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活字

這一天新科進士到貢院拜先聖孔子,及顏淵、孟子,各有固定禮儀,極其繁瑣。一切忙完,已是午後,徐平急急忙忙趕回東華門外。

諸科的人數比進士多得多,達六百多人,徐平在東華門外直等到天將近傍晚,纔看見林文思隨着人流出來,滿臉喜色。

徐平急忙迎上去賀喜。

林文思笑呵呵地說:“今年僥倖,以三傳第六人及第。”

徐平自然要再恭維幾句。諸科也與進士一樣分及第和同出身,待遇上自然也有很多不同,同出身基本只能出任攝官,並沒有真正進入官員行列。諸科之中只有九經可以與進士一較長短,第一人依照進士甲科授官,其他的待遇基本等同於最下等的同進士出身,還要吏部關試,作爲選人守缺。

其實諸科裡即使地位最高的九經與進士還是有很大差別,進士的政治路線是州縣親民官,中央各部門的官職,九經則主要在教育線上,最後大多都是進國子監教書。比如此時名高望重的孫奭,就是九經第一人出身,雖然也進了翰林,職事官卻是判國子監。

徐平進士一等,與三傳第六人的林文思政治前途已是天壤之別。不過這是自己的授業恩師,又是老丈人,不敢有絲毫怠慢。

諸科唱名的場面與進士完全不能比,東華門外連個看熱鬧的都沒有,只有一羣新及第的舉子吵吵嚷嚷,呼朋引伴去慶祝。

這種待遇自然也沒有進士的期集等一系列儀式,林文思與熟識的新及第同年說些互相恭維的話,便與徐平一起騎馬回到家裡。

有徐家的資助,林文思一家也不用再把房子出租出去謀生,早已收了回來,作爲自己在京城裡的居所。

到了家裡,慶祝筵席已經在後院裡擺好,沒有外人,不過是徐正夫婦和李用和父子,連段老院子都沒來。昨天爲徐平慶祝已經熱鬧過了,今天就顯得有些冷清。好在徐平是林文思獨生女兒的女婿,兩家就是一家,林文思只有打心底裡的高興,並沒有什麼不適。

林家沒有女人上酒席的時候,林素娘指揮着蘇兒和秀秀收拾好了,便與張三娘躲進屋裡,也有幾個菜,一壺酒,幾個女人關起門來高興。

喝過三巡,徐正便對林文思道:“親家,如今你和大郎都功業已就,兩個孩子的婚事的可不能再拖了。我聽說這一兩個月朝廷就會授官,一旦授官,就不能在京城裡久呆,不知是也不是?”

林文思點頭:“不錯,依往年規矩,都是要求五月上任,朝廷立得有時限,不允許拖延。這樣吧,這兩天看看日子,讓兩個孩子下月成親好了。”

徐正連連道好。今天還沒出門,張三娘就跟他說了無數遍,一定要與林文思把徐平和林素娘成親的日子定下來,不然今天就不要進家門了。

徐正完成任務,心情大好,連連與衆人喝了幾杯。

李璋坐在徐平身邊,向他舉杯:“哥哥,常說人生兩大喜事,一是金榜題名時,再一個洞房花燭夜,你如今一下佔全了!”

徐平與林素娘經常相見,早已說起過婚事,也沒了矯情勁,舉杯與李璋喝了三杯,對他道:“你也年齡不小,以後常出去轉轉,看上了哪家姑娘便跟爹孃說一聲,下個聘禮把人定下來。”

衆人一起大笑。

此時沒有後世全靠媒婆一張嘴的規矩,東京城裡流行男女相親,差不多的人家都是要男女相互看中了纔會定親。當然風俗漸漸奢靡,家裡女孩長得漂亮的難免獅子大開口,要上一大筆聘禮,有點賣女兒的意思。此風漸長,京城裡的人家便常有生男不如生女的慨嘆。徐平的前世說是戀愛自由,彩禮也一樣打着跟頭往上漲,並不比此時好到哪裡,能以平常心看待這件事。

秀秀和蘇兒兩個小丫頭屋裡層外兩邊跑,端酒上菜,不一會就知道下個月徐平和林素娘就要完婚了,兩張快嘴迅速就把消息傳到屋裡。張三娘日盼夜盼的就是兩年事,一是徐平中個進士有出息,二就是早早把林素娘娶進門裡生一一男半女。聽見林文思應了口,大喜過往,禮物早就在懷裡揣着,金釵子金鐲子之類立即就給林素娘戴了起來。

這一頓酒席直吃到夜深,徐正吃得爛醉,全靠徐平扶到牛車上。張三娘心情正好,纔沒有罵丈夫丟人現眼。

此後的幾天都是新科進士集會,不過不再強求每人都去,只是相熟對上脾氣的小規模飲宴。徐平推說要忙着編《同年小錄》,只是去應酬了幾次,其他時間便就窩在家裡。

四月初三,朝廷再次殿試,賜特奏名進士和諸科,都是同出身和試銜,純粹收買人心給個安慰罷了。這是宋朝特有的規矩,舉人多次參與過省試殿試都沒有過,到了一定年齡便賜給一個出身,不管成績好壞了。這規矩自太祖時候就有,後來越來越濫。特奏名制度反應了宋朝科舉的最初目的,顯然並不是爲了招攬人才,追求野無遺賢更是說着好聽,其實就是不讓有能力的士人流落民間,成爲引發動亂的不穩定因素。事實上太祖時候進士不但取人很少,授的官也很小,完全不成爲一股勢力。直到太宗上臺,由於種種原因,才刻意扶植這麼一股新興政治勢力壓制元老重臣,纔開成以後的局面。

徐平自然不會關心這種事,只是與身邊的葛閎、嵇穎和趙諴幾個同年隨口討論了幾句,便依然專心編《同年小錄》。

這三個都是本年進士裡最愛讀書的,葛閎字子實,與趙諴趙希平兩個都是泉州進士,跟嵇穎一樣都視書如命,不但喜歡讀書,還喜歡收集各種書籍。此時造紙術和印刷術已經比較發達,書籍之普及不是前世能比的。但雕版印刷刻版不易,小衆書籍還都是靠手抄傳播,三個人常常因爲買不到一些小從書而遺憾。偶然到徐平這裡,見他用一套活字編排《同年小錄》便眼睛發亮,從此就賴在徐平家裡,趕也趕不走了。

徐平也並沒有把新編《玉篇》上的字全部制完,只是一套常用字,加上一些重字也已經近萬枚,價格不菲。就是再大方,徐平也不可能把這一套字送給三人,正好抓他們來做苦力,幫着自己排版。

這三個人是書癡,竟然合作分工,一人把《同年小錄》上用到的字挑出來,一人排版,再一個人用剩下的活字排他們找來的絕版書,日以繼夜,廢寢忘食,還天天都樂呵呵的,對徐平千恩萬謝。

這種精神不由得徐平不感慨,託人讓莊裡的徐昌加緊趕製新活字,能讓三人也能印幾部絕版書出來。不過活字配方還有些不盡如人意之處,不能完全達到熱縮冷漲的要求,日後還要試驗,徐平並沒有把配方告訴他們。

好在這時的讀書人對各種秘方還是比較尊重的,並沒有追問徐平。

此時已入初夏,到了中午不免有些悶熱,幾個人便把工作場所搬到徐平的小院裡。秀秀一直在一邊打下手,去煮了些清涼解渴的湯水來給幾個喝。

還沒喝完,保福從外面進來,手裡拿着一張名刺,對徐平道:“官人,外面有人送了這張名刺進來,說是本科的進士。”

名刺就是後世的名片,不過內容略有不同,雖然也有官職,便不會把一串亂七八糟的什麼各種理事之類的虛名頭弄成一坨。除了官職之外,還有籍貫和簡單的家譜,文雅點的還會寫上自己得意的詩句,甚至畫上特別符號。

徐平接過名刺,翻開看了一下,問身邊的趙諴:“王素,我怎麼不記得本科進士有這人?希平兄記得嗎?”

趙諴與徐平同列本科頭等,葛閎是二等甲科,嵇穎只是乙科,有事情自然而然地徐平便會與趙諴商量。

趙諴低頭想了一會,猛然擡頭:“不是與我們一同殿試的。雲行,你仔細看看他祖上是誰?”

徐平滿腹疑惑,又打開名刺看了一遍,自語道:“父親是王旦?——這不是前朝宰相魏國公!”

趙諴點頭:“不錯了!我們還是出門去迎接的好。”

王旦太平興國五年進士,那一榜人才濟濟,他只中乙科,可要知道排在他前面的冠準也是乙科,世稱龍虎榜,名臣名相無數。王旦又是這一榜裡地位最高之人,生前宰執天下,身後無限哀榮。天禧元年去世,贈魏國公,諡文正,前幾年的乾興元年特旨配享真宗廟庭。

王素是王旦幼子,把他迎進來,才知道他並不是正常中的進士。因爲父蔭,王素早已爲官,但並沒有出仕。身份關係,王素不好與正常的進士一起考試,而是單獨試於學士院,賜進士出身。

北宋時候宰執大臣子弟一般不參與正常的省試殿試,正面的說法是不與寒門子弟競爭,以免堵塞寒門上進之路。很多宰執也很知趣,子弟讀書再好也只讓他們循恩蔭之路晉升。如果把這種門面話拋開,對於帝王來說,卻不無以這種理由防止大臣形成龐大勢力的心思。所以這種單獨考試並不容易,甚至比正常科舉更難也是常事。

後來這種限制漸漸放開,只是留下了一項象徵性的規定,宰執子弟和趙姓宗室如果中了狀元,依例降一名,直到秦檜把這個規矩也打破。最著名的宗室狀元則是宋徽宗第三子趙楷,以皇子身份中狀元,例降一名爲榜眼。

《同年小錄》上加一個王素,對徐平來說卻不是壞事,跟名相之子同年進士,以後說不定還有什麼好處呢。

第22章 清路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68章 交易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230章 審計司第49章 戰後忠州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145章 將校營第164章 歐陽修第220章 星空(下)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39章 兄弟夜話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章 桂州第25章 你不明白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17章 新的產業第24章 賭鬥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章 秀秀(上)第96章 移風易俗第4章 郊迎第25章 廷辨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146章 泉布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58章 步步爲營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82章 祭奠續第1章 徐家莊第251章 危機第11章 遇仙樓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217章 追獵第87章 我們投降第199章 傳承第101章 七源州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74章 砲戰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39章 兄弟夜話第186章 應對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284章 告罪使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5章 高大全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213章 預算第46章 忠州事發第2章 父老第56章 緊急措施第21章 矛盾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55章 藥銀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27章 小隱君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15章 奇觀第75章 世道變了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4章 郊迎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91章 大勢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87章 好事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35章 我有三策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96章 神針
第22章 清路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68章 交易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230章 審計司第49章 戰後忠州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145章 將校營第164章 歐陽修第220章 星空(下)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39章 兄弟夜話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章 桂州第25章 你不明白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17章 新的產業第24章 賭鬥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章 秀秀(上)第96章 移風易俗第4章 郊迎第25章 廷辨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146章 泉布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58章 步步爲營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82章 祭奠續第1章 徐家莊第251章 危機第11章 遇仙樓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217章 追獵第87章 我們投降第199章 傳承第101章 七源州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74章 砲戰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39章 兄弟夜話第186章 應對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284章 告罪使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5章 高大全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213章 預算第46章 忠州事發第2章 父老第56章 緊急措施第21章 矛盾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55章 藥銀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27章 小隱君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15章 奇觀第75章 世道變了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4章 郊迎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91章 大勢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87章 好事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35章 我有三策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96章 神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