴第38章 兵進汝南第141章 戰前的準備第251章 潼關事了(3)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6章 陶謙殞命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7章 援兵來到第46章 賢妻悍婦第35章 妙法破敵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156章 聯姻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64章 回合三將第221章 再戰疆場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166章 拉鋸戰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29章 戰後諸事第218章 西北鉅變第165章 襲營前奏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197章 四女同堂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157章 想太多第11章 赴宴陳家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159章 夫妻夜話第232章 李儒終結第21章 戰亂再起第31章 徐庶歸心第171章 退軍第21章 戰亂再起第101章 離間計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94章 再收良將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121章 塌頓身死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293章 張飛身隕第194章 諸侯動向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74章 黑山張燕第251章 快刀斬亂麻第262章 陶應東巡第74章 黑山張燕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171章 退軍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49章 有人襲營第232章 李儒終結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101章 離間計第64章 說服荀諶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第105章 草原事終第278章 諸將混戰第24章 生擒張遼第18章 曹昂來徐州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121章 塌頓身死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
第32章 袁術稱帝第51章 痛揍荊州軍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169章 虛與委蛇第174章 甘當人質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28章 呂布結局第42章 又是離別第135章 意外的收穫第16章 陶謙殞命第93章 夜戰青州第44章 實力大增第30章 前去宛城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192章 再生強敵第247章 國賊何物第68章 酒館瑣事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85章 壽春李通第90章 天倫之樂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62章 陶應東巡第72章 司馬定計第213章 龐統出招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21章 戰亂再起第234章 挽回損失第24章 生擒張遼第196章 陶氏遷鄴第38章 兵進汝南第141章 戰前的準備第251章 潼關事了(3)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6章 陶謙殞命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7章 援兵來到第46章 賢妻悍婦第35章 妙法破敵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156章 聯姻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64章 回合三將第221章 再戰疆場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166章 拉鋸戰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29章 戰後諸事第218章 西北鉅變第165章 襲營前奏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197章 四女同堂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157章 想太多第11章 赴宴陳家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159章 夫妻夜話第232章 李儒終結第21章 戰亂再起第31章 徐庶歸心第171章 退軍第21章 戰亂再起第101章 離間計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94章 再收良將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121章 塌頓身死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293章 張飛身隕第194章 諸侯動向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74章 黑山張燕第251章 快刀斬亂麻第262章 陶應東巡第74章 黑山張燕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171章 退軍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49章 有人襲營第232章 李儒終結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101章 離間計第64章 說服荀諶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第105章 草原事終第278章 諸將混戰第24章 生擒張遼第18章 曹昂來徐州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121章 塌頓身死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