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

現在的情況,各地的營都是獨立的,他們的上司是樞密院。而如果以朱厚煌再建一層建制,那麼他們的上司就是上一層建制了,就會直接導致,外面軍隊與樞密院權重之間的失衡。很明顯的,東雍總共兵力纔多少,全部在俞大猷,汪直兩人手中,樞密院就成了一個後勤部門了。

戚景通才不想是這樣的。

其實現在的樞密院也就是一個後勤部門。

但後勤與後勤還不一樣的。

現在樞密院是後勤部門,是因爲樞密院的實權不在樞密院,而是在朱厚煌身上。

朱厚煌可以放下其他權力,但是軍權是萬萬不可能下放的。所以朱厚煌嚴重侵佔的樞密院的權力,在這個朱厚煌規劃之中,與長史府,也就是將來的丞相府分庭抗禮的部門,變得有一點名不副實。

朱厚煌又戚景通商議,雍軍體系從上到下梳理了一遍,不過是修修補補的問題。而確定海軍的整軍計劃,就是將雍軍的這一套體制複製到水師之中。

朱厚煌將水師之中有頭有臉的人物全部叫過來,劉老刀,鄭深,魏瑞舟,魏大臨,麥哲倫等人,戚景通也在。

朱厚煌將整軍的想法,開宗明義的講給了他們。

劉老刀先說話,他斟酌了一下言語說道:“殿下,您之前早已將軍法官安插在船上了,應該沒有其他要做的了吧。”

劉老刀並不想硬頂朱厚煌。但是他也不喜歡朱厚煌插手太多。

索性,朱厚煌之前都已經安排了一些伏筆,比如說軍法官,比如說水師學校,比如說漁船隊,等等。但是並沒有整合起來。

朱厚煌深深的看了一眼,劉老刀,說道:“這一段時間,沒有大戰事,再加上大洋航道開通,孤手中有一筆錢,準備全部投在海軍之上,如果不事先整理好,豈不是將來還要從頭再來。”

朱厚煌一說擴軍的事情,所有人都好像打着雞血一樣興奮起來。

“殿下,不知道這一筆錢準備怎麼花?”

所有人的眼睛都閃閃發光。

朱厚煌一揮手,說道:“這個先不說,先說整頓的問題,孤決定水師軍法官直接隸屬軍法司,由李良欽負責。”

李良欽環行一禮,道:“還請各位多多關照。”

這就是朱厚煌的動作之一。

也許是因爲水師兵種的問題,雖然水師的軍法官早就安排在各船上,原則上每船上都有一個人。但是這軍法官不過是一個樣子而已,完全沒有與船長抗禮的權威。所以朱厚煌將這些軍法官掛在李良欽的麾下,就是要用李良欽軍法司的力量,往水師之中參沙子。

很過規章制度從新規劃。不過不伴隨人事調整規劃。很沒有力度。

朱厚煌立即宣佈了第一項任命。

“孤任命麥哲倫爲水師學堂山長,凡是各船上的所有軍官,都必須經過水師學堂學習。”朱厚煌說道:“麥先生,來說兩句。”

麥哲倫說道:“諸位好,今後請多多指導,我會將我在佛郎機水師,和紅毛夷水師之中的所有經驗全部傳授給大家。”

麥哲倫的漢語還是沒有到家,他說紅毛夷的時候,絲毫沒有感覺是貶義詞。那種一本正經罵自己的樣子,讓人不由的想笑。

不過大家在朱厚煌面前。沒有人敢失態。

朱厚煌心中冷笑,看我學習大法。來學習的時候都能來,但是學習之後,到底會回到什麼位置上,卻不一定了。反正那些海盜出身的軍官,一定會很吃力。這就是朱厚煌潛移默化的打壓。

朱厚煌說道:“諸位與佛郎機水師較量過,雖然我們逼走了佛郎機人,但是不得不承認,佛郎機水師的戰鬥力在我軍之上,而麥先生在佛郎機海軍之中服役十幾年,又在紅毛夷軍中擔任過海軍上將。他會教授你們西洋水師的戰法。今後很長時間之內,西洋人都我們的海上勁敵。”

“是。我等遵命。”不管朱厚煌說什麼,他們都高聲迎合的。

朱厚煌有意將麥哲倫扶上水師統領之位,但也不能讓他驟等高位,否則不是對他好,所以,朱厚煌讓麥哲倫先在水師學堂當任山長,教授幾批學生之後,在水師之中有了根基,再讓麥哲倫擔任水師將領。就好多了。

“下面我們要講這一筆錢的用法。”朱厚煌轉過頭對侍衛說道:“去叫李大工過來。”

不過片刻之間,一個老人進來,正是李大工。李大工帶來一副圖紙。這一副圖紙,是經過他與麥哲倫討論之後,敲定的,容納了東西方的優點,有水密艙,還有足夠的火炮。足夠十門銅炮,但是五十門佛郎機炮。在火力上遠勝過大福船。

船舷也全部加固了。

不過在裝載量卻不如福船大,因爲用了軟帆與硬帆像結合,在靈活性,與操縱性上都有很大提升。

李大工將這戰船講解了一遍。

所有水師將領的眼睛都亮了,這些 人都是海面上的討飯吃。太知道,一艘好船對他們到底有多重要。這一艘新船,比起福船更適合戰鬥。

李大工說道:“這種船型,是結合我們東雍歷來戰鬥的資料,與麥先生的西洋造船資料技術相結合而得出總結出的船型,是最適合火炮作戰的戰艦了。”

李大工最後的總結。

朱厚煌說道:“諸位有什麼看法嗎?”

下面的人很多人根本看不懂這艘圖,也不好說什麼。

朱厚煌見所有人都說道:“孤將這種船型分爲三型,大型,中型,小型。孤以中型爲標準型,以後大軍主力戰艦都是中型了,當然是大型戰船,也需要建的,不過是每一支艦隊的旗艦。”

其實朱厚煌剛開始的時候,朱厚煌是想將大型戰艦,當成標準型,但是錢是一個問題,船隻越大,所需要木料也就越難找。所以越大的木材,價值上就越貴,所有不要看大上不少,但是價錢上成倍提升。所以從性價比上來說,朱厚煌只能選着中型戰船。

朱厚煌說道:“琉球水師一艘,東雍水師三艘,一艘是孤的座艦,一艘爲替補,另一艘是水師統領的,南洋水師一艘,安南水師一艘。總共有六艘。而中型戰艦的數量就不由各艦隊報上來,由樞密院批准。這一件事情,由李大工負責修建,而麥先生負責監督。”

李大工與麥哲倫一起說道:“是。”

“殿下,有一件事情。”戚景通說道:“臣對水師一竅不通。樞密院應該引進一位負責水師的人選。”

朱厚煌想來也是,讓戚景通溝通水師,的確效果不會太好的。他的目光看向下面諸位。

因爲資歷問題,朱厚煌想選人,也就在這裡這些人之間。但是朱厚煌目光掃過,所有人都避開了目光。這些將領對這個職位並不是多看好,也算得他們鼠目寸光,總覺在下面獨領一方。比在中央要好。朱厚煌心中暗道:“如果許棟還在的話,這個位置他最適合。”

“殿下。”戚景通說道:“如果殿下不嫌棄的話,我這個有一個人選。”

朱厚煌說道:“說說看。”

戚景通說道:“殿下,你聽過黃士龍嗎?”

“黃士龍?”戚景通想到,只覺得耳熟,但是一時間想不起來。

“可是福建水師黃士龍嗎?”魏大臨說道。

魏大臨對黃士龍印象很深,畢竟彼此合作了廈門灣之戰,豈能沒有影響,所以一聽就說出來了。

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一百章 傷寒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四章 豹房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
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七百四十五章 出使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一百五十六章 許藍與許鬆第一百章 傷寒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二百三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十二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二百九十七章 安南三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三百一十九章 蘇祿七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四章 豹房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二百四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完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六百七十七章 對馬島之戰七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二百二十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