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

羅軒先是一驚,隨即又明白了。朱厚煌是以羅軒這個回回教高官來安撫回回教。

羅軒隨即心中一喜,不管這個回回教是真是假,反正羅軒只要承認這個身份,即便他沒事什麼本事,單單是身份,朱厚煌也會給羅軒一個高官噹噹。羅軒的前途有了保證。

朱厚煌想了想說道:“其餘的你自己想辦法,注意,孤能接受你拉不過來回回各國,但是孤要你一定不能回回各國去支持佛郎機人。”

羅軒說道:“殿下,放心,如果不成,臣提頭來見。”

羅軒覺得朱厚煌的任務很輕鬆,無他,這些回回教國家對佛郎機人是相當的厭惡,羅軒覺得如果讓這些國家出兵有點困難,但是讓這些國家不支持佛郎機,簡直是簡單到爆。

朱厚煌將羅軒打發走了。

朱厚煌說道:“老刀,立即去維修船隻,孤儘快讓所有船隻維持在最好的狀態,隨時準備出發。”

“是。”劉老刀說道。

一場大戰之後,所有船隻都已經五癆八傷,即便是狀態最好的船隻,也被火炮在船舷上打出好幾個洞來,這些大大大小小的傷勢都需要維護。

朱厚煌又對許鬆說道:“許大哥,現在你就去找託梅談談,先把託梅拖住。將託梅打發了之後來見孤。”

“是。”許鬆立即去準備。

朱厚煌又下命令,讓俞大猷先來古晉。連王陽明也必須來古晉一趟,因爲與佛郎機一開戰,恐怕就要曠日持久,不是一日兩日的。對整個東雍都有影響。這些事情都必須提前商議。所以許鬆必須拖住託梅好長一段時間,讓朱厚煌調整整頓。

朱厚煌將一項項安排下去,隨即朱厚煌去了許棟的靈堂。

南洋之地,天氣炎熱,爲了能讓許棟有機會回東雍,所以現在的許棟就要入殮,釘棺。上船運走。

朱厚煌要送許棟最後一程。

在許棟入殮的時候,許鬆也過來了,許鬆與許棟畢竟是親生兄弟。許棟去了,對許棟的傷勢,許鬆又怎麼能不關注。

朱厚煌問道:“佛郎機那邊能拖住嗎?託梅能瞞過去嗎?”

許鬆說道:“臣沒有怎麼隱瞞什麼,不過說意見不統一。大家在雍王面前爭執,一時半會不能定下來,讓他耐心等待。”

朱厚煌說道:“麥先生從新航道回到歐洲這一件事情,你準備怎麼安排?”

許鬆一聽朱厚煌這麼說,就知道朱厚煌有話有說,許鬆說道:“請殿下示下。”

朱厚煌說道:“這一次開拓航道,不需要派多少船,但是人員要精幹,你知道府院朱裕先生嗎?”

許鬆說道:“臣知道。只是沒有打過交道而已。”

朱厚煌說道:“孤在三年之前,就讓他做出一套經緯度體系,並測量經緯度的辦法,現在已經差不多了,所以回去之後,你去找朱裕先生,讓他派出他的弟子,一起走,去試驗這個經緯度。”

許鬆畢竟不是跟隨朱厚煌從北京過來的老人,不知道經緯度這東西,也是正常。許鬆答應下來,說道:“是。”

朱厚煌繼續說道:“這一路上絕對不是一帆風順,孤會讓舅舅派出一些人手在船上,麥先生,孤是信不過,你讓你的人小心。必須讓他們記錄好航道,將來沒有別人帶路,這一條航道我們也能自己走。”

朱厚煌事無鉅細的安排,正是他的擔心。

朱厚煌不想這樣。

在他想來,要先驅逐了佛郎機人,然後再探索航道。即便是他制定的計劃,也是一路西行,從馬六甲,到緬甸,然後到印度。一路西行。

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朱厚煌萬萬沒有想到,正式邁入大航海時代,居然是走呂宋麥哲倫海峽,這一條航道。

這完全是計劃外的產物。

朱厚煌怎麼能不擔心啊?他不太擔心海上的波浪,不是因爲別的,就是因爲相信麥哲倫,相信麥哲倫這樣的大航海家。不過,朱厚煌更擔心海盜,因爲歐洲國家根本是國家性的海盜,朱厚煌一點也不相信他們。

有足夠的利潤,他們一定會做的乾乾淨淨。

這才朱厚煌擔心的事情。

朱厚煌將所有事情都安排下去,心中還很是擔心。隨即朱厚煌就準備與麥哲倫進行最後一次談話。

不過在此之前,朱厚煌要在此看一眼許棟。

許棟靜靜的躺在棺材裡面。這棺材也是臨時做好,是採集的南洋金絲楠木做好的。朱厚煌看這許棟,許棟做過遺容。看上去就好像睡着了一樣。

朱厚煌說道:“許二哥,你等着,我一定會將馬六甲拿下來,爲你報仇,佛郎機在南洋絕對沒有立足之地。你等的。”

朱厚煌起身,看着幾個工匠將棺材蓋釘了上去。

隨即又擡到船上,當夜就要送回東雍了,否則屍體就要腐爛了。所以要趕時間。許鬆將許棟送上船。

此刻朱厚煌正在召見麥哲倫。

朱厚煌說道:“孤知道,此去先生定然不會再回來。但是孤現在的東雍立下的功勞,孤絕對不會忘記,孤現在有給先生兩個方面的補償,第一,孤爲先生留下一位置,先生永遠是東雍府學的教授。”

“多謝殿下。”麥哲倫說道。

說實在的,麥哲倫對教授的待遇非常的滿意,只是對這所學院不在歐洲。這是麥哲倫的遺憾所在。

朱厚煌說道:“孤還酌情爲麥先生,準備一筆補償金。大約有五千兩。”

麥哲倫說道:“多謝殿下,多謝殿下。”

五千兩白銀,對麥哲倫來說也是一筆鉅款。

朱厚煌說道:“孤知道,先生爲西班牙王立下如此功勞。西王的賞賜一定要比孤的賞賜多。”

一想到這裡,麥哲倫忽然想起來,他帶來的三艘戰船,可是西班牙王的財產。他與西班牙王的協議可說,要帶回來足夠的商品,否則他要欠西班牙王的大筆的債務。

麥哲倫說道:“殿下,我從西方帶來船隻,是西班牙王的財產,我必須帶回去,否則不能跟西班牙王交代。殿下給我的使命就無法完成了。”

朱厚煌想到這裡,說道:“好吧,船可以給你,但是船員並不能給您,等下一次航行的時候,再送給去。”

朱厚煌擔心如果他將這些西班牙船員一起送回去。麥哲倫就有羽翼,不好控制了。當然了朱厚煌也有壓在手裡當人質的想法。當然朱厚煌知道,這些人質並不值錢。

麥哲倫聽了朱厚煌的話鬆了一口氣,但是隨即麥哲倫還是在擔心,在擔心西班牙王,麥哲倫與西班牙王簽訂的合同,麥哲倫要做到的並不是開拓航道,而是帶來財富,但是麥哲倫的航行徹底賠了。

即便開通了通向東方的新航道,但是算不算給西班牙帶來財富,麥哲倫也不知道能不能達到標準。

朱厚煌繼續說道:“麥先生,孤知道,你這回到歐洲,一定會大展宏圖,不過,孤希望你能記住,孤在東雍永遠爲您留一個位置。當您遇到挫折的時候,還能記住東雍爲你敞開的大門。”

朱厚煌知道說這些話,也許沒有什麼用處。不過朱厚煌還是要說。收買人心,拉攏人脈,已經是朱厚煌的本能了。

麥哲倫笑道:“我一定會記住的。”麥哲倫也沒有想過要回來,不過說一句客套話。但是世事無常。麥哲倫萬萬沒有想到,他居然沒有留在歐洲,最終回到了東雍,並在東雍終老,爲東雍奮鬥終身。

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十四章 地圖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八十四章 臺灣
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五百一十七章 逃離北京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升龍會戰九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四百零九章 戚景通的希冀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十四章 地圖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七十七章 垂涎王陽明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五百八十九章 浮橋之戰八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八十四章 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