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

朱厚煌轉眼看過去,說話的是一個年輕人。

這個年輕在長相上與老王頭有一些相似的樣子,似乎是老王頭的兒子。

朱厚煌問道:“你是何人?”

“草民王二鐵,願意接殿下之命,一月之內,將泥膜鑄炮改成鐵模鑄炮。”這個年輕人斬釘截鐵的說道。

朱厚煌微微一笑,說道:“既然如此,就你了。”他是想提拔,技術出身的官員,而不在乎這個人到底是誰。

魏瑞舟看着這個年輕人,心中不由的生出一絲不舒服,本來一個好像螻蟻一樣的人物,他伸手就能捏死的人,現在成了自己的接任者,心中一陣不舒服。

朱厚煌安排好這裡的事情,也不在炮場久留了。帶着魏瑞舟就離開了炮場。

在路上,朱厚煌給了魏瑞舟一匹馬,兩人一前一後,並繮而行。朱厚煌問道:“瑞舟,此處孤來此,就要說一些南洋艦隊的事情,你可有腹稿?”

魏瑞舟心中微微得意,他得意於自己的選擇。

在當初,魏瑞舟果斷的支持朱厚煌,並在將家中的熟練跑匠送給了朱厚煌,自己也親自投奔。不過半年之後,就有了結果。

他超過他的哥哥,主管南洋艦隊。

雖然魏瑞舟與自己的哥哥關係並不算差。但是能勝過哥哥魏大臨一頭,讓魏瑞舟也非常滿意。

此刻朱厚煌一提起南洋艦隊之事,魏瑞舟立即提起了精神。說道:“南洋佛朗機是我東雍大敵,南洋艦隊的首要任務,是監視佛朗機的動靜,佛朗機有一舉一動,都回報東雍。”

緊接着,魏瑞舟開始介紹南洋的詳情。

魏瑞舟雖然出海的時候,並不多,但是門裡出身,自長三分。對南洋的詳情,瞭如指掌。並且魏老爺子,早就早年陪他出還的老人,送到魏瑞舟這裡。有這些老人蔘詳,魏瑞舟的計劃,萬無一失。

朱厚煌聽着魏瑞舟的計劃,總體來說,魏瑞舟的計劃,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冒進之處,就是在南洋各地宣誓東雍的存在,並且以大明的名義招撫屬國。與佛朗機人爭奪影響力。

朱厚煌對這些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他說道:“瑞舟,雖然南洋艦隊,的班底都是來自魏家,你也是魏家的二公子,但是南洋艦隊是孤的,如何做,瑞舟,你心裡要有思量。”

魏瑞舟心中一冷,不知道朱厚煌說這個到底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想讓我背叛家族嗎?

魏家投奔朱厚煌,魏瑞舟固然高興,但是他也不得不爲魏家的利益着想。努力揣測朱厚煌的心思。

朱厚煌也許知道魏瑞舟的心思,也許不知道魏瑞舟的心思,朱厚煌沒有留意魏瑞舟心底的心思,繼續說道:“魏家海上事業,在魏家的船隊,而魏家加入我東雍。東雍自然會保護魏家合法生意。所以,孤的意思是將魏家的戰船全部抽調出來,組建南洋艦隊,孤命瑞舟是爲南洋艦隊的統領。是爲了與魏家兩全之道。”

戰船?抱歉,在中國的走私商人哪裡,根本沒有這個概念,反正貨船,加上武器,就是戰船,而戰船去除武器,就是商船。

魏瑞舟揣摩到朱厚煌的一絲隱藏的意思,就是朱厚煌沒有想將魏家的生意,一網打盡,而是允許他們保留一些。只是要做合法的生意。

這個意思,是朱厚處理那些海商一個意思。

“尊兄,爲少府右丞,專門掌管少府工坊之事,不過尊兄如果覺得不如意,可以辭去少府右丞之職。繼續繼承魏家船隊。”朱厚煌說道。

“殿下,吾家對殿下的忠誠之心,可表天日,怎麼會因爲區區小利,而背棄殿下?”魏瑞舟,說道。“臣,定當竭盡忠誠,南洋艦隊定然是殿下的南洋艦隊。”

魏家缺錢嗎?

不缺,朱厚煌這一年固然從海上撈了不少銀子,但是魏家從魏老爺子開始,就開始跑海,兩代經營,豈能缺少銀子。縱然從今天起,魏家一分錢不賺,魏家的積蓄早已足夠魏家幾輩子生活了。

所以魏家缺少的是,權力。

在古代中國,金錢在權力面前,根本什麼也不是。魏瑞舟怎麼會舍官取錢的舉動。

朱厚煌滿意魏瑞舟的態度,說道:“卿不負孤,孤不負卿。”

朱厚煌真的對魏瑞舟很信任嗎?真的相信魏瑞舟的話嗎?卻是未必,朱厚煌兩世爲人,早已你過了天真的年頭。

所謂的南洋艦隊,不過朱厚煌放在南洋的閒棋,對佛朗機人的試探。成功不成功,都不是太重要的。

朱厚煌拉攏整頓海盜,一方面是爲清除海上不安定因素,一方面是將這些人納如自己的體系之中。

只要魏家掛着雍國的旗幟,就是勝利。至於其他的,就是附贈了。朱厚煌沒有在乎。因爲朱厚煌看中水師,真正的看中的還是雍國水師本部,而不是琉球艦隊,與南洋艦隊。

朱厚煌與魏瑞舟談話之後,讓魏瑞舟卻見魏大臨,轉達朱厚煌的意思。隨機朱厚煌又乘船離開了一鯤身,來到了大員城。

“臣鄭路,拜見雍王殿下。”矮壯的鄭路跪倒在地面上,。就好像是一塊漆黑的鐵石。

朱厚煌說道:“鄭卿請起。孤要與鄭卿一起去一個地方。”

立即有人給朱厚煌與鄭路,牽過來一匹馬來,兩人翻身上馬。

朱厚煌雖然騎術並不算太好,上陣殺敵,是萬萬不能的,但是簡簡單單的騎行,還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鄭路卻大大不行了。

鄭路常年在海上生活,早已長了一雙鐵腳板。在任何時候,在任何風浪之中,都能站穩腳跟,但是從來沒有騎過馬。陡然騎上馬,根本無法適應,還好鄭路一身武藝,不是白給的,死死的夾住了馬匹。只是騎起來難受之極,短短的幾裡陸,鄭路,就已經滿頭大汗了。

忽然朱厚煌的馬停了下來,鄭路也學着朱厚煌的樣子停了馬。

眼前一片木材山,一大片木材黑壓壓的,好像是一座山峰一樣。

朱厚煌來到大員最早建立的地方,就是這裡,這裡並不是木材場,而是船場,只是造船的木頭,必須需要陰乾三年,才行。朱厚煌一時間造不了船,就開始瘋狂的儲蓄木材,等全部陰乾之後,大造船隻。

本來,這裡的木材只是,在大員附近開荒的民衆砍伐木頭,送到這裡,自從陸完在雍江上游開荒之後,大量的木材順着雍江而下,全部堆積在這裡。這裡纔有好像木頭山一樣的場景。

不過這並不是結束,甚至只是開始。

陸完大規模開荒,自然帶來大規模的樹木砍伐,成型的大樹,還會繼續儲存,只是因爲運輸等原因,應該會另闢幾處木材場。

朱厚煌對這裡景色,熟視無睹。剛剛下馬,就有幾十個工匠涌了過來,亂七八糟的向朱厚煌行禮。

鄭路自然能看出來,這些工匠與朱厚煌很熟悉,朱厚煌對這些工匠的失禮之處,根本就毫不在意。

朱厚煌問道:“怎麼樣,李大工,佛朗機人的船樣,搞清楚了嗎?”

李大工說道:“早已搞清楚了,殿下,這邊請。”

這爲李大工是當初朱厚煌在清江浦請到了造船高手,後來一路南下的時候,與朱厚煌見多了,彼此熟悉了,也就不在朱厚煌面前拘泥禮節了。

李大工在前面領路,不一會兒,將所有人帶到了一個池塘之前,這個池塘面積不小,只是在池塘周圍有一些古怪之處。

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九章 打虎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
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九章 打虎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到達戰場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鄭綏的選擇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