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階級(1)

古代部族之間,互相爭鬥;勝者把敗者作爲俘虜,使之從事於勞役,是爲奴隸;其但收取其賦稅的,則爲農奴;已見上章。古代奴婢之數,似乎並不甚多(見下)。最嚴重的問題,倒在征服者和農奴之間。

國人和野人,這兩個名詞,我們在古書上遇見時,似不覺其間有何嚴重的區別。其實兩者之間,是有徵服和被征服的關係的。不過其時代較早,古書上的遺蹟,不甚顯著,所以我們看起來,不覺得其嚴重罷了。

所謂國人,其初當系征服之族,擇中央山險之地,築城而居。野人則系被征服之族,在四面平夷之地,從事於耕耘。所以(一)古代的都城,都在山險之處。國內行畦田,國外行井田。(二)國人充任正式軍隊,野人則否。參看第八、第九、第十四三章自明。上章所講大詢於衆庶之法,限於鄉大夫之屬。鄉是王城以外之地,鄉人即所謂國人。

厲王的被逐,《國語》說:“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然則參與國政,和起而爲反抗舉動的,都是國人。若野人,則有行仁政之君,即歌功頌德,襁負而歸之;有行****之君,則“逝將去汝,適彼樂土”,在可能範圍之內逃亡而已。所以一個國家,其初立國的基本,實在是靠國人的(即征服部族的本族)。

國人和野人之間,其初當有一個很嚴的界限;彼此之間,還當有很深的仇恨。後來此等界限,如何消滅?此等仇恨,如何淡忘呢?依我推想,大約因:(一)距離戰爭的年代遠了,舊事漸被遺忘。(二)國人移居於野,野人亦有移居於國的,居地既近,婚姻互通。(三)征服部族是要削被征服的部族以自肥的,在經濟上國人富裕而野人貧窮;又都邑多爲工商及往來之人所聚會,在交通上,國人頻繁而野人閉塞;所以國人的性質較文,野人的性質較質。然到後來,各地方逐漸發達,其性質,亦變而相近了。再到後來,(四)選舉的權利,(五)兵役的義務,亦漸擴充推廣,而及於野人,則國人和野人,在法律上亦無甚區別,其畛域就全化除了。參看第七、第九兩章自明。

征服之族和被征服之族的區別,可說全是政治上的原因。至於職業上的區別,則已帶着經濟上的原因了。古代職業的區別,是爲士、農、工、商。

士是戰士的意思,又是政治上任事而未有爵者之稱,可見古代的用人,專在戰士中拔擢。至於工商,則專從事於生業。充當戰士的人,雖不能全不務農,但有種專務耕種的農民,卻是不服兵役的。所以《管子》上有士之鄉和工商之鄉(見《小匡篇》)。《左氏》宣公十二年說,楚國之法,“荊尸而舉(荊尸,該是一種組織軍隊的法令),商、農、工、賈,不敗其業。”有些人誤以爲古代是全國皆兵,實在是錯誤的,參看第九章自明。

士和卿大夫,本來該沒有多大的區別,因爲同是征服之族,服兵役,古代政權和軍權,本是混合不分的。但在古代,不論什麼職業,多是守之以世。所以《管子》又說:“士之子恆爲士,農之子恆爲農,工之子恆爲工,商之子恆爲商。”(《小匡》)政治上的地位,當然不是例外,世官之制既行,士和大夫之間,自然生出嚴重的區別來,農、工、商更不必說了。

此等階級,如何破壞呢?其在經濟上,要維持此等階級,必須能維持嚴密的職業組織。如欲使農之子恆爲農,則井田制度,必須維持。欲使工之子恆爲工,商之子恆爲商,則工官和公家對於商業的管理規則,亦必須維持。然到後來,這種制度,都破壞了。農人要種田,你沒有田給他種,豈能不許他從事別種職業?工官制度破壞了,所造之器,不足以給民用,民間有從事製造的人,你豈能禁止他?尤其是經濟進步,交換之事日多,因而有居間買賣的人,又豈能加以禁止?私產製度既興,獲利的機會無限,人之趨利,如水就下,舊制度都成爲新發展的障礙了,古代由社會制定的職業組織,如何能不破壞呢?

在政治上:則因(一)貴族的驕淫矜誇,自趨滅亡,而不得不任用遊士(參看第七章)。(二)又因有土者之間,互相爭奪,敗國亡家之事,史不絕書。一國敗,則與此諸侯有關之人,都夷爲平民。一家亡,則與此大夫有關的人,都失其地位。(三)又古代階級,並未像喀斯德(caste)這樣的嚴峻,彼此不許通婚。譬如《左氏》定公九年,載齊侯攻晉夷儀,有一個戰士,喚做敝無存,他的父親,要替他娶親,他就辭謝,說:“此役也,不死,反必娶於高、國。”齊國的兩個世卿之家。可見貴族與平民通婚是容易的。婚姻互通,社會地位的變動,自然也容易了。這都是古代階級所以漸次破壞的原因。

奴隸的起源,由於以異族爲俘虜。《周官》五隸:曰罪隸,曰蠻隸,曰閩隸,曰夷隸,曰貉隸。似乎後四者爲異族,前一者爲罪人。然罪人是後起的。當初本只以異族爲奴隸,後來本族有罪的人,亦將他貶入異族羣內,當他異族看待,纔有以罪人爲奴隸的事。參看第十章自明。

經學中,今文家言,是“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養;屏諸四夷,不及以政。”謂不使之當徭役。見《禮記·王制》。古文家言,則“墨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關,宮者使守內,刖者使守囿。”《周官》秋官掌戮。固然,因刑人多了,不能盡棄而不用,亦因今文所說的制度較早,初期的奴隸,多數是異族,仇恨未忘,所以不敢使用他了。《穀梁》襄公二十九年:禮,君不使無恥,不近刑人,不狎敵,不邇怨。

不但如此,社會學家言:氏族時代的人,不慣和同族爭鬥,鎮壓本部族之職,有時不肯做,寧願讓異族人做的。《周官》蠻、閩、夷、貉四隸,各服其邦之服,執其邦之兵,以守王宮及野之厲禁正是這個道理。這亦足以證明奴隸的原出於異族。

女子爲奴隸的謂之婢。《文選·司馬子長報任安書》李《注》引韋昭雲:“善人以婢爲妻生子曰獲,奴以善人爲妻生子曰臧。齊之北鄙,燕之北郊,凡人男而歸婢謂之臧,女而歸奴謂之獲。”可見奴婢有自相嫁娶,亦有和平民婚配的。所以良賤的界限,實亦不甚嚴峻。但一方面有脫離奴籍的奴隸,一方面又有淪爲奴隸的平民,所以奴婢終不能盡絕。這是關係整個社會制度的了。

奴隸的免除,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用法令。《左氏》襄公三十二年,晉國的大夫欒盈造反。欒氏有力臣曰督戎,國人懼之。有一個奴隸,喚做斐豹的,和執政範宣子說道:“苟焚丹書,我殺督戎。”宣子喜歡道:你殺掉他,“所不請於君焚丹書者,有如日。”斐豹大約是因犯罪而爲奴隸,丹書就是寫他的罪狀的。一種是以財贖。《呂氏春秋·察微篇》說:魯國之法,“魯人有爲臣妾於諸侯者,贖之者取金於府。”這大約是俘虜一類。後世奴隸的免除,也不外乎這兩種方法。

以上是封建時代的事。封建社會的根柢,是“以力相君”。所以在政治上佔優勢的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亦佔優勝。

到資本主義時代,就大不然了。《漢書·貨殖列傳》說:“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於皁隸,抱關擊柝者,其爵祿、奉養、宮室、車服、棺槨、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賤不得踰貴。”又說:後來自諸侯大夫至於士庶人,“莫不離制而棄本。稼穡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貨有餘”。(谷貨,猶言食貨。谷、食,本意指食物,引伸起來,則包括一切直接供給消費之物。貨和化是一語。把這樣東西,變成那樣,就是交換的行爲。所以貨是指一切商品)於是“富者木土被文錦,犬馬餘肉粟,而貧者短褐不完,呤粟飲水。其爲編戶齊民同列,而以財力相君,雖爲僕隸,猶無慍色”。這幾句話,最可代表從封建時代到資本主義時代的變遷。

封建社會的根源,是以武力互相掠奪。人人都靠武力互相掠奪,則人人的生命財產,俱不可保。這未免太危險。所以社會逐漸進步,武力掠奪之事,總不能不懸爲厲禁。到這時代,有錢的人,拿出錢來,就要看他願否。於是有錢就是有權力。豪爽的武士,不能不俯首於狡猾慳吝的守財奴之前了。這是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根源。

平心而論:資本主義的慘酷,乃是積重以後的事。當其初興之時,較之武力主義,公平多了,溫和多了,自然是人所歡迎的。資本主義所以能取武力主義而代之,其根源即在於此。然前此社會的規則,都是根據武力優勝主義制定的,不是根據富力優勝主義制定的。

武力優勝主義,固然也是階級的偏私,且較富力優勝主義爲更惡。然而人們,(一)誰肯放棄其階級的偏私?(二)即有少數大公無我的人,亦不免爲偏見所蔽,視其階級之利益,即爲社會全體的利益;以其階級的主張,即爲社會全體的公道;這是無可如何的事。

所以資本主義的新秩序,把封建社會的舊眼光看起來,是很不入眼的;總想盡力打倒他,把舊秩序回覆。商鞅相秦,“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紛華”(《史記》本傳)。就是代表這種見解,想把富與貴不一致的情形,逆挽之,使其回覆到富與貴相一致的時代的。

然而這如何辦得到呢?封建時代,統治者階級的精神,最緊要的有兩種:一是武勇,一是不好利。惟不好利,故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惟能武勇,故威武不能屈。這是其所以能高居民上,維持其治者階級的地位的原因。在當時原非幸致。然而這種精神,也不是從天降,從地出;或者如觀念論者所說,在上者教化好,就可以致之的。人總是隨着環境變遷的。假使人而不能隨着環境變遷,則亦不能制馭環境,而爲萬物之靈了。

在封建主義全盛時,統治階級因其靠武力得來的地位的優勝,不但衣食無憂,且其生活,總較被治的人爲優裕,自然可以不言利。講到武勇,則因前此及其當時,他們的生命,是靠體力維持的(取之於自然界者如田獵。取之於人者,則爲戰爭和掠奪),自能養成其不怕死不怕苦痛的精神。到武力掠奪,懸爲厲禁,被治者的生活,反較治者爲優裕;人類維持生活最好的方法,不是靠體力取之於自然界,或奪之於團體之外,而反是靠智力以剝削團體以內的人;則環境大變了。統治階級的精神,如何能不隨之轉變呢?於是滔滔不可挽了。

在當時,中堅階層的人,因其性之所近,分爲兩派:近乎文者則爲儒,近乎武者則爲俠。古書多以儒俠並稱,亦以儒墨並稱,可見墨即是俠。儒和俠,不是孔墨所創造的兩種團體,倒是孔墨就社會上固有的兩種階級加以教化,加以改良的。

在孔墨當日,何嘗不想把這兩個階級振興起來,使之成爲國家社會的中堅?然而滔滔者終於不可挽了。儒者只成爲“貪飲食,惰作務”之徒(見《墨子·非儒篇》),俠者則成爲“盜跖之居民間者”(《史記·遊俠列傳》)。質而言之,儒者都是現在志在衣食,大些則志在富貴的讀書人。俠者則成爲現在上海所謂白相人了。

我們不否認,有少數不是這樣的人,然而少數總只是少數。這其原理,因爲在生物學上,人,大多數總是中庸的,而特別的好,和特別的壞,同爲反常的現象。所以我們贊成改良制度,使大多數的中人,都可以做好人;不贊成認現社會的制度爲天經地義,責成人在現制度之下做好人,陳義雖高,終成夢想。

直到漢代,想維持此等階級精神,以爲國家社會的中堅的,還不乏其人。試看賈誼《陳政事疏》所說聖人有金城之義,董仲舒對策說食祿之家不該與民爭利一段,均見《漢書》本傳。便可見其大概。確實,漢朝亦還有此種人。如蓋寬饒,“剛直高節,志在奉公”。兒子步行戍邊,專務舉發在位者的弊竇,又好犯顏直諫,這確是文臣的好模範。又如李廣,終身除射箭外無他嗜好,絕不言利,而於封侯之賞,卻看得很重。

廣爲衛青所陷害而死,他的兒子敢,因此射傷衛青,又給霍去病殺掉,漢武帝都因其爲外戚之故而爲之諱,然李廣的孫兒子陵,仍願爲武帝效忠。他敢以步卒五千,深入匈奴。而且“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與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見《漢書·司馬遷傳》遷報任安書),這真是一個武士的好模範。還有那奮不顧身,立功絕域的傅介子、常惠、陳湯、班超等,亦都是這一種人。然而滔滔者終於不可挽了。

在漢代,此等人已如鳳毛麟角,魏晉以後,遂絕跡不可復見。豈無好人?然更不以封建時代忠臣和武士的性質出現了。過去者已去,如死灰之不可復燃。後人談起這種封建時代的精神來,總覺得不勝惋惜。

然而無足惜也。這實在不是什麼好東西。當時文臣的見解,已不免於偏狹。武人則更其要不得。譬如李廣,因閒居之時,灞陵尉得罪了他(如灞陵尉之意,真在於奉公守法,而不是有意與他爲難,還不能算得罪他,而且是個好尉),到再起時,就請尉與俱,至軍而斬之,這算什麼行爲?他做隴西太守時,詐殺降羌800餘人,豈非武士的恥辱?至於一班出使外國之徒,利於所帶的物品,可以乾沒;還好帶私貨推銷;因此爭求奉使。到出使之後,又有許多粗魯的行爲,訛詐的舉動,以致爲國生事,引起兵端(見《史記·大宛列傳》),這真是所謂浪人,真是要不得的東西。中國幸而這種人少,要是多,所引起的外患,怕還不止五胡之亂。

封建時代的精神過去了。社會階級,遂全依貧富而分。當時所謂富者,是(一)大地主,(二)大工商家,詳見下章。晁錯《貴粟疏》說:“今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尊農夫,農夫已貧賤矣。俗之所貴,主之所賤;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上下相反,好惡乖迕,而欲國富法立,不可得也。”可見法律全然退處於無權了。

因資本的跋扈,奴婢之數,遂大爲增加。中國古代,雖有奴婢,似乎並不靠他做生產的主力。因爲這時候,土地尚未私有,舊有的土地,都屬於農民。君大夫有封地的,至多隻能苛取其租稅,強徵其勞力(即役)。至於奪農民的土地爲己有,而使奴隸從事於耕種,那是不會有這件事的(因爲如此,於經濟只有不利。所以雖有淫暴之君,亦只會棄田以爲苑囿。到暴力一過去,苑囿就又變做田了)。大規模的墾荒,或使奴隸從事於別種生產事業,那時候也不會有。

其時的奴隸,只是在家庭中,以給使令,或從事於消費品的製造(如使女奴舂米,釀酒等),爲經濟的力量所限,其勢自不能甚多。到資本主義興起後就不然了。(一)土地既已私有,向來的農奴,都隨着土地,變成地主的奴隸。王莽行王田之制,稱奴隸爲“私屬”,和田地都不得賣買。若非向來可以賣買,何必有此法令呢?這該是秦漢之世,奴婢增多的一大原因(所以奴婢是由俘虜、罪人兩政治上的原因造成的少,由經濟上的原因造成的多)。(二)農奴既變爲奴隸,從事於大規模的墾荒的,自然可以購買奴隸,使其從事耕作。(三)還可以使之從事於別種事業。如《史記·貨殖列傳》說:“刁閒收取桀黠奴,使之逐漁鹽商賈之利。所以又說童手指千,比千乘之家。如此,奴婢越多越富,其數就無制限了。

此時的奴婢,大抵是因貧窮而鬻賣的。因貧窮而賣身,自古久有其事。所以《孟子·萬章上篇》,就有人說:百里奚自鬻於秦養牲者之家。然在古代,此等要不能甚多。至漢代,則賈誼說當時之民,歲惡不入,就要“請爵賣子”,成爲經常的現象了。此等奴婢,徒以貧窮之故而賣身,和古代出於俘虜或犯罪的,大不相同,國家理應制止及救濟。

然當時的國家,非但不能如此,反亦因之以爲利。如漢武帝,令民入奴婢,得以終身復;爲郎的增秩。其時行算緡之法,遣使就郡國治隱匿不報的人的罪,沒收其奴婢甚多,都把他分配到各苑和各機關,使之從事於生產事業(見《史記·平準書》)。像漢武帝這種舉動,固然是少有的,然使奴婢從事於生產事業者,必不限於漢武帝之世,則可推想而知,奴隸遂成爲此時官私生產的要角了。

第2章 出版序第22章 賦稅(1)第12章 階級(2)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26章 兵制(2)第40章 住行(2)第28章 刑法(1)第26章 兵制(2)第16章 財產(3)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49章 宗教(1)第19章 選舉(1)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10章 政體(2)第11章 階級(1)第48章 學術(4)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8章 族制(2)第44章 語文(2)第49章 宗教(1)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46章 學術(2)第30章 刑法(3)第29章 刑法(2)第17章 官制(1)第25章 兵制(1)第5章 婚 姻(2)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24章 賦稅(3)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32章 實業(2)第30章 刑法(3)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29章 刑法(2)第16章 財產(3)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28章 刑法(1)第30章 刑法(3)第46章 學術(2)第4章 婚 姻(1)第4章 婚 姻(1)第13章 階級(3)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30章 刑法(3)第2章 出版序第43章 語文(1)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13章 階級(3)第14章 財產(1)第32章 實業(2)第31章 實業(1)第43章 語文(1)第1章 自序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15章 財產(2)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25章 兵制(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40章 住行(2)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46章 學術(2)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46章 學術(2)第32章 實業(2)第47章 學術(3)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11章 階級(1)第22章 賦稅(1)第2章 出版序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50章 宗教(2)第40章 住行(2)第36章 衣食(1)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18章 官制(2)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33章 實業(3)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23章 賦稅(2)第35章 貨幣(2)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4章 婚 姻(1)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31章 實業(1)
第2章 出版序第22章 賦稅(1)第12章 階級(2)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26章 兵制(2)第40章 住行(2)第28章 刑法(1)第26章 兵制(2)第16章 財產(3)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49章 宗教(1)第19章 選舉(1)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10章 政體(2)第11章 階級(1)第48章 學術(4)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8章 族制(2)第44章 語文(2)第49章 宗教(1)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46章 學術(2)第30章 刑法(3)第29章 刑法(2)第17章 官制(1)第25章 兵制(1)第5章 婚 姻(2)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24章 賦稅(3)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32章 實業(2)第30章 刑法(3)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29章 刑法(2)第16章 財產(3)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28章 刑法(1)第30章 刑法(3)第46章 學術(2)第4章 婚 姻(1)第4章 婚 姻(1)第13章 階級(3)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30章 刑法(3)第2章 出版序第43章 語文(1)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13章 階級(3)第14章 財產(1)第32章 實業(2)第31章 實業(1)第43章 語文(1)第1章 自序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15章 財產(2)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25章 兵制(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40章 住行(2)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46章 學術(2)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46章 學術(2)第32章 實業(2)第47章 學術(3)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11章 階級(1)第22章 賦稅(1)第2章 出版序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50章 宗教(2)第40章 住行(2)第36章 衣食(1)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18章 官制(2)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80章 明清的興亡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33章 實業(3)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23章 賦稅(2)第35章 貨幣(2)第78章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4章 婚 姻(1)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31章 實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