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幫一把

“幫着番人把——把銀行、公司都做起來?將軍,真不是消遣小的?”病尉遲看着李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話都說不利索了。

李璋道:“放心,朝廷讓你們做的事,只要做成了,就是大功一件。如何應對,節帥自有方略。番人建起銀行、公司,對本朝無甚用處是一,再一個也是不讓你們冒險。你此次回去,只要與童大郎一起,把看到、聽到的事情報回秦州,帥府相應採取方略,就是爲朝廷做事。與番人作戰,朝廷自有大軍,怎麼可能讓你們這些平民冒此風險?能夠打聽到消息,讓朝廷早作應對,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病尉遲只覺得腦子發脹,實在理解不了李璋如此安排的用意,喃喃道:“將軍,小的此次前來,與童大郎一起都抱定了粉身碎骨以報朝廷的心思。可——可——怎麼只讓我們做這些小事?只是打聽消息,隨便派幾個小販去就可以了啊——”

李璋笑着道:“哪裡那麼容易。很多事情,你不與他們一起做,是探聽不到的。你與童大郎只要與張元一起全力做好銀行公司,把做到的事情、聽到的消息傳回就好。對了,你們如果真做得好了,說不定秦州帥府還會與你們一起在党項開公司。反正是賺錢,党項人的錢賺到朝廷手裡自然更好,這之間也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病尉遲使勁搖了搖頭,還是無法接受李璋給自己安排的角色。那夜跟童大郎商定,病尉遲是報了必死的心回到宋境的,秦州帥府真安排他取了張元的腦袋,他也和童大郎一起去幹了。哪裡想到,最後讓自己去做的,就是安心做事,賺錢,發財。

見病尉遲一時接受不了自己給他安排的角色,李璋溫言道:“要開銀行、公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僅靠着厲中壇和童大郎幾個人,只怕難以成事。這樣吧,你在定西城住上些日子,等到了年節,党項那裡防備鬆懈的時候,再回興慶府。這些日子,我從秦州找幾個精於此事的人,向你講一講這些事情要如何做,你學一學,回去不致於沒有章法。”

病尉遲木然地點了點頭,只覺得這一切都是像在夢裡一樣,世間怎麼可能有這樣荒唐的事情?自己鐵了心要坑党項人的,結果秦州帥府卻又讓好好回去幫他們。

見李璋轉身要走,病尉遲猛地站起來,焦急地問道:“將軍,我們如此做,算不算是幫番人做事?我和童大兩個,就是不想幫番人做事,才甘冒殺頭的風險,也要回到朝廷治下!”

李璋轉過身,想了一會道:“算,就是爲番人做事!”

見病尉遲聽了臉色發白,李璋忙道:“不過,這是朝廷讓你們做的,是朝廷讓你們幫着番人做這些事情。說到底,是爲朝廷做事,爲朝廷做事總是對的!”

病尉遲茫然地點了點頭,看着李璋走出去,木頭一樣地坐了下來。自己和童大郎就是怕替党項開起銀行和公司來,讓大宋的仗打起來更困難,纔到秦州來討主意,怎麼到了最後還是要回去做呢?而且還生怕自己做不好,帥府要派人來教自己。

李璋到了院子裡,擡頭看着天上的太陽,過了好一會,猛地打了個噴嚏,使勁搖了搖頭。別說病尉遲拐不過這個彎來,李璋也同樣沒有把整個事情理順,只是按照徐平的吩咐做而已。他自出仕,便就是在宮裡一直隨在趙禎身邊,外面徐平的經濟改革動靜再大,他沒有參與其中,很多事情也不理解。跟這個年代的很多人一樣,李璋也認爲銀行和公司是能夠生財的,徐平所主導的錢糧爆增,不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嗎?

徐平一再跟他講,錢本身並沒有用處,有用處的是各物資,錢的作用只是讓這些物資更有用處,生產交換更加有效率。党項本身的產出並沒有增加,而且由於連年戰事國內已經疲弊,這個時候建銀行發行紙幣,只能是更加快速地搜刮國內的物資,破壞生產。生產一旦被破壞,比如牧民把母畜小畜都賣了,農民把種子都賣了,來年必然更加難過。

“唉——”李璋嘆了口氣,決定不再動這個腦子。此時大宋國內,隨着經濟新政的威力開始發揮出來,也只是一些文官開始對新政進行研究並補足理論基礎,理性的認識還遠沒有擴散到社會的普羅大衆之中。這方面,李璋跟一個普通百姓並沒有什麼區別。

回到官廳,剛坐下沒多久,便就有親兵來報,秦州通判範祥等三人來見。

把人請到客廳,分賓主落座,李璋道:“今日請通判來,是節帥吩咐,一點小事要勞煩通判幾日。前天從興慶府來了一個人,據聞是要幫着昊賊建銀行、公司,以補國用。節帥的意思,是通判和鄭主管、劉主管一起,跟這個講一講銀行、公司該怎麼做。”

鄭主管嚇了一跳:“唉呀,党項人要做這些事情,我們還跟他講,不是通敵嗎?”

“胡說什麼!”範祥瞪了鄭主管一眼。“節帥安排,怎麼可能通敵!以我之見,党項現在建這些,只怕是飲鳩止渴,對他國內沒有半分好處。機宜,不知是也不是?”

李璋道:“通判說的是,節帥也是一樣的意思。鄭主管,劉主管,你們只要按帥府的吩咐做就是了,別的不要多想,一切由範通判主事。還有,你們各自從本司屬下挑兩個忠心信得過,做事可靠的人,來定西城。這些日子跟這位從党項來的人多多親近,以後党項的銀行和公司開起來,有可能要派他們去幫手,趁機做些生意。”

鄭主管管三司鋪子,劉主管則管的是秦州的銀行,聽了李璋的話,兩人面面相覷。

範祥進士出身,雖然一直在地方爲官,但對經濟事務頗有專長,格外關注這幾年的經濟新政。在他們這一批官員當中,對商品經濟已經有了朦朧的概念,不但是對這幾年的經濟政策進行了深入研究,還在理論上進行探索,思想高度不是鄭主管和劉主管這些具體辦事人員可比的。李璋一說党項要建銀行、公司,範祥直覺就是做不成功。

思想意識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而不是反過來,徐平這些年的經濟新政,現在到了推動思想變革的時候,一批年輕官員慢慢涌現出來。經濟新政正在被一些地方官員細化,形成一個系統,鋪開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很多細節,已經超出了徐平的意料。

見範祥一下就能理解徐平的用意,李璋出了口氣,有這麼個明白人主導,省了自己許多口水。如果要讓自己安排鄭主管和劉主管,實在沒有底氣向他們說清楚。

第100章 虎威第18章 草市第91章 災年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96章 三角城第34章 期集第186章 應對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72章 農事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29章 邕諒路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72章 魚水第232章 狼煙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21章 舊人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30章 烈士暮年上架感言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79章 一劍平亂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77章 訣別第7章 我做好人第80章 伏羌寨前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1章 錢能通神第69章 國子監第66章 新鮮第16章 難處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42章 旬估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60章 慶功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229章 講不清楚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66章 同年知縣第2章 黯然離去第46章 忠州事發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23章 秋意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13章 教閱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19章 宣詔使臣第9章 白沙鎮第75章 僵局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1章 錢能通神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65章 智雲法師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4章 許願第39章 文理荒謬第61章 官吏鬥法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71章 北巡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52章 橫死第69章 國子監第6章 召對
第100章 虎威第18章 草市第91章 災年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96章 三角城第34章 期集第186章 應對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72章 農事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29章 邕諒路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72章 魚水第232章 狼煙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21章 舊人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30章 烈士暮年上架感言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79章 一劍平亂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77章 訣別第7章 我做好人第80章 伏羌寨前第91章 軒然大波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1章 錢能通神第69章 國子監第66章 新鮮第16章 難處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42章 旬估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60章 慶功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229章 講不清楚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66章 同年知縣第2章 黯然離去第46章 忠州事發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23章 秋意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13章 教閱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19章 宣詔使臣第9章 白沙鎮第75章 僵局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1章 錢能通神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65章 智雲法師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4章 許願第39章 文理荒謬第61章 官吏鬥法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71章 北巡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52章 橫死第69章 國子監第6章 召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