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姬昌只是算錯一次,還能說是失誤,但這一次卻是武吉在他面前的時候,得出這個人已經死了的結論。
如此一來姬昌當然不可能不變臉色,他的確是預感到自己死期將近,卻從未想過自己在將死之時,會不會再不能卜卦,畢竟這種言論在卜卦者之間也時有聽聞,就是真發生在他身上也沒有不可能。
若是以前,不能卜卦便不能卜卦,姬昌不會去和天命爭。但現在他還有事要做,能夠預知他人行徑的卜卦,在此時便被他看得格外的重,他還想憑自己這一身本事,將紂王從王位之上拉扯下來,一償血仇!
散宜生跟了姬昌許久,他的臉色一變他便知道他在擔心什麼,散宜生道:“陛下,說不定是外因。”
卜算畢竟不是萬能,有些時候隔了有些東西,或是被同行在其中作梗,便不會正確的卜算出自己想要知道的事。姬昌因爲心中大驚一時沒想到這個可能,被散宜生一提醒便強自鎮定下來,道:“武吉你過來。”
武吉心中生顫,那一天他聽了渭水邊的老神仙的話,在自己牀前挖了一個四尺深、剛夠自己躺下去的坑,然後在天黑的時候睡進坑內,叫自己的老母在他頭前、腳後各點一盞燈,抓了兩把米撒在身上,又在上面蓋了亂草,在裡面睡了足足睡了一晚上,隔日雖然聽了老神仙的話該做什麼做什麼,卻到底是心中忐忑。
好不容易熬到了今天,武吉實在是放心不下,就戴了斗笠藏在裡城門口不遠的地方,讓大年去城門口看這件事能不能就此收場。
等着大年回來告訴他結果,倒是讓他好生歡喜,這一歡喜便記者回去家裡給老母報平安,卻不想樂極生悲正好撞了姬昌的步輦。
但姬昌的話武吉卻不可能不聽,畢竟殺了人卻想不償命,怎麼說都是自己不對,若是姬昌真要追究,就是再生兩條腿,他也不可能逃出這座城。
武吉心中悲涼,卻還是走上前去,隔了侍衛在姬昌面前跪下,抖着聲道:“罪民武吉,叩見陛下。”
姬昌的關注重點當然不是要不要要了武吉的命,他看了散宜生一眼,散宜生心領神會,他上前一步,問武吉:“是不是有人指點了你?”
武吉心中咯噔一聲,他沒想到面前這個大官開口就問出了這麼個問題,但武吉一想,就算承認了應該也不會禍及活神仙,便點頭:“回大人,罪民妄圖偷生,之前纏着老神仙求了保命之法。”
姬昌聞言心中略安,他傾身向前,急切道:“那個人是誰?現在在哪裡?”
武吉一聽這話心道壞了,只以爲姬昌問這話是要拿老神仙問罪。即便武吉現在自身難保,對於給了能夠救命的法子的老神仙,卻是打心眼裡感激。
他壯着膽子看向姬昌,眼神雖不住然躲閃卻足夠堅定,他道:“陛下,是罪民妄圖逃離律法制裁,不關老神仙的事,要是陛
下要追究,只管拿走我這一條命就是,至於老神仙的身份,請贖罪民不知!”
說是不知,可在場的人都知道武吉知道。但武吉的心思也足夠簡單,他想老神仙只是看在他是孝子的份上救他一次,而他因爲心中忐忑,對老神仙的法子不夠信任跑過來看結果,纔有了現在這種局面。
於是是生是死便全是自找,要他將老神仙的身份說出來連累了他,卻是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姬昌一看武吉的表情就知道他心中是怎麼想的,這樣一來對症下藥也不是難事,他道:“你儘管放心,孤王之所以有此一問,是想請這位高人協助孤王伐紂,絕不是想要於他不利,只要你說出來,孤王不但會奉他爲座上賓,更可以免去你的死罪。”
武吉一聽這話面上生了狐疑,他是真不能確定姬昌這話是真是假,想着告訴姬昌卻又怕害了老神仙的命,不告訴姬昌卻又怕阻了老神仙的飛黃騰達,更丟了讓自己免去死罪的機會。武吉心中混亂,一時間倒是陷入兩難,只能梗着脖子不說話。
散宜生見狀一揮袍袖,道:“陛下一言九鼎,在場這麼多百姓爲證,若是陛下所爲與所言不實,必將遭天下人恥笑,你還有什麼好不放心?”
有人衝撞了姬昌的步輦,而這人正是先前姬昌斷言已經死去的武吉,這一事件經由百姓的口,很快就將之前從城門口散開的人羣重新召了回來,不過是換了一個圍觀地。
於是散宜生這話說得便是有根有據,武吉見狀閃爍的目光在周遭百姓身上掃了一圈,又看面前的姬昌慈眉善目,前兩天還放自己回家照顧老母,的確能當得起傳言當中的仁義。武吉心中一橫,就當是拿自己的命賭上一回,若是真的給老神仙惹上什麼麻煩,就是做鬼也回來謝罪!
武吉看向姬昌,道:“回陛下,罪民是在渭水邊遇見的老神仙……”
既然決定將事情說出來,武吉也就沒打算隱瞞些什麼。他將自己半個月裡都看見老神仙釣魚,發現他用直鉤,然後在自己主動搭話之後被說進城就要打死人,最後應了這話自己跑去求救的事全都說了出來,直聽得周圍的百姓一愣一愣的,到最後說上一句感嘆十足的話:“真是神了!”
看人面相斷人吉凶這點本事,只要是入了卜算這個門的人都會。但要按武吉所說,那人只是看了他一眼,脫口而出便是他將遇到的禍事,倒的確是本事過人,至少姬昌自知做不到這一點。
如此一來這人倒是有招攬的價值。姬昌看了一眼散宜生,道:“出城。”
散宜生點頭又搖頭,道:“城外路途不平,輦車行進不便,微臣建議陛下先行回府,請人一事由微臣去便是。”
姬昌聞言搖頭,道:“既是高人,孤王親去方顯誠意。”
散宜生見姬昌說着這話已經下了步輦,雖然心中不甚贊同,卻也知道自己勸不了,
卻不想被他們晾在一旁的武吉開了口,遲疑道:“陛下要見老神仙……根本不用出城。”
姬昌與散宜生聞言一愣,散宜生道:“你知道他在哪裡?”
武吉當然知道老神仙現在在哪裡,那一天他得了保命的辦法高興地跑回家去,卻捱了自家老母一頓批,怪他沒將老神仙請回家來好生表一表謝意,卻又礙於時辰不早,要準備的東西又太多,只能讓武吉第二天再出城將老神仙請回家來。
衆所周知武吉是個孝子,對於自家老母的話他當然會聽,於是第二天城門剛開他就出了城,直到日上三竿纔等到老神仙晃悠悠地來老地方釣魚,幾乎說盡了一輩子的好話,纔將人請進了自家的門,答應小住一段時日。
散宜生聽武吉說那位高人就住在他家,心中一喜,道:“前面帶路。”
武吉的家離這裡稍有些遠,於是姬昌又坐回了步輦,散宜生跟在一旁,武吉前面帶路,但事情卻沒有他們想象中的簡單。
武吉自思自己家中雖然收拾得乾淨,要讓姬昌進去卻也顯得過於寒酸,於是在離着家門還有十來步的距離,便硬着頭皮讓姬昌一行人等在原地,說是自己進去叫老神仙出來見他。
姬昌聞言點了點頭,道:“不要失了禮數。”
武吉對老神仙心存敬意,就是姬昌不提醒,他也不會失了禮數,但等他將不大的院落找了遍,也沒有發現老神仙的人影的時候,才發現就算他想失了禮數也沒有機會。
姬昌就在外面等着,武吉心道不好連忙跑去找自家老母,問:“娘,你有沒有看見老神仙?”
武吉的娘眼睛不好,平日裡多是待在自己的房間,她見武吉慌慌張張地跑進來,開口就問老神仙,驚得站了起來,道:“你是不是又惹上什麼事了?”
武吉前幾天惹上人命官司,生死間走一遭最擔驚受怕的便是自家的老母,如今見他言行急切,下意識的又以爲他惹上了什麼事,有此一問也是理所當然。
武吉見狀哭笑不得,心暖之餘更多的是心酸,他安撫道:“娘,我好着呢,就是找老神仙有事。”
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武吉的娘聽他這麼說,就知道是自己過於擔憂,冷靜下來便想起老神仙之前在自己面前,有意無意念叨的那兩句話。她睜着混濁的雙眼看向武吉,道:“老神仙之前說自己在不遠處的竹林裡面有一座竹屋,你去那裡找找看。”
武吉得了線索,連忙跑出去見姬昌,道:“陛下,老神仙現在不在草民家裡,聽我孃的意思應該是去了竹林。”
雖然眺目就能看見,但竹林離這裡已經有些遠。散宜生見姬昌沒有表態,怕他心中生了厭煩,便上前道:“陛下,求賢才聘豪傑,理當心意虔誠。”
姬昌聞言點了點頭,他也是真想看一看卜算能力在自己之上的能人,於是道:“去竹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