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後,楊瓚隨衆人一同離宮。
剛過金水橋,即被一名急匆匆趕來的中官喚住。因看着有些面生,仔細打量兩眼,楊瓚方纔認出,是曾在弘文館中見過的韋敏。
“楊侍讀慢行一步,天子召見。”
現如今,韋敏升任正五品監丞,任耀武營-監-槍-官,在內官監中說一不二,除掌印太監之外,兩個少監見了他,都要有幾分客氣。
聞天子召見,楊瓚正身而立,面向乾清宮方向行禮。
韋敏候在一旁,待楊瓚起身,笑着道:“楊侍讀請隨咱家來。”
“勞煩韋公公。”
“不敢。”
自金水橋到乾清宮有一段路。
兩人一邊走,一邊閒敘幾句,竟有幾分投緣。
“咱家本是代掌印做事,現下已不在弘文館,調入乾清宮伺候。”
“恭喜韋公公。”
“不敢。”心下得意,表情中難免帶出幾分,“能近前伺候天子,是咱家的造化。”
說話間,迎面遇上一輛小車,爲兩名宮人及數名中官簇擁着,沿宮牆走過。
看到車頂蓋着的青布,辨認出到領車中官的服色,韋敏眼神閃了閃,低聲對楊瓚道:“楊侍讀且靠這邊。”
楊瓚側身,目光落在車身,帶有幾許疑惑。
這樣規格的車輿,他還是第一次見。
宮城之內行車,多以人力牽拉。
天子的步輦肩輿他最爲熟悉,其次是在登基大典上見到的玉輅。無一例外,都是大紅赤金,不蓋油絹,行在御道上,包銅鑲金的雲板房窗格外耀眼。
今日見這輛小車,比肩輿尚小一圈。木窗緊閉,無雨仍四面垂掛布簾,上爲平頂,四角無任何掛飾,只從外部看,很難猜出乘車的是何許人。
中官宮人不可能,天子和兩宮更不可能。
不等楊瓚細想,小車已經遠去。看方向,直往奉天門。
出宮?
“楊侍讀,”見楊瓚停住,韋敏出聲道,“過去的是那行人,在萬春宮伺候。”
萬春宮,天子的後-宮?
楊瓚恍然,當即收回目光。
“多謝韋公公提醒。”
“楊侍讀客氣。”
快行兩步,同跟隨的小黃門拉開距離,韋敏壓低聲音道:“不怪楊侍讀不曉得,這樣的小車已近二十年未見。車裡都是犯了規矩的嬪妃才人,被遣送出宮。”
“犯了規矩?”
“正是。”
說完這句話,韋敏不再多言。涉及內-宮,楊瓚不便多問。
接下來的時間,兩人都很沉默。
楊瓚心中揣着疑問,面上始終未現。會招來禍端的好奇心,還是壓下爲好。
韋敏暗中打量,心下讚道,不愧得先帝重託,今上重用。冒着得罪人的風險,從高鳳翔手裡搶來這趟差事,果然值得。
能同楊侍讀說上話,得楊侍讀一個笑臉,實在是不容易。
天子身邊的內官,只有張永谷大用幾個有這份本事。韋敏調入乾清宮時間不長,根基不深。想要出頭,必須要搏上一搏。
成不了張永谷大用,也要高過丘聚幾個。
至於劉瑾,早年有些本事,今上登基之後,卻是越活越回去,兩次腫着腦袋被擡出乾清宮,已成十二監的笑話。又被司禮監提督掌印不喜,明裡暗裡收拾,着實讓看他不順眼的中官出了口惡氣。
仔細回想,劉瑾落到今天這個下場,裡裡外外,楊侍讀的作用可是不小。
韋敏翻翻眼皮,自己想要出頭,即便無法得楊侍讀幾句誇讚,也不能像劉瑾一樣被他厭惡,見着面就抽,以致失去天子信任。
自到天子身邊伺候,韋敏提着心,愈發瞭解天子性格行事。
說起來不可思議,只要楊侍讀一句話,甭管是誰,都會被天子厭惡疏遠。
楊侍讀兩次揮舞金尺,不只狠狠教訓了劉瑾,也警醒了張永谷大用等宦官。想活得好,必要謹言慎行,一心做事,少挑撥是非。
攛掇天子和朝臣針鋒相對,趁機爲自己求得恩寵,撈取好處,打死也不能幹。
劉公公成爲鮮活的反面教材,時刻被衆內官牢記在心。
就結果而言,稱得上勞苦功高,爲內-宮整肅風氣做出巨大貢獻。
乾清宮前,禁衛手執長戟,站在廊下,一身鎧甲閃閃發亮,如金制一般。走近會發現,鎧甲表面都有磨損,部分還帶着刀痕,應是早年之物。
楊瓚皺眉,心中帶着疑問,走進東暖閣。
剛要行禮,就被朱厚照叫起。
“楊先生不必多禮,快來看看,這身鎧甲如何?”
朱厚照站在暖閣正中,張永和谷大用幾個圍着,正爲他繫上護腰,套上臂甲。
龍冠已被摘下,髮髻重新束過,不用髮簪,只以繡有金線的絹帶固定。
丘聚手捧頭盔,小心翼翼上前,朱厚照抓起戴上,就要拉下面甲。
“此乃太宗皇帝戰甲。”朱厚照很是興奮,“殿外禁衛鎧甲,也是太宗皇帝年間打造。”
楊瓚頓覺牙酸。
難道這位沒發現,腿甲正往下滑,肩甲多出一塊,束胸甲的中官都快哭出來?
穿衣服要符合尺寸,甲冑亦然。
大體看,太宗皇帝這套甲冑必是量身打造。
從腿甲臂甲和胸甲推算,太宗皇帝必是大明猛男。身高超過一八零,接近一九零,肩寬背厚,臂-粗-腿長。
反觀朱厚照,個子不矮,體格根本沒法看。
縱向對比,勉強能達到七成水準。橫向對比,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不提其他,至少要把肱二頭肌練出來,才能撐起肩甲,繫牢臂甲。
“太宗皇帝的甲冑,甚是威武。”
楊瓚垂首。
他說的是實話,即便是鑽空子,所答非問,到底不會有欺君之嫌。
“楊先生果真這麼覺得?”
朱厚照大喜,扶着頭盔,拖着寶劍,丁零當啷往前走。
楊瓚看得眼角直抽。
幸虧自己站得近,再多走幾步,難保不會從身上掉下幾塊鐵片。
“殿外禁衛的鎧甲,楊先生都見到了?”
“回陛下,臣已見到。”
“覺得如何?”
“甚是威武。”
“善!”
頭盔遮住視線,朱厚照覺得礙事,摘下來捧在手裡,眼珠子一轉,忽然罩到楊瓚的官帽之上。
“陛下!”
張永幾個驚呼出聲。
意識到發生了什麼,楊瓚頓感頭皮發麻。
太宗皇帝的頭盔豈能隨便戴,傳出去便是大不敬之罪。
天子親自給他戴的也不行!
看着楊瓚,朱厚照捧腹,大笑出聲,甚至捶起大腿。
楊瓚表情緊繃,緩緩抽--出進尺。
“陛下,此舉甚是不妥!”
朱厚照被嚇了一跳,還以爲楊瓚要抽自己,忙將頭盔取回,道:“此爲太宗皇帝就藩時所穿,內府均有記載,楊先生無需介懷。”
那也不成!
戴皇帝的頭盔是大不敬,戴藩王的也沒好到哪去!
楊瓚氣得嘴脣發抖。
虧他爲這個熊孩子殫精竭慮,做好和滿朝文武擼袖子大戰的準備。結果倒好,沒和預想中的對手開撕,先被“隊友”坑了一回。
這樣的玩笑絕對不能開。
朱厚照沒意識到嚴重性,楊瓚卻不敢用自己的小命冒險。
“陛下,如這般舉動再不可行!”
“這裡沒有旁人,楊先生無需擔心。”
“陛下!”楊瓚加重語氣,“難道陛下忘記壽寧侯之事?”
“帝冠龍袍,彰顯天子之威,豈可兒戲。縱是藩王甲冑,亦不可輕忽。”
楊瓚退後半步,跪地行大禮。
“昔日壽寧侯假醉酒,冒戴帝冠,冒犯天威,實大不敬,爲天下所厭。”
話到這裡,楊瓚頓首。
“臣不能規勸陛下,致陛下行此舉,難辭其咎。降跽泥首,不能贖罪!”
“楊先生……”
“陛下,此事並非兒戲!”
楊瓚話落,暖閣內落針可聞。
張永和谷大用等不敢出聲,朱厚照收起笑容,咬着嘴脣,頭盔抓在手裡,不知如何是好。
“楊先生,你先起來。”
“陛下,臣有過,不能起!”
說話時,楊瓚高舉金尺,當着朱厚照的面,反手抽在自己身上。
啪的一聲,激-痛-自肩頭蔓延。
楊瓚臉色煞白,不顧冷汗從臉頰滑落,狠狠又是一下。
破風聲在殿內迴響,接連抽了三下,楊瓚方纔停手。
左肩以下失去知覺,手臂軟軟的垂着,手指均已麻木。
“楊先生!”
朱厚照的臉色比楊瓚更白,不叫張永等人,親自上前扶起楊瓚。見其疼得皺眉,聲音中滿是焦急。
“谷伴伴,傳御醫!”
“陛下,臣無礙。”楊瓚連忙出聲,“無需喚御醫,驚動朝中更不好收拾。”
“可……”
“陛下,還請聽臣一言。”
朱厚照眼角泛紅,叫住谷大用。
“去內殿取青玉膏。”
“是。”
谷大用的背影消失在側門,餘下中官皆屏氣凝氣,雙眼緊盯青磚,不敢輕動。
“一件小事,楊先生這是何必!”
楊瓚搖頭,單臂撐着,從地上站起,正色道:“陛下,古有言,官怠於宦成,病加於少愈,禍生於懈惰。”
朱厚照皺眉,似並不贊同。
“秉節持重,謹小慎微,方不爲禍始。”
疼痛之後,感覺變得遲緩。
楊瓚眼前發黑,仍堅持說道:“陛下仁厚寬愛,臣銘感肺腑。”
被當面誇讚,朱厚照有些臉紅。
“得陛下厚恩,有些話,臣不得不言。”
“楊先生……”
楊瓚咬住舌尖,狠掐兩下大腿。
疼得眼冒金星,總算少幾分眩暈。
下狠心行-苦-肉-計,絕不能在關鍵時刻暈過去,半途而廢。
不能在這次勸服朱厚照,讓他知道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日後必生禍端。
由其任性,以天子之尊,頂多被朝臣煩上一段時日。作爲替代,楊瓚必被當成標靶,戳成篩子。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楊瓚苦口婆心,超常發揮,用最深刻的語言向朱厚照講明:身爲一國之君,行事必有章法,有些線可以踩,有些線不能過,連碰一下都不行。
“克己慎行,坐戒垂堂,方爲長久之道。陛下有百龍之智,定當體臣所言。”
做皇帝就能萬事不顧?
絕對不成。
犯熊可以,挖坑也沒問題,但必須有限度。
坑挖得太深,跳進去出不來,可沒有第二個楊瓚給熊孩子出主意。
楊瓚說得明白,講得透徹。
朱厚照絕頂聰明,一點即透。
“言先生,朕知道錯了。” шωш☢TTKΛN☢c ○
“經一失,長一智。”楊瓚道,“臣斗膽直諫犯顏,還請陛下恕罪。”
“楊先生深慮積遠,盡忠拂過,直言是爲朕好。反是朕所行有失妥當,今日改正,日後定不再犯。”
朱厚照時常犯熊,卻是知錯能改。
明白錯在哪裡,痛快承認,沒做半分強辯。
“陛下采言納諫,英明果決,實爲萬民之福。”
“楊先生莫要誇我。”
朱厚照站起身,不用“朕”而用“我”,行學生之禮。
“今後,還請楊先生教我。”
“臣惶恐。”
楊瓚忙還禮,動作有些大,牽扯到傷處,頓時冒出一頭冷汗。
“快,扶楊先生去偏殿!”
朱厚照一聲令下,張永谷大用等齊齊上前,不敢碰楊瓚的傷處,只能從背後將他擡起。
眨眼間,楊瓚雙腳離地,被幾個中官擡着離開東暖閣,安置到偏殿。
“陛下,奴婢爲楊侍讀塗藥。”
谷大用手重,張永取過玉盒,小心除下楊瓚腰帶,解開外袍。
朱厚照點點頭,返回內殿,脫下一身的甲冑,負手立在殿中,許久不動。
“谷伴伴。”
“奴婢在。”
“暖閣內之事,爾等之外,朕不欲他人知曉。”
“陛下放心。”谷大用道,“奴婢定辦得妥當。”
“去吧。”
“是。”
內殿門開啓,重又合上。
朱厚照轉過身,走到放置甲冑的木箱旁,手指拂過鋥亮的頭盔和胸甲,用力閉眼,蓋上箱蓋。
“來人!”
聽到召喚,丘聚和韋敏連忙走進內殿。
“送回承運庫,令禁衛換回原本鎧甲。龍大伴那裡,削去今日移庫記錄。”
“奴婢遵命。”
兩人領命,不喚他人幫忙,各自擡着木箱前後,走出內殿。
等殿門關上,朱厚照才現出滿臉不捨,從袖中取荷包,解開繫繩,將最後一塊豆糕送進嘴裡。
楊先生說的對,他登基不久,立足未穩,朝堂-內-宮多少雙眼睛看着,做事不能肆無忌憚,隨心所欲。
日子長了,等他能和太宗皇帝一樣,上馬打仗,下馬得百官拜服,才能脫去幾分桎梏。
吃下豆糕,朱厚照摸摸肚子。
不到飯點,肚子卻開始咕嚕嚕叫。
再讓御膳房送兩盤糕點?
瞅一眼滴漏,距離正膳還有一段時間,肚子叫得更響。
自明日開始,京官開始休沐。即便要諷諫,也得等到五日後升殿。債多了不愁,管他呢!
“來人!”
到底是楊瓚教育出的“學生”,對言官噴口水的態度,出奇的一致。
偏殿中,楊瓚上過藥,傷處一片清涼,頓覺舒服許多。
謝過張永,整理好官袍,正打算見過天子,離宮回府。剛邁出兩步,殿門即被推開,朱厚照換上盤龍常服,身後跟着兩名手提食盒的中官,大步走進。
“楊先生無礙了?”
“回陛下,臣無礙。”
“那就好。”
中官放下食盒,退出殿門。
朱厚照半點不講究,打開盒蓋,取出兩盤點心,一盤自己捧着,一盤遞給楊瓚。
“楊先生受了傷,多吃些。”
“謝陛下。”
楊瓚拱手,被朱厚照硬拉到桌旁坐下。
“下次朕再犯錯,楊先生不要打自己,多疼。”
楊瓚:“……”
“也不能打朕!”
楊瓚:“……”
“等劉伴伴回來,打劉伴伴,他抗揍。”
楊瓚:“……”
他是該高興,朱厚照不會再像歷史中一樣,被劉瑾帶歪,還是爲“抗揍”的的劉公公流幾滴同情的眼淚?
養傷中的劉公公,趴在榻上,忽覺脊背生寒。
起身時,腳沒站穩,滑了一下,正臉撲倒在地。
只這一下,傷上加傷,劉公公的養傷時日,又要增添半月。
文淵閣中,李東陽翻過數張輿圖,提筆紙上勾畫記錄。
劉健和謝遷越看越奇怪,忍不住開口詢問。
“賓之這是爲何?”
李東陽搖搖頭,將寫好的紙張團作幾團,扔入火盆,很快燒成灰燼。
“隨意看看,不當什麼。”
隨意看看?
視線掃過盆中灰燼,劉健謝遷滿臉不信。
李東陽卻不再說,收起輿圖,令書吏送回工部。回到案後繼續翻閱奏疏。
翻到吏部送上的公文,一個名字闖入眼簾,視線忽然停住。
“賓之兄?”
“無事。”
放下奏疏,取筆批紅。
墨汁浸染,李閣老心思飛轉。
楊瓚既已還朝,天子忽然態度大變,或許有了解釋。
仁壽宮
王太皇太后放下經書,看到從殿外走進的女官,和吳太妃對視一眼,開口問道:“人送走了?”
“回娘娘,已出了奉天門。遵娘娘懿旨,先安置到東安門外,出正月就送其還鄉村。”
王太皇太后點點頭,待宮人退下,不僅嘆息。
“原本看着,是個好孩子,可惜看走了眼。”
“誰又能預料到,她手裡有那樣的東西。”吳太妃道,“好在天子沒去過萬春宮,又發現的早。這事不聲張是對的,不然,吳忠的事沒個說法,內宮更得人心惶惶。”
“可不是。”王太皇太后道:“苦了一輩子,臨老又要操心,就不能讓咱們過幾天輕省日子。”
“瞧您這話……”吳太妃剛說半句,便開始咳嗽。半盞茶入口,才勉強壓下。
“你這病總也不見好,是不是換個藥方?”
“算了,換再多也沒用。”吳太妃道,“現下,還是天子大婚的事要緊。”
“你瞧着,哪個好?”
“北直隸的怕是不成,人再好,因着吳忠的事,也給連累了。”吳太妃道,“那兩個,娘娘中意誰?”
“這些日子看着,上元夏氏端莊穩重,行事不急不躁,人又生得好,堪配天子。”
“娘娘和我想到一塊去了。”
“你也喜歡她?”
“都是百精百靈,花兒一樣的。只是年齡相當,王氏女過於稚純,有些孩子氣,還是夏氏沉穩,執掌鳳印,才能壓服得住。”
“有理。”
王太皇太后點頭,又同吳太妃商量,請張太后到仁壽宮。
“到底是兒媳。”
吳太妃沒有多言,只是心下透亮,不管她們選了誰,都不會得張太后的意。天子大婚之後,後宮總要起些波瀾。
一國之後的路並不平坦,旁人能幫的有限。能不能握緊鳳印,穩穩當當走下去,全要看夏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