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

就在朱厚煌心中的煩躁之極,他真的拿莫登庸沒有辦法嗎?

朱厚煌對未來的東雍規劃,有一個地方一定要拿下來的,這地方就是湄公河三角洲,也就後世越南南部地區。

是世界著名的糧食產區。也是朱厚煌設計的東雍的糧食中心。

對朱厚煌這個計劃。威脅最大的並不是別的國家,是安南。

所以朱厚煌特別對付安南。

如果安南一統,那麼單單憑藉峴港海防的兵力,根本不足以鉗制安南。

如此一來,朱厚煌必須在東南半島投入更多的兵力,保住這裡。峴港府從正資產,轉化爲負資產。

忽然一個人從外面進來,來的許鬆耳邊說了一句,許鬆臉色一變說道:“恭喜殿下。”

這個人一進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個人身上。

要知道這裡個房間之中所有人都是東雍的高層,他們在這裡開會,一般不敢有人闖進來,既然敢進來,就一定是很重要的消息。

不論好壞。

“到底是什麼事情?”朱厚煌問道。

許鬆說道:“我們派向果阿的船隻回來了。”

朱厚煌大喜,說道:“順利嗎?”

許鬆說道:“殿下有先見之明,佛郎機人果然是見財眼開,雖然對彼此談判上沒有做出讓步,但是私下的貿易沒有一點問題。”

朱厚煌長出一口氣,覺得胸中的石頭落了地。

東雍與佛郎機的貿易恢復正常,朱厚煌的財政就會恢復正常了。朱厚煌爲期好幾個月的財政困難期算是過去了。

朱厚煌立即問道:“果然到底是怎麼樣的情況?”

吳鳳儀說道:“果阿是弘治年間爲佛郎機所佔領,作爲佛郎機在印度的中心,果阿的要塞要比馬六甲還要堅固,佛郎機在果阿還有造船場,其餘的殿下恕臣無能。沒有更多的消息。”

錦衣衛也不是萬能的。吳鳳儀雖然在果阿埋了點,但是所能接觸到的情報還很簡單。

朱厚煌說道:“等使團一回來,孤就知道。”朱厚煌按下這個話題,轉向看向王陽明說道:“王師有這個消息,王師能不能給孤一筆軍費。”

王陽明說道:“殿下可以準備出征了。軍費的問題就交給臣吧。”

有這樣利好消息,紙鈔的價格立即就能升上去。經過這一段時間歷練,王陽明如果操縱紙鈔已經有很多的經驗。想辦法悄悄發行數十萬兩銀子紙鈔。應該沒有問題的。

既然決定出兵。朱厚煌立即開始準備,他第一個要問的就是吳鳳儀,說道:“北京那邊有什麼情況嗎?”

朱厚煌越發覺得東雍不適合成爲都城了。因爲在這裡地方,任何舉動都需要考慮北京方面。之前覺得大明這個不行,那個不行。

但是朱厚煌面對大明的時候,即便他在沒有任何舉動,朱厚煌都有一股喘不過氣的感覺。

吳鳳儀說道:“嘉靖皇帝先尊興獻王爲帝,楊廷和不準,滿朝文武都在圍繞這一件事情爭論。殿下做什麼應該無法引起北京的注意。”

朱厚煌冷冷的說道:“大禮儀。”

固然,那一場影響大明數十年的爭論就要開始了。

在嘉靖心中固然將雍王當做敵人,但是有一個敵人在序位上還在雍王之前,這個人就是楊廷和。

一想到這裡,朱厚煌心中就十分痛快。

嘉靖之所以能成功登基,楊廷和在中間出了大力,如今嘉靖翻臉不認人,開始打壓楊廷和,朱厚煌覺得特別痛快。

不過,朱厚煌不由讓這種感覺影響自己的判斷。

暗道:“嘉靖或許一心要剷除朱厚煌,但是楊廷和卻會顧全大局。所以,我還要小心。”

“殿下,有一個事情,需要特別注意。”吳鳳儀說道。

朱厚煌問道:“什麼事情?”

吳鳳儀說道:“福建鎮守太監被撤除,還有福建總兵沐有威被調往內地。凡是與我們關係畢竟近的官員全部在清除之中。”

朱厚煌爲之一愣,隨即恢復平靜,說道:“情理之中。從今你就關注好福建的一點一滴。不要福建兵臨城下的時候,我才知道。”

每一個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一般都會清理太監,所以清理鎮守太監。在清理之中,而沐有威在福建當總兵也有好幾年了,調整一下,也是應該的,但是兩項調整連在一起,卻讓人感覺到其中咄咄逼人的感覺。

“東雍不能繼續待下去了。”朱厚煌心中暗道。他心中遷都之心,越發強烈了。

想來東雍財政危機的解除之後,朱厚煌想要爲所欲爲。

就在朱厚煌有條不紊的準備的時候,安南的局勢更加惡化。

升龍城再次被攻破了。

莫登庸再次君臨升龍。

之前,莫登庸在升龍的時間並不算長,但是也埋下了很多伏筆。比如說暗道。本來是發生意外,用來逃生的暗道。但是此刻卻變成了攻城的利器。

莫登庸的軍隊從南門進了升龍城。

鄭氏的軍隊還在頑抗的抵抗,因爲鄭氏知道,他們與莫登庸之間有不共戴天之仇,即便是投降了,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所以當升龍城陷落之後,最後的抵抗並不是在皇宮之中,而是在鄭氏家族所在坊事之中。等莫登庸帶着小皇帝,踏着血水進入鄭家的時候。

整個坊市之中,幾乎沒有是什麼活人了。

小皇帝其實已經有十幾歲了,並不比朱厚煌小多少。他戰戰兢兢的被兩個士兵拖着走,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具屍體,躺在地面之上。大片大片的血水流淌下來。想要走過去,無法避免的踩在血水之上。

小皇帝滿臉蒼白,蒼白的好像是一張紙一樣。

莫登庸卻臉色不變。

“撲通”一聲,一個人被重重的砸在莫登庸面前。左右說道:“大王,鄭懷興帶到。”

莫登庸說道:“鄭懷興,之前,我也沒有想到,你有如此勇氣,居然敢殺我兒子。”

鄭懷興的樣子很慘,他並不是投降的,而是力不能支被抓住了。只見他渾身上滿身血污。幾乎沒有一個乾淨的地方,大大小小的傷口,還在流着血,將綁着他的麻繩完全浸透,好像本來就是一條紅色的麻繩一樣。

鄭懷興口中還壓着一塊爛布。聽了莫登庸所說話,旁邊立即有人將鄭懷興口中的爛布給摘了下來。

鄭懷興吐了吐嘴中的殘渣,說道:“人不殺我,我殺人,有什麼不敢。”

莫登庸說道:“好,說實在的,我都沒有想到,你會有這分能力,是我小看你。”他臉上一肅,說道:“來人,將他拉下去,給的剁碎。”

莫登庸面色猙獰的大喊道。殺子之仇,莫登庸豈能忘懷。隨着莫登庸的一聲令下,立即有人將鄭懷興往下面拉下去。

鄭懷興渾身發抖,但是嘴上還卻沒有一絲服軟,說道:“我等着你,我等着雍王殿下來收拾你。”

莫登庸冷哼一聲,說道:“雍王,我等着他。”

不一會兒,鄭懷興一聲慘叫,就沒了氣息。

莫登庸說道:“你的忠臣已經去了,皇帝陛下,是不是也跟着過去啊?”

小皇帝嚇得渾身發動,說道:“郡王,朕禪位於您,朕禪位,不要殺朕好不好,不要殺朕好不好。”

莫登庸露出一絲冷笑,說道:“怎麼是孤要殺你,分明是孤救駕來此,陛下在孤來到之前,已經爲逆臣所殺了,孤實在是太對不起啊。”說這一手揮。

立即有人將小皇帝拉了下去,隨着一聲慘叫結束他的小命。

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四章 豹房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八百章 餘波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
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一百八十六章 徵蠻五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三百四十章 東雍與大明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八百七十四章 勝負手九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四章 豹房第八百一十二章 椰城之戰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八百章 餘波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二十七章 秋風起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