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

“不只是頭頂有天,腳下有地,在靈魂裡,還有一個天,還有一個地。祖先們指天地爲父母,指出來這麼一個天地,留給了我們。頭頂的天,腳下的地,是自然之天地。我們天地之民有志氣,去認識這個自然之天地,去改造這個天地,讓其順我們的意。怎麼去改造自然天地?去通自然天地的道理,按着自然的道理來。既然是自然,這個道理是那個天地自己生成的,只能去認識,去掌握。格物致知,不懂裝懂是不成的。”

“除了這個自然的天地,在我們的靈魂裡還有一個天地,是祖先們指出來的。盲從就是迷信,我們信祖先指出來的這個天地,也是迷信。天地間的什麼事情都搞明白是很難辦到的,有些事情我們迷信,爲了這天下沒有辦法,那就迷信吧。祖先們爲什麼指天地爲父母,我們現在搞不清楚,便就迷信。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夠通了自然之理,與我們所守住的這個靈魂裡的天地之理,合二爲一。我們不知道祖先那一指爲什麼,但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留在我們的靈魂裡面,這個自然的天地,跟我們的靈魂的天地已經是密不可分了。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實在搞不懂的事情,便就先迷信着。天命沒了,天崩地陷,這個自然的天地跟我們靈魂裡的天地早已經漸行漸遠。儒者,最善作僞,那就先僞着,當作這兩個天地沒有關係。去格物,去致知,去分析,去研究,去通這個自然的道理。天人合一,我們對此迷惑,但也沒有確切的道理說一定不能合一,那就先敬而遠之。”

人類認識自然的能力在增強,看終究是不管對天,還是對地,觀察認識還有一個界限在,看不見界外。有看不見認識不到的地方,你的理就沒通,你的解釋就有惑,一定要人相信還是一種迷信。自然之理和人的理合一,是什麼樣子是個迷信,迷信不妨先掛在一邊去,敬而遠之。誰知道到那一天,會不會發現一個新世界。

“我們這樣作僞,一個不好,就把人世間弄成了假世界。一部三國史,就是說了有經天緯地之能的諸葛武侯,猶不能去救那個僞天命。爲學者要好好去做王莽的學問,看看這個僞君子,爲什麼沒有能夠通自己的理。還要去做三國的學問,看清楚,武侯都救不了的僞天命,你有沒有本事能再立一個僞天命起來。”

“我們這些僞君子做的不好,演得不真,一樣會被後人寫成書,教育天下不能再信僞君子。那個時候,可能就只有鬥爭的道理才能破這假世界。我們對祖先的天地是迷信,鬥爭的道理要破世間一切迷信,這天地要崩,後人要立新天地了。”

“有迷信,就是小道理。破人世間一切迷信的道理,是大道理。小道理,是講不過大道理的。有人把這個大道理通下來了,他連自己的反都要造,誰鬥得過他?我們只有講好自己的小道理,守住天下人世間,堂堂正正做人,讓我們的小道理從屬於他的大道理。他的道理再大,也無非是不讓天下之民受委屈,你做到了他就無可奈何。你做不到,他的大道理就要出來,就要破地府鬧天宮,從地上一路反到天上去。”

徐平前世有四大名著,爲什麼這四本書成了四大名著,什麼原因不必深究了。一部三國講了經天緯地之能的諸葛武侯無力迴天,僞天命不可守。一部水滸講了造反,僞君子不可信。一部紅樓,講了假世界如何摧殘真善美,人間沒有真情在,人世成了鬼世界。還有一部西遊,講了一個無法無天的孫猴子,從地府打到天上,大鬧天宮,無人能制。

僞天命守不住,僞君子信不過,世間沒了真善美,就要有一個孫猴子出來,戰天鬥地打遍一切。僞君子只有給天下真性情,天地相應德不散,孫猴子纔會不出世。如來佛祖有從外面傳來成了自己的胡經,世人信了那是真經,把僞經當真就能鎮孫猴子。

僞天命失,僞君子守天下失敗,人間成了鬼世界,就會有個一片赤誠的孫猴子,自天地而生。他打遍天打遍地,要打破這個舊世界。向西天取經,拿別人的經做自己的經,也得孫猴子破天破地保着你去。取經之前,孫猴了被一道符鎮住,那道符,就是祖先天下一大家的大道理。天地鎮着他,他也鎮着天地,他一樣有個大道理。

不管舉着他的旗,還是反他的旗,都是對他念緊箍咒。不管你念的是土經洋經,你的緊箍咒都是假的,覺得有用只是心理安慰。鎮符是他給自己貼上去的,符是那個祖先的迷信,天下始終爲一家。不管怎麼鬧,不破門,不拆家,他最後沒有狠心破這一個迷信,革了自己的命。洋經取來他總結成四個字,造反有理。僞君子們的天下,造反從來都是沒有理的,他的道理卻是造反有理,與爲人民服務一理貫通。

以什麼什麼爲綱,以什麼什麼爲常,就跟這個年代念三綱五常一樣。按着道理纔有綱有常,不按道理來什麼綱常都不對,綱常都是根據道理提出來的。不按道理提綱常,就知道沒有通道理,就跟徐平知道司馬光不通理,是一樣的。

文藝理論就是政治的道理,覺得文藝與政治無關,只是不通政治的道理而已。四大名著好在哪裡?好在合了政治的道理。時代變了,一部電影,孫大聖自己帶上了緊箍咒,同樣受到廣泛好評。不知道理,用什麼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結構主義、後現代等等一切天條向上套,還是不明所以。只好撇撇嘴,這些人啊,欣賞水平不高。

人民羣衆的欣賞水平哪裡不高了?人民羣衆喜聞樂見,你冷言冷語,你算老幾?這樣說你不服。那把道理講清楚服又是不服?不講道理,搞洋迷信,從別人的道理裡面學兩句做天條,裝巫跳大神,人民羣衆又何必理你。

一部電影廣受好評,盛況空前,你在一邊冷言冷語,說迎合了這庸俗那低俗。沒文化又高明到哪裡去,那就是道德,明白道德才有文化,沒文化文藝就只是娛樂。

文藝要服從於政治的道理,才能讓人喜歡。徐平的一生,如果回到前世,講給他前世的人聽,是非常不精彩,不吸引人的。因爲道理不同,他現在通的道理,在前世確是心中的一個小鬼。說來到這個世界做僞君子,要被別人笑話的。要講得吸引人,那隻能編造一個虛假,合於那個世界道理的故事。都做了僞君子了,再去編故事,太累了。

宋亡,成後人名著的就是水滸,這部講僞君子害了起義隊伍的故事。宋不亡,名著就要換成岳飛傳,講喚起民心衆志成城打敗侵略者的故事。

不同的道理在人心,就有不同的名著。徐平這個僞君子守住了天下,通了道理,名著就會換個樣子。一部三國講武侯,經天緯地救不回假天命。一部兩漢更替,講赤眉大俠和綠林好漢,講僞君子王莽和真命天子劉秀。至於徐平自己,在這個世界並不會有個精彩故事,他的人生在這個世界只有道理,絕少真性情。真性情的故事,纔好玩,好看。做一輩子僞君子,人民會寬容,會讓他留下真性情的故事。人民會用小故事,讓這個僞君子顯得可愛一些。他僞得越是累,人民纔會看得越高興。

文藝當中沒有道理,便就只能描神畫鬼,天馬行空。描神畫鬼面目可憎,天馬行空滿紙荒唐。一切文藝都是在寫兩個世界,一個是政治的舞臺,一個是人民的神話。政治舞臺寫得真了索然無味,惟有神話世界,纔多彩多姿,有趣而精彩。

第63章 官聲第41章 串香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5章 擺攤第11章 酒精燈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6章 煤球爐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70章 風波起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35章 三輪車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217章 銀行(上)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58章 升任副使第71章 少取多予第47章 應對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37章 逼迫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04章 學生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83章 有放有收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265章 瀚海第49章 舊部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65章 智雲法師第42章 酒名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6章 活在洛陽第70章 風波起第24章 大動作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72章 夜襲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3章 人之將去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96章 神針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68章 交易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53章 查稅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24章 賭鬥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7章 我做好人第88章 紙醉金迷第34章 一城二虎第25章 你不明白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15章 擺攤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128章 換相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45章 將校營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8章 草市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6章 如和縣第61章 裂痕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32章 春暖花開第63章 放生池第53章 秦二
第63章 官聲第41章 串香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5章 擺攤第11章 酒精燈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6章 煤球爐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70章 風波起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35章 三輪車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217章 銀行(上)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58章 升任副使第71章 少取多予第47章 應對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37章 逼迫第68章 山雨欲來(上)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04章 學生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83章 有放有收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265章 瀚海第49章 舊部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65章 智雲法師第42章 酒名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6章 活在洛陽第70章 風波起第24章 大動作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72章 夜襲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3章 人之將去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96章 神針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68章 交易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53章 查稅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24章 賭鬥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7章 我做好人第88章 紙醉金迷第34章 一城二虎第25章 你不明白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15章 擺攤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128章 換相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45章 將校營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8章 草市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6章 如和縣第61章 裂痕第56章 官督民辦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32章 春暖花開第63章 放生池第53章 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