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兵制(3)

北族在歷史上,是個侵略民族。這是地理條件所決定的。在地理上,(一)瘠土的民族,常向沃土的民族侵略。(二)但又必具有地形平坦,利於集合的條件。所以像天山南路,沙漠綿延,人所居住的,都是星羅棋佈的泉地,像海中的島嶼一般;又或仰雪水灌溉,依天山之麓而建國;以至青海、西藏,山嶺崎嶇,交通太覺不便;則土雖瘠,亦不能成爲侵略民族。

歷史上侵掠的事實,以蒙古高原爲最多,而遼吉二省間的女真,在近代,亦曾兩度成爲侵略民族。這是因爲蒙古高原,地瘠而平,於侵掠的條件,最爲完具。而遼吉兩省,地形亦是比較平坦的;且與繁榮的地方相接近,亦有以引起其侵略之。北族如匈奴突厥等,雖然強悍,初未嘗侵入中國。

五胡雖佔據中國的一部分,然久居塞內,等於中國的亂民,而其制度亦無足觀。只有遼、金、元、清四朝,是以一個異民族的資格,侵入中國的;而其制度,亦和中國較有關係。今略述其事如下。

四朝之中,遼和中國的關係最淺。遼的建國,系合部族及州縣而成。部族是他的本族和所征服的北方的遊牧民族。州縣則取自中國之地。其兵力,亦是以部族爲基本的。部族的離合,及其所居之地,都系由政府指定,不能自由。其人民全體皆隸兵籍。當兵的素質,極爲佳良。《遼史》稱其“各安舊風,狃習勞事,不見紛華異物而遷。故能家給人足,戎備整完。卒之虎視四方,強朝弱附,部族實爲之爪牙”,可謂不誣了。

但遼立國雖以部族爲基本,而其組織軍隊,亦非全不用漢人。世徒見遼時的五京鄉丁,只保衛本地方,不出戍,以爲遼朝全不用漢人做正式軍隊,其實不然。遼制有所謂宮衛軍者,每帝即位,輒置之。出則扈從,入則居守,葬則因以守陵。計其丁數,凡有40萬8千,出騎兵10萬1千。所謂不待調發州縣部族,而10萬之兵已具。這是遼朝很有力的常備軍。然其置之也,則必“分州縣,析部族”。又太祖征討四方,皇后述律氏居守,亦摘蕃漢精銳30萬爲屬珊軍。可見遼的軍隊中,亦非無漢人了。

此外遼又有所謂大首領部族軍,乃親王大臣的私甲,亦可率之以從徵。國家有事,亦可向其量借。又北方部族,服屬於遼的,謂之屬國,亦得向其量借兵糧。契丹的疆域頗大,兵亦頗多而強,但其組織不堅凝。所以天祚失道,金兵一臨,就土崩瓦解。這不是遼的兵力不足以御金,乃是並沒有從事於抵禦。其立國本無根柢,所以土崩瓦解之後,亦就更無人從事於復國運動。耶律大石雖然有意於恢復,在舊地,亦竟不能自立了。

金朝的情形,與遼又異。遼雖風氣敦樸,然畜牧極盛,其人民並不貧窮的。金則起於瘠土,人民非常困窮。然亦因此而養成其耐勞而好侵掠的性質。《金史》說其“地狹產薄,無事苦耕,可致衣食;有事苦戰,可致俘獲”,可見其侵掠的動機了。金本系一小部族,其兵全系集合女真諸部族而成。戰時的統帥,即系平時的部長。在平時稱爲孛堇,戰時則稱爲猛安謀克。猛安譯言千夫長,謀克譯言百夫長,這未必真是千夫和百夫,不過依其衆寡,略分等級罷了。

金朝的兵,其初戰鬥力是極強的,但遷入中原之後,亦很速。看《廿二史札記·金用兵先後強弱不同》一條,便可知道。金朝因其部落的寡少,自伐宋以後,即參用漢兵。其初契丹、渤海、漢人等,投降金朝的,亦都授以猛安謀克。

女真的猛安謀克戶,雜居漢地的,亦聽其與契丹、漢人相婚姻,以相固結。熙宗以後,漸想把兵柄收歸本族。於是罷漢人和勃海人猛安謀克的承襲。移刺窩斡亂後,又將契丹戶分散,隸屬於諸猛安謀克。世宗時,將猛安謀克戶移入中原,其人既已到既不能耕,又不能戰,而宣宗南遷,仍倚爲心腹,外不能抗敵,而內斂怨於民。金朝的速亡,實在是其自私本族,有以自召之的。

總而言之:文明程度落後的民族,與文明程度較高的民族遇,是無法免於被同化的。像金朝清朝這種用盡心機,而仍不免於滅亡,還不如像北魏孝文帝一般,自動同化於中國的好。

元朝的兵制,也是以壓制爲政策的。其兵出於本部族的,謂之蒙古軍。出於諸部族的,謂之探馬赤軍。既入中原後,取漢人爲軍,謂之漢軍。其取兵之法,有以戶論的,亦有以丁論的。兵事已定之後,曾經當過兵的人,即定入兵籍,子孫世代爲兵。其貧窮的,將幾戶合併應役。甚貧或無後的人,則落其兵籍,別以民補。此外無他變動。其滅宋所得的兵,謂之新附軍。帶兵的人,“視兵數之多寡,爲爵秩之崇卑”,名爲萬戶、千戶、百戶。皆分上、中、下。初制,萬戶千戶死陣者,子孫襲職,死於病者降一等。後來不論大小及身故的原因,一概襲職。所以元朝的軍官,可視爲一個特殊階級。

世祖和二三大臣定計:使宗王分鎮邊徼及襟喉之地。河、洛、山東,是他們所視爲腹心之地,用蒙古軍、探馬赤軍戍守。江南則用漢軍及新附軍,但其列城,亦有用萬戶、千戶、百戶戍守的。元朝的兵籍,漢人是不許閱看的。所以佔據中國近百年,無人知其兵數。觀其屯戍之制,是很有深心的。但到後來,其人亦都入洪爐而俱化。末葉兵起時,宗王和世襲的軍官,並不能護衛他。

元朝以異族入據中國,此等猜防之法,固然無怪其然。明朝以本族人做本族的皇帝,卻亦暗襲其法,那就很爲無謂了。明制:以五千六百人爲衛。一千一百十二人爲千戶所,一百十二人爲百戶所(什伍之長,歷代都即在其什伍之人數內,明朝則在其外。每一百戶所,有總旗二人,小旗十人,所以共爲一百十二人)。

衛設都指揮使,隸屬於五軍都督府。兵的來路有三種:第(一)種從徵,是開國時固有的兵。第(二)種歸附,是敵國兵投降的。第(三)種謫發,則是刑法上罰令當兵的,俗話謂之“充軍”。從徵和歸附,固然是世代爲兵,謫發亦然。身死之後,要調其繼承人,繼承人絕掉,還要調其親族去補充的,謂之“句丁”。這明是以元朝的兵籍法爲本,而加以補充的。

五軍都督府,多用明初勳臣的子孫,也是模仿元朝軍官世襲之制。治天下不可以有私心。有私心,要把一羣人團結爲一黨,互相護衛,以把持天下的權利,其結果,總是要自受其害的。軍官世襲之制,後來到無可挽救,即其一端。

金朝和元朝,都是異族,他們社會進化的程度本淺,離封建之世未遠,猛安謀克和萬戶千戶百戶,要行世襲之制,還無怪其然。明朝則明是本族人,卻亦重視開國功臣的子孫,把他看做特別階級,其私心就不可恕了。

抱封建思想的人,總以爲某一階級的人,其特權和權利,既全靠我做皇帝才能維持,他們一定會擁護我。所以把這一階級的人看得特別親密。殊不知這種特權階級,到後來荒淫無度,知識志氣都沒有了,何謂權利?怕他都不大明白。明白了;明白什麼是自己的權利了;明白自己的權利,如何才得維持了;因其懦弱無用,眼看著他人搶奪他的權利,他亦無如之何。

所謂貴戚世臣,理應與國同休戚的,卻從來沒有這回事,即由於此。武力是不能持久的。持久了,非不可。這其原因,由於戰爭是社會的變態而非其常態。變態是有其原因的,原因消失了,變態亦即隨之而消失。所以從歷史上看來,從沒有一支真正強盛到幾十年的軍隊(因不遇強敵,甚或不遇戰事,未至潰敗決裂,是有的。然這隻算是僥倖。極強大的軍隊,轉瞬化爲無用,這種事實,是舉不勝舉的。以宋武帝的兵力,而到文帝時即一蹶不振,即其一例。又如明末李成樑的兵力,亦是不堪一擊的,僥倖他未與滿洲兵相遇罷了。然而軍事的敗壞,其機實隱伏於成樑之時,這又是其一例。軍隊的,其表現於外的,在精神方面,爲士氣的衰頹;在物質方面,則爲積弊的深痼;雖有良將,亦無從整頓,非解散之而另造不可。世人不知其原理,往往想就軍隊本身設法整頓,其實這是無法可設的。因爲軍隊是社會的一部分,不能不受廣大社會的影響。在社會學上,較低的原理,是要受較高的原理的統馭的)。“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無備”,這種思想,亦是以常識論則是,而經不起科學評判的。因爲到有事時,預備著的軍隊,往往無用,而仍要臨時更造。

府兵和衛所,是很相類的制度。府兵到後來,全不能維持其兵額。明朝對於衛所的兵額,是努力維持的,所以其缺額不至如唐朝之甚。然以多數的兵力,對北邊,始終只能維持守勢(現在北邊的長城,十分之九,都是明朝所造)。末年滿洲兵進來,竟爾一敗塗地;則其兵力亦有等於無。此皆特殊的武力不能持久之證。

清朝太祖崛起,以八旗編制其民。太宗之世,蒙古和漢人歸降的,亦都用同一的組織。這亦和金朝人以猛安謀克授渤海漢人一樣。中國平定之後,以八旗兵駐防各處,亦和金朝移猛安謀克戶於中原,及元朝鎮戍之制,用意相同。惟金代的猛安謀克戶,系散居於民間;元朝萬戶分駐各處,和漢人往來,亦無禁限。清朝駐防的旗兵,則系和漢人分城而居的,所以其衝突不如金元之烈。但其人因此與漢人隔絕,和中國的社會,全無關係,到末造,要籌畫旗民生計,就全無辦法了。

清代的漢兵,謂之綠旗,亦稱綠營。中葉以前的用兵,是外徵以八旗爲主,內亂以綠營爲主的。八旗兵在關外時,戰鬥之力頗強。中隊強悍的,亦多隻能取守勢,野戰總是失利時居多(洪承疇松山之戰,是其一例)。然入關後亦頗速。三藩亂時,八旗兵已不足用了。自此至太平天國興起時,內地粗覺平安,對外亦無甚激烈的戰鬥。武功雖盛,實多僥天之倖。所以太平軍一起,就勢如破竹了。

中國近代,歷史上有兩種潮流潛伏着。推波助瀾,今猶未已,非通觀前後,是不能覺悟出這種趨勢來的。這兩種潮流:其(一)是南方勢力的興起。南部數省,向來和大局無甚關係。自明桂王據云貴與清朝相抗;吳三桂舉兵,雖然終於失敗,亦能震盪中原;而西南一隅,始隱然爲重於天下。其後太平軍興,征伐幾遍全國。雖又以失敗終,然自清末革命,至國民政府北伐之成功,始終以西南爲根據。現在的抗戰,還是以此爲民族復興的策源地的。

其(二)是全國皆兵制的恢復。自秦朝統一以後,兵民漸漸分離,至後漢之初,而民兵之制遂廢,至今已近二千年了。康有爲說,中國當承平時代,是沒有兵的。雖亦有稱爲兵的一種人,其實性質全與普通人民無異(見《歐洲十一國遊記》)。此之謂有兵之名,無兵之實。

曠觀歷代,都是當需要用兵時,則產生出一支真正的軍隊來;事過境遷,用兵的需要不存,此種軍隊,亦即凋謝,而只剩些有名無實的軍隊,充作儀仗之用了。此其原理,即由於上文所說的戰爭是社會的變態,原不足怪。但在今日,帝國主義跋扈之秋,非恢復全國皆兵之制,是斷不足以自衛的。更無論扶助其他弱小民族了。這一個轉變,自然是極艱難。但環境既已如此,決不容許我們的不變。

當中國和歐美人初接觸時,全未知道需要改變。所想出來的法子,如引誘他們上岸,而不和他在海面作戰;如以靈活的小船,制他笨重的大船等;全是些閉著眼睛的妄論。到鹹同間,外患更深了。所謂中興將帥,(一)因經驗較多,(二)與歐美人頗有相當的接觸。才知道現在的局面,非復歷史上所有。欲圖適應,非有相當的改革不可。於是有造成一支軍隊以適應時勢的思想。設船政局、製造局,以改良器械;陸軍則改練洋操;亦曾成立過海軍;都是這種思想的表現。

即至清末,要想推行徵兵制。其實所取的辦法,離民兵之制尚遠,還不過是這種思想。民國二十餘年,兵制全未革新,且復演了歷史上武人割據之局。然時代的潮流,奔騰澎湃,終不容我不捲入旋渦。抗戰以來,我們就一步步的,走入舉國皆兵之路了。這兩種文化,現在還在演變的中途,我們很不容易看出其偉大。然在將來,作歷史的人,一定要認此爲劃時代的大轉變,是毫無可疑的。這兩種文化,實在還只是一種。不過因爲這種轉變,強迫着我們,發生一種新組織,以與時代相適應,而時代之所以有此要求,則緣世界交通而起。

在中國,受世界交通影響最早的是南部。和舊文化關係最淺的,亦是南部,受舊文化的影響較淺,正是迎受新文化的一個預備條件。所以近代改革的原動力,全出於南方;南方始終代表着一個開明的勢力(太平天國雖然不成氣候,湘淮軍諸首領,雖然頗有學問,然以新舊論,則太平天國,仍是代表新的,湘淮軍人物,仍是代表舊的。不過新的還未成熟,舊的也還餘力未盡罷了)。千迴百折,似弱而卒底於有成。

幾千年以來,內部比較平安,外部亦無真正大敵。因此,養成中國(一)長期間無兵,只有需要時,才產生真正的軍隊;(二)而這軍隊,在全國人中,只佔一極小部分。在今日,又漸漸的改變,而走上全國皆兵的路了。而亙古未曾開發的資源,今日亦正在開發。以此廣大的資源,供此衆多民族之用,今後世界的戰爭,不更將增加其慘酷的程度麼?不,戰爭只是社會的變態。現在世界上戰爭的慘酷,都是帝國主義造成的,這亦是社會的一個變態,不過較諸既往,情形特別嚴重罷了。

變態是決不能持久的。資本的帝國主義,已在開始崩潰了。我們雖有橫絕一世的武力,大勢所趨,決然要用之於打倒帝國主義之途,斷不會加入帝國主義之內,而成爲破壞世界和平的一分子。

第4章 婚 姻(1)第47章 學術(3)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11章 階級(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45章 學術(1)第26章 兵制(2)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48章 學術(4)第47章 學術(3)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32章 實業(2)第40章 住行(2)第33章 實業(3)第45章 學術(1)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26章 兵制(2)第42章 教育(2)第12章 階級(2)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4章 婚 姻(1)第48章 學術(4)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16章 財產(3)第23章 賦稅(2)第2章 出版序第50章 宗教(2)第44章 語文(2)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2章 出版序第23章 賦稅(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7章 族制(1)第14章 財產(1)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1章 自序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6章 婚 姻(3)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33章 實業(3)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31章 實業(1)第10章 政體(2)第38章 衣食(3)第22章 賦稅(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40章 住行(2)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33章 實業(3)第25章 兵制(1)第8章 族制(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14章 財產(1)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19章 選舉(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39章 住行(1)第41章 教育(1)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20章 選舉(2)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5章 婚 姻(2)第8章 族制(2)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22章 賦稅(1)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24章 賦稅(3)第43章 語文(1)第44章 語文(2)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
第4章 婚 姻(1)第47章 學術(3)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11章 階級(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45章 學術(1)第26章 兵制(2)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77章 蒙古大帝國的盛衰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48章 學術(4)第47章 學術(3)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32章 實業(2)第40章 住行(2)第33章 實業(3)第45章 學術(1)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26章 兵制(2)第42章 教育(2)第12章 階級(2)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4章 婚 姻(1)第48章 學術(4)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16章 財產(3)第23章 賦稅(2)第2章 出版序第50章 宗教(2)第44章 語文(2)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2章 出版序第23章 賦稅(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7章 族制(1)第14章 財產(1)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1章 自序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6章 婚 姻(3)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33章 實業(3)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31章 實業(1)第10章 政體(2)第38章 衣食(3)第22章 賦稅(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40章 住行(2)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33章 實業(3)第25章 兵制(1)第8章 族制(2)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14章 財產(1)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62章 新室的興亡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19章 選舉(1)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39章 住行(1)第41章 教育(1)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20章 選舉(2)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5章 婚 姻(2)第8章 族制(2)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22章 賦稅(1)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24章 賦稅(3)第43章 語文(1)第44章 語文(2)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