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代王府的長史姓吳,名利,年紀不過三十許,辦事卻沉穩老練得如同五六十歲的人。他對秦琬的態度十分恭敬不說,旁人指責秦琬進出代王書房不合規矩的時候,他也一句話都不說。即便秦琬要看賜田和永業田的收成,他也二話不說,直接將賬冊呈上,比起旁人自以爲是的指責,態度不能再好。

越是這樣,秦琬便越警惕。

她心中明白得很,自己不是個爺們,插手外事的做法必定會招來男人的不滿。只不過,有求於她的人會忽視掉這一點,頂多心中嘀咕,明面上仍舊上着趕着,對她趨奉不已。至於聖人賜予,或是昔日的王府屬官……這些人個個自命清高得很,對着她這個縣主,恭敬有之,卻見不得她逾越,吳利沒半點反應,反倒不正常。

“他雖是聖人親賜的代王府長史,卻不能和殿下硬着來,若認不清自己的身份,那些被趕走的傢伙便是前車之鑑。”裴熙懶懶道,“我瞧吳利的模樣,也不是很看得上秦放,頂多試探一番。他的心思,應當放在王府採買的那些女子身上纔是。”

談起人人尊敬的代王府長史,裴熙的態度始終是懶散的,甚至帶了一絲譏諷:“他若耿介正直,便不會對你半點異議也無,可見這人很識趣,異常有自知之明,再說了……”他望着秦琬,頓了一頓,才說,“依這些人的心思,殿下做個宗正寺卿也就到頭了,你身爲女子,總要嫁人。他只要小心侍奉小主子,熬到你出嫁,大王身邊第一謀臣的位置仍舊是他坐,沒必要這時候與你生出不痛快。”

裴熙是洛陽裴氏這一輩最優秀的子弟,不可能一輩子做代王府的祭酒,他一走,秦琬一嫁,代王外事能找沈曼商量,讓沈淮幫忙不錯,真正用得着的,還不是吳利麼?

“話是這麼說,可……”秦琬輕輕嘆了一聲,慢悠悠地感慨道,“還真是讓人……不快啊!”

裴熙掃了她一眼,壓根不把她的話放心上:“不快?你還會不快?若你真在意這事,早就巴巴地去相看庶母的人選了,豈會坐在這地方,與我談論着隋桎和隋轅?”

“這對雙生子極有意思。”秦琬笑了笑,望着裴熙,“我可不信,你沒見過隋桎。”

“見過,那傢伙自負得很,看上去恭恭敬敬,實際上目中無人,當利公主不喜歡他一點都不奇怪。”裴熙很自然地下了評價,想了想,補上一句,“你應該也不會喜歡他,他壓根就不會拿正眼看女人,依我看,哪怕是嫡親的母親,又或是結髮妻子,在他眼裡也和一朵花,一本書沒什麼區別。”欣賞歸欣賞,也會施捨關懷和微笑,卻壓根沒往心裡去,更遑論付出感情。

對這種人來說,真正吸引他們的,唯有名利,除此之外,一切都不重要。

秦琬微微一笑,不承認,也不否認。

她對隋桎的感覺,的確沒有對隋轅來得好。

“不過,你也別覺得隋轅多好。”裴熙不屑道,“二傻子一個,心再真有什麼用,不會做表面功夫就罷了,連點真才實學都沒有,順風順水活這麼大,全是運氣好!”

秦琬聽了,忍不住放聲笑了起來。

裴熙知她看穿自己嫉妒隋轅有當利公主愛護,小聲嘀咕了幾句,知曉對秦琬不管用,便道:“你盯着隋轅也沒用,他再怎麼不中用,也有當利公主護着,唆使他的人即便得手,也很難活過第二天。”

“隋轅挺好的,人熟,路也熟,比秦放少一分戰戰兢兢,沒事時可以找他玩。”秦琬也不是全爲利益才接近隋轅,她對這個人的興趣居多,也懶得談自己有幾分真心,幾分假意,換了個話題,“說起來,蘇銳與潁川陸氏的人有什麼深厚交情,竟敢半路截胡,將安小姐接回自己家?”

裴熙搖了搖頭,也有些奇怪:“據我所知,蘇銳壓根不認識潁川陸氏的人,如果說聯繫……莫夫人與陸夫人都在城北有座莊子,兩家捱得很近,算麼?”

此言一出,秦琬就用一種異樣的眼神看着裴熙,裴熙聳了聳肩,無奈道:“別這樣看我,實話告訴你,莫夫人做出這件事的時候,安、穆兩家就將蘇銳差了個底兒掉,硬是沒發現他們有什麼聯繫。思來想去,只能歸功於莫夫人直言仗義,那段日子,魏王在朝上可不好過。否則,你以爲懷獻太子爲什麼刁難魏王?僅僅是因爲一個交趾,一個安南大都護?懷獻太子眼高於頂,區區交趾怎會放在眼裡?嶺南雖富庶,卻因地勢之故,極易偏安一隅,不若西北難啃,若不是因着天一樓,豈會有這麼一出?”

無論哪朝哪代,太子已立的情況下,兄弟居然打“天下第一藏書樓”的主意,太子都不會開心的。

“懷獻太子——”秦琬沉默許久,方搖了搖頭,“應當是個極聰明的人吧?”

“聰明歸聰明,只可惜身份地位太高,有些事情……嘿,白白被矇蔽住了眼睛。”

這句話當真發人深省,秦琬深深看了一眼裴熙,才道:“我知他們必定細細查過,只是,當真沒問題?”

“沒有。”裴熙很直接地說,“城北與北衙毗鄰,一旦有什麼事,最先遭殃得就是住在郊外莊子裡的人。故京城四方,除了東邊的皇莊之外,其餘三面,最便宜得就是北邊的莊子。潁川陸氏遭人逼迫,沒落得厲害,好的莊子鋪面全被人買光了,就剩下這件沒人要的。莫家是新貴,全賴莫忱一人撐着,家底也不甚豐厚。他們家與北衙有些關係,又沒太多錢財,買下這莊子的時候,莫夫人至多不過十歲。王府的情況特殊,殿下無嫡出男丁,莫夫人卻有好幾個嫡親的叔叔,父親也沒事,怎麼輪得到她做主?再說了,莫家和蘇家也無甚關係,莫夫人執意嫁給蘇銳,差點惡了孃家的事情,長安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上溯三代,也談不上什麼往來,更莫要說什麼交情。”

秦琬聽了,微微皺眉,不解道:“以魏王的謹慎和尷尬地位,理應不會做這等事……”

“這是自然,若此事是他指示的,他還能執掌刑部?”裴熙嗤笑一聲,興致缺缺,“指不定是婦道人家的心血來潮,咱們卻這樣如臨大敵,實在無趣。”

“也對,事情既然成了定居,也無需多想。莫夫人養了安娘子倒也罷了,若她將安娘子留在自家,昔日的好名聲就半點不剩。”

秦琬對性別問題有些敏感,本能地有點排斥揣摩夫人的心意,聽見裴熙這樣說,便點了點頭,沒再多問,轉向另一個自己很感興趣的方面:“對了,你說安家和穆家?他們有什麼關係?”

“哦?你不知道?”

“我初來乍到,事情又多,哪裡什麼都知道?”

裴熙一副“這麼重要的事情你居然不知道”的表情,鄙視了一下秦琬,才說:“太宗明德皇后有個妹妹,嫁到臨川侯安家,便是五年前過世的臨川侯太夫人。”

秦琬聞言,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看樣子,善妒是穆家的傳統。”

若是這位太夫人多子多福,安娘子也不會淪落到一介孤女,不得不庇護到毫無關係的異姓人籬下。

“不錯,臨川侯並不喜歡髮妻,夫妻倆爭鋒相對多年,大兒子夾在父母間左右爲難,憂思過度,落得個英年早逝的結局。小兒子便被太夫人寵得很,生生養成了一個紈絝。若非如此,安家何至於沒落得連你都沒聽說的境地?但在二十年前,不,應當說,哪怕在五年前,都無人敢小覷安家。”

秦琬微微挑眉,語帶深意:“因爲臨川侯太夫人姓穆?”

裴熙冷冷一笑,毫不避諱:“因爲臨川侯太夫人姓穆!”

“這穆家……”秦琬勾起脣角,神色和煦如同春風,卻掩不住眼底的冷意,“再這樣下去,朝堂究竟是姓秦,還是姓穆?”

“也不能這樣說,穆家還是有些優秀的人才的。”裴熙似笑非笑,“只不過,他們的能力與地位,並不能很好地對應罷了。”

秦琬不置可否,淡淡道:“這天下之大,人才何其多,不獨獨缺姓穆的。”說罷,她有點不想提起這個話題,轉而道,“阿耶和我,都需要時間。”皇長子的身份太過尷尬,若再上躥下跳,無疑自找死路。

“坐山觀虎鬥,是個好主意,只是,需要自保之力。”

“不,不能明着發展勢力。”秦琬搖了搖頭,嘆道,“代王府的探子太多,一一清理起來很難,若真成了水潑不進的鐵桶,旁人即便是沒動心思,也要動心思了。阿耶所能依賴的,唯有長子的名分和聖人的憐惜。”

裴熙輕輕一笑,淡然道:“諸王的波及,很快就會涉及到各個部門。”

“長官聞風而動,屬官惴惴不安。”秦琬聞絃歌而知雅意,似笑非笑,輕聲嘆道,“武將雖受重用,朝堂之上,還是文臣能說得上話,不知幾位宰輔,性情如何呢?”

第二百零八章 壽禮失竊第一百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章 勢力初成第四百零二章 心繫百姓第四十一章 舐犢情深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間生亂第四百零二章 心繫百姓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陵郡主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氏修儀第三百四十三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四十二章 任人唯親第三百一十七章 私自採礦第十一章 誤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官賜勳第一百五十一章 獨我夢醒第二百一十六章 宰輔之才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利之癢第二百九十八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零三章 悔不當初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孽何存第四百二十四章 欲渡遼河第四百零八章 資源互換第四百一十七章 壽春郡公第三百五十六章 創辦女學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三百一十二章 骨肉相殘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月昭昭第一百五十章 平叛軍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終歸故鄉第一百八十六章 自私自利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四百零三章 安置百姓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二百七十六章 逼上絕路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之如飴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出重圍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三百四十五章 實職實缺第四百七十一章 萬年公主第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八章 拒絕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二十三章 湊巧第三百章 心繫青雲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一百三十章 居高臨下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救人一命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三百零九章 兩位公主第二百七十六章 逼上絕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實職實缺第二百八十八章 料敵機先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無風起浪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三百三十二章 舉座譁然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鳴驚人第三十七章 作假第一百八十六章 自私自利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得聖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風借力第二十二章 認可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一百六十章 無知是福第三百五十章 同姓不婚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八章 江南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四百零六章 主戰之心第三十一章 糊塗第二十一章 客至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十一章 誤會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四百七十七章 臣子難爲第三十一章 糊塗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三百二十四章 孽緣一場第三百六十章 土地之弊第二百一十九章 子嗣傳承第四百二十二章 獨斷專行第一百六十五章 深謀遠慮
第二百零八章 壽禮失竊第一百九十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章 勢力初成第四百零二章 心繫百姓第四十一章 舐犢情深第三百八十七章 夜間生亂第四百零二章 心繫百姓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陵郡主第二百六十七章 陳氏修儀第三百四十三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四十二章 任人唯親第三百一十七章 私自採礦第十一章 誤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官賜勳第一百五十一章 獨我夢醒第二百一十六章 宰輔之才第一百七十一章 鋒芒畢露第三百九十九章 權利之癢第二百九十八章 借力打力第三百零三章 悔不當初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心各異第五十七章 草菅人命第四百六十六章 妖孽何存第四百二十四章 欲渡遼河第四百零八章 資源互換第四百一十七章 壽春郡公第三百五十六章 創辦女學第三百零五章 身爲人父第三百一十二章 骨肉相殘第一百零五章 永寧首日第四百七十六章 明君氣象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月昭昭第一百五十章 平叛軍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終歸故鄉第一百八十六章 自私自利第四百章 分封諸人第四百零三章 安置百姓第四百二十九章 勝者爲王第二百三十八章 誤會甚深第二百七十六章 逼上絕路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二百四十四章 初次議政第一百五十六章 甘之如飴第三百三十一章 衝出重圍第五十九章 執念已生第三百四十五章 實職實缺第四百七十一章 萬年公主第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八章 拒絕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二十三章 湊巧第三百章 心繫青雲第四百四十一章 取捨之間第四百五十二章 無心無情第一百三十章 居高臨下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救人一命第三百四十九章 得勢便狂第三百零九章 兩位公主第二百七十六章 逼上絕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實職實缺第二百八十八章 料敵機先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無風起浪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三百三十二章 舉座譁然第二百六十四章 一鳴驚人第三十七章 作假第一百八十六章 自私自利第二百一十三章 深得聖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好風借力第二十二章 認可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一百六十章 無知是福第三百五十章 同姓不婚第一百八十一章 陸門安笙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二十八章 江南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四百零六章 主戰之心第三十一章 糊塗第二十一章 客至第一百一十二章 以退爲進第十一章 誤會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四百七十七章 臣子難爲第三十一章 糊塗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三百二十四章 孽緣一場第三百六十章 土地之弊第二百一十九章 子嗣傳承第四百二十二章 獨斷專行第一百六十五章 深謀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