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

但是,由於柳中城被圍城數月,漢軍雖然城破人亡,柳中城也被打得殘破不堪。匈奴人擅長野戰、遠襲,不擅攻城,更不擅守城。呼衍砭擔心自己會重蹈關寵覆轍,柳中城一旦被漢軍圍城,定然也會截水斷流,自己豈不是也要玩兒完?

於是,他自己做主,依託堅城,同時在北城門外紮下堅固大營。既有利於堅守城池,又不致全軍被陷於城中。他堅信,漢軍數千裡遠來,人馬疲憊,定然對堅營與堅城奈何不得!

正月十五日午時,在耿秉規定的攻擊時間到來前,謁者皇甫援率後軍秦惇、秦褒麾下的二千人馬從沙漠中驟然殺出。他們一邊疾馳一邊快速變換成攻擊隊形,到沙漠邊緣離匈奴人陣形一箭遠處時,便突然結陣相拒。

城頭飄揚着北匈奴南呼衍部的戰旗,皇甫援和秦惇、秦褒悲哀地看到,已校尉關寵和他的千餘名漢軍均已經殉國。望着城頭上烏雲一般的黑色旌旗,漢軍每一個士卒眼裡都冒着怒火,渴望屠淨眼前的匈奴人,爲殉國將士報仇雪恨。

看着匈奴人憑着堅城固營,卻出城列陣相拒,皇甫援既不解,心裡又大喜。

探馬已經判明漢軍只有兩千騎,呼衍砭害怕在城中堅守被後續漢軍圍城,便率領他的三千守軍在柳中城外結成大陣,正以逸待勞,等待漢軍前來陷陣時擊潰這股漢軍。等漢軍扎陣完畢,呼衍砭帳下一名千騎長舉着彎刀至漢軍陣前搦戰。

主將皇甫援剛要親自出戰,秦惇一聲不吭,已當先拍馬出陣。兩人在沙漠上戰約二十合,秦惇勇不可擋,一矛將千騎長挑飛。匈奴陣中,前軍主將呼衍砭頭一偏,又一名千騎長拍馬而出。兩人交戰不足十合,千騎長又被秦惇長矛貫穿胸部而亡。

呼衍砭大怒,自己拍馬而出,舉着大刀向皇甫援殺來。

皇甫援拍馬接住,兩人大戰了五十餘合,竟然不分勝負。雙方正要鳴金收兵,恰在此時呼衍砭稍一分神,被皇甫援一矛扎中左邊大腿。

呼衍砭差點落馬,手中大刀失手,便急忙抽出腰中彎刀招架。

就在此時,北匈奴中軍開始鳴金。皇甫援可不想停手,如果讓呼衍砭退入城中、營中,就難打了。秦惇的玉門營、秦褒的陽關營以守城見長,弩射技藝高超,攻城不是強項。以區區兩千擅長防守的精騎,想攻下數千敵堅守的堅城,簡直是癡心妄想。

他不知道酒泉太守段彭、敦煌太守王遵的人馬殺到哪了,此刻或許已經開始圍困交河城。見匈奴人鳴金,皇甫援當機立斷,手中長矛向後一招,自己已當先追殺呼衍砭而去。

呼衍砭正馳向自己陣中,忽聞身後馬蹄聲急,回首一看,見漢將竟然追殺過來了,倉促間便抽身急走。匈奴陣中,見主將遭到追殺,漢軍喊殺聲震天,已經全軍開始衝鋒,便箭如雨下。可漢將一一挑落箭矢,勢不可擋地衝殺過來。到了匈奴陣前,戰馬騰空而起,躍入大陣,如入無人之境,瞬間挑殺十數名士卒。

漢軍玉門營、陽關營兩千騎均執矛或環首刀,如潮水一般與猝不及防的南呼衍部戰陣碰撞到了一起,兩軍開始殘酷的近身搏殺。

守軍雖人數略佔優,但較短的彎刀和士卒搏殺能力均不如漢卒,兩軍很快便分出了高下。呼衍砭僅帶領千餘人退入城內,且城內也到處喊殺聲連天,每一條街道上都在交戰,而被關在城外的北匈奴士卒則四散哄逃。

秦惇、秦褒已率部與北匈奴人絞殺在一起,此時已經追着北匈奴人腚後殺到城內。

呼衍砭心裡叫苦不迭,這兩千漢軍戰力驚人,他心裡悔恨自己大意了。腿上的傷口仍在汩汩流血。他連馬都沒來得及下,更別說包紮一下了。他知道柳中城已經不能守,便僅帶着數百人打開北城門,向西北方的高昌壁方向逃去。

皇甫援奪了柳中城,此戰玉門營、陽關營戰果輝煌,僅陣亡百餘人傷二百餘人,便斬首近千級。皇甫援再接再厲,不給呼衍砭喘息之機,在柳中城休整一個時辰,收拾傷員,餵食戰馬,士卒飽餐,然後便率兩營漢軍向北追擊。

兩城相距不足百里,呼衍砭被一路追殺,天黑時便到了高昌壁城下,木都將其放入城中,便緊閉城門,準備憑堅城與漢軍打持久戰。

皇甫援、秦惇、秦褒都是悍將,此時殺心正熾。

剛纔在柳中城內,隨處可見關寵和漢軍將士們英勇作戰的痕跡。城中有數十口井,有的深達十幾丈。皇甫援、秦惇、秦褒眼含熱淚,他們能想象,北匈奴人絕了水源,漢軍乾渴難耐,城中掘井卻不得水,最後,校尉和士卒都絕望了。北匈奴人奈何不了他們,可乾渴卻摧毀了這支鐵軍,到最後一刻全體渴死在城頭……

關寵及漢軍將士的慘烈殉國,已經深深地激怒了三將與敦煌郡兩營刑卒,圍城後將士們恨不得馬上攻城!

柳中城、高昌壁與交河城從東南至西北,在一條直線上,漢軍區區兩千人,人人張六頭火炬,彷彿千軍萬馬,各營熱火朝天地伐胡楊、榆樹,準備製作攻城器械。城頭上火把通明,匈奴人以爲漢軍會連夜攻城,驚呼吶喊着忙亂成一片,抓緊部署守城。可皇甫援卻虛晃一槍,夜裡三更時分,突然饒城而走,全軍向交河城襲去。

天亮前,他們便趕到交河城下,只見酒泉太守段彭、敦煌太守王遵竟然以區區五千騎圍着南呼衍部萬人大營,數十架拋車正在轟擊寨柵、轅門等防禦設施,漢軍整裝待發,全軍即將發起攻擊!

皇甫援迅速歸建,進入後軍位置。

原來,咋天中午,漢軍準時趕至交河城,突然出現在北匈奴大營前。呼衍王出營列陣,雙方打了一陣。謁者王蒙麾下衆將,在陣前力斬兩名匈奴將領,漢軍一名軍候也被砍殺。傍晚時分,呼衍王鳴金收軍。半夜時分,段彭突然下令開始轟擊北匈奴大營,準備在天亮前破營強襲。

皇甫援完全贊同段彭、王遵的戰法,強奪柳中城成功令他確信,南呼衍部被竇固都尉兩次北征,已經打殘了。百戰老兵基本都被消滅,現在的南呼衍部,都是徵召而來的能控弦牧民,未及整訓和大戰歷練,戰力已經遠不是漢軍的對手。夜晚強襲定能使其喪膽,則大營必破。

果然,漢軍與北匈奴拋車營互相一頓狂轟濫炸後,漸漸分出了高下。漢軍拋車優勢明顯,距離遠,威力大,北匈奴大營寨柵殘破,營帳破損。

就在此時,站在中軍的段彭舉起了手中的長矛,敦煌王遵則親自擂響戰鼓,前軍主將謁者王蒙帶領前軍齊聲吶喊着,毫無徵兆地發起了衝擊。

“殺——”

漢軍前軍三千人如潮水一般向北匈奴大營涌去,大營內兩排弓兵射出如蝗箭矢。漢軍以大盾遮擋,或用矛拍落,或用環首刀旋飛,前鋒瞬間便衝過殘破的寨柵,挑開拒馬,慘烈的搏殺迅速在寨柵邊展開。

謁者王蒙一馬當先,勇不可擋。他用長矛連續挑翻幾十名弩兵、弓兵,漢軍三千人從轅門一涌而入,與南呼衍部各營在大營內絞在一起。呼衍王在衆將的簇擁下站在王帳前,他深知漢軍悍勇,但匈奴人兵力佔優。於是,他利用人多的優勢,命各營以車輪戰輪番圍困衝進大營的漢軍。

王蒙越殺越勇,渾身已經被匈奴人的鮮血染溼。匈奴人則越殺越多,讓他不免心驚,心裡略生寒意,感到焦急。

段彭、王遵站在中軍,將戰場形勢全部看在眼裡。謁者王蒙的前軍雖然勇悍,但匈奴人多勢衆,眼看前軍有被陷在大營內的危險,於是,兩位太守一馬當先,揮動中軍二千餘人,及時加入戰場。中軍加入,前軍深受鼓舞,漢軍士氣大振,匈奴大營內很快火光四起,很多戰帳被點燃,戰場形勢開始向漢軍傾斜。

皇甫援的後軍和拋車兵士卒們,都一齊看着皇甫援,在等待他的號令。皇甫援判斷着戰場形勢,見前軍、中軍五千漢軍已經漸漸與匈奴打成了平手,他忽然舉起手中的長矛,大吼了一聲,“殺——”

“殺——”

後軍兩千人,六百餘名拋車兵,均一齊跟着皇甫援驅馬殺出。

戰場本已經勢均力敵,此時皇甫援、秦惇、秦褒三將率後軍二千六百人陡然加入,匈奴人瞬間抵禦不住,便一羣一羣脫營而逃,使戰場形勢急轉直下。

酒泉太守段彭、敦煌太守王遵身先士卒,一直殺到呼衍王的大帳前,士卒們點燃大帳,呼衍王在衆將的掩護下,已經向西北雪大阪上奔去。大營內火光四起,漢軍在四處追殺匈奴人。皇甫援加入戰場後,與秦惇、秦褒二將緊緊咬着呼衍王,後軍緊隨其後,一直追到雪大阪前才罷休。

等皇甫援率軍返回,此時天已亮了。

大戰之後,只見營內的積雪地面已經被血染紅,到處都是殘破的屍體,到處都是一羣羣的俘虜。大營廢墟內濃煙瀰漫,景象慘不忍睹,令人觸目驚心。漢軍開始打掃戰場,包紮傷員。這場凌晨時發生在交河城下的大血戰,匈奴人被斬首三千八百級,俘虜三千餘人,繳獲牛羊百萬頭。

而漢軍也有一千餘名士卒在混戰中殉國,傷者七百餘人,人馬疲睏,亟待休整再戰。各營將領也幾乎人人負傷,謁者王蒙傷最重。他左肩中了一箭,重箭錐形簇擊穿肩頭鐵甲,扎及肩胛骨。

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十五章 羊狼對決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章 沙門敗類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五章 欽賜婚事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章 貪淫惹禍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
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十五章 羊狼對決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章 沙門敗類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五章 欽賜婚事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二十八章 寒外風情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章 貪淫惹禍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二十三章 再戰皮水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十五章 分離最苦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一部《國運較量》主線劇情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