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按規矩來

延和殿內,燈火通明,亮得如同白晝一樣。

趙禎把手中的奏章讓身邊的小黃門遞下去,對下面的呂夷簡和王曾道:“徐平和王沿已經到了新鄭門外,上章覆命,是不是讓他們連夜進城?”

呂夷簡接過奏章,快速看了一遍,交給身邊的王曾,轉身看了看門外:“現在天色已晚,外城門大約已經關了,怕是來不及。也不差這一天,還是等到明日吧。”

王曾看過奏章,隨手放進了自己袖子裡,也道:“城門沒有隨便開啓的道理,還是等到明天。宰執也要商量一下,對他們此行如何回覆。”

趙禎聽了,急忙問道:“怎麼,不讓他們明天早朝殿上覆命嗎?國家大事,還是在殿上當着一衆臣僚說清楚得好,也聽聽在京官員是如何想。”

“早朝覆命當然是好,但哪怕是我們回去連夜批覆,也要明天才到他們手上,無論如何是來不及了。還是等早朝退了,便殿再坐的時候陛下召見吧。”

此時的外城門開閉時間並不嚴格,但天亮開天黑閉的規矩在那裡,無論如何也不會等到這個時候還不關。政事堂就是連夜批覆,批過的奏章也送不出去。

因爲最近的事情,趙禎等得有些急了。

先是王沿自己單獨上奏章,說是運河不能修,並且指控徐平跋扈。結果等了許多天,也不見徐平爲自己辯解的奏章上來。

這件事情還沒有平靜下去,又來了徐平和張大有因爲王沿牽連進人命官司自劾的奏章。然而神奇的是,之後竟然一直沒見到王沿的奏章上來。地方官員和此行的正使因爲王沿的過錯上章自劾,他自己竟然一點動靜都沒有。

兩件事情結合起來,趙禎實在想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從心裡,他是相信徐平能夠把事情辦好的,但差使辦得這麼詭異,又讓他覺得沒底。

徐平的奏章裡並沒有寫王沿最後幾天的反常,以他的身份,尤其是與王沿有矛盾的情況下,這種事情不好評論。只是不帶感情色彩地寫了自己此行做的事情,並大略敘述了引洛入汴的運河可以開鑿的結論。

面對這樣一份奏章,別說趙禎搞不清楚事情的原委,呂夷簡和王曾兩人一樣也搞不清楚。原先他們心裡想好的對策,也不免心裡打鼓。

夜已經深了,徐平坐在驛館的院子裡,喝着家裡的美酒。劉小乙站在一邊,小心侍奉。雖然沒有進城,但徐平的府第本就在城外,他不可以回家,家裡的人卻可以過來,送點好吃的總沒有人說什麼。

官員進城出城,都要在監城官那裡登記,姓名、官位、時間和出城原由,寫得清清楚楚。這樣的記錄監城官每天都要抄送御史臺,即使沒事,也在那裡記錄備案。御史臺那個地方跟諫院可是不一樣,不僅僅是一張嘴巴可以彈劾官員,們他是記得有黑賬的。一旦倒黴,自己都不記得的事情,他們都能從不知什麼地方翻出來。

以前因爲家在城外,徐平幾乎天天在監城官那裡登記,覺得很煩。現在想來,其實也有好處,像是出外辦事回來了,最少可以比別人更早地見到家人。

可惜父母孩子都到了中牟的莊園裡,還要過幾天才能見到,不然徐平纔不在乎什麼時候進城呢。差使自己用心做了,用不着疑神疑鬼。

一夜無話,徐平難得地做了個好夢。

第二天清早,徐平洗漱罷了,便走出自己住處,到驛館的官廳裡看奏章回覆沒有。

到了地方,竟然看見王沿已經站在那裡。今天他收拾得整整齊齊,身上的官袍頭上的官帽都一絲不苟,站在那裡就連身子都是筆直的。只是一張臉鐵青,緊緊地繃着沒有一點表情,眼睛裡佈滿血絲,才讓徐平確認自己沒有眼花。

見到徐平過來,王沿的姿勢沒有任何改變,斜擡頭望着遠處的天空,副憂國憂民的樣子,也不知道他心裡到底想的什麼。

自己的官職高過他,爵位高過他,就連同是三司副使,鹽鐵副使也一樣高過他的戶部副使。王沿一副莫測高深的樣子,裝作沒有看見徐平過來,徐平的眼裡當然就更加看不見他了。上司主動向下屬打招呼,徐平還沒有那個閒心。

裝作王沿不存在,徐平進了驛丞的官廳。

王沿來問過了之後並不離去,就那個樣子等在門外,讓驛丞的心裡很是不安,也不知道是自己得罪了這位副使還是怎麼,坐在那裡一個勁地想。從昨天這一行人進了驛館開始,貌似王副使一句話都沒有說過,自己應該沒地方對他照顧不周啊……

正在他疑神疑鬼的時候,一見到徐平又進來,嚇了一跳,急忙站起來行禮。

徐平沒有理會他的神情異常,問道:“現在天色大亮,城門早已開了,有沒有批迴的奏章送過來?”

驛丞道:“剛纔,王副使也過來問過——”

徐平淡淡地道:“有還是沒有?你一天做了什麼事情不用跟我說。”

驛丞嚇得一哆嗦,急忙道:“回待制,沒有。剛剛都進奏院那裡的邸報倒是送來了,但是並沒有新批覆的奏章,想是早朝還沒退吧。”

“或許吧。等到我的奏章批覆下來,立即拿來給我,不得耽擱。——對了,新的邸報給我一份,讓人送到我的住處。”

驛丞應諾,慌亂地吩咐身邊的人去準備邸報。

見徐平轉身要走,驛丞忙硬着頭皮道:“待——待制,剛纔王副使說,如果奏章指批覆下來,要立即交與他。這,這小的,實在不知道該如何——”

王沿裝瘋賣傻地走了一路,卻不想到了地方又精神起來,也不知道他那麼急着進京是要幹什麼。你再是急,也得按規矩來,關係正常倒還罷了,現在與徐平鬧成這個樣子,怎麼可以先接公文?驛丞又招誰惹誰了,被他這樣難爲。

徐平見驛丞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對他道:“這種事情,是你能做主的嗎?哪怕是我,也不能亂來。你按照文書上面所寫,該怎麼送就怎麼送,明白沒有?”

第62章 政壇動盪第93章 新格局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章 父老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201章 陛辭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91章 災年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40章 先聲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1章 酒精燈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64章 歸來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6章 召對第3章 盡頭牙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109章 補天裂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29章 名人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45章 追來了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7章 回聲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161章 開課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2章 秀秀(上)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36章 手舞足蹈第250章 修兵書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332章 建節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25章 廷辨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139章 朝爭第60章 新的門路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52章 橫死第23章 秋意第100章 虎威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51章 抓捕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56章 驚變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36章 折騰契丹第188章 百官圖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78章 彈劾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168章 交權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8章 草市第47章 一年一考第7章 貴人相助第82章 祭奠續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1章 太后崩殂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24章飛來橫財第108章 邕州的路
第62章 政壇動盪第93章 新格局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章 父老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201章 陛辭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91章 災年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40章 先聲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1章 酒精燈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64章 歸來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6章 召對第3章 盡頭牙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109章 補天裂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29章 名人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45章 追來了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7章 回聲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161章 開課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2章 秀秀(上)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36章 手舞足蹈第250章 修兵書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332章 建節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25章 廷辨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139章 朝爭第60章 新的門路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152章 橫死第23章 秋意第100章 虎威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140章 兵發廣源州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51章 抓捕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56章 驚變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36章 折騰契丹第188章 百官圖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78章 彈劾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168章 交權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8章 草市第47章 一年一考第7章 貴人相助第82章 祭奠續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1章 太后崩殂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24章飛來橫財第108章 邕州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