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又想錯了

“隋唐的時候,洛陽本爲東都,天下的漕糧都匯聚於此。那個時節,洛陽城周圍漕渠廣佈,不但是水運方便,而且輕易沒有水患。晚唐五代離亂,西京王城成爲一片廢墟,就連周圍的漕渠也都淤積了。現在,最多三五年,洛河便就要發一次大水,輕則洛河兩岸盡成澤國,重了則整個洛陽城,甚至就連在高處的皇城都被沖壞。不說別的,就說不遠處洛河上的那座天津橋,隋朝的時候還是浮橋,到了唐朝改成石橋也不多麼堅固,但考之史籍所記,隋唐時天津橋壞過幾次?現在一次又一次地重修,一次又一次地加固,還是幾年就沖壞了,勞民傷財!西京周圍的河道,到了必須要整的時候了。”

徐平說着這番話,大家都看河南府知府李若谷。只見他微閉雙目,靠在椅子上,沒有任何表情,好像說的事情與自己無關一樣。

徐平咳嗽一聲,沉聲道:“李知府,你說是也不是啊?”

“龍圖所言即是,西京周圍的河道是到了不得不大修的時候了。”

李若谷聲音低緩,神情沒有任何變化,徐平都有點懷疑這聲音是不是他發出來的。從自己到洛陽,李若谷便與自己爭整修河渠的主導權,今天怎麼突然好說話了。

見大家都在看着自己,李若沉聲道:“河道不得不修,不過,河南府每年維護皇宮和皇陵,民力已盡,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徐平接口道:“李知府所說確實是實情,河南府民力已盡。這樣吧,洛陽城周圍的河道便就由轉運使司主持,一應錢糧人力,都由漕司籌措。河南府只需派個僚佐,協調需要搬遷的民戶即可,其他的就不需過問了。”

李若谷淡淡地道:“都漕如此說自然是好,我這裡便派河南和洛陽兩縣的知縣,聽候漕司使喚。不過,我話說在前面,河南府可是一石糧一個人都調不出來!”

徐平點頭:“錢糧人力都是由漕司調配,河南府只需把地方騰出來就好。”

口中雖然這麼說,徐平的心裡卻隱隱有些不安。李若谷今天突然改了口風,必然不是沒有緣故的,只怕是有些倚仗。他能倚仗什麼?只要放出了主導權,一切可就由不得河南府了,兩個知縣還不敢在轉運使司面前耍花招。

到這裡便就定了下來,整條河道,汜水縣以下由陳堯佐主持,汜水縣以上則歸轉運使司,實際上是由徐平自己來主導。這是徐平早就想好的規劃,事情順利得有些出人意料。

陳堯佐見沒人說話,高聲道:“此次大動干戈,河道就要一次修好。汜水縣以下,便就調用孟、鄭、汝、許四州民夫,等到秋後,長則兩個月,短則一個月修畢!”

“等等!”徐平猛地招起頭來,“先前不是說好,此次開渠儘量不要動用民力,汜水縣以下的河道由清河廂軍去開,怎麼現在又要調民夫?”

“開河不用民夫,但運土運石,捆紮木龍這些雜活,總不能全由清河廂軍去做。再者河道上還要建幾處碼頭,要鋪築碼頭出來的道路,這些也要不少人力。龍圖,既然花了如此大的力氣,那便就一次建好。碼頭道路修好,才能惠及兩岸百姓。”

徐平看着陳堯佐,沉聲道:“陳相公,修河的時候正是冬月臘月,如果像去年一樣天寒地凍,會非常辛苦。調集民夫過去,一個照看不周,出現凍死餓死,可不是小事。碼頭和道路不必急在一時,不必一定要趕在冬天無雨的時節,來年開春修也是可以的。”

陳堯佐大手一揮:“既然已經做了,那便一次做完,拖到來年,多少麻煩!我那裡只要修好碼頭,鋪好到汜水、滎陽和滎澤三縣的道路即可,其他路各州縣自己修築。”

徐平看見陳堯佐身邊的通判盧革目光閃爍,不敢與自己的目光相對,心裡覺得有些不對。當時自己在殿中奏事的時候,算過工時,當時就說只用清河廂軍,不調民夫,這事情在鄭州的時候也跟陳堯佐說清楚了,怎麼現在又變卦了?

想了想,徐平看了看在座的各州長貳,沉聲問道:“還有哪些州秋冬要用人力的,現在都說清楚吧。反正就是一個冬天,做的事情不少,漕司要統一調配人力。不要公文行到州里,再說你那裡人力已經有用處,調不出來了。”

唐州知州王贄心裡嘆了口氣,拱手道:“都漕,唐州境內有襄漢故漕渠,已經淤壞,年年水患。下官想乘着這個冬天,把那些漕渠整修一遍,此也是便民之舉。”

徐平沉着臉看着王贄,問他:“唐州地曠人稀,你州里人力夠嗎?”

“夠,小心調配,勉強還是夠的。”王贄硬着頭皮說道。“不過,那些漕渠牽連相鄰的鄧州,最好兩州一起動手,免得顧此失彼。”

徐平轉頭問趙賀:“趙知州如何說?”

趙賀沉呤一會才道:“此事先前王知州也沒有與我提過,倒是沒來得及詳細考慮。具體如何,還是要下去與王知州商量。不過,一旦動手修那些河渠,唐州自然也調不出人來。”

至此,來的這麼多人,能夠調人出來的,只剩下一個蔡州。

徐平皺着眉頭,沉默不語。這跟原來想的大不一樣,突然之間,怎麼周圍的州縣就都調不出人來了?蔡州靠近兩淮,境內又都是平原,人口要密集一些。但那裡離着河南府太遠,徐平叫知州王質來,本就不是爲了調人修河的事。

李若谷閉目不語,一邊的孫沔心中暗喜,悄悄地看了看不遠處的盧革。

坐在客位上的劉沆冷眼旁觀,已經瞧出了端倪。這些玩弄心眼的事情,他是行家,看出事情不對勁。顯然最出徐平意外的是陳堯佐,沒想到他會要那麼多人。不過以陳堯佐的地位,不可能針對徐平,也沒有那個必要,那只有是其他人了。

看盧革和孫沔兩人的神情鬼鬼祟祟的,劉沆一想,心中就已經瞭然。再加上一個主動站出來的王贄,事情就再清楚不過。這幾個天禧三年的進士,只怕早已經商量好了,要用這個辦法,給徐平難看。

輕輕捅了下身邊的王拱辰,劉沆悄悄指了指孫沔和盧革,微微搖了搖頭。

王拱辰有些不明白,只是看出事情有些不對,不由摸了摸頭。

沉默了好一會,徐平才道:“好吧,諸位如此說,那便就如此做。楊副使,把剛纔諸位知州說的事情記下來,來年轉運使司巡視地方,要對此專門考校。”

楊告答應一聲,叫過一個書吏來,帶到一邊把這幾件事記了下來。地方官員在轉運使司話不是隨便說的,說出來就要做到,不然轉運使到地方巡視幹什麼?徐平還算客氣,沒有讓他們立書狀畫押,留了一條退路。

王贄和趙賀見了這個架勢,心裡不由有些緊張。什麼整修漕渠,八字還沒一撇,有多少工程量都不知道,千萬不要因爲這件事捅出簍子。轉運使的監察權不是說說的,真要惹了徐平,找地方的麻煩可以讓官員苦不堪言。

一切記好,楊告看徐平,徐平擺了擺手,楊告纔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第一次見面,畫押這些事情就免了,徐平不想把場面弄得太僵。

嘆了口氣,徐平道:“我本來是想,利用這一個冬天,整修一下自河南府南下襄州的道路,汝、唐、鄧三州尤爲關鍵。現在三州都有事情要做,此事只好暫緩。不過,橋道廂軍會在秋後沿路查探,定下道路走向,以後如何整修,各州縣務必給他們方便。”

王贄一愣,沒想到徐平說出這麼一件事來,見趙賀和趙諴兩人都拱手答是,急忙也拱手聽命。河南府到襄州,最主要的道路是從汝州走魯山關,南下南陽、鄧州到襄州,這是中國中部最關鍵的南北交通線之一,春秋戰國秦楚爭霸東線的主戰場。尤其是王城在長安洛陽的時候,這條道路尤爲重要。另一條是從許州南下,走襄城、葉縣、方城到南陽,此後兩線合一。京城移到開封府,這條路線就重要起來。

引洛入汴水渠勾通的是東西兩京,洛陽城要想獲得工業發展的原料和市場,還必須打通南北線。所謂南船北馬,分界點便就在襄州,勾通那裡是重中之重。到襄州的交通便捷了,便就可以利用漢水和長江的水運,連通江南兩浙,市場一下子就廣闊起來。甚至再進一步,可以利用漢水的水運連通川峽,漢水的支流北上連通關中,洛陽才真正顯出天下之中的地理優勢,整個中國西部都以這裡爲樞紐。

孫沔等人一直以爲徐平要利用其他幾州的人力整修洛陽周圍水道,完全想岔了,徐平根本就沒有那個想法。徐平要的不僅僅是整修河道的勞力,還要在場務裡做工的人力,那幾個州怎麼能夠符合條件?民夫調來完工之後要遣散回去的。

第99章 刻書準備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54章 家賊第3章 護衛鐵騎第59章 致太平(一)第67章 決心已定第57章 千里西來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37章 階級法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51章 大案第43章 重逢第40章 從前第53章 甘谷歸附第7章 學以致用第233章 學習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151章 抓捕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188章 百官圖第37章 中牟主簿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272章 換將第3章 洞房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50章 抓捕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16章 如和縣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00章 虎威第51章 大案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208章 使氣第27章 夜宴第165章 試探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28章 月夜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48章 私鹽販子第36章 往事如煙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42章 旬估第208章 使氣第93章 新鐵錢第57章 暗箭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51章 大案第269章 對峙第6章 知州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59章 掃雪第55章 官衙送別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42章 審問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253章 收網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81章 準備迎駕第60章 騷亂第23章 誥命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145章 將校營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53章 甘谷歸附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47章 生意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
第99章 刻書準備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54章 家賊第3章 護衛鐵騎第59章 致太平(一)第67章 決心已定第57章 千里西來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37章 階級法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51章 大案第43章 重逢第40章 從前第53章 甘谷歸附第7章 學以致用第233章 學習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286章 長兄如父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151章 抓捕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188章 百官圖第37章 中牟主簿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272章 換將第3章 洞房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50章 抓捕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16章 如和縣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00章 虎威第51章 大案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208章 使氣第27章 夜宴第165章 試探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28章 月夜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48章 私鹽販子第36章 往事如煙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42章 旬估第208章 使氣第93章 新鐵錢第57章 暗箭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51章 大案第269章 對峙第6章 知州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59章 掃雪第55章 官衙送別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42章 審問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253章 收網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81章 準備迎駕第60章 騷亂第23章 誥命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145章 將校營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53章 甘谷歸附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47章 生意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