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

此次北巡,對禁軍改制是主要目的,威逼契丹是附帶的。改制之後,三衙的地位和職能是最讓人頭疼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制度上便再沒有疑難。

喝了兩巡酒,明鎬道:“如此做,看似面面俱到,實則又有疊牀架屋之弊——”

看明鎬說着連連搖頭,徐平道:“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只看利弊之間取捨。欲要兩全其美,盡取其利而去其弊的,只是說着好聽。到頭來,多是把弊端集於一身。制度疊牀架屋,縱橫牽制,官就不容易做。話說回來,官要是那麼容易做,用誰都一樣的話,那朝廷又何必選賢任能,隨便找個人就好了。所以說呀,聽到哪個說爲官限制太多,讓其做不了事的,只要回他這官不做就好。對吧,世間之大,總有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明鎬聽了不由也笑:“相公說的是。只怕底層小校,地方小吏,會渾身不自在。”

“當然不自在了。以前軍中,父子兄弟在一營,要什麼軍法制度,一家人商量就定了營中事務。現在處處有規矩,動輒有制度,那些老人自然受不了。不要說軍中,地方上也是一樣。州縣小吏,多是世代操其業,同爲吏人的,多是親戚宗族,自然視官法如繩索。”

徐平說到這裡,不由搖頭,與幾人一起喝酒。

不只是這個時代,前世也是一樣,越是到了基層,對制度反彈越大。最底層的辦事人員,最喜歡批判形式主義,經常罵一句官僚主義害死人。很簡單,他處理的事情,與其打交道的各種人員,包括政府內部,不是親戚就是朋友,當然還有看不順眼的死對頭。往往到了縣城一級,公務人員就親戚連着親戚,三叔二舅七大姑八大姨。到下面鎮裡,那就沒法看了,除了外邊調入的幾個主要官員,下面其他人員的關係都是盤根錯節。

這是必然的事情,地方就那麼大,就那麼多能夠進入統治體系的人員。只要有一兩代傳下去,互相之間必然結親,就必然形成這種局面。當政區小到了一定的程度,治下人口少到了一定規模,就會形成熟人社會,制度和法律對他們就是額外的約束。對於過小的行政層級,削弱權力,然後讓其自治是沒辦法的事。皇權不下縣,治權不進村,都是一樣的道理,沒有辦法深入到社會末梢。除非把家庭完全打散,全部的人都住公共宿舍,所有的人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不然底層就是這種局面。軍隊的基層制度,就是如此的。

徐平前世,經常有人痛心疾首的說中國是熟人社會,不講法制,好像世界上其他地方不一樣似的。基本穩定的社會,基層都是一樣,又不能讓社會全部按軍隊來管。

把所有的人員,特別最底層的治理人員,全部納入到政權內部,不管是財政成本,還是政治成本,都是無法負擔的。財政成本還可以想辦法,政治成本無法可想。不管是直接任命,還是選舉輪換,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最簡單粗暴的,就是輪差,不讓底層形成穩定的利益階層。沒有了穩定的利益階層,基層也就沒有了對抗政權治理的本錢。

這就是徐平說的那句話,覺得制度約束自己,讓自己的才能發揮不出來的官員,可以辭官不做。沒有制度約束,沒有監察,朝廷權力也就沒有了。你不能還想着做官,還要不受朝廷制度的約束,不讓朝廷對你的權力進行監察,那是把自己當封建主了。

封建的特點,一是世襲,再一個就是階級,管理方式是一級壓一級,以前的禁軍便是如此。這種政治結構異乎尋常的穩定,很少會出現叛亂。封建時代,比如中國的周朝,比如歐洲漫長的中世紀,都極少出現席捲全國的大起義,大動盪。實現了大一統,起義和革命便就連綿不絕,直到政權找到讓人民認可的辦法。

從五代開始,延續到宋朝,地方上防止大起義的辦法,是把社會治理的負擔,大部分壓到勢力之家的身上。把這個最有可能形成的利益階層廢掉,當做了社會矛盾減壓閥。這樣的後果,就是社會階層變動劇烈,包括最頂層的王侯將相們,也是忽起忽落。

這不是宋朝士大夫的發明,是晚唐五代的軍閥們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是把社會的封建廢掉的過程中出現的。進入宋朝之後,士大夫分成了兩派,一派把實踐上升到理論,要進行與其適應的政治變革。另一派則把這當成五代亂世的不正常現象,一心想改過來。

政治權力向軍事權力集中的過程中,廢掉地方封建的同時,軍閥們在軍隊中重建了封建制度。皇帝動不動被殺全家,軍閥輪着披黃袍,牙兵隨意更換主將。直到宋朝把軍隊中的管理體系抽掉,徹底進行封建化,軍隊終於不造反了,戰鬥力也一日不如一日。

在政治上集權大一統的同時,宋朝前期在軍中是逆歷史潮流,退到封建,慢慢再退到類似於部落的制度。現在的軍制改革,就是把這一趨勢逆轉過來,讓軍事制度與大一統的政治制度相適應。在這一個過程中,會有非常多的老兵老將不適應,最終被淘汰。

從徐平開始的軍制改革,藉助對党項的勝利,給了趙禎和朝臣信心。後來他們與地方州縣制度比較,認識到了軍制變革的本質,主動參與進來並推進。這種變革,除了對軍事的集權,還有財政、行政、司法、監察等方方面面的條塊分割。

確定了以後三衙的職能,趙禎和他選定的幾位主要軍事輔佐官員都鬆了一口氣。喝了一會酒,興致勃勃地討論起天下要設多少外駐衙門,是幾州設一處,還是一路設一處,按什麼標準來設。宋朝的路不是後來的省,不是行政層級,只具有以監察和財政爲主的部分權力。要在州上設一管理機構,不但不會按路來,還會有意地避開跟路級重疊。

商量到最後,徐平道:“應該如此,馬軍司和步軍司的衙門,可以設得密一些,離着大軍駐地近一些。如無特殊之下,兩司衙門可以在一州,方便各軍事務。殿前司則不可跟他們一樣,應該設得稀一些,如以管下州縣能在一月或二月之內到達爲宜,不讓新入伍之人在路上多花時間。而且新兵整訓完畢,也不需分到附近大軍中,可以編成部伍,到千里之外的軍中也無不可。殿前司衙門,不能與馬軍司和步軍司衙門在同一州,他們做的是不同的事。如果同在一州,只怕多有牽扯,反而不利。”

這是總結衆人議論的結果,幾人紛紛稱是,這樣方方面面都照顧得到。

說到這裡,徐平突然笑了起來:“其實殿前司不只可以管新兵,也可以管除役之老兵事務。老兵回到鄉里,朝廷或有賞賜,或者老兵有欲報朝廷之事,都可由殿前司承擔。”

讓殿前司把新兵訓練和老兵撫卹都管起來,名義上直隸皇帝,同樣是軍事體系怨歸於己,恩歸於上的政治原則體現。

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1章 桂州第19章 理通事順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79章 一劍平亂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63章 工場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05章 先生第23章 蔡襄之錯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1章 德政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165章 版權費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295章 強兵策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6章 前奏第139章 朝爭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04章 學生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12章 煙花第240章 道理第55章 晏殊之論第46章 忠州事發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4章 治術(五)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7章 第一權臣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32章 小縣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60章 慶功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35章 食物和酒第45章 孟州李迪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66章 同年知縣第64章 善後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7章 雜談第205章 蛻變第30章 殿試第146章 泉布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64章 歸來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40章 炸山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78章 彈劾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33章 矛盾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55章 左右虞侯第31章 攻略(三)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75章 僵局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187章 包拯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87章 我們投降第77章 你倒黴第50章 京城故人第9章 進殿面對第146章 分別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233章 學習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63章 瞎氈來歸第9章 白沙鎮第62章 算計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68章 軍民魚水
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1章 桂州第19章 理通事順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79章 一劍平亂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63章 工場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05章 先生第23章 蔡襄之錯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1章 德政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165章 版權費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295章 強兵策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6章 前奏第139章 朝爭第35章 食物和酒第104章 學生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12章 煙花第240章 道理第55章 晏殊之論第46章 忠州事發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4章 治術(五)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7章 第一權臣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32章 小縣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60章 慶功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35章 食物和酒第45章 孟州李迪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66章 同年知縣第64章 善後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7章 雜談第205章 蛻變第30章 殿試第146章 泉布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64章 歸來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40章 炸山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78章 彈劾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33章 矛盾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55章 左右虞侯第31章 攻略(三)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110章 政事不過耍把戲第75章 僵局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187章 包拯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87章 我們投降第77章 你倒黴第50章 京城故人第9章 進殿面對第146章 分別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233章 學習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63章 瞎氈來歸第9章 白沙鎮第62章 算計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68章 軍民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