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優遷

先前徐平送到朝廷的公文,確實說過下一次進攻的首要目標是會州,據此東向與涇原路一起打通葫蘆川穀道。包括趙禎在內,朝中一直認爲秦鳳路的下一仗在會州,沒想到這次跑到了另一個方向,突然跑到卓羅和南去了。

呂夷簡捧笏道:“陛下,徐經略送回朝的捷報中說了,此次是因爲昊賊突然帶了親衛二萬跑到卓羅和南,網羅周邊蕃部,欲仿在鄜延路舊計,圖謀新築之榆中城。徐經略當機立斷,統兵向西,親提秦鳳路兵馬五萬,渡大河,一日夜奔襲百里,於卓羅城下大破昊賊所統番賊精銳。激戰一夜,昊賊僅以身免,逃竄靈州!”

趙禎聽完,覺得自己像在夢裡一樣。

元昊在三川口再是怎麼大勝,也沒有攻破大宋的一座正經州城,現在的戰事,實際上是在兩國交界的蕃部地區。包括徐平攻佔的定西城,也是蕃部首領禹藏花麻的地盤,並沒有進入黨項直接統治的地區。本來想着,會州作爲党項的正式州城,攻下那裡內外都有個交待,可以提振士氣,卻沒想到徐平直接一棍子打到元昊的腦袋上去了。

卓羅和南城再小,也是座城,徐平以五萬攻三萬,兵力上並不是絕對優勢。此次面對的還是元昊自將的党項精銳,正面將其擊敗,這個意義就大了。三川口之敗對宋朝最大的震懾並不是失陷了兩位管軍大將,也不是損失多麼巨大,而是敗的是“上四軍”爲主的禁軍精銳,這一敗說明宋軍對党項軍再沒有任何優勢。卓羅和南的勝利,是告訴朝野,禁軍依然是強於党項軍的,正面交鋒有將其擊潰的實力。

趙禎最大的壓力,是三川口之敗後,朝野政治勢力的角力。三衙將領把敗因歸結於文官經略的鉗制,劉平進士出身,不能做統兵大將。文官則把敗因歸結於武將跋扈,不聽軍令,頭腦簡單,動不動就中了党項的奸計埋伏。中間再加上一個黃德和挑起的內侍勢力參與其中,朝野波詭雲譎,爭權奪利,讓趙禎不勝其煩。

卓羅和南一勝,所有的烏雲就都散去,各方勢力都可以閉嘴了。連元昊都可以正面擊敗,其他番賊自然不值一提,說明朝廷前段時間的佈置是沒有問題的。

呂夷簡自然理解趙禎的心情,其實他的處境跟趙禎非常相似。不管是文官、武將,還是內侍,矛盾的交匯點都在樞密院,壓力在內是趙禎,在外是呂夷簡。

緩了口氣,呂夷簡又道:“此戰徐平一軍,斬殺番賊都統五里奴和細母嵬名以下一萬六千人,俘番賊天都右廂廂主野利遇乞、卓羅和南監軍司正監軍人多保慶以下六千餘人。數十年來,這是本都對外的最大的一場勝仗。卓羅和南一勝,則秦鳳路以西,番賊勢力被蕩除一空,絕河西數郡通党項道路,可謂斷番賊一臂!”

其實此戰真正的意義並沒有呂夷簡說的那樣大,真能夠做到這樣,徐平早就出兵去攻了。不能夠以數萬大軍佔住蘭州及其附近地域,一兩年的時間就還會恢復原樣。而如果徐平把秦鳳路的兵力用於蘭州,就無力東進,不能夠與涇原路聯合作戰,對党項來說就是癬疥之疾。而要把蘭州建設成進攻基地,三兩年的時間是不夠的。

以徐平在秦鳳路所面臨的地理形勢,佔領了馬銜山,就已經控制住了蘭州,佔與不佔都一樣。而要與涇原路連成一體,就必須再佔領天都山,才能完全佔有地利。把這兩座山脈佔領了,相當於就是佔領了秦長城,纔算是把戰線徹底推到傳統農牧區域之外。卓羅和南一戰打與不打,接下來一年與黨項的爭奪焦點都是天都山一線。

呂夷簡對此大致清楚,徐平送到樞密院的奏章無數次強調這一點。不但這個時候,呂夷簡需要一場大勝穩定朝野人心,提振軍民士氣,向趙禎上奏的時候不免極盡誇大。

趙禎把在座的宰執來來回回看了幾遍,才長出了一口氣:“這樣一場大勝,聽在朕的耳朵裡,覺得就如夢裡一樣。昊賊跋扈,這一年來作惡無數,朝廷對他無計可施,沒想到徐平能夠予其當面一擊,讓他遠遁千里!昊賊背叛朝廷以來,把徐平放到秦鳳路,算是做得最對的一件事情。經此一役,可以看出昊賊終究不過是一跳樑小醜,雖然偶爾僥倖有些小勝,只要朝廷用心對付,終究翻不出什麼大浪來。三兩年間,就可平定西北!”

李迪帶着衆宰執起身,一起捧笏恭賀,西北從此再無大憂。

現在一路快馬送來的只是初步捷報,非常粗略,詳細的戰報要以後統計清楚了再送到京城,說不定就要一兩個月後了。正常來講,不能按照這份捷報加官晉爵。不過此次大勝意義太過重大,趙禎還是破例先加了徐平的官,由尚書右丞超遷刑部尚書,汝南郡公,同時封賜祖宗三代,封妻廕子,一切待遇已經跟執政看齊了。

從大內出來,呂夷簡命把秦鳳路捷報露布馳報陝西路、河東路各州縣,安定人心。趙禎賜宴,遍請羣臣,一片歡快的氣氛中三川口之敗的陰霾被一掃而空。

五天之後,賞賜的詔旨就到了秦州。除了徐平因功升官,其他參戰的衆將領軍功統計尚需時日。朝廷的旨意裡已經定了基調,此次升遷優於以往,可能會出現超遷七階、八階以上的超級升遷。除此之外,再賜一百萬貫用於賞功,先由秦州的銀行暫時墊付,稍後三司再與秦州帥府商議,用什麼辦法解來。這是因爲徐平一直要求三司不能直接向秦鳳路這裡發錢,儘量折成物資運過來,哪怕萬不得已,也只能配一定比例現錢。

一次發賞錢就過百萬貫,以秦鳳路的體量,過量的貨幣會嚴重衝擊當地的經濟,超出銀行等機構的調節能力。再加上冬天秦州向內地賣出了大量皮毛和鹹肉之類,也帶來了貨幣的流入,再直接向這裡投放貨幣,秦州一帶的經濟非崩潰不可。

除了朝廷封賜,還有不少官員向徐平送來了祝賀文書,不只是朝中高官的隨着驛馬到達,陝西路各州縣和駐軍的祝賀文書也到了。徐平敏銳的發現,此次來的文書,上到李迪和呂夷簡,下到一般官員,再也沒有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官職後面必加一個公字。

不知不覺間,徐平的聲望到了一個以前從來沒有到達的地步,站在了這個時代的最頂端。就連官高位尊、地位尊崇的八大王趙元儼,給徐平的賀信中也沒有了從前長輩對晚輩的戲謔,恭恭敬敬地稱他一聲汝南郡公。

第315章 亂戰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87章 地方耆老第83章 有放有收第27章 小隱君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55章 官衙送別第9章 白沙鎮第41章 亂局第118章 突圍第98章 定策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82章 立足於打第188章 百官圖第167章 獵犬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9章 準備抓人第48章 做假貨的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40章 冬雨第251章 危機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4章 邕州城外第232章 狼煙第284章 告罪使第164章 歐陽修第61章 轉機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68章 交易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23章 誥命第6章 買書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56章 銅版第121章 煙花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44章 增兵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217章 追獵第16章 活在洛陽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80章 花開富貴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03章 事發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236章 狂徒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1章 宰相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41章 中間派第74章 埋伏第147章 破綻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04章 換相(下)第225章 新消息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66章 以民爲師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42章 動盪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69章 對峙第10章 詔旨回京第38章 再見故人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168章 交權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34章 磨鍊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81章 試探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134章 救星第5章 歲除第221章 細腰城第65章 離開河陰
第315章 亂戰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223章 各軍持重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87章 地方耆老第83章 有放有收第27章 小隱君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55章 官衙送別第9章 白沙鎮第41章 亂局第118章 突圍第98章 定策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82章 立足於打第188章 百官圖第167章 獵犬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9章 準備抓人第48章 做假貨的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40章 冬雨第251章 危機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4章 邕州城外第232章 狼煙第284章 告罪使第164章 歐陽修第61章 轉機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68章 交易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274章 邕州軍入京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23章 誥命第6章 買書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98章 破上思寨第156章 銅版第121章 煙花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44章 增兵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217章 追獵第16章 活在洛陽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80章 花開富貴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03章 事發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236章 狂徒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1章 宰相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41章 中間派第74章 埋伏第147章 破綻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04章 換相(下)第225章 新消息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66章 以民爲師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42章 動盪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69章 對峙第10章 詔旨回京第38章 再見故人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168章 交權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34章 磨鍊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81章 試探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134章 救星第5章 歲除第221章 細腰城第65章 離開河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