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不羈的黃河

徐平收拾妥當,出了房門,院子裡侍立的劉小乙道:“郡侯,不知早上要吃些什麼,我去讓店家送進來。”

“隨便吧,你知道我的口味,看驛館有什麼,拿些來填飽肚子就好。”

劉小乙應聲諾,出門準備早餐去了。

徐平看着天邊剛剛出現的那一抹紅霞,伸了個懶腰。清晨的風吹過來,帶着濃密的霧氣,吹在臉上,把人從清晨的迷糊狀態中一下子拉了出來。

要不了多久,劉小乙帶了一個驛館的雜役進了小院,吩咐着把飯菜送到房裡去。

徐平正要淨水進屋吃早餐,突然一個隨從快步進來,行禮道:“副使,向西京運送貨物的隊伍出了點事情,抓了幾個賊,正在驛館官廳等候!”

聽了這話,徐平吃一驚。自立國以來,盜賊再多的時候也沒聽說有敢在兩京驛路上搶劫的,更何況三司隊伍龐大,想搶得出動一支軍隊才行。

顧不上吃飯,徐平讓隨從帶路,快步出了自己歇息的小院。

一進驛丞官廳,在座的人一起行禮。

左右看看,不但是驛館的頭面人物都在,就連運貨隊伍也來了幾個爲首的。王沿不知道什麼起來的,得了消息,比徐平還早趕了過來。

到主位上坐下,徐平問道:“怎麼回事?”

抓人的正將上前叉手行禮:“稟副使,今天一早,這三人就在我們送貨的隊伍那裡鬧事。他們說自己是什麼河陰縣的公人,可又沒有公文,也不見去本地監鎮那裡通稟,怎麼看都像是賊人。被我們幾個拿來,押過來讓副使發落!”

徐平點頭:“把人帶過來問話。”

正將應諾,招一招手,幾個廂軍便把三個漢子推到堂下。

一跪到地上,中間的漢子就連喊冤枉:“官人,我們確實是河陰縣的公人,得了縣令的吩咐,來這裡公幹,真不是賊人哪!”

徐平看着三人,面色紅潤,身上雖然沒有穿公服,但舉止都有規矩,就是跪在堂下也是神情恭順,表情甚是自然,心中已經有八九分信了他們不是盜賊。在公堂上有這種表現的還真大多是衙門裡的公人,一般百姓都沒有這份從容。

清了清嗓子,徐平朗聲道:“別說是到其他州縣來,就是在本縣,出差拿人也一樣是要公文的,朝廷法度豈可當作兒戲?你們又沒有穿公服,又沒有公文在身,憑什麼說自己是公人?衝撞三司運貨車隊,罪過不小,怎能憑你們三言兩語便就放過?來呀,把這三人收監,行文河陰縣,讓他們派人齎了公文寫明原委去河南府領人。”

見徐平根本無心審案,直接就要把人抓到洛陽去,坐在下首的王沿急道:“徐副使,事情的原委還沒有搞清楚,怎麼就要把人帶走?真是要下監,也是要交到祥符縣去吧,我們只要移交到本地監鎮就好。”

徐平看了看王沿,淡淡地道:“他們衝撞的是三司車隊,如果直是公人辦差,自然是情有可原。可如果不是,那他們就真的是想要搶貨物的賊人了,自然是要由三司辦案子。人當然是由我們帶走,怎麼可以交給地方!”

徐平本意是給這幾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差役長點記***到監鎮那裡,河陰縣真派人來很容易就把人提走了,還是直接帶到洛陽去,讓他們吃點苦頭。

吩咐完了,徐平便就想讓人把這三個押下去,起身趕路。一個月的時間查探河道時間非常緊,不能在這些雜事上浪費功夫。

正在這時,正將上前叉手道:“稟副使,一起抓的還有一個少年,看起來不是與這三人一夥的。不過陳主管說,也不一定,那少年昨夜無處安歇,在我們三司車隊住的店裡住了一宿,說不好就是他們的眼線。”

徐平倒沒想到還有這些枝節,對正將道:“把那少年帶上來。”

孫二郎被押着的廂兵摜到地上,忙學着剛纔三人的樣子跪着喊冤:“官人,小的是孟州河陰縣的尋常農戶,並不是什麼賊人。昨夜有一個喜慶哥哥,看我歇在金水河邊可憐,帶回去住了一夜,並沒有其他事情。”

徐平不知道這些事情,喚了陳主管上來,讓他把經過說了個清楚。

看堂下的少年,跪在地上身體發抖,表情有些驚慌,一副不知道該怎麼是好的樣子,倒確實像個平常農家少年。

想了一下,徐平問道:“報上姓名,你家住哪裡,因何來到八角鎮。”

“小的孫二郎,家住孟州河陰縣曹家坳,廣武山下,那裡離着汴口不遠。只因今年天旱,地裡沒什麼收成,隨着父母離鄉背井,到開封府裡討生活。”

這個時代,用徐平前世的話說,就是極端天氣特別多,一年冷一年熱,一年澇一年旱,災害比歷朝歷代都多。僅僅是中原地區,每年都有旱災或者澇災,徐平早已經見怪不怪。聽孫二郎說是家裡遭災,徐平也不覺得意外。

下首的王沿卻道:“你這話只怕不實,河南府有地方遭災我知道,卻並不重,你家在孟州,怎麼聽起來災情比那些州縣還重?”

孫二郎道:“官人有所不知,我們那裡的地往年都是靠着黃河水灌溉的,今年因爲天旱河道北滾,黃河南岸離着廣武山有近十里遠,往年可都是貼着山腳下的。地裡沒有水澆,再加上天旱,可不就是比其他地方遭災都重!”

自三門到白波黃河都是在山間穿行,河道狹窄,水流湍急,一過白波河道突然變寬,水流平緩下來,便極易淤積泥沙。再加上地球自轉的力量,河水啃齧北岸,在南岸留下大片泥沙堆積的河灘。從外面看起來,便是黃河從中游以下,河道自然地向北翻滾,變幻不定。由此造成的水患決堤很多,修護起來也特別困難。

江北爲陽,江南爲陰,河陰縣在唐朝時候還叫河陽,孟州爲河陽三城節度便是由此而來。到了如今,卻成了河陰縣,河道變幻不定的程度可以想見。

徐平暗暗點了點頭,知道這孩子說的不錯。這個年代又沒有抽水機,單靠着人力取水怎麼能夠抵擋住這等天災。河道變動如此之大,就連水車也失去了作用。

突然之間,徐平一下想起了什麼,身子猛地直坐起來,看着堂前的孫二郎,高聲問道:“你剛纔可是說黃河水道北滾,已經離着廣武山有十里之遠?”

徐平的聲音突然提高,把周圍的人都嚇了一跳,堂下的孫二郎更是心驚膽戰,顫抖着聲音答道:“回官人,小的剛纔是這樣說的。”

“此話可是當真?一年之間,河道就北去十里,這等大變可是瞞不了人。我身在三司,怎麼從來沒有聽見地方州縣報上來過?”

孫二郎見一直和顏悅色的徐平突然臉色大變,不由心慌,小聲道:“河水又不是一天退下去的,每天退一點,很多人看了都不在意,想來官人也是疏忽了。”

聽了這話,徐平臉色陰晴不定,想了一會,問身邊的人:“誰知道那段黃河現在到底如何?廣武山上段在氾水縣,下段在河陰縣,有熟悉那兩個縣的人沒有?”

那種偏僻小縣有誰知道詳情?作爲新上任的戶部副使,王沿也就是臨出發前看了一點公文,才知道河南府有地方遭災,具體的情況他也說不清楚。至於其他的人,就更加沒有人關心這些事了。

見沒有人回答,王沿小聲對徐平道:“徐副使也覺得這孩子說的話不實?依我看來,很多賊人就是利用官府不會懷疑孩子,用他們做眼線,不如拿下詳細審問!”

徐平擺了擺手:“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想到了其他的事。”

這次出來是巡視河道,不是御史出巡,有轉運使在也輪不到其他官員管京西路的這些事情。徐平本不想節外生枝,要審案有地方官府去做,怎麼也輪不到自己。

想了好一會,徐平才道:“我們明天就到中牟縣,具體情況如何,到了縣裡一查公文便就知道。這三個人,還有這個孩子,一起帶上,到了中牟再說!”

說完,擺了擺手,讓人把他們帶下去。

大家散去,不一會官廳裡就只剩下徐平和王沿及幾個隨從。

見事情一下就這麼算了,王沿不由有些傻眼。官員最上心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案子,一旦破了就是自己的功績。至於巡視河道,除非確定可以開河,到時候還得是自己主持,才能撈點功勞在身上,那都是說不準的事情。

有這麼一件功勞放在眼前,結果就這麼被徐平輕輕放了過去,王沿越想越是有些不甘心,對徐平道:“徐副使,我們這次雖然說是出來巡視河道,可渠能不能開要不要開還在兩可之間,有人要劫奪三司貨物卻就在眼前。爲今之計,當然是要先把眼前的案子審理清楚,巡視河道又不急在這一時!”

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19章夜戰第215章 妥協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47章 應對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9章 白沙鎮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238章 做事難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254章 出路第135章 **未遂第105章 先生第30章 烈士暮年第89章 定論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63章 官聲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97章 布衣上書第38章 出仕第298章 夜襲第8章 交接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199章 外任第187章 攻防第181章 錢明逸第194章 立場第137章 何爲神?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293章 敕勒川第128章 換相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92章 餘波未了第5章 家的味道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80章 起風雷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21章 舊人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32章 柳八娘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9章 生活不易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284章 新軍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22章 星第71章 北巡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30章 端午(中)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61章 官吏鬥法第54章 家賊第58章 夜戰(中)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3章 人之將去第49章 串連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32章 位極人臣第9章 準備抓人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68章 交易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100章 鑄錢第189章 心在西北
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19章夜戰第215章 妥協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47章 應對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9章 白沙鎮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238章 做事難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254章 出路第135章 **未遂第105章 先生第30章 烈士暮年第89章 定論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63章 官聲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97章 布衣上書第38章 出仕第298章 夜襲第8章 交接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199章 外任第187章 攻防第181章 錢明逸第194章 立場第137章 何爲神?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293章 敕勒川第128章 換相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92章 餘波未了第5章 家的味道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80章 起風雷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21章 舊人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32章 柳八娘第178章 賈憲三角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9章 生活不易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284章 新軍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22章 星第71章 北巡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30章 端午(中)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61章 官吏鬥法第54章 家賊第58章 夜戰(中)第19章 宣詔使臣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3章 人之將去第49章 串連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32章 位極人臣第9章 準備抓人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68章 交易第149章 應急措施第100章 鑄錢第189章 心在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