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階級(3)

此時的漢人和異族之間,自然不能不發生階級,史稱北齊神武帝,善於調和漢人和鮮卑。他對漢人則說:“鮮卑人是汝作客(猶今言僱工),得汝一斛粟,一匹絹,爲汝擊賊,令汝安寧,汝何爲陵之?”對鮮卑人則說:“漢人是汝奴。夫爲汝耕,婦爲汝織,輸汝粟帛,令汝溫飽,汝何爲疾之?”就儼然一爲農奴,一爲戰士了。

但此時期的異族,和自女真以後的異族,有一個大異點。自遼以前(契丹爲鮮卑宇文氏別部,實仍系五胡的分支),外夷率以漢族爲高貴而攀援之,並極仰慕其文化,不恤犧牲其民族性,而自願同化於漢族。至金以後則不然。這隻要看五胡除羯以外,無不冒託神明之胄(如拓跋氏自稱黃帝之後,宇文氏自稱炎帝之後是),金以後則無此事;北魏孝文帝,自願消滅鮮卑語,獎勵鮮卑人與漢人通婚,自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然除此以外,亦未有拒絕漢族文化的。

金世宗卻極力保存女真舊風及其語言文字。這大約由於自遼以前的異族,附塞較久,濡染漢人文化較深,金、元、清則正相反之故。渤海與金、清同族,而極仰慕漢人的文化,似由其先本與契丹雜居營州,有以致之,即其一證。

對於漢族的壓制剝削,亦是從金朝以後,才深刻起來的。五胡雖佔據中原,只是一部分政權入於其手。其人民久與漢族雜居,並未聞至此時,在社會上,享有何等特別的權利(至少在法律上大致如此)。

契丹是和漢人不雜居的。其國家的組織,分爲部族和州縣兩部分,彼此各不相干(設官分南北面,北面以治部族,南面以治州縣)。財賦之官,雖然多在南面,這是因漢族的經濟,較其部族爲發達之故,還不能算有意剝削漢人。到金朝,則把猛安謀克戶遷入中原。用集團之制,與漢族雜居,以便鎮壓。

因此故,其所耕之地,不得不連成片段。於是或藉口官地,強奪漢人的土地(如據樑王莊,太子務等名目,硬說其地是官地之類),或口稱與漢人互換,而實系強奪。使多數人民流離失所。

初遷入時,業已如此。元兵佔據河北後,盡將軍戶(即猛安謀克戶)遷於河南,又是這麼一次。遂至和漢人結成骨仇血怨,釀成滅亡以後大屠戮的慘禍了(見《廿二史札記·金末種人被害之慘》條)。

元朝則更爲野蠻。太宗時,其將別迭,要把漢人殺盡,空其地爲牧場,賴耶律楚材力爭始止(見《元史·耶律楚材傳》)。元朝分人爲蒙古、色目(猶言諸色人等,包括蒙古及漢族以外的人。其種姓詳見《輟耕錄》)、漢人(滅金所得的中國人)、南人(滅宋所得的中國人)四種,一切權利,都不平等(如各官署的長官,必用蒙古人。又如學校及科舉,漢人南人的考試較難,而出身反劣)。漢人入奴籍的甚多(見《廿二史札記·元初諸將多掠人爲私戶》條)。

明代奴僕之數驟增(見《日知錄·奴僕》條。怕和此很有關係),清朝初入關時,亦圈地以給旗民。其官缺,則滿、漢平分。又有蒙古、漢軍、包衣(滿洲人的奴僕)的專缺。刑法,則宗室、覺羅(顯祖之後稱宗室,自此以外稱覺羅。宗室俗稱黃帶子,覺羅俗稱紅帶子,因其常系紅黃色的帶子爲飾。凡漢人殺傷紅黃帶子者,罪加一等。惟在茶坊酒肆中則否,以其自褻身分也)及旗人,審訊的機關都不同(宗室、覺羅,由宗人府審訊。與人民訟者,會同戶、刑部。包衣由內務府慎刑司審訊。與人民訟者,會同地方官。旗人由將軍、都統、副都統審訊),且都有換刑(宗室以罰養贍銀代笞、杖,以板責、圈禁代徒、流、充軍。雍正十二年,並推及覺羅。其死罪則多賜自盡。旗人以鞭責代笞、杖,枷號代徒、流、充軍。死刑以斬立決爲新監候,斬監候爲絞),都是顯然的階級制度。

民族愈開化,則其自覺心愈顯著,其鬥爭即愈尖銳。處於現在生存競爭的世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誠不可以不凜然了(近來有一派議論,以爲滿、蒙等族,現在既已與漢族合爲一個國族了,從前互相爭鬥的事,就不該再提及,怕的是挑起惡感。甚至有人以爲用漢族二字,是不甚妥當的。說這是外國人分化我們的手段,我們不該盲從。殊不知歷史是歷史,現局是現局。不論何國,何族,在已往,誰沒有經過鬥爭來?現在誰還在這裡算陳帳?若慮挑起惡感,而於已往之事,多所顧忌而不敢談,則全部歷史,都只好拉雜摧燒之了。漢族兩字不宜用,試問在清朝時代的滿漢兩字,民國初年的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等語,當改作何字?歷史是一種學術,凡學術都貴真實。只要忠實從事,他自然會告訴你所以然的道理,指示你當遵循的途徑。現在當和親的道理,正可從從前的曾經鬥爭裡看出來,正不必私智穿鑿,多所顧慮)。

總而言之:凡階級的所以形成,其根源只有兩種:一種是武力的,一種是經濟的。至於種族之間,則其矛盾,倒是較淺的。

近代的人,還有一種繆見,以爲種族是一個很大的界限,同種間=的鬥爭,只是一時的現象,事過之後,關係總要比較親切些。殊不知爲人類和親的障礙的,乃是民族而非種族。種族的同異在體質上,民族的同異在文化上。體質上的同異,有形狀可見,文化上的同異,無跡象可求。在尋常人想起來,總以爲種族的同異,更難泯滅,這就是流俗之見,需要學術矯正之處。

從古以來,和我們體質相異的人,如西域深目高鼻之民,南方拳發黑身之族,爲什麼彼我之間,沒有造成嚴重的階級呢?總而言之:社會的組織,未能盡善,則集團與集團之間,利害不能無衝突。“利惟近者爲可爭,害惟近者爲尤切。”這是事實。至於體質異而利害無衝突,倒不會有什麼劇烈的鬥爭的。這是古今中外的歷史,都有很明白的證據的。所以把種族看做嚴重的問題,只是一個俗見。

近代有一種賤民。其起源,或因民族的異同,或因政治上的措置,或則社會上積習相沿,驟難改易。遂至造成一種特別等級。這在清朝時,法律上都曾予以解放。如雍正元年,于山、陝的樂戶,紹興的惰民;五年於徽州的伴檔,寧國的世僕;八年於常熟、昭文的丐戶;都令其解放同於平民。乾隆三十六年,又命廣東的蜑戶,浙江的九姓漁戶,及各省有似此者,均查照雍正元年成案辦理。這自然是一件好事情。但社會上的歧視,往往非政治之力所能轉移。所以此等階層,現在仍未能完全消滅。這是有待於視壓迫爲恥辱的人,繼續努力的了。

階級制度,在古昔是多少爲法律所維持的。及文化進步乃覺得人爲的不平等不合於理,此等法律,遂逐漸取消。然社會上的區別,則不能驟泯。社會地位的區別,顯而易見的是生活的不同。有形的如宮室衣服等等,無形的如語言舉動等等。其間的界限,爲社會所公認。彼此交際之間,上層階級,會自視爲優越,而對方亦承認其優越;下層階級,會被認爲低微,而其人亦自視爲低微。此等階級的區別,全由習慣相沿。

而人之養成其某階級的氣質,則由於教育(廣義的);維持其某階級的地位,則由於職業。舊時社會所視爲最高階級的,乃讀書做官的人,即所謂士。此種人,其物質的享受,亦無以逾於農工商。但所得的榮譽要多些。所以農工商還多希望改而爲士,而士亦不肯輕棄其地位(舊時所謂書香之家,雖甚貧窮,不肯輕易改業,即由於此)。這還是封建殘餘的勢力。

此外則惟視其財力的厚薄,以判其地位的高低。所謂貧富,應以維持其所處的階級的生活爲標準。有餘的謂之富,僅足的謂之中人,不足的謂之貧。

此自非指一時的狀況言,而當看其地位是否穩固。所謂穩固,包含三條件:即(一)財產收入,較勞力收入爲穩固。(二)有保障的職業,較無保障的爲穩固。(三)獨立經營的職業,較待人僱用的爲穩固。

階級的升降,全然視其財力。財力足以上升,即可升入上層階級。財力不能維持,即將落入下層階級。宮室衣服等,固然如此,即教育職業亦然。如農工商要改做士,則必須有力量能從師讀書;又必須有力量能與士大夫交際,久之,其士大夫的氣質,乃得養成。此係舉其一端,其他可以類推。總之,除特別幸運的降臨,凡社會上平流而進的,均必以經濟上的地位爲其基礎。

下層社會中人,總想升入上層的;上層社會中人,則想保持其地位。舊時的教育,如所謂奮勉以求上進,如所謂努力勿墜其家聲等等,無論其用意如何,其內容總不外乎此。

至於(一)剷除階級;(二)組織同階級中人,以與異階級相鬥爭;則昔時無此思想。此因(一)階級間之相去,並不甚遠;(二)而升降也還容易之故。

新式產業興起以後,情形就與從前不同。從前所謂富、中人、貧,相去實不甚遠的,今則相去甚遠(所謂中產階級,當分新舊兩種:舊的,如舊式的小企業等,勢將逐漸爲大企業所吞併。新的,如技術、管理人員等,則皆依附大資本家以自存。其生活形式,雖與上層階級爲儕,其經濟地位的危險,實與勞工無異。既無上升之望,則終不免於墜落。所以所謂中間者,實不能成爲階級。從下級升至上級,亦非徒恃才能,所能有濟。昔時的小富,個人的能力及際遇,足以致之,今之大富豪則不然。現在文明之國,所謂實業領袖,多系富豪階級中人,由別階級升入的很少)。於是雖無世襲之名,而有世襲之實。

上級的地位,既不易變動,下級的惡劣境遇,自然不易脫離。環境逼迫著人改變思想,階級鬥爭之說,就要風靡一時了。剷除階級,自是美事。但盲動則不免危險;且亦非專用激烈手段,所能有濟;所以舉措不可不極審慎。

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9章 政體(1)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11章 階級(1)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30章 刑法(3)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38章 衣食(3)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18章 官制(2)第13章 階級(3)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46章 學術(2)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31章 實業(1)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41章 教育(1)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8章 族制(2)第48章 學術(4)第21章 選舉(3)第7章 族制(1)第22章 賦稅(1)第41章 教育(1)第7章 族制(1)第35章 貨幣(2)第8章 族制(2)第29章 刑法(2)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5章 婚 姻(2)第38章 衣食(3)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18章 官制(2)第41章 教育(1)第24章 賦稅(3)第11章 階級(1)第37章 衣食(2)第35章 貨幣(2)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2章 出版序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27章 兵制(3)第45章 學術(1)第21章 選舉(3)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16章 財產(3)第22章 賦稅(1)第42章 教育(2)第39章 住行(1)第43章 語文(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49章 宗教(1)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41章 教育(1)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50章 宗教(2)第10章 政體(2)第27章 兵制(3)第13章 階級(3)第50章 宗教(2)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章 婚 姻(3)第12章 階級(2)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32章 實業(2)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15章 財產(2)第9章 政體(1)第13章 階級(3)第38章 衣食(3)第35章 貨幣(2)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16章 財產(3)第9章 政體(1)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35章 貨幣(2)第25章 兵制(1)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42章 教育(2)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
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65章 晉初的形勢第9章 政體(1)第75章 北宋的積弱第70章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11章 階級(1)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30章 刑法(3)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38章 衣食(3)第66章 五胡之亂(上)第18章 官制(2)第13章 階級(3)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46章 學術(2)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31章 實業(1)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41章 教育(1)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8章 族制(2)第48章 學術(4)第21章 選舉(3)第7章 族制(1)第22章 賦稅(1)第41章 教育(1)第7章 族制(1)第35章 貨幣(2)第8章 族制(2)第29章 刑法(2)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5章 婚 姻(2)第38章 衣食(3)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18章 官制(2)第41章 教育(1)第24章 賦稅(3)第11章 階級(1)第37章 衣食(2)第35章 貨幣(2)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2章 出版序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71章 唐朝的中衰第27章 兵制(3)第45章 學術(1)第21章 選舉(3)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16章 財產(3)第22章 賦稅(1)第42章 教育(2)第39章 住行(1)第43章 語文(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49章 宗教(1)第68章 南北朝的始末第41章 教育(1)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50章 宗教(2)第10章 政體(2)第27章 兵制(3)第13章 階級(3)第50章 宗教(2)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章 婚 姻(3)第12章 階級(2)第81章 清代的盛衰第32章 實業(2)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15章 財產(2)第9章 政體(1)第13章 階級(3)第38章 衣食(3)第35章 貨幣(2)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16章 財產(3)第9章 政體(1)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35章 貨幣(2)第25章 兵制(1)第82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42章 教育(2)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