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以僞收假

“當你通了自己的道理,別人的道理便就鑲滿寶石如花錦秀,那些寶石隨手可以拿來用。信神的道理中,他們立契約弭爭,我們也可以拿來用。他們是神來監契,所以立下的契就是天條,絲毫不能違背。我們不信神,所以民間立的契,由官來監,由我們這些僞君子來斷。憑什麼斷?憑的是天下民心。你如果不通道理,看着人家以契約爲天條,絲毫不能夠違背,自己天下契約卻可依民意而斷,說什麼沒有契約精神,就是裝巫跳大神。通了自己的道理,便就能夠懂得別人的道理,知道立契哪裡可以學,哪裡可以不學。他們立契交稅僱人來治理,稱治理官爲人民公僕理所應當,這不是天條,不要學這個,而是學他們是怎麼在自己的道理下治理的,學人家的辦法。”

“儒就是一個僞字,我們學儒的人,就是學怎麼扮演好一個僞君子。如果做了僞君子而不自知,以爲自己是真君子,那就沒有了真性情。沒了真性情,世間一切皆假,官是個假官,民是假民,皇帝是個假皇帝。這天下什麼都是假的,假道,假德,假理,風俗禮儀什麼都是假的。就連父母祖宗,搞不好也會成了假的。假的不能承祀,怎麼辦呢?就只能靠着身上的那一點骨血,留住祖宗的傳承。你們都聽過滴血驗親吧,其實那靠不住的,只要選些人來試一試,便就知道了。假的成不了真的,不是天條,知道其假,找出其中的道理來,才能夠在條件合適的時候接着用。滴血驗親不成,總還有更能取真的辦法,祖先留下了這一點骨血,總能驗出來。世間一切皆假,這點骨血是真的,那就了不得。他們就驗自己的血,找到祖宗了便歡呼雀躍,找不到便黯然神傷。一定要骨血作數嗎?難道承繼的後人就不是後人了?過繼的子就是不是子了?收養的孩就不是孩了?以爲自己可算是找到了真,那也就有新的假。僞,總好過假,是不是?不承認僞,那就只能想方設法做假。各行各業要找一個祖師爺,在那裡供着,自己手藝好不好,叫祖師爺賞不賞飯吃。管仲世之名相,做了娼婦的祖師爺,唐玄宗莫名其妙,做了唱戲的祖師爺。你們說好不好笑?”

其餘的人皆面面相覷,也不知道是該回答好笑呢,還是不好笑。道理不同,對世事的理解就不一樣。那邊好笑的,這邊莫名其妙。那邊覺得理所當然,這邊覺得沒有道理,互相不理解。理要通,才能夠解啊,自己的理不通,怎麼能理解別人呢?

“朝廷中人做僞君子,惟有收天下之僞於朝廷一身,留下天下的真性情,纔算是有天有地。天地相應,其德自現。人人皆知朝廷中的官員,除了那一身公服,就是僞君子。他們用自己的真性情,來觀這羣僞君子演得好不好。用什麼看?用道理看。所以天下人皆知道理,朝廷演得越好,則有德。百姓接受了你這一套道理,這個理在民間,就成禮。我們在朝廷裡做僞君子,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僞君子,天下人人皆演。我們演得不好,百姓看見了會心一笑,父母演得不好,孩子會心一會,通道理了這就是理解。家國相合,自有天下。”

“如果朝廷裡的僞君子們,不給世間留真性情,不讓百姓通道理,有天無地。你以爲你不講道理,拿着儒家經典,你就是儒巫了,百姓面前就口含天憲了?僞君子滿口道德文章,一肚子男盜女娼,僞君子,真小人,還不許百姓說你實際上是個小人,那怎麼行?你官做得好不好,只在你演得好不好,道德文章,那是公服之外的事。百姓自己可以互相評價你這個人好色好財,你這個人好吃懶做,憑什麼不能評價脫下公服的人?不讓百姓有真性情,有天無地哪裡來的天地應,天地不應哪裡來的道德?沒有道德哪裡來的文化?沒文化憑什麼教化別人?天地間沒有一個道理在,道德、文化哪裡會有,教化無從說起。”

“沒道理,沒道德,沒文化,天下一切就都成了假的。這樣的假天下,假皇帝,假官員,假老百姓,過上幾百年會怎樣?僞君子,裝模作樣這些辦法就臭了,再用天下之民就不認了。那天下有沒有不僞的道理?有啊,有爭就鬥,鬥個天翻地覆。天與民爭,與民去鬥天,地與民爭,與民去鬥地,人與民爭,與民去鬥人。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天地是枷鎖,脫了這枷鎖,帶着天地之民建新天地。”

“這有爭就斗的道理,也是能通的。幾句話,人民當家作主,朝廷爲人民服務,人民造反有理。百姓不是百姓,是人民,官員不是官員,是領導和幹部。領導和幹部從哪裡來呢?從人民中來。怎麼治理天下呢?到人民中去。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人民不造反,一有私心,人民就要造反。不滿意就造反,一點委屈不受。這個道理通,因爲通這個道理的人,最終連自己都要鬥。與人民一起鬥自己,把自己鬥倒了,天下事就一理貫之。”

“我們是官人,百姓也尊稱另一個百姓爲官人,那是認可我們。你騎百姓頭上,做百姓的主子,他們不會稱另一個人爲主子,騎在他們頭上的沒法才稱聲主子。成了領導和幹部了,他們也會稱領導和幹部。這就是道理通了,在民間化爲禮,理不通不成禮。”

“禮失求諸野,因爲道理總在那些已經不在天下的野裡,作爲禮在留存。我在邕州爲官時,那裡的百姓遇到開心事,皆山呼萬歲。聽到這萬歲,當時心裡怕啊,因爲我的心中沒有道理,心裡有鬼。萬歲是稱聖上的,怎麼亂喊?心中通了道理,便就明白,這就是曾經的禮留存於野。古時之人,認同一個事情、一個人的時候,呼萬歲。後來皇帝把萬歲加於己身,民間便就不呼萬歲了。有沒有道理?不讓人民呼萬歲沒有道理,他們從心裡認同了,就要允許百姓呼萬歲。山呼萬歲,天地相應,這是道德。天下皆通道理,理解萬歲!”

說到這裡,徐平對林照和岑希辰道:“穿公服,穿軍裝,都是扮演。要扮得像,軍容要嚴整。古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軍國不相容。軍是對外的,是對敵的,要凜然有殺氣。這殺氣之軍容,不入國,豈可殺自己的百姓?軍隊去對敵,纔可讓百姓見殺氣。若是於國內,只見其嚴整。演得真,那就是不管自己的小心思,一心去戰鬥,去殺敵。得到了天下之民的認同,允許他們山呼‘禁軍萬歲’,你們要答出來你們在演什麼,‘保家衛國’!”

“我們雖然是僞君子,但是不作假,接着道理來。不要被王莽這個僞君子嚇着了,他的道理沒有通,但卻演得很真。如果他通了自己的道理,僞君子不過是用禪讓的辦法用儒之僞,來守天下。王莽這個沒通道理的僞君子,對天下之理也比儒巫通得多。他做的事很多要一兩千年後才能看明白,不能罵一句,讓他做鬼嚇人。”

第73章 地方反應第59章 民間亂相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145章 三不朽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83章 炸城門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80章 起風雷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273章 示威第230章 審計司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71章 戰場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4章 治術(五)第56章 國柄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164章 口袋陣第69章 失意者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64章 善後第67章 猜測第61章 轉機第40章 從前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183章 擒獲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71章 少取多予第54章 官與民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79章 黑吃黑第128章 換相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279章 黑吃黑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75章 世道變了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39章 朝爭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88章 百官圖第60章 釜底抽薪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4章 郊迎第27章 夜宴第236章 狂徒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27章 夜宴第3章 秀秀(下)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0章 野味第35章 活字第59章 民間亂相第51章 大典(下)第46章 意料之外第151章 抓捕第98章 東南茶法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51章 新市場第155章 解套第44章 細鹽第273章 示威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78章 賈憲三角
第73章 地方反應第59章 民間亂相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145章 三不朽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83章 炸城門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80章 起風雷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273章 示威第230章 審計司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71章 戰場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4章 治術(五)第56章 國柄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164章 口袋陣第69章 失意者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64章 善後第67章 猜測第61章 轉機第40章 從前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183章 擒獲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71章 少取多予第54章 官與民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79章 黑吃黑第128章 換相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279章 黑吃黑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75章 世道變了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39章 朝爭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88章 百官圖第60章 釜底抽薪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4章 郊迎第27章 夜宴第236章 狂徒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27章 夜宴第3章 秀秀(下)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0章 野味第35章 活字第59章 民間亂相第51章 大典(下)第46章 意料之外第151章 抓捕第98章 東南茶法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51章 新市場第155章 解套第44章 細鹽第273章 示威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78章 賈憲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