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奴僕心思

賴嬤嬤知莫鸞脾性,從不敢表露對蘇彧的過多關心,只是找個理由轉移話題罷了。她心裡頭明白的很,對她們這等前程乃至生死都握於人手的奴才來說,獻殷勤不是這樣獻的——莫鸞將兒女看得極重,誰在兒女心中的情分超過她,她就瞧誰不痛快。這些年明裡暗裡打發走的奶孃、使女也不知多少,偏偏還佔着理。譬如兒子快娶親了,房裡人應當儘早打發走,旁人見了,還要贊她知禮呢!

跟着這樣的主子,即便有十二分的忠心,日子一長,也只能剩下三四分了。賴嬤嬤滿心都是如何撇開自己,暗道一聲抱歉,便拿即將進蘇家大門的刑氏開刀。只見她滿面堆笑,大力奉承道:“是奴婢想岔了,大郎君何等出色,查案之事怎麼難得倒他?若是手下得力,大郎君指不定一兩個月就回來了,還能趕上二郎君的婚宴呢!”

莫鸞雖明白前世這樁大案足足查了八個月功夫,才宣告水落石出,被賴嬤嬤這麼一恭維,仍舊志得意滿,心道他們不知罪魁禍首是誰,自然需要極久。我兒知曉真兇,豈非手到擒來?待聽得賴嬤嬤提起蘇榮的親事,莫鸞定了定神,心生一條“妙計”。

說來也好笑,莫鸞對兒女極爲關切,恨不得將他們攥在手心,奈何前頭三個兒子的婚事,竟無一是她屬意的。

秦琬和安笙暫且不提,就連老二蘇榮的婚事,亦是魏王發的話——安南伯邢超雖平了江南叛亂,卻因坐視姜家陷害蕭譽、趙肅二人之故,被聖人高高掛起,失了實權。

人走茶涼的道理,邢超明白得很,正因爲如此,他乾脆利落地投靠了魏王,願將手中尚存的幾分軍權和人脈悉數呈上。若是再等幾年,他就什麼都不算了,哪怕想投靠諸王,也沒了討價還價的資本。

事實證明,邢超的決斷十分正確,也得到了足夠的補償。不僅如此,作爲回報的條件之一和盟約的象徵,魏王便讓蘇銳的次子蘇榮和邢超的三女兒訂了親。

莫鸞對這樁婚事顯然是不滿意的,她連秦琬都看不上,如何瞧得上一個失勢伯爵的女兒?只不過魏王發了話,她不敢不從,哪怕事後寫信告訴蘇銳,蘇銳不同意也沒辦法。風聲都傳出去了,還能怎麼辦呢?總不能好好的結親變成結仇吧?

刑氏不同於秦琬,蘇家有求於代王,莫鸞再怎麼不喜歡秦琬,秦琬的底氣依然足得很,刑氏就不一樣了。莫鸞早就不指望秦琬和安笙做孝順媳婦,又不喜歡刑氏,待刑氏進了門……一想到這裡,莫鸞的臉上就多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笑意。

秦琬漫天撒錢,又給丈夫送絕色使女,無人不說她好,自己當家多年尚且難做,何況刑氏一個新媳婦呢?既然秦琬一進門就接管了家務,如今身子又重,自己將家事交給刑氏,也沒人能說不是。想到這裡,莫鸞心中快慰,輕聲細語地陳述自己的決定:“四郎和苒苒的年紀也不小了,橫豎家事理順了手,按成例來便是,有兒媳婦搭一把手,我也可專心他倆的婚事。”

賴嬤嬤聽莫鸞這樣說,一顆心徹底涼了。

她也是做了多年婆婆的人,婆婆對媳婦的一些小心思,她心裡清楚得很,但她更明白家和萬事興的道理。之所以提起刑氏,不過是怕莫鸞遷怒自己,找個理由轉移莫鸞的注意力,提醒她,又有一個女人來搶你的兒子。怎能想到莫鸞自私至此,就因秦琬沒事事都順着她,便在刑氏還沒進門時,便定好了主意,讓刑氏和秦琬打擂臺?

往小裡說,這只是女人間的事情,後宅裡的紛爭;往大里說,豈能不讓人想到蘇家的爵位之爭?田舍翁含辛茹苦一輩子攢下的幾畝土地,幾間茅屋,兒孫尚要爭得不可開交,何況與金山銀山無異的爵位?若是人人都謙恭禮讓,朝廷何須以律法定下傳承,強調嫡長子的名分?

賴嬤嬤乃是世僕出身,祖祖輩輩都是大戶人家的奴才,陰私秘辛也聽了不少,糊塗或刻薄的主子也不是沒見過,像莫鸞這樣的卻不多見,免不得心驚肉跳。

尋常奴才並無休沐一說,賴嬤嬤因深受莫鸞信賴,夫婿又是莫鸞名下一間鋪子的掌櫃,兩人在外頭也置辦了一份不錯的家業,每個月都能回家一兩次。

她在夫家的地位超然,每次回家,莫說兒子媳婦殷勤萬分,就連錢掌櫃也絕不會參加什麼應酬,一定會趕回來陪她。這一日,她照例回了孃家,對錢掌櫃說:“我尋思許久,還是覺得,咱們想個法子推了吧!我一想到這樁案子的厲害,一顆心就砰砰直跳。”

莫鸞的長子得的晚,成親又晚,故賴嬤嬤雖只比莫鸞大兩歲,長孫卻已是半大小子了。

她受莫鸞重用,兒孫也得了福分,蘇彧外出查案,不出意外的話,隨同出行的奴僕中,她的兒孫總要佔上一兩個。賴嬤嬤可不明白莫鸞的信心來自哪裡,她一想到蘇彧從沒辦過案,真正斷案如神的高翰又是魯王的人,心裡頭就不安的很。

這也是受話本傳奇的影響了,君不見那些探案的故事中,破案的主兒是不會死的,身邊的人卻一個接一個被殺。賴嬤嬤聽多了此類的故事,免不得爲兒孫的性命擔心起來。

錢掌櫃比賴嬤嬤機敏些,更明白如今局勢的複雜,也不想讓兒孫捲入這些是非裡,卻又有些擔心:“莫夫人會答應?”那位看上去寬仁慈和的夫人,對賬簿抓得很緊,他們這些掌櫃貪幾分也就罷了,略多一些就會被警告甚至罷免。即便不對主家心生怨懟,也會認爲莫鸞實在厲害,這樣強的掌控欲,容得下他們家臨陣退縮?

賴嬤嬤咬了咬牙,將心一橫:“珍娘不是來了天葵麼?讓她跟着大郎君出去!”貼身伺候蘇彧的女人,總比需要外出辦差的男人安全吧?

珍娘是錢掌櫃和賴嬤嬤的小女兒,今年連十四歲都不到。中年得女,自然如珠如寶,否則也不會得個“珍娘”的名頭。她生得清秀可人,嘴巴又甜,素來被父母所寵愛,但與幼子、長孫相比,小女兒又算不得什麼了。

錢掌櫃一聽,臉色就嚴肅起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你——究竟是怎麼想的?”

錢珍打小也是呼奴喚婢,嬌生慣養長大的,端茶遞水的活計未必幹得過來,哪怕是做媵妾,心機容貌也差了許多急於飛上枝頭的女人一大截。哪怕蘇彧一直留在府裡,錢掌櫃都不想讓女兒去做妾,倒不是心疼她做小伏低,對他們這種人來說,能給世子爺做有名分的妾,無異於祖墳冒青煙。錢掌櫃之所以不樂意,完全是明白女兒的性子,真不像能以討好男人爲生的人。

賴嬤嬤含含糊糊地說了自己的顧慮,纔有些頹然地說:“我也清楚,珍孃的性子、容貌,實在……她不受寵,便不可能與縣主別苗頭,反而要日日奉承討好縣主。我這些日子冷眼瞧着,縣主壓根沒將姬妾美婢當做一回事,哪怕是一條狗,養熟了還有幾分情面在,何況是人呢?我也不求她在縣主面前能說得上話,只求關鍵的時候,縣主能見她一面,聽她說幾句話,咱們一家說不定就有救了!”

莫鸞心狠手辣,冷酷自私至此,賴嬤嬤真是怕了。對方連嫡親的兒子都不關心,爲一己私慾可以挑得家宅不和,指不定哪天就覺得自己知道太多了,將她一家都送入黃泉呢?背主之人雖會被人瞧不起,若是活都活不下去,誰還管別人的眼光?說句不好聽的,莫鸞對賴嬤嬤的信重,歸根到底,也只是將她當做一條不會叫也不背主的狗罷了。既然都是做狗,尊嚴、名譽什麼先拋到一邊,活下去纔是正經。

錢掌櫃想到莫鸞經常將鋪子裡的收成提出來,不知道支到哪兒去,心裡頭也有些惴惴。他斟酌半響,還是點了點頭,嘆道:“也只能如此了,珍娘……是我們對不住她。”

夫妻倆打定主意,半是誆騙半是誘哄,錢珍做着錦衣玉食,榮寵備至的美夢,二話不說點了頭,賴嬤嬤便去與莫鸞說這件事。

莫鸞見賴嬤嬤左眼寫着“熱切”,右眼寫着“期盼”,好笑的同時也有些得意,心道自己的兒子果然前程大好,心腹奴才的女兒纔來天葵,剛能侍奉人就巴巴地送過來,做個沒名分的使女也願意。轉念一想,又覺得有些不妥——蘇彧此番出行,本就不能帶太多人,尤其是女人。若是內宅有錢家的人吹枕邊風,外頭又使喚錢家的男人,未免有些不妥,便道:“既是如此,你家小子也不用整理行裝了,這幾日好好聚一聚,省得忙裡忙外的。”

賴嬤嬤一聽,失望不過一霎,立刻打起精神。

莫鸞見狀,更是信了賴嬤嬤的忠心。

這則消息傳到秦琬那兒,秦琬挑了挑眉,玩味地說:“看樣子,老天都在幫我。”

第二百三十章 兩位公主第一百七十六章 禮之大禮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人行徑第四百一十七章 壽春郡公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身相代第二章 代王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陵郡主第八十一章 趙王妻女第五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改變命運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速不達第一百一十三章 施以恩德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三百零九章 兩位公主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孽何存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四十六章 自掘墳墓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一百二十一章 茶樓酒肆第八十一章 趙王妻女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六十八章 良師益友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三十四章 道長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九十二章第十章 趙九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來橫禍第四百零九章 君臣之分第二百一十二章 馮歡生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本性難掩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二百三十六章 紀家舊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舉棋不定第一百八十八章 書房之爭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導師人選第四百三十章 輕盜甲兵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三十章 可憐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四百七十七章 臣子難爲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二百四十六章 代王心思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四十二章 天子一怒第十九章 生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升降起伏第二百九十七章 兄妹情深第四百二十二章 獨斷專行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家無情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家無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八章 拒絕第四百六十章 時光難留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劫難渡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氏修儀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六十七章 愚不可及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二百七十九章 計劃未來第二百零一章 見微知著第三百七十九章 無奈現狀第四百四十章 以爲得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黨事宜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零六章 算計成空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第二十四章 侯妾第十八章 成長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一百八十五章 傢俬豐厚第七十五章 急功近利第四百五十七章 致命一擊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取捨第四百零四章 理想現實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人行徑第三百六十四章 弊端初顯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一百零三章 棋局初顯第三百三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三百一十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一十七章 壽春郡公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六十章 庶出子女
第二百三十章 兩位公主第一百七十六章 禮之大禮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人行徑第四百一十七章 壽春郡公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身相代第二章 代王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陵郡主第八十一章 趙王妻女第五十八章 苦盡甘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改變命運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速不達第一百一十三章 施以恩德第四百六十九章 赤膊上陣第三百零九章 兩位公主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孽何存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四十六章 自掘墳墓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一百二十一章 茶樓酒肆第八十一章 趙王妻女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六十八章 良師益友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三十四章 道長第三百六十一章 千里江山第九十二章第十章 趙九第一百三十八章 飛來橫禍第四百零九章 君臣之分第二百一十二章 馮歡生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本性難掩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幕揭開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二百三十六章 紀家舊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舉棋不定第一百八十八章 書房之爭第四百七十章 國之儲貳第一百七十七章 曲成郡公第一百四十八章 穆家退路第四百四十四章 導師人選第四百三十章 輕盜甲兵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三十章 可憐第四百二十一章 何患無辭第四百七十七章 臣子難爲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二百四十六章 代王心思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四十二章 天子一怒第十九章 生變第三百五十七章 升降起伏第二百九十七章 兄妹情深第四百二十二章 獨斷專行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家無情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家無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八章 拒絕第四百六十章 時光難留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劫難渡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氏修儀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六十七章 愚不可及第一百三十三章 陽奉陰違第二百七十九章 計劃未來第二百零一章 見微知著第三百七十九章 無奈現狀第四百四十章 以爲得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上黨事宜第四百二十三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零六章 算計成空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六十二章 過猶不及第二十四章 侯妾第十八章 成長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一百八十五章 傢俬豐厚第七十五章 急功近利第四百五十七章 致命一擊第四百六十四章 進退取捨第四百零四章 理想現實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人行徑第三百六十四章 弊端初顯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三百七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一百零三章 棋局初顯第三百三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三百一十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一十七章 壽春郡公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卑與否第二百三十一章 遇人不淑第一百七十二章 烈火烹油第六十章 庶出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