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

馮菟爲宋家生養了兩個兒子,且在夫家謹守婦道,宋家上下雖漸漸忘了此事,但馮菟卻總覺得欠了宋家。

“吾冤死了,我對天發誓,絕沒動過汝阿妹。”在馮墾面前,班超咬着牙,心虛地說着假話。自己連脖子都陣陣發熱,可無論如何是不敢說出真話來的。

他自然不能對馮墾說實話。馮菟當年挖空心思,就想嫁給班家老二,兩人也常在一起打打鬧鬧,甚至那年的端陽節後在田舍中兩人都差點合二爲一。可馮菟的一巴掌,在緊要關頭壞了班超好事,功敗垂成。

但是,那三月桃花一般鮮妍的一抹少女初紅,卻成爲他心中永遠的愧疚和永遠的記憶,當然也是永遠也還不清的情債!

馮墾話雖然說得夠狠,要把帳都算在班超頭上,但也就一說而已,“動沒動,只有天知地知,汝和她亦知。汝不承認也罷,反正,我是將此仇記在汝頭上了!”

就要離開安陵邑了,夜玉僅留下二名小廝和三名侍婢,一起赴雒陽。其餘小廝、僕人和侍婢和十六家徒附,則全部暫留在馮府。樊儇和夜玉並不想這樣,可實在是沒法子。夜玉則和僕人、侍婢莊重相約,如到雒陽有了轉機,一定來接回他們。

“喂,商量一下。到雒陽後,還是將芙蓉還給吾吧,算汝報答吾爲班家守着安陵家業,也算汝補償對吾妹的不是。小廝、僕人和侍婢,將來班家鹹魚翻身,吾一併奉還。你看……”

馮墾偷眼看着正在班超房內忙碌的芙蓉和慕容越,嘴角拖着垂涎,欲言又止。

呂氏夠狠,只帶着自己的貼身小侍婢,馮墾的相好們她一個未帶,她是成心要治治風流的馮公子。這可要了馮墾的命了,他便又打起了收拾得乾乾淨淨、長相甜美的芙蓉主意。

芙蓉嫁龍三後,因龍三是班家徒附之首,且有勇力,他自然未敢再動心思。現在龍三已亡,芙蓉又成了寡婦,他又動起了舊念。男人通病,吃不到嘴的,永遠是最好的。他一直恨自己,當年乾脆再不堪一點,強姦了她,或許就不會有這麼多故事。

可芙蓉對馮墾,只當他是空氣,從來不說話。班超心裡有數,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芙蓉,斷不會離開班家。得知班家即將遷回雒陽,芙蓉曾給龍三和兩個兒子上過墳,並當着樊儇和夜玉的面,請二公子班超親自相陪。

在墳地裡,她大哭了一場,並叩了四個頭,一付告別過去的樣子。返回的路上她主動問道,“吾知汝欲將衆僕暫時轉給馮太公,倘若公子亦欲將吾轉於馮氏,不如允吾自由身,由吾自去他鄉討個活路!”

班二公子雖然木訥愚鈍,但對芙蓉的心思一清二楚,於是便道,“姊姊,汝爲阿母身邊人,與龍三對吾班家有功,阿母和師母定帶汝同至雒陽。”聽到班超這樣說,她纔不吱聲了。

此時,見馮墾打起了芙蓉主意,班超爲芙蓉未來考慮,便直接堵了回去,“馮兄,芙蓉雖爲僕婦,卻溫婉賢惠,其夫龍三亦有功於班家,芙蓉亦爲阿母身邊人,故吾一向敬重。汝欲留她,不過是想玩玩,此事勿再提了!”

說着,班超又鄭重其事地約法三章,“吾知道汝離不得女人,進入雒陽後,就得做個文明人。吾會替嫂子看着汝,想女人了,便只許找嫂子。敢逛花街、喝花酒、動婢女,吾會剝了汝的皮,或者……”

班超說着,拿起一根胳膊粗的木棍,“咔嚓”折斷,嘴裡嚇唬道,“去一次,打斷一條腿!”

馮墾自然不怕班超會打斷他的腿,但撞了一鼻子灰,仍不死心地道,“到雒陽,吾都聽汝的。但芙蓉,吾真不是玩玩,是娶,自然是娶爲妾也……”

班超惱了,回頭瞅瞅無其它人,嘴裡便怒道,“汝當初差點害死她,果真想娶爲妾,幹嗎命人活埋她?汝記住了,芙蓉是班家人,早有心於吾,肥水不流外人田,要做妾也是給吾班某人做妾!班超不會虧待下人,吾家暫棲馮府之僕,他日吾會接到雒陽,汝敢虧待吾斷不饒汝……”

短處被人揭了,此時又見班超動怒,馮墾這纔不敢再多想了。

兩人在前院內鬥嘴,正在室內替班超收拾細軟的芙蓉聽得明明白白。龍三父子三人亡於大火後,芙蓉一直未從悲痛中解脫出來。此時聞得班超言欲娶其爲妾,形如枯蒿的芙蓉第一次悄悄露出了笑臉,感到自己有了盼頭。

該離開了,樊儇默默地在院內鏟了一包土帶上,全家老少面向老宅跪下叩了三個頭。被暫留在馮府的僕伕、小廝和侍婢們,一片哀哭之聲,樊儇和夜玉一一拉着衆婢手也是淚如雨下。夜玉不捨地道,“待至雒陽有出頭之日,一定再接衆人!”

馮墾見狀,也表態一定善待衆人。一一告別完,兩家人凌晨時分登上十幾輛輜車或牛車,載着家當,踏着冒煙的土地,晝行夜歇,舉家暫避都城雒陽。

烈日炎炎,牛車又走不快,此趟行程艱難異常。

班秉在前方開道,班超、班騶帶着幾個健壯小廝,騎馬護衛。車隊從從過了長安起,便不時與浩浩蕩蕩的商賈車隊遭遇。這些商賈,僱傭的牛車少則十幾輛,多則幾十輛,載着糧食奔向三輔。

三輔大旱,黑市糧價高企,這些商人可不是去賑災的!

東漢商業發達,與前漢不同,朝廷雖然以“興農”爲本,但並不“抑商”。永平年間,從河西的敦煌至京城雒陽,均設有商尉,負責管理商隊貿易。各郡治所均設有大市,並設市尉衙門,負責管理大市。長安、雒陽則各有一個全國最大的中心大市,車船塞集,交易繁盛,人口聚集。長安人口已恢復到三十餘萬,而雒陽人口更達到五十餘萬。

除了專業的商賈、商隊外,世家大族多數經營販運貿易。但有一樣,按照禮制,商賈屬販夫之列,與走卒社會地位同等。長途販運也只能牛車載、貨船裝,不能用馬車。

在兩漢時代,只有士人以上的階層纔有資格乘馬車!

一路之上,班超精確計算着行程。這天他們歇在鄭縣,早晨早早便啓程。過了鄭縣,便進入太華山(注:即華山)地界。這裡是周時鄭國封地,位於進入關中的交通要道上,是戰略要地。更始之亂時,也是戰火最熾熱的地區。鄧禹、吳漢都曾在這裡,率領漢軍與赤眉軍血戰。

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一章 馬氏驕奢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
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一章 奪命雪崩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六章 市井人生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一章 馬氏驕奢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