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教育(1)

現在所謂教育,其意義,頗近乎從前所謂習。習是人處在環境中,於不知不覺之間,受其影響,不得不與之俱化的。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居鮑魚之肆,久而不知其臭。所以古人教學者,必須慎其所習。孟母教子,要三次遷居,古訓多重親師取友,均系此意。

因此,現代所謂教育,要替學者另行佈置出一個環境來。此自非古人所及。古人所謂教,只是效法的意思。教人以當循之道謂之斅;受教於人而效法之,則謂之學;略與現在狹義的教育相當。人的應付環境,不是靠生來的本能,而是靠相傳的文化。所以必須將前人之所知所能,傳給後人。其機關,一爲人類所附屬的團體,即社團或家庭,一爲社會中專司保存智識的部分,即教會。

讀史的人,多說歐洲的教育學術和宗教的關係深,中國的教育學術和宗教的關係淺。這話誠然不錯。但只是後世如此。在古代,中國的教育學術和宗教的關係,也未嘗不密切。這是因爲司高等教育的,必爲社會上保存智識的一部分,此一部分智識,即所謂學術,而古代的學術,總是和宗教有密切關係的緣故。

古代的大學,名爲辟雍,與明堂即系同物(已見第七、第十四兩章)。所以所謂大學,即系王宮的一部分。蔡邕《明堂論》引《易傳》說:“大子旦入東學,晝入南學,暮入西學。在中央曰大學,天子之所自學也。”(脫北學一句)又引《禮記·保傅篇》說:“帝入東學,上親而貴仁,入西學,上賢而貴德。入南學,上齒而貴信。入北學,上貴而尊爵。入大學,承師而問道。”所指的,都是此種王宮中的大學。

後來文化進步,一切機關,都從王宮中分析出來,於是明堂之外,別有所謂大學。此即《禮記·王制》所說的“大學在郊”。《王制》又說“小學在公宮南之左”。按小學亦是從王宮中分化出來的。古代門旁邊的屋子喚做塾。《禮記·學記》說:“古之教者家有塾。”可見貴族之家,子弟是居於門側的。

《周官》教國子的有師氏、保氏。師氏居虎門之左,保氏守王闈。蔡邕說南門稱門,西門稱闈。漢武帝時,公玉帶上《明堂圖》,水環宮垣,上有樓,從西南入。見第十四章。可見古代的明堂,只西南兩面有門,子弟即居於此(子弟居於門側,似由最初使壯者任守衛之故)。後來師氏、保氏之居門闈,小學之在公宮南之左,地位方向,還是從古相沿下來的。

師氏所教的爲三德(一曰至德,以爲道本。二曰敏德,以爲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按至德,大概是古代宗教哲學上的訓條,孝德是社會政治上的倫理訓條)、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保氏所教的爲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六儀(一曰祭祀之容,二曰賓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喪紀之容,五曰軍旅之容,六曰車馬之容),這是古代貴族所受的小學教育。

至於大學,則《王制》說“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此所謂禮樂,自與保氏所教六藝中的禮樂不同,當是宗教中高等的儀式所用。詩即樂的歌辭。書當系教中的古典。古代本沒有明確的歷史,相沿的傳說,都是和宗教夾雜的,印度即系如此。

然則此等學校中,除迷信之外,究竟還有什麼東西沒有呢?有的:(一)爲與宗教相混合的哲學。先秦諸子的哲學、見解,大概都自此而出,看第十七章可明。(二)爲涵養德性之地。梁啓超是不信宗教的。當他到美洲去時,每逢星期日,卻必須到教堂裡去坐坐。意思並不是信他的教,而是看他們禮拜的秩序,聽其音樂,以安定精神。這就是子夏說“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之理(《論語·子張篇》)。仕與事相通,仕就是辦事。辦事有餘力,就到學校中去涵養德性,一面涵養德性,一面仍應努力於當辦之事,正是德育、智育並行不悖之理。管大學的官,據《王制》是大樂正,據《周官》是大司樂。

俞正燮《癸巳類稿》有《君子小人學道是絃歌義》,說古代樂之外無所謂學,尤可見古代大學的性質。古代鄉論秀士,升諸司徒,司徒升之於學,學中的大樂正,再升諸司馬,然後授之以官。又諸侯貢士,天子試之於射宮。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而中多者,則得與於祭(均見第七章)。

這兩事的根原,是同一的。即人之用舍,皆決之於宗教之府。“出征執有罪,反釋奠於學”(《禮記·王制》),這是最不可解的。爲什麼明明是用武之事,會牽涉到學校裡來呢?可見學校的性質,決不是單純的教育機關了。

然則古代所以尊師重道,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禮記·學記》。養老之禮,天子要袒而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禮記·樂記》)。亦非徒以其爲道之所在,齒德俱尊,而因其人本爲教中尊宿之故。凡此,均可見古代的大學和宗教關係的密切。

貴族的小學教育,出於家庭,平民的小學教育,則仍操諸社團之手。《孟子》說:“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庫,學則三代共之。”學指大學言,校、序、庠都是民間的小學。第五章所述:平民住居之地,在其中間立一個校室,十月裡農功完了,公推有年紀的人,在這裡教育未成年的人,就是校的制度。

所以《孟子》說“校者教也”。又說“序者射也,庠者養也”,這是行鄉射和鄉飲酒禮之地。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論語·八佾篇》)又說一看鄉飲酒禮,便知道明貴賤,辨隆殺,和樂而不流,弟長而無遺,安燕而不亂等道理。所以說:“吾觀於鄉,而知王道之易易也。”(《禮記·鄉飲酒義》)然則庫序都是行禮之地,使人民看了,受其感化的。正和現在開一個運動會,使人看了,知道武勇、剛毅、仁俠、秩序等等的精神,是一樣的用意。行禮必作樂,古人稱禮樂可以化民,其道即由於此。並非是後世的王禮,天子和百官行之於廟堂之上,而百姓不聞不見的。漢朝人所謂庠序,還系如此。與現在所謂學校,偏重智識傳授的,大不相同。

古代平民的教育,是偏重於道德的。所以興學必在生計問題既解決之後。孟子說庠序之制,必與制民之產並言(見《梁惠王·滕文公上篇》)。《王制》亦說:“食節事時,民鹹安其居,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生計問題既解決之後,教化問題,卻系屬必要。所以又說:“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孟子·滕文公上篇》)。又說:“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學記》)

以上是古代社會,把其傳統的所謂做人的道理,傳給後輩的途徑(貴族有貴族立身的方法,平民有平民立身的方法,其方法雖不同,其爲立身之道則一)。至於實際的智識技能,則得之必由於實習。

實習即在辦理其事的機關裡,古稱爲宦。《禮記·典禮》說“宦學事師”,《疏》引熊氏雲:“宦謂學仕官之事。”官就是機關,仕官,就是在機關裡辦事。學仕官之事,就是學習在機關裡所辦的事。這種學習,是即在該機關中行之的,和現在各機關裡的實習生一般。

《史記·秦始皇本紀》:昌平君發卒攻,戰咸陽,斬首數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戰中,亦拜爵一級。《呂不韋列傳》:諸客求宦爲嫪毒舍人千餘人。《漢書·惠帝紀》:即位後,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當盜械者,皆頌繫。此所謂宦,即系學仕於其家。因爲古代卿大夫及皇太子之家,都系一個機關。嫪毒之家,食客求宦者至千餘人,自然未必有正經的事情可辦,亦未必有正經的事情可以學習。

正式的機關則不然。九流之學,必出於王官者以此(參看第十七章)。子路說:“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後爲學?”(《論語·先進篇》)。就是主張人只要在機關裡實習,不必再到教會所設的學校裡,或者私家教授,而其宗旨與教會教育相同的地方去學習(《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可見孔子的教育,與古代學校中傳統的教育相近)。並不是說不要學習,就可以辦事。

古代的平民教育,有其優點,亦有其劣點。優點是切於人的生活。劣點則但把傳統的見解,傳授給後生,而不授以較高的智識。如此,平民就只好照着傳統的道理做人,而無從再研究其是非了。

大學中的宗教哲學,雖然高深,卻又去實際大遠。所以必須到東周之世,各機關中的才智之士,將其(一)經驗所得的智識,及(二)大學中相傳的宗教哲學,合而爲一,而學術才能開一新紀元。此時的學術,既非傳統的見解所能限,亦非復學校及機關所能容,乃一變而爲私家之學。求學問的,亦只得拜私人爲師。於是教育之權,亦由官家移於私家,乃有先秦諸子聚徒講學之事。

社會上新舊兩事物衝突,新的大概都是合理的。因爲必舊的搖動了,然後新的會發生,而舊的所以要搖動,即由於其不合理。但此理是不易爲昔人所承認的,於是有秦始皇和李斯的辦法:“士則學習法令闢禁。”“欲學法令,以吏爲師。”這是想恢復到政教合一之舊。所以要恢復政教合一,則因他們認爲“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是天下所以不治;而當時的人,所以要善私學以非上所建立,全是出於朋黨之私,所謂“飾虛言以亂實”(《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四年),這固然不無相當的理由。

然古代社會矛盾不深刻,政治所代表的,就是社會的公意,自然沒有人出來說什麼話。後世社會複雜了,各方面的矛盾,漸漸深刻,政治總只代表得一方面,其(一)反對方面,以及(二)雖非站在反對方面,而意在顧全公益的人,總不免有話說。這正是(一)有心求治者所樂聞,(二)即以手段而論,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亦是秉政者所應希望其宣泄的。而始皇、李斯不知“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論語·季氏篇》)。誤以爲庶人不議,則天下有道;至少庶人不議,天下才可以走上有道的路,這就和時勢相反了。

人的智識,總不免於落後,這也無怪其然。但社會學的公例,是不因人之不知,而加以寬恕的,該失敗的總是要失敗,而秦遂因之傾覆(秦朝的滅亡,固非儒生所爲,然人心之不平,實爲其最大原因之一,而儒生亦是其中的一部分)。

漢朝的設立學校,事在武帝建元五年。此時並未立學校之名,僅爲五經博士置弟子。在內由太常擇補。在外由縣、道、邑的長官,上所屬二千石、二千石察其可者,令與所遣上計之吏,同詣京師。這就是公孫弘所說的“因舊官而興焉”(不另設新機關),但因博士弟子,都有出身,所以傳業者寖盛(以上見《史記》《漢書·儒林傳》)。

至後漢,則光武帝下車即營建大學。明、章兩代,屢次駕幸。順帝又增修校舍。至其末年,遊學諸生,遂至3萬餘人,爲至今未曾再有的盛況。案趙翼《陔餘叢考》有一條,說兩漢受學者都詣京師,其實亦不盡然。後漢所立,不過十四博士,而《漢書·儒林傳》說:“大師衆至千餘人。”《漢書·儒林傳》,不能證明其有後人增竄之跡,則此語至少當在東漢初年。可見民間傳業,亦並非不盛。

然漢代國家所設立的大學,較後世爲盛;事實上比較的是學問的重心;則是不誣的。此因(一)當時社會,學問不如後世的廣佈,求學的自有走集學問中心地的必要。(二)則利祿使然,參看第七章自明。前漢時,博士弟子雖有出路,究系平流而進。後漢則黨人劫持選舉,而大學爲私黨聚集,聲氣標榜之地。又此時學術在社會上漸佔重要地位。功臣外戚及官吏等,亦多遣子弟入學。於是紈袴子弟,攙雜其中,不能認真研究,而易與政治接近,就成《後漢書·儒林傳》所說的:“章句漸疏,多以浮華相尚”了。

漢末喪亂,既不能研究學問,而以朋黨劫持選舉的作用亦漸失。魏文帝所立的大學,遂成學生專爲避役而來,博士並無學問可以教授的現狀。詳見《三國·魏志·王肅傳》注引《魏略》。

魏晉以後,學校僅爲粉飾昇平之具。所謂粉飾昇平,並不是學校能積極的替政治上裝飾出什麼東西來,而是消極的,因爲儻使連學校都沒有,未免說不過去。所以苟非喪亂之時,總必有所謂學校。至其制度,則歷代又略有不同。

晉武帝咸寧二年,始立國子學。按今文經說,只有大學。大司樂合國之子弟,是出於《周官》的,是古文經說。兩漢的政治制度,大抵是根據今文學說的。東漢之世,古學漸興,魏晉以後,今文傳授的統緒遂絕,所以此時的政治制度,亦漸採用古文學說了。

第20章 選舉(2)第22章 賦稅(1)第17章 官制(1)第10章 政體(2)第37章 衣食(2)第27章 兵制(3)第28章 刑法(1)第47章 學術(3)第11章 階級(1)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37章 衣食(2)第16章 財產(3)第17章 官制(1)第41章 教育(1)第36章 衣食(1)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35章 貨幣(2)第9章 政體(1)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27章 兵制(3)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13章 階級(3)第3章 緒論第34章 貨幣(1)第31章 實業(1)第44章 語文(2)第33章 實業(3)第42章 教育(2)第39章 住行(1)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44章 語文(2)第42章 教育(2)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7章 族制(1)第40章 住行(2)第4章 婚 姻(1)第23章 賦稅(2)第31章 實業(1)第34章 貨幣(1)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15章 財產(2)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34章 貨幣(1)第50章 宗教(2)第17章 官制(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11章 階級(1)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40章 住行(2)第27章 兵制(3)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6章 婚 姻(3)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6章 婚 姻(3)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42章 教育(2)第38章 衣食(3)第47章 學術(3)第40章 住行(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41章 教育(1)第1章 自序第23章 賦稅(2)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11章 階級(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3章 賦稅(2)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12章 階級(2)第15章 財產(2)第15章 財產(2)第4章 婚 姻(1)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7章 族制(1)第2章 出版序第3章 緒論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19章 選舉(1)第38章 衣食(3)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28章 刑法(1)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21章 選舉(3)第29章 刑法(2)
第20章 選舉(2)第22章 賦稅(1)第17章 官制(1)第10章 政體(2)第37章 衣食(2)第27章 兵制(3)第28章 刑法(1)第47章 學術(3)第11章 階級(1)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37章 衣食(2)第16章 財產(3)第17章 官制(1)第41章 教育(1)第36章 衣食(1)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35章 貨幣(2)第9章 政體(1)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27章 兵制(3)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13章 階級(3)第3章 緒論第34章 貨幣(1)第31章 實業(1)第44章 語文(2)第33章 實業(3)第42章 教育(2)第39章 住行(1)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44章 語文(2)第42章 教育(2)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7章 族制(1)第40章 住行(2)第4章 婚 姻(1)第23章 賦稅(2)第31章 實業(1)第34章 貨幣(1)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15章 財產(2)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34章 貨幣(1)第50章 宗教(2)第17章 官制(1)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11章 階級(1)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40章 住行(2)第27章 兵制(3)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6章 婚 姻(3)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6章 婚 姻(3)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42章 教育(2)第38章 衣食(3)第47章 學術(3)第40章 住行(2)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41章 教育(1)第1章 自序第23章 賦稅(2)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11章 階級(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3章 賦稅(2)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12章 階級(2)第15章 財產(2)第15章 財產(2)第4章 婚 姻(1)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7章 族制(1)第2章 出版序第3章 緒論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19章 選舉(1)第38章 衣食(3)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28章 刑法(1)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21章 選舉(3)第29章 刑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