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決戰前夜

百鵠•通岡退路被切斷,他已經打了幾個月,攜帶的糧秣已經告罄,軍隊已到強弩之末,他擔心被包圍在女兒湖,便率大軍撤回山南。

寒菸則抓住戰機,在山巔連續兩次突然襲擊,讓百鵠•通岡損兵折將,只好一路退回噶兒堡(注:即今阿里地區噶爾縣)了事。百鵠•通岡回到噶爾堡後,便重新集結兩萬大軍,調集牛羊草料,一直在伺機反撲。

寒菸則潛入噶爾堡,搞明白百鵠•通岡將再次來犯的日期確定爲陰曆十二月二十四日,且精心謀劃,欲一戰而滅蘇毗。寒菸歸來後,便抓緊練兵,欲率蘇毗人擊退羊同。並在南山口各相隔三十里構築了三道防線,牢牢拱衛着戰略要道——神山的山口峽谷……

抿危杆稟報完軍情,緊接着又向淳于薊進言,“末將已偵得,南羌國王扎普•倫咕爲百鵠•通岡挾持,離開穹隆銀城宮,今日已經到達噶爾堡……”

淳于薊聞言怔了一下,看來百鵠•通岡已經準備對自己的國王動手了。樑寶麟看着抿危杆一字一句地道,“此消息非同尋常,是否已經證實?”

抿危杆頷首,“兩路斥侯稟報,此消息定然屬實!”

這是一個重要情報,也就是說,百鵠•通岡滅蘇毗後,必挾得勝之威弒王奪位,羊同國即將有大變。如果讓羊同國落入百鵠•通岡這樣的狂人手中,位於崑崙山北的沙海南道各國勢將永無寧日,漢使團經略西域也將徒增風險!

面對當前嚴峻敵情,根據蘇毗國國兵現狀,淳于薊通過帳議,決定採取“扼守防線、相機反擊”之策,由樑寶麟率後軍小隊組織國兵防守三道防線,由蒙榆、周令抓緊在國兵中精選一千勁卒,以左千騎候濡四灞加爲主將,作爲反擊力量,擇機擊破百鵠•通岡中軍,爭取一戰而擊殺百鵠•通岡!

雖然戰前經過仔細籌劃,但戰爭開始後的進展卻對蘇毗國十分不利,也令淳于薊、蒙榆、周令、樑寶麟等將一度陷入絕望之中!

百鵠•通岡率領兩萬大軍出擊南山口後,雙方在聖山之下進行了血腥較量。樑寶麟與他的後軍小隊指揮蘇毗國兵拚死防守防線,百鵠•通岡的大軍則勢如破竹,一個月時間內連續三次大戰,羊同人擊破了蘇毗國的三道堅固防線,將戰線直接推進到了神山峽谷入口!

三次大戰接連失敗,蘇毗國損兵折將,連續丟失三道防線,國兵戰死七百餘人。幸好此時百鵠•通岡也打不動了,他返回噶爾堡重整旗鼓,欲發起最後一戰!

淳于薊正在岌岌可危之時,南山侯蘇溫耶從崑崙山巔派來南山軍一千二百人,這支生力軍的加入,頓時讓士氣已經低落到極點的蘇毗國兵暫時恢復點生氣!

蘇陶耶已經在做最壞打算,如果神山的南山口守不住,那麼一馬平川的班公湖盆地也肯定守不住,她決心帶着死裡逃生的國民後退至崑崙山上,進入南山侯蘇溫耶的封地重整旗鼓,再借助漢大使班超的力量奪回女兒湖祖地,慢慢復興蘇毗國!

形勢越來越險惡,風聲越來越緊,斥侯偵知百鵠•通岡已經返回噶爾堡集結人馬,最後一戰很快便要到來。這讓主帥淳于薊心裡隱隱開始發慌,他與蒙榆、周令、樑寶麟這幾天一直趴在沙盤上,面對危局卻一籌莫展!

自涼州大營與班超“相遇”起,淳于薊便一直跟隨班司馬征戰。有擅於造勢、謀勢、奪勢的班司馬坐陣,有足智多謀的胡焰出謀畫策,別部攻必克、戰必勝。漢使團僅僅三十六騎,便能在西域縱橫捭闔,每戰必以弱勝強,絕境重生,可謂無往而不勝!

小姑、寡婦便臥在他的案側,擡着腦袋,四隻亮晶晶的黑眸子充滿憂慮地看着淳于薊。

淳于薊愛撫一下小姑、寡婦巨大的大腦袋,與二犬一樣,現在他對班超的思念就寫在臉上。共同征戰的那些日子,每當遇到艱難險阻,他們必葛心孤意、胼手胝足,總能在絕望中找到生機,從而讓別部、讓漢使團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那真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崢嶸歲月啊!

今日蘇毗國的局勢,其實比別部在疏榆谷時不知要好多少,比漢使團剛下於闐國便不得不在皮山戈壁上大戰石亀時,更不知要好多少倍。淳于薊努力想着跟隨班超征戰時的點點滴滴,他一直在想,如果是班司馬打這一仗,他會怎麼幹?他會採取什麼辦法,他會怎麼讓眼前的不利局面變得對自己有利起來?

蒙榆和周令、樑寶麟三將,其實此時也想的是同一個問題。

尤其是周令,過去他對班超過於倚重胡焰一直心存不甘,同樣做沙匪的待遇卻不一樣,他逮着機會就想教訓肖初月一頓。他曾勾引肖初月玩博戲(注:即六博),結果一個晚上,肖初月輸了整整三萬錢。於是錦娘大怒,罰肖初月整整一個月不準近身!

現在周令才明白,胡焰在別部、在漢使團是多麼重要。這個斷耳老賊將手下無數沙匪派在各國潛藏,使他對呼衍獗、焉澠的一切動向都瞭然於心。於是每當班司馬進行帳謀時,胡焰總能出奇策……想到這裡,他心裡一動,似乎明白了什麼!

“副使,末將以爲……”周令道,“吾和蒙大哥應潛入噶爾堡,摸清百鵠•通岡底細,擇機奪回三道防線……”

“百鵠•通岡已經返回噶爾堡,一定會派兵死守防線。”樑寶麟沉穩持重,身爲後軍小隊軍侯,他一貫擅長防守,“蘇毗國就剩下這點兵了,即使奪回防線,也無兵可守,末將以爲,乾脆由使團率左千騎候濡四灞一千騎,秘襲噶爾堡!”

“不能……”

蒙榆也一直在思索着,聞言道,“蘇毗國兵非訓練有素之鷲雕營、崑崙屯,甚至連於闐國兵都不如,此地又一棵樹都沒有,到處光禿禿的,整整一千騎想不被發現進入噶爾堡,難於上青天!”

三人不吃不睡,就這麼一直在爭論着。蘇陶耶坐在一邊,心急如焚,打仗的事她一竅不通,根本說不上一句話兒!

淳于薊一直在飛速地思考着,他一直在回顧跟隨班超在皮山擊破石亀那驚天一戰。那一仗戰前形勢與現在何其相似,當時班司馬因敵於糧,竟然通過斷敵糧道將石亀慢慢變成疲師,最終靠尉遲千的千人相助,擊破了石亀的中軍,進而逼降了悉志無屠萬五千莎車大軍,並一戰而下莎車國!

如果班司馬在,他會與羊同人打陣地戰嗎?絕對不會!

蘇毗國連敗三陣,丟失三道防線,羊同國兵現在雖然佔着上風,靠的是人多勢衆,其實兩國國兵的戰力半斤對八兩,與中原村民互毆差不了多少。神山以東地域廣闊,如果也能一戰而擊破百鵠•通岡的中軍,甚至一戰而擄百鵠•通岡,以羊同國兵的戰力,它還能打下去嗎?

“啪——”淳于薊將手中的木棍擲於沙盤之上,這動靜嚇了衆人一跳。但淳于薊已經感覺有點敞亮起來,“驕兵必敗,百鵠•通岡兩萬衆,不過驕兵!”

蘇毗國兵連敗三陣,已經退無可退、窮途末路,此時的百鵠•通岡信心滿滿,難道過去的三敗,不正是起到了驕兵的作用嗎?禍福從來相倚,蘇毗國的三敗,難道不正是起到了驕兵的作用了嗎?

奪勢、造勢、用勢,班司馬最擅長的便是此道。原來無意之間,吾淳于薊也已經爲蘇毗國造了勢,只不過自己卻茫然不自知!

“哈哈哈——”百鵠•通岡此時已經不再把蘇毗國當成對手,想到這裡,淳于薊頓時有股一通百通的感覺,這個臉陰沉了六七天的男人,竟然莫名其妙地大笑了起來!

他的這一笑,比哭還要難看,將帳中所有人都笑愣了。可當淳于薊將他的思考告訴衆將,蒙榆、周令、樑寶麟都有頓悟之感!

這是一段十分難熬的日子,統兵將帥們殫精竭慮,努力在黑暗中尋找那一點曙光。同樣,失敗的氣氛也籠罩着蘇毗國兵們心頭,他們就在消沉、絕望的戰壕中送舊迎新,戰戰兢兢地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的一年。

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陰曆正月十六日,在雙方相持二十餘天后,就在百鵠•通岡即將率二萬精銳援軍離開噶爾堡趕來南山口的危急日子,淳于薊於朝食後突然舉行戰前帳議,開始部署他精心準備了半個月的大戰:

“女王已向羊同人發了戰書,定於陰曆正月十七日——也就是明日朝食後,在南山口決戰。據斥侯稟報,百鵠•通岡親率二萬精銳離開噶爾堡,預計明白朝食後將趕至南山口。此戰乃女國生死存亡一戰,需全軍用命,不計得失,不怕傷亡!寒木、周令與濡洄加帶少數人,今日啓程,務要從小道抄近路悄然潛入噶爾堡,摸清駐防詳情,並在羊同人兵敗後,以漢副使身份,命扎普•倫咕赴南山口和談!”

此言一出,蘇毗國衆將一片驚歎之聲,明日即大戰,直到今天才宣佈!

他們也紛紛露出懷疑之色。在他們看來,羊同人虎狼之輩,豈能輕視?蘇毗國已經連敗三仗,這一仗還未打呢,漢副使已經料定羊同人必敗,且在安排戰後媾和之事,這令他們感到不可思議,甚至覺得有點兒戲!

濡洄加將信將疑地道,“稟報將軍,如果……扎普•倫咕拒絕來南山口,吾當奈何?”

蒙榆道,“此事不需議,來與不來,吾說了算,扎普•倫咕屆時已不能自主!”蘇毗女國衆將都詭異地看着這個魁偉的高大漢人男子,可蒙榆卻不解釋了。

淳于薊並不理會衆人,他向樑寶麟一點頭,樑寶麟已開始部署作戰方略,“左千騎候濡四灞聽令:汝帶一千勁騎,與漢使團後軍小隊從神泉河(注:即今曲康藏布)對岸山道,今夜務***前潛入百鵠•通岡將列陣的陣地側面山澗。待天明後彼列陣完畢,突然發起攻擊!”

“末將遵令!”

淳于薊又道,“左大都尉抿危杆、右大都尉於•波汰聽令:督全軍務於明日天明前,在大營前悄然列堅陣,以逸待勞,阻敵開進,敵陷陣時需全軍死戰,寧死不退。臨陣畏縮者,裹足不前者,斬!”

“末將……遵……遵令!”二將答應得遲疑,令淳于薊很不滿。也難怪,全軍死戰,寧死不退,羊同人可是整整兩萬大軍哪!

樑寶麟明知他們在想什麼,卻又對蘇陶耶道,“請女王置王旆,與王子及吾兩條戰犬並立於大陣後高處,即便山崩天裂,亦需巍然不動,只至大戰結束!”

此言一出,蘇毗國衆將驚詫不已,無不變色!

▪тt kΛn▪¢ 〇

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二十二章 亡國孤兒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十二章 縫合屍首
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十一章 安得之後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一章 帝國使者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二十四章 戰端再起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六章 羣魔亂舞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十六章 秘襲古墓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二十二章 亡國孤兒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燒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三十六章 祖姑詩冢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九章 不算醜事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十二章 縫合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