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77章 威力驚人

bookmark

劉兼濟在攻天聖寨的日子裡,大量使用火炮,玩出各種花樣。此次攻靈州,便以他所部爲主攻,張亢軍輔助。

靈州是座孤城,外無援軍,緊靠在黃河邊上也無路可逃,惟有死守一條路。城一旦被攻破,由於外面道路上全是宋軍,城內的党項軍跑也無處可跑。這已經是死地,鄂桑格不降,僅有的倚仗就是宋軍不會在自己身上花費太多力氣。一個城主,遠不如宋朝的一個知州呢,至於用數萬大軍來猛攻嗎?有這功夫,去做點別的難道不好?

然而宋軍真地來攻了,鄂桑格得到消息,依然不信。他知道城下聚集了宋朝大軍,但總以爲那就是嚇自己的,待上幾天便就會轉頭北去。

臉上寫着一千個不相信的鄂桑格,從選出來的寨婦中爬起來,放下手中酒杯,草草穿戴了戎裝,隨着傳令親兵到了城頭。剛剛出城主府不久,便就聽到城外傳來驚天動地的聲響,嚇得他腳下一個踉蹌。

親兵忙扶住他,道:“城主大人,這是城外宋軍火炮,煞是嚇人!”

鄂桑格強自鎮定,扶了扶兜鍪,口中道:“宋軍火炮怎麼如此動靜?我們的潑喜軍呢?”

親兵搖了搖頭,也不說話,只是陪着鄂桑格走向東城頭。

到了城頭的望樓上,正好宋軍一炮打來,鄂桑格只覺得腳下一陣搖晃,差點就坐在地上。屏氣凝神,鄂桑格扶着女牆向城外觀望,卻見外面黑煙一片,哪裡看得清楚。

愣了好一會,鄂桑格才道:“宋軍這是用的什麼妖法?雲裡霧裡,人也看不清楚!”

親兵道:“這是宋軍的火炮,發炮的時候吐火冒煙,就是這般。小的問過從天都山退到靈州的人,他們都說宋軍的炮就是這樣,打得又遠,力道又狠,極是難防!”

話音未落,就見城外的黑煙中突然發出一道火光,緊接着一聲驚天動地的聲音,黑煙冒起,城頭再次搖晃起來。鄂桑格這才發現宋軍打的是城門,不由嚇了一跳。

靈州是原來隋唐時的故城,鹹平年間趙繼遷多次攻靈州不克,最後先取清遠軍,再下懷遠鎮,靈州徹底成了一座孤城才攻克。攻下靈州後,趙繼遷繼續其部落化政策,讓靈州治下的縣全部成爲部落,縣城廢棄。靈州城也沒有再修繕過,現在的樣子,就是當年趙繼遷破城時的樣子。城牆傾頹,城門朽壞,早已不能跟當年堅城相比。

鄂桑格當然知道這些,不過在他眼裡,年久失修並不是什麼問題。不只是他,党項的絕大部分官員,包括元昊祖父三代都是這樣認爲的。他們寧願大修宮殿,也不營城廓。好漢子就是這樣的脾性,攻城守城不是他們該乾的事,就應該縱馬在草原大漠上。以前宋軍敗是敗在野戰能力低下上,講攻城守城,党項軍在他們眼裡就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不過現在,鄂桑格卻被這傳統坑苦了。這座雄立黃河岸邊數百年的堅城,早已經是外強中乾,經不住宋軍火炮的猛轟了。鄂桑格還拿着四十年前党項人攻城的艱難自比,實在是過於高看了自己。城外的劉兼濟還只是在準備,讓十幾門最大的火炮,輪流射擊城門找準度,已經把城頭的党項軍嚇得魂飛魄散。

回過神來,鄂桑格跳着腳喊道:“砲呢?我們也有砲!讓潑喜軍發砲,打爛宋軍!”

身後的親兵擡頭斜眼瞅了鄂桑格一眼,微微搖頭,一句話也不說。

鄂桑格在城頭跑來跑去,把躲起來的“潑喜軍”逼到城頭,讓他們對着城外黑煙瀰漫的地方發炮。雖然煙霧繚繞中看不清楚,打黑煙最濃處總沒有錯。

被押過來的小頭目無奈地對鄂桑格道:“城主大人,我們的砲打不了那麼遠的。一旦發砲,不但打不中宋軍,還會讓他們看到了我們的所在,會先打我們的。——如今城頭的石砲一大半已經被宋軍打爛。不是我們怕死,是這砲留着將來守城有用啊!”

鄂桑格哪裡肯信,命身邊衛士抽出刀來,副着潑喜軍放砲,壓制住城外宋軍火炮。

小頭目無奈,只好安排了兩門砲,裝了石彈,來幾十個人拽住,向城外打去。

“潑喜軍”用的石砲都是用人拽的,有“旋風砲”等諸多名目。不過用人又多,又打不遠,石彈發出去,堪堪打到護城河的邊上。

鄂桑格在城頭跑來跑去,讓更多的人上去拖拽,把石彈打得遠一些。

正在這時,突然城外數聲巨響一起發作,不知道多少鐵彈一起打上城頭。不只是剛纔發彈的石砲,就連城頭的党項軍士也倒下一片,有的斷手斷腳,有的血肉模糊。

鄂桑格被一個打飛的士卒手中的刀劃到了大腿,一時鮮血直流,怔怔站在那裡。

小頭目從地上爬起來,向鄂桑格無奈地攤手:“城主大人,你看見了?城外宋軍不知道多少火炮瞄着城頭,單等我們的石砲一發,讓他們看見了所在,便就幾炮一起打過來。再要接着放砲,要不了幾個時辰,我們的砲就全部被打爛了!”

鄂桑格茫然地點了點頭,再不說話,扶着城牆,慢慢向城下走去。城頭太危險,自己爲一城之主,怎麼也不能在這裡白白送命。現在元昊在韋州裝死,党項已無君,流血流汗爲了誰?還是留下大好性命,吃好喝好安渡餘生最重要。

党項是部落制,元昊一族足以控制各部族的時候,自然一切好說。他的精銳一失,各部落酋長憑什麼再聽他吆五喝六。更不要說過去幾年,元昊橫徵暴斂,對外作戰好處是他的,損失各部族承擔,又用紙幣全境勒索,大家不滿他已經很久了。

現在各城,各部族,沒有降宋的也不是爲了元昊打仗,是爲了自己。有的確實是不想歸於大宋統治之下,大多數還是在爭取歸宋之後的地位。特別各部族首領,擔心歸宋之後郡縣其地,失去自己的傳統領地、奴隸和部民,是最不想降宋的。反倒是各城和州縣的官員投降得最利索,他們又沒有領地和部落要考慮,只要官爵俸祿合適,立即獻城。

當年太宗、真宗時候,其實也曾經面臨到這種境況,只是沒有波及党項全境。不過那時禁軍不能約束軍紀,朝廷也沒有足夠的官吏派來治理,趙繼遷還有很大的號召力。一方面禁軍燒殺搶掠太過,把党項百姓逼到了趙繼遷一邊,一方面宋軍依靠歸順的部落首領治理打下來的土地,風向一變他們便轉投趙繼遷,最終功敗垂成。

農耕與遊牧是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由此決定的政治結構和治理方式天然不同。農耕對農耕,遊牧對遊牧,吞併戰爭往往沒有太多反覆,而相互之間則不同。如果不能夠明確地認識到這種不同,採取必要的措施,就會事倍功半。

自馬銜嶺、天都山、橫山一線以北,是廣大的宜耕宜牧地區。秦漢農耕文明北擴,把這一帶變成了良田,人口稠密,中原王朝的邊境直達陰山之下。而從永嘉南渡開始,五胡南下,鮮卑入主中原,這一帶便就開始重新成爲牧地。唐朝初期曾有短暫反覆,很快這一帶就成了安置內遷胡族的地方,農耕的基礎設施幾乎已經蕩然無存。

佔領這一片土地之後,重建農耕文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朝廷用大量人力物力,數十年的時間才能辦到。認識不到這一點,即使滅掉了元昊,還是會同太宗、真宗兩朝一樣,最終得而復失。

鄂桑格離了城頭,党項將士再無戰心,各自找地方躲避,等着宋軍破城。依今天表現出來的火炮威力,下面那扇破城門被打爛是早晚的事,何必苦苦掙扎?王公大人們都已不作抵抗,憑什麼讓這些士卒賣命。在党項有地位的精銳已經調走,現在城中本就是處於最底層的鎮守軍,和與奴隸無異的瞻負和寨婦,歸附大宋之後他的境遇只會好不會變差。

城外的黑煙之中,劉兼濟用溼布擦了擦眼睛,對身邊的趙珣道:“這火炮諸般都好,只是這黑煙着實難耐!什麼時候有不冒煙的炮就好了!”

趙珣也被嗆得難受,對劉兼濟道:“忍一忍煙燻,總還是好過拼命流血。都指,我看前面的靈州城門,也挨不了多少炮。今天試過了,明天衆炮齊發,一舉轟爛就是了!城頭党項的“潑喜軍”多被打爛,想來再無作爲。明天城門攻破之後,我帶軍進去擒了賊酋,靈州城很快就能攻下來了!”

劉兼濟不屑地道:“番賊不善攻城,也不善守城,今天看來可不是虛言!竟然把石砲擺在城頭,這不是顯眼的靶子麼!明天破城門,不定我們三天就可攻破靈州!”

不管是石砲還是火炮,這種守城的重武器不應該暴露在攻城方的火力之下。火炮要有足夠的防護,石砲則應該在城牆之下,不耽誤攻城外,又完美避開攻方的拋射火力。不過這個年代把石砲放在城頭很常見,宋軍也是如此,只有徐平軍中是例外。

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21章 舊人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30章 殿試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50章 抓捕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2章 父老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66章 同年知縣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26章 慶祝第44章 增兵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172章 夜戰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144章 僵局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11章 回莊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10章 野味第186章 有錢人第66章 以民爲師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70章 蜀兵入隴第34章 磨鍊第29章 生活不易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03章 換相(中)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章 再臨鄭州第129章 重貶第6章 買書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46章 忠州事發第12章 治術(三)第166章 初戰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33章 你是官了第24章 嫉妒第196章 機遇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90章 公人世界第10章 野味第297章 大政第133章 矛盾第120章 破陣子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137章 事不怕細上架感言第5章 公路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295章 強兵策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35章 災民第208章 老花鏡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88章 棄杖不殺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32章 小縣第59章 洞若觀火第73章 點將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15章 理政(一)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4章 炒花生
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21章 舊人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30章 殿試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50章 抓捕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2章 父老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66章 同年知縣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26章 慶祝第44章 增兵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172章 夜戰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144章 僵局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11章 回莊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10章 野味第186章 有錢人第66章 以民爲師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70章 蜀兵入隴第34章 磨鍊第29章 生活不易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03章 換相(中)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章 再臨鄭州第129章 重貶第6章 買書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46章 忠州事發第12章 治術(三)第166章 初戰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33章 你是官了第24章 嫉妒第196章 機遇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90章 公人世界第10章 野味第297章 大政第133章 矛盾第120章 破陣子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137章 事不怕細上架感言第5章 公路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295章 強兵策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35章 災民第208章 老花鏡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88章 棄杖不殺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32章 小縣第59章 洞若觀火第73章 點將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15章 理政(一)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4章 炒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