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

“什麼?”朱厚煌大吃一驚,在他眼中這個大肚王國,縱然不是野人,也相差不多,哪裡能派出什麼使者。

朱厚煌說道:“請他進來吧。”

不多時,一個人走了進來,一見朱厚煌,二話不說,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說道:“草民見過雍王殿下。”

朱厚煌問道:“你是漢人,怎麼爲野人所用?”

這個人一身破破爛爛的衣服,上面有不少補丁,他不敢擡頭,朱厚煌只能看見他的髮髻上面插着也一根木棍,他用顫顫巍巍的聲音說道:“草民是福建人士,海上遇風暴,這才流落到蠻夷之地,幸好草民有手好醫術。才能在大肚王國求生。這次是被大肚王國的國王派過來傳話的,草民沒有背叛天朝的意思。”

朱厚煌信他這一番話,如果縱向比較的,也就是現代人最沒有民族自豪感了。從古自今一直是外國人往中國跑,也就是現在這個情況反過來了而已,作爲一明朝人,哪怕僅僅是一個無權無勢的草民,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想投奔外國的。更不要說大肚王國根本上就是一個部落聯盟,連一個國家都稱不上。

朱厚煌問道:“他叫你來傳什麼話?”

這個人說道:“大肚王過說,整個夷洲都是他的,不許殿下再侵犯土著勢力了,否則,否則---”他說着,聲音越來越低,以至於讓朱厚煌幾乎聽不見。

朱厚煌不耐煩的說道:“否則怎麼樣?”

“否則就大兵來犯。”說完這一句話之後,這個使者磕頭如搗蒜,說道:“殿下饒命,這是他們讓草民說的,不是草民自己的意思。”

“哼。”朱厚煌冷哼一聲說道:“今日才知道什麼叫夜郎自大。這不管你的事情,你下去吧,想回福建就回福建,想留在這裡就留在這裡。”

“多謝殿下開恩。”他不敢停留,弓着身子倒退着走了。

“殿下,你對大肚王國怎麼看?”楊慎說道。

“當然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朱厚煌說道。大肚王國一帶,就是現在臺灣嘉儀一帶,都是平原地帶,是大好的農耕區,朱厚煌豈能讓這些地方一直在區區大肚王國手裡面,如同他在高山之上,劃一個小圈子,自立爲王,說不定朱厚煌就不去管他了。反正南洋這麼大,何必吃力不討好,去鑽山溝啊。反正一直到清末,臺灣東部的山區之中,也有不少原住民。

但是嘉儀這麼好的地方,卻不可能讓人的,只是朱厚煌現在的實力不足,即便是打下來,也沒有足夠的人丁去開發,這纔沒有動手。

“殿下,萬萬不可。”楊慎頭都有點大了,楊慎將整個雍王府上下理順,又從內地招來一大批人才,雖然有些現在還沒有到。但是即便如此,整個東雍已經走上正規。即便是如此,無數事情千頭萬緒涌來,讓楊慎一時間也覺得頭疼無比,朱厚煌半個月的時間,新設戚氏軍。楊慎還要派出很文吏去輔佐戚景通。如果朱厚煌再出徵大肚王國,那是真真忙不過來啊。

“先生,放心。”朱厚煌說道:“孤知道輕重緩急,事情要一步一步的辦,今年半年之內,不會再次出兵,不過還請先生多多支持戚氏軍那邊的發展。”

楊慎這才鬆了一口氣,說道:“這臣就放心了,殿下放心,已經有第一批俘虜從福建那邊運過來,這些俘虜優先派遣到戚將軍那邊去。”

楊慎這邊將這個事情放下了,但是大肚王國那邊卻沒有將這一件事情放下來。

“怎麼回事?”戚景通滿臉寒霜,一股殺氣瀰漫開來,戚景通可不是普通人,當初在劉六劉七之亂的時候,也曾親自上陣拼殺過,此刻一發怒。所有人不敢說話。

只剩一陣嗚嗚的哭聲。

“哭,哭,就知道哭,有什麼事情說話。”戚景通大喝道。

“請將軍爲我們報仇啊。”一個少年咬牙切齒的說道。

戚景通說道:“好好說話,怎麼回事?”

“那些土人從河北邊過來,好幾千人,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村子裡面根本來不及防禦,就已經,就已經。”說道這裡,這個少年再也堅持不下去,低頭雙手深深的插進土了,整個指甲都劈開了。

戚景通看着周圍,這裡本來有一個叫做林家寨的小村落,但是此刻這個小村落一個活人都沒有了,村落裡面全部都是屍體,一具具屍體,死得慘不忍睹,還有一些人的腦袋都被砍掉了,只剩下一具屍體,只能從衣服上辨認是誰的屍體了。

戚景通早已看慣這樣的慘劇了,當初劉六劉七之亂的時候,山東地界,比這裡慘的地方有不少,這樣的場面根本嚇不了他。他只是慢慢的在琢磨,剛剛問道的信息,“河,北邊的河,是指雍溪嗎?”

作爲一個合格的將領,每到一地都會熟悉地形,戚景通雖然來這裡還不到一個月,但是對這附近的地理已經很熟悉了。大員之北,有一條雍溪,還是雍王殿下親自取名的,他自然知道。

“大人。”一個戚景通身邊的老人,說道:“小的,剛剛去看了,果然看見有很多人渡過雍溪的痕跡。”這個人戚家家丁,跟着戚景通打過仗,對擅長的就是勘察蹤跡。

戚景通說道:“對面有什麼部落。”

“大人,小人知道。”戚景通身邊的一個侍衛說道。“對面是大肚王國,據傳有數萬人丁,是東雍島上最大的部落。”

“請大人爲我們報仇,殺過雍溪去。”

戚景通看着身後的人,不說話。他身邊的士卒分爲三類,第一類是他從家裡帶過來的,有十幾名,但是都是好手。剩下有百餘名老卒。這些人都是朱厚煌留給他的戰鬥力還算不錯,剩下的都是當地幾十個村落的壯丁,總共也有數百人而已。

其實現在林家寨被滅,下面已經有埋怨之聲。認爲是戚景通抽調各個村落的壯丁,才使得林家寨沒有什麼反應,就被滿村殺絕了。甚至還有人認爲,是雍王打了土人蠻人,這才引起他們的報復。這才讓林家寨被屠了。當地幾十個村莊,雖然稱不上同氣連枝,但也彼此之間互相扶持。見林家寨被屠,自然有一種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覺。強烈請求復仇。

戚景通心中暗道:“我不明白對面的地形,也不瞭解這個大肚王國的嫡系,貿貿然出兵風險太大了,而且雍王殿下雖然給我便宜行事之權,但是我越境出擊到底是犯忌諱的。而且”戚景通掃過那些羣情激奮的人,心中冷笑幾聲,暗道:“憑藉他們這些人連操練還沒有練好的人,去打仗。”

不是戚景通看不起這些人,而是的確如此,這些人才入戚景通麾下不過一個月而已,如果不戚景通忽然得到了林家寨的報警,他現在還在訓練士卒,而不是在這裡。

“不行。此事須稟報雍王之後,聽雍王殿下決斷。”

“報。大人。”一個人忽然從北邊跑過來,說道:“大人,雍溪之上出現情況,北邊有人過來了。”

戚景通眉頭一挑,暗道:“偷襲一次,就行了,居然想一而再,再而三,他們也太看不起我戚景通了吧。”

戚景通說道:“多少人?”

“對方都是獨木舟,看上去很雜亂,一時間數不清楚,大概有數百人。多則千人。”

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十九章 經緯【2】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四百章 善後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
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十九章 經緯【2】第二百零六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三百三十七章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雍之戰十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八百章 餘波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六十九章 起航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四百章 善後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