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回京

楊廷和並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帶着一百萬兩銀子一起來的。

楊廷和一到,正德雖然不想見他,但是不得不見了。畢竟他用來犒賞士卒的一百萬兩銀子還在楊廷和的手裡面?

代王宮中,正德接見了楊廷和。

正德這一段時間就住在代王宮中。

代王在大同可以說不可一世,半個大同都是代王的。正德住在代王府之中,代王上下可不是拼了命的巴結正德,正德在北京的時候,在言官的眼皮底下,底下人不好多給正德帶什麼好玩的。但是代王就不一樣了,人家不怕,已經是世襲藩王了,還有什麼好怕的。

可以說歷代藩王都是會玩的,作爲一個藩王政治上的權力幾乎剝削殆盡,給了他很多經濟上的權力,如此一來他們不使勁的玩,還有怎麼打時間啊?一時間就算見多識廣的正德,也目瞪口呆,才發現原來還可以這麼玩,早就收復河套的事情拋在腦後了。將手中的瑣事分給了衆人,自顧自與代王尋歡作樂去了。

正德還想拉着朱厚煌去的。不過朱厚煌一心放在他那三百士卒身上了,敷衍了兩次之後,就不去了。這些類似於無遮大會的玩法,就算是朱厚煌也覺得太重口了一點。

所以楊廷和來到代王宮,見到正德就是這個模樣。他兩個眼圈深深的陷進去了。臉色比之前蒼白的多了不住打這哈欠,一副好像還沒有睡醒的樣子。楊廷和一見,臉色就變得難看多了,朗聲說道:“臣楊廷和拜見陛下,願陛下保重龍體。”

正德支支吾吾的答應下來,立即說道:“卻不知道這一百萬兩的賞賜帶過來嗎?”

楊廷和說道:“臣帶過來,只是有一難事。”

“何事?”正德說道。

“本朝軍功賞罰,由兵部出,如今沒有兵部文書,如何賞罰?”楊廷和正聲說道。

正德淡然一笑道:“先發下去,回京補上文書即可。”

“萬萬不可,祖宗立法,爲後世準繩,豈可輕易改易,還請陛下回京,與兵部會商之後,兵部自然會以陛下的意思下達文書,豈不是名正言順。”

正德瞬間抓住了重心,是回京?

其實現在仗也打完了,事情也辦得差不多了,早就可以回去了,但是正德卻不想了,因爲他樂不思蜀,在京師,舉止之間稍稍有一絲錯漏,就會有無數的言官上本,恨不得將正德給吃了,即便是吃不了,這些奏章也足夠想正德給埋了。而在大同,哪裡有那麼多人嚼舌頭啊,正德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根本不需要理會那些文官的嗡嗡。

正德這個時候,就好像是老鼠掉進蜜罐裡面,想讓他回去,他相當的不情願。一時間正德也想不出什麼辦法搪塞,說道:“這個事情容後在議也不遲啊。”

正德搪塞過這件事情之後,楊廷和也不放過正德,將厚厚的一迭奏摺呈上來,這些整是這一段時間,全國上下需要正德處理的急務。正德不得不再次回到的苦逼的批改奏章的流程之中,這一次比之前還讓正德難以接受,因爲楊廷和與京師之間,八百里加急聯繫,所有奏摺批閱之後,再由楊廷和送回京師。

在京師之中,幾個內閣大學士都在,自然能給出意見,正德只需寫知道了三個字就可以了。但是大同之中卻只有楊廷和一個人,楊廷和爲了自清不敢一個人獨自批閱所有奏摺,故而事事來請示,弄得正德煩惱無比。不過正德也覺得楊廷和是不是想用這個辦法,讓他回京啊?

朱厚煌再次見到正德的時候,正德就正處於這樣的煩惱之中。

正德見了朱厚煌說道:“皇弟來得正好。來來來,替朕將這些奏摺給批閱了。”

如果不是朱厚煌已經知道正德是怎麼樣的人,單單是這一句話,就能被他嚇得屁滾尿流了。朱厚煌說道:“臣弟豈敢。”朱厚煌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何不回京?”

正德愁眉苦臉的說道:“京城有什麼好玩的,這麼多年早已玩夠了,哪裡比得上這塞上風光嗎?”

朱厚煌做出欲言又止的樣子,說道:“陛下,將士們的獎賞什麼時候下來?”

正德皺眉說道:“這不是正卡着的嗎?發賞銀現在在楊先生的手裡。必須要兵部的文書,因爲對將士賞罰之權,都在兵部,而兵部又不在大同,正拖着的。”

朱厚煌說道:“可是,可是?”

正德停下筆說道:“可是什麼?說。”

朱厚煌低着頭說道:“將士們都等着的呢?”

正德皺起了眉頭,深深的看着朱厚煌。

朱厚煌鼓起勇氣說道:“兵法說獎罰從速,當初宋太宗就是因拖延禁軍獎賞,從而北伐失利。陛下將來會有用兵的時候,此刻拖延獎賞,是不是會有損軍心。”

正德繼續在奏摺上批閱,不鹹不淡的說道:“知道了。”這不說怎麼辦。

讓朱厚煌鼓起半天的勇氣說出來的話,一下子大空了,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朱厚煌勸導正德這一番話,是他猶豫很久的事情了。對正德他感情很複雜。

正德是一個叛逆者,他不願意由羣臣擺佈做一個木偶皇帝。不想拘束於禮法,有很多主見都是可貴的,比如說御駕親征,一路上正德吃了多少苦,朱厚煌都險些吃不下來。要知道朱厚煌前世也不是富貴人家。更不要說正德一出生就嫡長子,整個大明的繼承人。一出生就在整個大明的最頂端,根本沒有吃過一點苦,可見正德內心堅毅的一面,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正德荒唐的一面。比如他這一段時間和代王玩的遊戲,讓朱厚煌目瞪口呆,發覺什麼什麼東京熱啊,根本是古人玩剩下的東西。

只是一個皇帝,居然如此玩,實在是不夠莊重。而且爲了這件事情,不想回京,因爲回京之後,就不能這麼玩了,實在是望之不似人君。所以朱厚煌還是希望正德能夠收斂一點,做一個好皇帝。

在朱厚煌走後。正德停下了手中的筆,對堆成山的奏摺視而不見。心中暗道:“煌弟爲什麼給我說這這個?”

不得不說朱厚煌看來正德這一次出征幹得實在漂亮,由衷的想勸諫正德,讓正德當一個明君,但是正德的眼裡,自己這個弟弟也實在不簡單啊。特別是在五里寨東一戰時候,他三百火槍手發揮出來的威力現在還在正德眼前回放,在白登山下一戰,虛張聲勢直接改變戰局。

正是因爲朱厚煌有能力,正德對朱厚煌不像原來那麼隨意了。朱厚煌說得每一句話,正德就要回味一下,比如這一次,朱厚煌說得話,似乎與楊廷和的意思一樣,難不成朱厚煌與楊廷和有聯繫。正德又想起了楊慎好像是朱厚煌的長史。

正德想起楊廷和如果與朱厚煌聯合起來後果,心中爲之一緊,他明明覺得這不大可能,但是還是覺得心裡不踏實。

“是時候回京了,”正德暗暗想到。卻不知道是不是對京師方面的不放心,或者說對朱厚煌這個弟弟的不踏實。

正德十二年,八月出居庸關,十月大破達延汗,於大同北,十一月回京,快到京城的時候,風雪慢慢的變大了,將整個北京城籠罩進一片素白之中,迎接即將到了來的正德十三年。朱厚煌怎麼也沒有想到,正德十三年是他轉折的一年。

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十四章 地圖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五十章 封賞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八章 練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
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十四章 地圖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五十章 封賞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八章 練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三百九十四章 升龍會戰八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十八章 經緯【1】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港之役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遠航的準備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假使者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