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住行(1)

住居,亦因氣候地勢的不同,而分爲巢居、穴居兩種。《禮運》說:“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檜巢。”(見上章)《孟子》亦說:“下者爲巢,上者爲營窟。”(《滕文公·下篇》)大抵溫熱之地爲巢,幹寒之地,則爲營窟。

巢居,現在的野蠻人,猶有其制。乃將大樹的枝葉,接連起來,使其上可以容人,而將樹幹鑿成一級一級的,以便上下。亦有會造梯的。人走過後,便將梯收藏起來。《淮南子·本經訓》所謂“託嬰兒於巢上”,當即如此。後來會把樹木砍伐下來,隨意植立,再於其上橫架許多木材,就成爲屋子的骨幹。

穴居又分穴兩種:(一)最初當是就天然的洞窟,匿居其中的。(二)後來進步了,則能於地上鑿成一個窟籠,而居其中,此之謂穴。古代管建設的官,名爲司空,即由於此。(三)更進,能在地面上把土堆積起來,堆得像土窯一般,而於其上開一個窟籠,是之謂,亦作復。再進化而能版築,就成爲牆的起源了。以棟樑爲骨格,以牆爲肌肉,即成所謂宮室。所以直至現在,還稱建築爲土木工程。

中國民族,最初大約是湖居的。(一)水中可居之處稱洲,人所聚居之地稱州,州洲雖然異文,實爲一語,顯而易見(古州島同音,洲字即島字)。(二)古代有所謂明堂,其性質極爲神秘。一切政令,都自此而出(讀惠棟《明堂大道錄》可見)。阮元說:“這是由於古代簡陋,一切典禮,皆行於天子之後,後乃禮備而地分(《揅經室集明堂說》)”。這是不錯的。

《史記·封禪書》載公玉帶上《明堂圖》,水環宮垣,上有樓,從西南入,名爲崑崙,正是島居的遺象。明堂即是大學,亦稱辟雍。闢壁同字,正謂水環宮垣。雍即今之壅字,壅塞,培壅,都指土之增高而言,正象湖中島嶼。(三)《易經》泰卦上六爻辭,“城復於隍”。《爾雅·釋言》:“隍,壑也。”壑乃無水的低地。意思還和環水是一樣的。然則不但最初的建築如明堂者,取法於湖居,即後來的造城,必環繞之以濠溝,還是從湖居的遺制,蛻化而出的。

文化進步以後,不藉水爲防衛,則能居於大陸之上。斯時藉山以爲險阻。讀第四、第八、第九三章,可見。章炳麟《太炎文集》有《神權時代天子居山說》,可以參考。再進步,則城須造在較平坦之地,而藉其四周的山水以爲衛,四周的山水,是不會周匝無缺的,乃用人工造成土牆,於其平夷無險之處,加以補足,是之謂郭。郭之專於一面的,即爲長城。城是堅實可守的,郭則工程並不堅實,而且其佔地太大,必不能守。所以古代只有守城,絕無守郭之事。即長城亦是如此。

中國曆代,修造長城,有幾個時期。(一)爲戰國以前。齊國在其南邊,造有長城,秦、趙、燕三國,亦在北邊造有長城。後來秦始皇把他連接起來,就是俗話所稱爲萬里長城的。此時南方的淮夷,北方的匈奴,都是小部落。到漢朝,匈奴強大了,入塞的動輒千騎萬騎,斷非長城所能御;而前後兩呼韓邪以後,匈奴又賓服了;所以終兩漢四百年,不聞修造長城。魏晉時,北方喪亂,自然講不到什麼遠大的防禦規模。拓跋魏時,則於北邊設六鎮,藉兵力以爲防衛,亦沒有修造長城的必要,(二)然至其末年,情形就大不相同了。隋代遂屢有修築。此爲修造長城的第二時期。隋末,突厥強大了,又非長城所能御。後來的回紇、契丹亦然。所以唐朝又無修築長城之事。

(三)契丹亡後,北方的遊牧部族,不能統一,又成小小打搶的局面。所以金朝又要修造一道邊牆,從靜州起,迤邐東北行,達女真舊地。此爲修造長城的第三時期。元朝自然無庸修造長城。

(四)明時,既未能將蒙古征服,而蒙古一時亦不能統一。從元朝的汗統斷絕以後,至達延汗興起以前,蒙古對中國,並無侵犯,而只有盜塞的性質,所以明朝又修長城,以爲防衛。現代的長城,大概是明朝遺留下來的。總而言之,小小的寇盜,屯兵防之,未免勞費,無以防之又不可。造長城,實在是最經濟的方法。

從前讀史的人,有的稱秦始皇造長城,能立萬世夷夏之防,固然是夢話。有的議論他勞民傷財,也是胡說的。晁錯說秦朝北攻胡貉,置塞河上,只是指秦始皇時使蒙恬新闢之土。至於其餘的長城,因戰國時秦、趙、燕三國之舊,繕修起來的,卻並沒有費什麼工力。所以能在短時間之內,即行成功。不然,秦始皇再暴虐,也無法於短時間之內,造成延袤萬餘里的長城的。漢代的人,攻擊秦朝暴虐的很多,未免言過其實,然亦很少提及長城的,就是一個證據。

古代的房屋,有平民之居和士大夫之居兩種。士大夫之居,前爲堂,後爲室。室之左右爲房。堂只是行禮之地,人是居於室中的(室之戶在東南,牖在西南,北面亦有牖,謂之北牖。室之西南隅,即牖下,地最深隱,尊者居之,謂之奧。西北隅爲光線射入之地,謂之屋漏。東北隅稱宦。宦養也,爲飲食所藏。東南隅稱宦,亦深隱之義。室之中央,謂之中霤,爲雨水所溜入。此乃穴居時代,洞穴開口在上的遺象。古之牖即今之窗,是開在牆上的。其所謂窗,開在屋頂上,今人謂之天窗)。

平民之居,據晁錯《移民塞下疏》說:“古之徙遠方以實廣虛也,先爲築室。家有一堂二內。”《漢書》注引張晏曰:“二內,二房也。”此即今三開間的屋。據此,則平民之居,較之士大夫之居,就是少了一個堂。這個到現在還是如此。

士大夫之家,前有廳事,即古人所謂堂。平民之家無有。以中間的一間屋,行禮待客,左右兩間供住居,即是一堂二內之制。簡而言之,就是以室爲堂,以房爲室罷了。古總稱一所屋子謂之宮。

《禮記·內則》說“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則一對成年的夫妻,就有一所獨立的屋子。後世則不然。一所屋子,往往包含着許多進的堂和內,而前面只有一個廳事。這就是許多房和室,合用一個堂、包含在一個宮內,較古代經濟多了。這大約因爲古代地曠人希,地皮不甚值錢,後世則不然之故。

又古代建築技術的關係淺,人人可以自爲,士大夫之家,又可役民爲之。後世則建築日益專門,非僱人爲之不可(《論衡·量知篇》:“能斫削柱樑,謂之木匠。能穿鑿穴坎,謂之土匠。”則在漢代,民間建築,亦已有專門的人)。這亦是造屋的人,要謀節省的一個原因。

古人造樓的技術,似乎是很拙的。所以要求眺望之所,就只得於城闕之上。闕是門旁牆上的小屋。天子諸侯的宮門上,也是有的。因其可以登高眺遠,所以亦謂之觀。《禮記·禮運》“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即指此。古所謂縣法象魏者,亦即其地。魏與巍同字,大概因其建築高,所以稱之爲魏。象字當本指法象言,與建築無涉。因魏爲縣法之地,單音字變爲複音詞時,就稱其地爲象魏了。

《爾雅·釋宮》:“四方而高曰臺。有木者謂之榭。陝而修曲曰樓。”(陝同狹)《注》雲:“臺,積土爲之。”榭是在土臺之上,再造四方的木屋。樓乃榭之別名,不過其形狀有正方修曲之異而已,這都是供遊觀眺望之所,並不是可以住人的。

《孟子·盡心下篇》:“孟子之滕,館於上宮。”趙《注》說:“上宮,樓也。”這句話恐未必確。因爲造樓之技甚拙,所以中國的建築,是向平面發展,而不是向空中發展的。所謂大房屋,只是地盤大,屋子多,將許多屋連結而成,而兩層三層的高樓很少。這個和建築所用的材料,亦有關係。因爲中國的建築,用石材很少,所用的全是土木,木的支持力固不大,土尤易於傾圯。煉熟的土,即磚瓦,要好些,然其發達似甚晚。

《爾雅·釋宮》:“瓴甋謂之甓。”“廟中路謂之唐”。甓即磚。《詩經·陳風》說“中唐有甓”,則磚僅用以鋪路。其牆,大抵是用土造的。土牆不好看,所以富者要被以文錦。我們現在婚、喪,生日等事,以緞等物送人,謂之幛,還是這個遺俗;而紙糊牆壁,也是從此蛻化而來的。

《晉書·赫連勃勃載記》說他蒸土以築統萬城,可見當時磚尚甚少。不然,何不用磚砌,而要臨時蒸土呢?無怪古代的富者,造屋只能用土牆了。建築材料,多用土木,和古代建築的不能保存,也有關係。因爲其不如石材的能持久。而用木材太多,又易於引起火患。前代的杭州,近代的漢口,即其殷鑑。

建築在中國,是算不得發達的。固然,研究起世界建築史來,中國亦是其中的一系(東洋建築,有三大系統:(一)中國,(二)印度,(三)回教[編者注,伊斯蘭教],見伊東忠太《中國建築史》,商務印書館本)。歷代著名的建築,如秦之阿房宮,漢之建章宮,陳後主的臨春、結綺、望春三閣,隋煬帝的西苑,宋徽宗的艮嶽,清朝的圓明園、頤和園,以及私家的園林等,講究的亦屬不少。然以中國之大言之,究系滄海一粟。

建築的技術,詳見宋朝的《營造法式》,明朝的《天工開物》等書。雖然亦有可觀,然把別種文明比例起來,則亦無足稱道。此其所以然:(一)因(甲)古代的造屋,乃系役民爲之,濫用民力,是件暴虐的事。(乙)又古代最講究禮,生活有一定的軌範,苟非無道之君,即物力有餘,亦不敢過於奢侈。所以政治上相傳,以卑宮室爲美談,事土木爲大戒。

(二)崇閎壯麗的建築,必與迷信爲緣。中國人對於宗教的迷信,是不深的。祭神只是臨時設壇或除地,根本便沒有建築。對於祖宗的祭祀,雖然看得隆重,然廟寢之制,大略相同。後世立家廟等,亦受古禮的限制,不能任意奢侈。

佛教東來,是不受古禮限制的,而且其教義很能誘致人使其佈施財物。道家因之,亦從事於模仿寺觀,遂成爲有名的建築,印度的建築術,亦因此而輸入中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一時亦呈相當的盛況。然此等迷信,宋學興起以後,又漸漸的淡了。

現在佛寺道觀雖多,較之緬甸日本等國,尚且不逮。十分崇閎壯麗的建築,亦復很少,不過因其多在名山勝地,所以爲人所讚賞罷了。

(三)遊樂之處,古代謂之苑囿。苑是隻有草木的,囿是兼有禽獸的。均系將天然的地方,劃出一區來,施以禁御,而於其中射獵以爲娛,收其果實等以爲利,根本沒有什麼建築物。所以其大可至於方數十里(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齊宣王之囿,方四十里,見《孟子·梁惠王下篇》)。至於私家的園林,則其源起於園。園乃種果樹之地,因於其間疊石穿池,造幾間房屋,以資休憩,亦不是甚麼奢侈的事。後來雖有踵事增華,刻意經營的人,究竟爲數亦不多,而且其規模亦不大。

以上均系中國建築不甚發達的原因。揆厥由來,乃由於(一)政治的比較清明,(二)迷信的比較不深,(三)經濟的比較平等。以物質文明言,固然較之別國,不免有媿色,以文化論,倒是足以自豪的。

朱熹說:“教學者如扶醉人,扶得東來西又倒。”個人的爲學如是,社會的文化亦然。奢侈之弊,中國雖比較好些,然又失之簡陋了。《日知錄·館舍》條說:“讀孫樵《書褒城驛壁》,乃知其有沼,有魚,有舟。讀杜子美《秦州雜詩》,又知其驛之有池,有林,有竹。今之驛舍,殆於隸人之垣矣。予見天下州之爲唐舊治者,其城郭必皆寬廣,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之爲唐舊刱者,其基址必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時彌近者制彌陋。”亭林的足跡,所至甚多,而且是極留心觀察的人,其言當極可信。

此等簡陋苟且,是不能藉口於節儉的。其原因安在呢?亭林說:是由於“國家取州縣之財,纖豪盡歸之於上,而吏與民交困,遂無以爲修舉之資”。這固然是一個原因。我以爲(一)役法漸廢,公共的建築,不能徵工,而必須僱工。(二)唐以前古市政的規制猶存,宋以後逐漸破壞(如第十一章所述,唐設市還有定地,開市還有定期,宋以後漸漸不然,亦其一證),亦是重要的原因。

從西歐文明輸入後,建築之術,較之昔日,可謂大有進步了;所用的材料亦不同;這確是文明進步之賜。惟住居與衣食,關係民生,同樣重要。處處須顧及大多數人的安適,而不容少數人恃其財力,任意橫行,和別種事情,也是一樣的。

古代的居民,本來有一定的規畫。《王制》所謂“司空執度以度地,居民山川沮澤(看地形),時四時(看氣候)”,即其遺制。其大要,在於“地、邑、民居,必參相得”。地就是田。有多少田,要多少人種,就建築多少人守衛所要的城邑,和居住所須的房屋。據此看來,現在大都市中的擁擠,就是一件無法度而不該放任的事情了。

宮室的等級和限制,歷代都是有的(可參看《明史·輿服志》所載宮室制度)。依等級而設限制,現在雖不容仿效,然限制還是該有的。對外的觀瞻,也並不繫於建築的侈儉。若因外使來遊,而拆毀貧民住居的房子,這種行爲,就要成爲隋煬帝第二了。

講宮室既畢,請再略講室中的器用。室中的器用,最緊要的,就是桌椅牀榻等。這亦是所以供人居處,與宮室同其功的。古人都席地而坐。其坐,略似今日的跪,不過腰不伸直。腰伸直便是跪,頓下便是坐。所以古禮跪而行之之時頗多。因爲較直立反覺便利。其憑藉則用幾,據阮諶《禮圖》,長5尺,廣1尺,高1尺2寸(《禮記·曾子問》疏引)。

較現在的凳還低,寢則有牀。所以《詩經》說:“乃生男子,載寢之牀。”後來坐亦用牀。所以《高士傳》說:管寧居遼東,坐一木榻,五十餘年,未嘗箕股,其榻當膝處皆穿(《三國魏志》本傳《注》引)。觀此,知其坐亦是跪坐。

現在的垂足而坐,是胡人之習。從西域輸入的。所坐的牀,亦謂之胡牀。從胡牀輸入後,桌椅等物,就漸漸興起了。

古人室中,亦生火以取暖。《漢書·食貨志》說:“冬民既入,婦人同巷相從夜績。”“必相從者,所以省費燎火。”顏師古說:“燎所以爲明,火所以爲溫也。”這種火,大約是熅火。是貧民之家的樣子。《左傳》昭公十年說,宋元公(爲太子時)惡寺人柳,欲殺之到元公的父親死了,元公繼位爲君,柳伺候元公將到之處,先熾炭於位,將至則去之,到葬時,又有寵。又定公三年,說邾子自投於牀,廢於爐炭(《注》“廢,墮也”),遂卒。則貴族室中取暖皆用炭。從沒有用炕的。

《日知錄》說:“《舊唐書·東夷高麗傳》:冬月皆作長坑,下然熅火以取暖,此即今之土炕也,但作坑字。”則此俗源於東北夷。大約隨女真輸入中國北方的,實不合於衛生。

論居處及所用的器物既竟,還要略論歷代的葬埋。古代的葬有兩種:孟子所謂“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滕文公上篇》)蓋田獵之民所行。《易經·繫辭傳》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則農耕之民之俗。一個貴族,有其公共的葬地。一個都邑,亦有其指定卜葬的區域。《周官》冢人掌公墓之地,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是其制。

後世的人說:古人重神不重形。其理由:是古不墓祭。然孟子說齊有東郭壑間之祭者(《離婁下篇》),即是墓祭。又說孔子死後,子貢“築室於場,獨居三年然後歸”(《滕文公上篇》),此即後世之廬墓。

《禮記·曲禮》:“大夫士去其國,止之曰:奈何去墳墓也?”《檀弓》:“去國則哭於墓而後行,反其國不哭,展墓而入。”又說:“大公封於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於周。”則古人視墳墓,實不爲不重。大概知識程度愈低,則愈相信虛無之事。愈高,則愈必耳聞目見,而後肯信。所以隨著社會的開化,對於靈魂的迷信,日益動搖,對於體魄的重視,卻日益加甚。

《檀弓》說:“延陵季子適齊。比其反也,其長子死,葬於嬴博之間。”“既封,左袒,右還其封,且號者三,曰: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無不之也,而遂行。”這很足以表示重視精神,輕視體魄的見解,怕反是吳國開化較晚,才如此的。如此,富貴之家,有權力的,遂盡力於厚葬。

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27章 兵制(3)第42章 教育(2)第41章 教育(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24章 賦稅(3)第31章 實業(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48章 學術(4)第6章 婚 姻(3)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10章 政體(2)第9章 政體(1)第6章 婚 姻(3)第37章 衣食(2)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19章 選舉(1)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42章 教育(2)第5章 婚 姻(2)第10章 政體(2)第37章 衣食(2)第14章 財產(1)第36章 衣食(1)第48章 學術(4)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16章 財產(3)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35章 貨幣(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30章 刑法(3)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46章 學術(2)第47章 學術(3)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3章 緒論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16章 財產(3)第5章 婚 姻(2)第24章 賦稅(3)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9章 住行(1)第22章 賦稅(1)第33章 實業(3)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10章 政體(2)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9章 刑法(2)第20章 選舉(2)第50章 宗教(2)第37章 衣食(2)第50章 宗教(2)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28章 刑法(1)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24章 賦稅(3)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36章 衣食(1)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19章 選舉(1)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19章 選舉(1)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30章 刑法(3)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27章 兵制(3)第18章 官制(2)第5章 婚 姻(2)第47章 學術(3)第26章 兵制(2)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20章 選舉(2)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24章 賦稅(3)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2章 出版序
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27章 兵制(3)第42章 教育(2)第41章 教育(1)第74章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24章 賦稅(3)第31章 實業(1)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48章 學術(4)第6章 婚 姻(3)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10章 政體(2)第9章 政體(1)第6章 婚 姻(3)第37章 衣食(2)第51章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19章 選舉(1)第67章 五胡之亂(下)第42章 教育(2)第5章 婚 姻(2)第10章 政體(2)第37章 衣食(2)第14章 財產(1)第36章 衣食(1)第48章 學術(4)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16章 財產(3)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35章 貨幣(2)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85章 清朝的覆亡第30章 刑法(3)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46章 學術(2)第47章 學術(3)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3章 緒論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16章 財產(3)第5章 婚 姻(2)第24章 賦稅(3)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60章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39章 住行(1)第22章 賦稅(1)第33章 實業(3)第57章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58章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10章 政體(2)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29章 刑法(2)第20章 選舉(2)第50章 宗教(2)第37章 衣食(2)第50章 宗教(2)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28章 刑法(1)第63章 後漢的盛衰第24章 賦稅(3)第73章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52章 中國史的年代第53章 古代的開化第76章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36章 衣食(1)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61章 前漢的衰亡第83章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19章 選舉(1)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19章 選舉(1)第79章 明朝的盛衰第30章 刑法(3)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69章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72章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27章 兵制(3)第18章 官制(2)第5章 婚 姻(2)第47章 學術(3)第26章 兵制(2)第84章 清朝的衰亂第56章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20章 選舉(2)第59章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55章 春秋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24章 賦稅(3)第54章 夏殷西周的事蹟第64章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2章 出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