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王敦舊事

“他就是這麼說的?”張重華皺眉,輕聲問道。

“沒錯,那俞歸的確是這麼說的。他還說,我們這麼着急得到王爵,是……是……”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怯怯地看着面無表情的張重華,沈猛底氣不足地說道。

“是什麼?但說無妨!”張重華眉頭皺得更深,催促道。

“他說,殿下這麼着急稱王,難道是……是……”吭哧了半晌,擡起頭不安地看了一眼有些焦躁的張重華,沈猛一咬牙還是說了出來,“難道是想要做王敦這一類的人物嗎?”

“什麼?他竟然這樣說的?”張重華雙目一寒,冷聲問道。

似乎是早已料到張重華會因爲這一句話而勃然大怒,沈猛只是把頭低得更低,一言不發。這個俞歸,實在是太膽大了。在涼州這個別人的地盤上,就敢這麼出此誅心之言,難道他真的不怕死嗎?

王敦是什麼樣的人?亂臣賊子,拿他們和王爺相提並論,這不是故意激怒王爺嗎?

前面已經說過了,王敦是王導的兄長,二人都是琅邪王氏的族人。兄弟二人在擁立司馬睿當皇帝中立下了大功,這從龍之功可是很大的。於是王導在建康輔政,掌握內政大權。而王敦,則都督江揚荊湘交廣六州軍事,居長江中上游重鎮,與內控建康朝權的王導遙相呼應,琅邪王氏的風頭一時無倆。

手裡有兵有權,王敦看着頭上的那個司馬睿就越來越不順眼了。我這是什麼都有了,憑什麼那個廢物可以騎到我頭上啊?“手控強兵,羣從貴顯,威權莫貳,遂欲專制朝廷,有問鼎之心”。王敦開始秘密積蓄力量,準備造反,自己當皇帝。

算計別人的人,通常也會被別人算計。

在王敦密謀造反的時候,在建康的司馬睿同樣在膽戰心驚地看着琅邪王氏,這一個已經脫離掌控的龐然大物。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在起初當皇帝的過程中,的確是依靠了琅邪王氏的大力扶持才當上的皇帝。但是,一旦失去了共同的目標,也就到了合夥人決裂的時候了。

可以共患難,卻不可以共富貴。

司馬睿要加強皇權,他認識到僅僅實行“以法御下”是不行的,還必須削弱乃至剝奪門閥世族的兵權。於是在湘州刺史出現空缺後,司馬睿就拒絕了王敦的提議人選,而是任命自己的從叔父左將軍譙王承爲湘州刺史。

控制湘州,對建康東晉朝廷來說,無疑等於在王敦勢力範圍內打進一個楔子。而這一點,久經風雨的王敦同樣看得明白。

他憑藉湘州位於自己的都督區內,既不給本來就沒有多少軍隊的湘州增加兵員,又不供給軍事器械,聽任譙王承之鎮湘州。再加上譙王承本人將才不足、能力較低,所以司馬睿的這一步棋實際上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第一回合,兩方面算是打了個平手。

王敦知道朝廷不信任自己,就要求將都下在揚州的家屬接到荊州。其用意有二,一是如朝廷同意這一要求,則可收買人心,並可以防備來自建康的不虞;二是如朝廷拒絕,則可因此煽動將士對朝廷不滿,爲起兵提供藉口。

司馬睿的手下也是有能人,謀士劉隗、刁協正是兩位傑出的幕僚。他們洞徹了王敦的用心,於是提議一方面抗絕了王敦的要求,以期用王敦部下家屬爲人質,牽制王敦以便儘可能地延緩他反叛的時間。另一方面,開始積極地着手建立一支由朝廷直接控制和指揮的新軍,以便在萬一王敦反叛的情況下,不至於因無兵可用而束手就擒。

但在當時的軍戶制下,良人無當兵的義務,軍戶又多由門閥世族所把持,故建立新軍,必須要解決兵源問題。爲解燃眉之急,尚書令建議徵發揚州諸郡的奴客爲兵,以備徵役。太興四年五月,晉元帝下詔發奴爲兵。七月,任命親信、尚書僕射戴若思爲徵西將軍、都督司兗豫並雍冀六州諸軍事、司州刺史,鎮合肥;以丹楊尹劉隗爲鎮北將軍、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諸軍事、青州刺史,鎮淮陰,各領以奴爲兵者萬餘人。

劉隗、戴若思分別鎮戍合肥,淮陰,名義是爲了防禦北方入侵,實際上則是使合肥、淮陰、建康形成犄角之勢,以應付可能發生的王敦反叛。劉隗出任外藩後,仍遙控朝政,凡是朝廷重要事務,如選舉用人等,晉元帝都要與他密謀後才作出決定。王導則被架空,受到冷落,鬱郁而不得志。

王敦對此當然不滿,寫給劉隗一封帶有威脅和利誘雙重含意的信,信上這樣說:

“聖上信重閣下,今大賊未滅,中原鼎沸,欲與您戮力王室,共靜海內。如果大家同心,帝業得以興隆,否則,天下永無望矣!”

劉隗回信引用了《莊子•大宗師》中所說的“魚相忘於江湖,人相忘於道術”,認爲人各有志,不必強求一致,非有過往不可,拒絕了王敦的拉攏;又引用晉大夫荀息所說的“竭股肱之力,效之以忠貞”,表示這也是他的志向,含蓄地指斥王敦懷有不臣之心。

王敦見信,氣急敗壞,對劉隗更加怨恨。永昌元年春正月,王敦以討劉隗、清君側爲名,在武昌起兵。王敦攻下石頭城後,大敗東晉各路大軍,順利入建康,殺刁、戴、周等人,自任丞相,政由已出。司馬睿憂憤而死,明帝立,王敦移鎮姑敦,並自任揚州牧。

最後還是歲月擊敗了勢大難制的王敦,王敦病死後,這一場動亂纔算是解決。只是晉室已經積重難返,死了一個王敦,又冒出來了蘇峻、祖約,不停地內耗,這皇室的力量也就越來越弱了。若非各大門閥士族相互掣肘制衡,還要靠一個名義上的皇帝來調解,這個天下,只怕早就已經不姓司馬了。

所有的明白人都清楚,這個司馬氏只是一個擺設,但是還沒有一個人敢真的把它掛在嘴邊上。不當一回事是一回事,但是真的說出來了又是另一回事了。你可以在心裡不把他當皇帝,但是在人前,卻一定要保持必要的尊重。亂臣賊子,這個罪名,可不是那麼容易擔當的。

出乎沈猛的意料之外,在聽到了這一番可謂是事關家族名聲的質疑後,張重華並沒有暴跳如雷。他只是在最開始臉色不太好看,但是隻過了一瞬,緊繃的面容又恢復了平靜。

是我錯了嗎?

我只是想要爲我們這個家族拿回屬於我們的應得的榮譽,這樣的一個簡單的要求都不可以嗎?

那幫在遼東桀驁不馴的鮮卑人都可以稱王,我們這一個世代堅守涼州的晉臣反倒要屈居胡虜之下。

看來還是自己太着急了,這件事情還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張重華有些意興闌珊地吐出一口氣,轉頭看着一臉惶恐不安的沈猛,又換上了一副溫和的語氣安慰道:“文伯,這件事是我考慮不周,與你無關。你在那俞歸那裡也是守了不少氣,這份心,我都記在心裡了。”

“殿下!”沈猛一下子跪在地上,誠惶誠恐道,“微臣有負所託,出師不利,何敢擔殿下如此厚愛?”

“我都說了,這件事情不怪你,是我考慮不夠周詳。”張重華擺了擺手,繼續溫言道,“這件事情有勞你了,如果沒有其他的事的話,就先下去歇息吧。”

沈猛又是一陣叩首,說了一連串歌功頌德之辭,方纔緩緩退下。室內,只剩下了張重華一個人的身影。

“王兄,你怎麼看?”張重華忽然開口,對着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房間問道。

“殿下,現在這件事情還不算結束,還是大有可爲的。”

一陣細微的腳步聲緩緩傳來,從屏風後面忽然拐出來一箇中年男子。身材微胖,低眉順目,看上去很有些彌勒佛的感覺。不是別人,正是張重華的庶兄,長寧侯張祚。

“哦?”張曜靈有些奇怪地看着這個一向穩重的大哥,雙眉一挑,急促問道,“事情已經到了這步田地,那俞歸已經把我們的提議給一口否決了。這件事情,還會有什麼轉機不成?”

緩緩靠近張重華的身側,張祚拱了拱手,接着說道:“殿下,那俞歸確實是拒絕了我們的提議。但是這只是他的一己之見,當不得數的。”

“王兄這又是什麼意思?那俞歸即是此次朝廷使者團的主使,此次封賞皆由他來全權負責。如果他的話,也當不得數。那還有誰的話,能比他更有分量?”

“殿下身在局中,一時爲時局所惑,以致看不清這當下的局勢。其實只要微臣一說,殿下也就會明白我爲什麼會這樣說了。”張祚的聲音一如既往的平穩,即使在這個沒有其他人在的地方也是恭敬之至。

“那俞歸說好聽一點,是朝廷天使。可是說難聽一點,他不過就是一個傳話的,這種改封王爵的大事情,他哪有權力決定?”略一擡眼看了看若有所得的張重華,張祚又低下了頭。

“王兄,這麼說,你已經想到了該去找哪一個,夠分量的人了?”張重華眉頭舒展開來,急切地問道。

“我們與朝廷久不通音訊,對朝廷的政局多是道聽途說,難免失之偏頗。臣也不知道這朝廷裡面有哪一位可以爲我們所用,”看了看有些失望的張重華,張祚又接着說道,“臣雖然不瞭解建康的局勢,但是有人肯定會了解。而且,此人現在就在涼州!”

“是誰?爲何我沒有什麼印象?”張重華重燃希望,一連聲催促道。

“殿下忘記了,這一隻使團還是有一位副使的。據臣冷眼旁觀,此人與那俞歸多有矛盾,曾有人還聽到他二人在室內大聲爭吵。”

“副使?他行嗎?”張重華有些猶豫地問道。

“殿下多慮了,此人雖然官職不高,但是,他姓王。”張祚一向惜字如金,現在也是隻有寥寥數語。

“他姓王”這三個字一飄進張重華的耳畔,張重華一驚,旋即心領神會。

姓王?看來這朝廷還是改不了這個內爭的老毛病啊。

第四十五章 朋友第一百五十三章 強遷第八十五章 黃雀(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歿女媧堡第三十二章 廈傾第二十七章 死神來了(四)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第一百二十七章 道長你好!第一百二十一章 琅邪王第六十四章 夜宴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相逢第五十一章 阿魯(五千字合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何人刺我?第二百零一章 借你的屁股用用第九十八章 傳說中的大師兄第一百四十九章 生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烏雲散去第一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劉衛辰第四十二章 撿了個丫頭第二十章 天梯山第十章 狼煙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刀客第七章 定親第七十五章 東海王第二百零四章 醜女當壚第一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七十七章 惡魔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相逢第九十四章 出師未捷生內亂第六十七章 一節善意的健康教育課第五十八章 家國之痛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歿女媧堡第一百七十章 爭位第九十六章 反噬第九十四章 出師未捷生內亂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魚小蝦第一百三十三章 劉衛辰第二十七章 死神來了(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場第四十三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四十七章 桓溫崛起第一百七十章 爭位第七十章 到我上場的時候了第八十六章 黃雀(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涼州戰火第四十三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一百七十章 爭位第一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五十九章 睡覺還是安分點好第九十六章 反噬第一百五十三章 強遷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面第九十七章 畚箕客第五十一章 阿魯(五千字合章)第四十五章 朋友第一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一四十四章 私奔少女第五十二章 死人啦第九十六章 反噬第一百零五章 嬉笑怒罵皆是戲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魚小蝦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知第一百六十六章 贖身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見第一百五十二章 別離第一百一十六章 最後一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見伊人第十一章 內爭第一百一十一章 師兄,你就從了她吧(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逃離第三十三章 亂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重重敵蹤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見第四十五章 朋友第一百六十一章 老矣第一百零七章 到底是誰算計誰第二十七章 死神來了(四)第一百章 自食其果第三十二章 廈傾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魚小蝦第一百九十章 來者不善第七十四章 風起隴西第七章 定親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甘寂寞的苻堅第一百二十六章 捉鬼道士第三十七章 君臣第十九章 大和尚第八十七章 黃雀(七)第三十五章 重擔第一百六十六章 贖身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第七十七章 惡魔第十四章 狂瀾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聲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康來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攔路者何人第八十七章 黃雀(七)
第四十五章 朋友第一百五十三章 強遷第八十五章 黃雀(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歿女媧堡第三十二章 廈傾第二十七章 死神來了(四)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第一百二十七章 道長你好!第一百二十一章 琅邪王第六十四章 夜宴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相逢第五十一章 阿魯(五千字合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何人刺我?第二百零一章 借你的屁股用用第九十八章 傳說中的大師兄第一百四十九章 生命第一百七十五章 烏雲散去第一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劉衛辰第四十二章 撿了個丫頭第二十章 天梯山第十章 狼煙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刀客第七章 定親第七十五章 東海王第二百零四章 醜女當壚第一百零二章 一錯再錯第七十七章 惡魔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相逢第九十四章 出師未捷生內亂第六十七章 一節善意的健康教育課第五十八章 家國之痛第一百五十八章 兵歿女媧堡第一百七十章 爭位第九十六章 反噬第九十四章 出師未捷生內亂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魚小蝦第一百三十三章 劉衛辰第二十七章 死神來了(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場第四十三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四十七章 桓溫崛起第一百七十章 爭位第七十章 到我上場的時候了第八十六章 黃雀(六)第一百三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涼州戰火第四十三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一百七十章 爭位第一百四十一章 回家第五十九章 睡覺還是安分點好第九十六章 反噬第一百五十三章 強遷第一百八十六章 另一面第九十七章 畚箕客第五十一章 阿魯(五千字合章)第四十五章 朋友第一百四十八章 風雲再起第一四十四章 私奔少女第五十二章 死人啦第九十六章 反噬第一百零五章 嬉笑怒罵皆是戲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魚小蝦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知第一百六十六章 贖身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見第一百五十二章 別離第一百一十六章 最後一關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見伊人第十一章 內爭第一百一十一章 師兄,你就從了她吧(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逃離第三十三章 亂局第一百三十六章 重重敵蹤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外之見第四十五章 朋友第一百六十一章 老矣第一百零七章 到底是誰算計誰第二十七章 死神來了(四)第一百章 自食其果第三十二章 廈傾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魚小蝦第一百九十章 來者不善第七十四章 風起隴西第七章 定親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甘寂寞的苻堅第一百二十六章 捉鬼道士第三十七章 君臣第十九章 大和尚第八十七章 黃雀(七)第三十五章 重擔第一百六十六章 贖身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第七十七章 惡魔第十四章 狂瀾第一百二十四章 名聲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康來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攔路者何人第八十七章 黃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