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左地戰場

……

自漢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漢軍奉車都尉竇固首徵白山始,漢匈兩國又歷經數年風雲變幻,天下大勢已經徹底變了模樣。

漢軍三徵白山,使北匈奴實力最強悍的四大部族,即單于本部、左賢王部、左鹿蠡王部、南呼衍部均受到重創,由草原雄雁冒頓單于開創的龐大帝國匈奴,已開始走上衰亡之旅。

鮮卑始祖拓跋毛的六世孫、鮮卑國王杌僨季親率鮮卑和烏桓共五萬餘大軍,從遼東北上數千裡,進入弓盧水畔(注: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克魯倫河)的北匈奴左賢王部腹地,雙方在鮮卑山(注:即今大興安嶺)以東的西嗕故地大戰一場,這場鮮卑和北匈奴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戰役,以逸待勞的北匈奴左賢王優留率三萬主力鐵騎迎戰,最終喪師一萬餘騎,才獲慘勝。

杌僨季兵敗,損失鮮卑和烏桓鐵騎兩萬餘騎,最後率三萬騎南下撤回遼東。

這場在廣闊地域上爆發的大決戰表面上是北匈奴左賢王優留取勝,但鮮卑王杌僨季長驅數千裡,將弓盧水流域徹底打爛,更使北匈奴最核心的左賢王部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實力低於南呼衍部。

拓跋氏雄雁杌僨季是鮮卑猛將,更是竇固和耿秉最好的學生。

竇固一徵白山時,鮮卑王拓跋推寅與其子杌僨季率二千鮮卑精銳隨漢軍北征。在那場鬼神皆驚的漢匈南山口大決戰中,拓跋推寅身亡。竇固班師後,拓跋推寅弟拓跋滿頭篡奪王位自立爲鮮卑王,杌僨季率軍扶棺回國,殺國王滿頭,並娶滿頭的王妃昧暍爲妃,自領國王,成爲鮮卑國第六代國王。

幾年來,杌僨季與其王太子拓跋鄰東征西討,迅速統一鮮卑各部族,並依託塞北漢軍秦彭部,開始覬覦北匈奴左地,試探着打擊北匈奴左賢王部。

耿秉進入遼東後,杌僨季重新回到漢軍副帥耿秉麾下,一下有了主心骨。他依靠漢軍度遼將軍營的精心籌劃,秣馬厲兵,迅速揭開了左地大戰序幕。西嗕故地一戰,鮮卑國漸漸奪取了對左地的控制,將左賢部壓縮到龍庭周邊,從而爲即將到來的漢匈大決戰創造了條件。

杌僨季也一戰成名,皇帝劉炟重賞其錢兩億、帛五萬匹、糗糒三萬斛、絮一千斤。

大戰之後,水草豐美的西嗕故地遍地白骨,陰風陣陣,每到夜晚時分,孤魂野鬼隨風號泣,令人膽顫心悸,各部族紛紛逃離。北匈奴左賢王優留不得不將老營退守姑衍山單于龍庭,於是龍庭以東的弓盧水流域遂變成了無人區,盡陷鮮卑、烏桓手中。

鮮卑大勝,南匈奴也深受鼓舞,不斷出兵襲擊北匈奴涿邪山皋林部。雙方前後歷十餘戰,皋林溫禺犢王與南匈奴在涿邪山相持。而此時北方的堅昆、丁零兩國又蠢蠢欲動。北匈奴國內又因連年旱蝗肆虐,赤地數千裡,草木盡枯,人畜飢疫死耗大半,內外交困,民不聊生。

已經老邁、行將就木的老單于蒲奴,受不了北地寒冷和鮮卑的騷擾,已經準備離開龍城王庭,開始西徙燕然山,從而將燕然山作爲行轅所在地。

漢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七月初,也就是在班超率漢使團撤離疏勒國的同時,蒲奴單于率萬餘人離開悶熱異常的龍庭西進。大軍頂着烈日行至安侯河(注:漢代河流,即今蒙古國鄂爾庫河)邊,單于突然下令紮營在河畔不走了。

老單于令貴人於儲派出信使,令各部名王速至安侯河大營御前帳議!

各部名王接令大驚,這是世代更替的信號,他們不敢耽擱,陰曆七月下旬便全部趕到安侯河畔大營。

此時,蒲奴單于已經奄奄一息,彌留之際,爲防止單于爭立舊戲重演,他親自下令處死他的小兒子左鹿蠡王屠耆烏,理由是屠耆烏通過他的王妃旗涸兒通敵。或許是此時的蒲奴單于未顧得上處置其他人,屠耆烏被斬首後,通敵的王妃旗涸兒卻未被治罪。

蒲奴死後,便被安葬在安侯河畔,左鹿蠡王屠耆烏則陪葬在他的身邊,而長子左賢王優留則繼任新單于。

優留有三子,優留繼位後,便命其長子筮子爲右溫禺鞮王,派貴人於儲出使漢朝雒陽報喪,並提出和親、重開胡市等要求。還以筮子爲漢質子,侍候大漢皇帝。命次子屍逐且崮爲左賢王,領左地各部。命其三子於除鞬爲左谷蠡王,領屠耆烏舊部,並娶旗涸兒爲妃。

北匈奴各部名王齊會安侯水,新單于已立,便安葬了老單于。此時北匈奴實力最強大的南呼衍部的呼衍王呼衍勺已亡,由於呼衍勺長子胥皋幾年前在白山大戰時被漢將班超斬殺,次子渠靈早年夭亡,已無子繼承王位,優留單于便令南呼衍部的王族子呼衍砭爲新的呼衍王!

……

枯且罕的密報,令班超頓時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天佑大漢,真是天無絕人之路。正是腹背受敵,山窮水盡的時候,突然柳暗花明,西漢漢軍生機再現!

最困難的時候恰恰也是交戰雙方力量消長、轉移最關鍵的時期,在漢軍北線全線潰敗,皇上已經決意放棄西域的關鍵時刻,枯且罕提供的這份重要情報,令班超穿透重重迷霧,隱約洞察到漢匈勢力消長正悄然向漢朝有利的方向轉變!

此次張望截斷蔥嶺商道,也令班超開始高度警惕來自蔥嶺以西大國的威脅!

胡焰送走了“鏢師”,肖初月已經按照“鏢師”口述,將枯且罕的口信寫在縑上。回到盤橐城內的漢使府,衆將都在丹蝶苑內等着呢,班超便連夜向淳于薊、權魚、蒙榆、紀蒿、寒菸、華塗、田慮、樑寶麟等主要將領通報了枯且罕的情報!

將耿秉調到遼東任度遼將軍,重賞北擊匈奴有大功的鮮卑大軍,成功開闢了左地戰場,聖上劉炟這一手玩得太過漂亮,極大地減輕了西域漢軍的壓力,也令漢廷能夠喘一口氣,解決內部賑災問題。

這是黑暗中的一點曙光,這是陷入絕望之中的漢使團艱難決絕之時的一縷希望之光,它迅速點燃了衆將心頭的希望之火。

自北線大敗以來,被沉重軍情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衆將第一次一一有了笑臉。紀蒿已經悄然命上酒,衆將豪飲慶賀,而班超手中端着爵雙目卻死死地盯着沙盤上的疏勒國,此時心裡已如風雲激盪,豁然開朗!

他趴在沙盤邊上,思緒已經越過高高的蔥嶺,他的耳邊響起永平五年在竇府時,竇融老大人授予寶鐗神駒、兵書圖志時叮囑過他的話兒:

“汝要切記,他日如奉皇上詔孤身經營西域,惟蔥嶺乃中原生門,疏勒國當爲根據。欲固中原,必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先取西域。而欲取西域,幾必先取疏勒國。據疏勒國,扼蔥嶺,則漠北無禍,天下自安。後世子孫,幾相亡者,必受其譴……這些道理,汝要細悟之!”

中原生門,漢人的生門!

疏勒國是商埠重鎮,西當大月氏、大宛、康居之道,是進入蔥嶺以西大月氏、安息、大秦等強國(注:即今連接中亞和歐洲)的戰略要道。遵循竇融老大人當年的百年遠謀,牢牢控制疏勒國,緊扼住商道咽喉,其意義絕不僅僅是將北匈奴勢力趕出西域這麼簡單。蔥嶺以西強大帝國林立,它關係着漢朝的國運,確實是中原的生門!

疏勒國是蔥嶺樞紐,四通八達的商道,則是漢使團、甚至整個大漢帝國的血脈。因此,商道之戰絕不僅僅是單純的剿匪,還必須震懾、打斷大月氏國對疏勒國的覬覦!

夜宴氣氛的踊躍不過曇花一現,很快一片寂靜,衆將神情黯淡下來,心事重重。

數度抗詔不歸,聖上極爲震怒,如果朝廷拋棄漢使團,最黑暗的日子恐很快來臨,那麼所有人的命運都將因此而改變!

枯且罕遞出來的重要情報,令班超得以從容應對蔥嶺危機。他說出了自己的決定,即派淳于薊、田慮、紀蒿三員大將上山,由漢使團副使淳于薊節制護商營、西夜國兵、蘇毗國南山軍、疏勒國的楨中州兵、蒲犁州兵剿匪,暢通峽谷商道,由紀蒿與蠕蠕等則負責重建蒲犁市尉府、蒲犁州府。

淳于薊和衆將同意他的決斷,但更大的難題是,亟待再選擇一員熟悉蔥嶺東西各國、熟悉商道事務、敢於殺伐決斷的大將,擔任蒲犁谷城守將!

權魚與寒菸、紀蒿交頭接耳一番,便舉薦商尉府計官、“屠夫”權耜!

權耜戾氣太重,有濫殺劣性,令人深惡痛絕。但孤守蒲犁谷城,對付焉澠不斷派出的“悍匪”騷擾,同時還要震懾大月氏國,此人無疑最合適。

於是,由漢大使班超親自下令,令商尉府計官、魚國人權耜隨淳于薊、紀蒿上山,並擔任蒲犁州州尉、兼蒲犁市尉府市尉,負責守護蒲犁谷城,使旋耶扎羅能脫身進入蔥嶺商道剿匪!

兩漢時代,商隊從沙海南道進出西域,必須翻越今天的喀刺崑崙雪山進入蔥嶺商道(注:即今瓦罕走廊)。而翻越崑崙大雪山,當時共有三條艱難的山巔澗道可通行駝隊①。

——————————

注①:兩漢時代,商隊翻越崑崙雪山走的三條商道分別是,第一條是楨中城(注:即今英吉沙縣)—蒲犁商道,它由楨中城向南進山,經喀什卡蘇山口、切裡拱拜孜,再經托裡阿特山口、齊奇克里克山口到達蒲犁谷城。

第二條是莎車城(注:即今莎車縣城)—蒲犁商道,它從莎車向西到吉什爾山口折向南,再經過喀喇山口折向西至恰爾隆,在切裡拱拜孜與楨中城—蒲犁商道匯合爲一條道,到達蒲犁城。

第三條也爲莎車城—蒲犁商道,它順着蔥嶺河(注:即今葉爾羌河)進山,翻越庫爾幹山口,然後向西跨過蔥嶺河,再折向西南至大同鄉,再翻越坎達爾山口、烏古里亞特山口,然後向西北到達蒲犁城(注:這條線路也是後世唐朝玄奘東歸時的蔥嶺東岡道)。

——————————————————

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八章 苦難歲月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八章 惱人樵夫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十三章 班勇出世2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章 焚姑墨倉
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八章 苦難歲月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四章 封爵之爭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四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七章 再傳寶矟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八章 惱人樵夫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十三章 班勇出世2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章 焚姑墨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