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94章 富礦之地

bookmark

已是九月,正是秋高氣爽的天氣。徐平把秦州事務交給通判範祥和石延年,自己帶着都護府一干人等,進駐會州,正式開始準備秋後戰事。

西北的大戰一般發生在十月之後,持續到來年二、三月間。之所以如此,還是跟天氣狀況有關。八、九月間雖然雨水開始減少,但山中的土地鬆軟,大軍行進、作戰都可能發生意外,一場滑坡就可能重創山谷中的軍隊,戰事有太多地不可測因素。這段時間之外只可以進行小規模的戰爭,大戰是無法打起來的。

山地、河流嚴重影響戰爭進程,不只是因爲會阻礙交通,還在於結合天氣因素,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地質災難。徐平所部軍隊不管是制度改革,還是技術改革,都還不足以無視這種影響,戰事必須要遵從季節與氣候的變化。天都山、馬銜山一線結合北邊的黃河,是天然的地理屏障,這屏障不只是來自於交通困難,還在於災害頻發。

在會州安置罷都護府,徐平帶了譚虎和王凱兩人,輕馬出城,前往高大全所在的三角城。三角城一帶土地平曠,水源便給,更兼臨黃河渡口,比會州更加適合駐紮大軍。

此時這一帶的民戶都已經被遷走,反倒是王拱辰管下的營田務佔了一些河邊灘地,開墾荒田,爲將來的開發作準備。這一帶的人口比不得徐平前世,自漢設鸇陰、祖勵二縣開始,會州境內人戶便就至不過二萬多人,這個時候因爲連年戰亂,只有不足萬人。把這萬把人全部遷走,以免不可測的事件發生,並不是多麼大的負擔。

一路上徐平注意腳下的道路,見地基堅實,上面覆以瓜子碎石,相當平坦,心中感到滿意。路邊栽了榆、柳,而且開了排水溝渠,此時溝裡還有夏天殘存下來的雨水。這樣的路通行大車是沒有問題的,而且載重能力強,容易維護。徐平官做到哪裡,便就把這種道路修到哪裡,是這個年代質量最好的官道,也是他的一項政績。

中午時分,到了一處營田務新設的據點,徐平一行下馬在這裡用飯。此處的監當官急急忙迎了出來,把徐平一行讓到新建的一排住房的院子裡。

落座之後,臨當官有些爲難地道:“都護,此處新建起來,房裡甚是雜亂,不好讓貴人安坐。若只是在此處用些酒飯,不如便在院裡設宴,更加精爽一些。”

徐平道:“也好,現在天氣在院子里正好。酒便不必了,你安排人胡亂煮幾升米,再煮幾塊肉來,我們吃了便就趕路。”

監當官應諾,飛跑着去安排。不大一會,回來向徐平復命。

徐平看着不遠處拴在樹下的幾匹馬,問監當官道:“那裡幾匹官馬,是什麼人在這裡?”

“回都護,是本州知州,正帶人查看此處河中的砂金,安歇在這裡。”

徐平點了點頭,才知道包拯也在此處。這裡的民戶已經全部遷走,營田務是王拱辰的轉運使管下,他沒有什麼政務處理,天天到處查看各處礦產。黃河自會州以下水流變得平緩,裹挾而來的砂金沉積下來,周邊河灘都可以淘金。只是這裡一向人口稀少,加之以半耕半牧爲主,一直沒有大規模開採。金和銀是最值錢的礦產,這一帶的儲量不少,而且由於黃河的存在,可以直接從水裡淘出來,自然引起包拯的注意。

本來徐平是希望包拯儘快把銅礦開採出來,在這裡鑄造銅錢,但他兼提舉坑冶務,不可能放着金、銀置之不理。而且因爲這裡沒有民戶,知州正常主要政事的勸農、勸學、勸諭風俗、訴訟都無從提起,也只有把心思放在這上面了。

想了想,徐平對譚虎道:“你派個人讓這裡的人引路,去把包知州召來,一起吃餐飯。”

譚虎應諾,派了手下一個指揮使,跟監當官一起,到黃河邊去找包拯。

這處據點就在黃河邊不遠,用不了多少時候,包拯便就帶了幾個人過來,向徐平行禮。

安排落座,徐平問包拯:“我聽過數次有人說這裡砂金不少,你看過之後如何?”

包拯拱手:“回都護,依下官查看,這一帶河水裡砂金委實可觀。而且從這裡以下,水裡的砂金越來越多,若是召人戶前來淘金,每年可獲利不少。”

“好,這是一條生財的路子,且先記下來。這一帶民戶已經遷走,而且土地貧瘠,產糧不多,現在又有大軍駐紮,糧食供給艱難。不管是淘金還是開礦,招了人手來,都要管他們吃喝。營田務你也看到了,產出僅能自足,正在創業唯艱的時候。要淘金,還是要等戰事結束之後,大軍離開,纔好保證糧食供給。惟今之計,還是先採銅出來,以鑄銅錢。”

聽了徐平的話,包拯道:“下官理會得。前些日子看了礦苗,幾處都有大發之勢,下官已經安排人手,去鳳翔府招募人手。候得人來,便就可以採銅。而且這幾處礦苗,有不少可以產鍮石,用來鑄錢方便不少。”

鍮石就是黃銅,真宗時候就有人向朝廷獻技術大量生產,不過真宗皇帝認爲這種東西對國家無益,還容易與黃金混淆,沒有推廣。徐平所推廣的工業中不少零件要用黃銅,又重新把這技術拾了起來,而且配比更加精確。除了工業用,還用作制錢,與平常的小平錢不同的面值,一文等於兩文,當然重量也比小平錢重得多。黃銅利於衝壓製造,人工費遠比平常的鑄造方法低,而且更加精美,是受民間歡迎的一種錢。這一帶除了金、銀、銅礦之外,鉛鋅礦也很豐富,鑄造各種銅錢的材料是不缺的。

徐平詳細問了包拯最近勘查礦產的情況,聽他說起來,才知道自己先前還是小瞧了這一帶礦產的富裕程度。此處現在常用的礦產幾乎全部齊全,除了鐵礦不大之外,其他多是富礦。就連冶礦用的燃料煤炭也在三角城一帶非常充足,高大全築三角城,便就利用當地豐富的煤炭資源,燒磚築城,城牆及城中的主要建築全用大磚。

與徐平以前的想象不同,宋朝在西北的城池、寨、堡大多都是用磚的,他以爲的土城幾乎不存在。最差的,也是裡面夯土,外面包磚,最常見的是兩面包磚。党項南犯,幾乎從不強行攻城,哪怕是小型的寨堡,能避過就避過,實在避不過也儘量把裡面的宋軍引誘出來消滅。這種磚城,對於攻城器具和手段缺乏的党項來說,確實難攻了些。

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1章 德政第34章 移民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201章 陛辭第193章 拔牙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168章 田園風第127章 大捷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11章 回莊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56章 國柄第29章 端午(上)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33章 學習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104章 多賣酒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56章 緊急措施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193章 拔牙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28章 換相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145章 將校營第208章 使氣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0章 早朝第46章 意料之外第19章 匪訊(上)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270章 震懾第89章 定論第15章 閒事第64章 歸來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179章 宣傳戰第69章 國子監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68章 大新聞第32章 東華門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214章 蠟丸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129章 刻漏社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29章 其心可誅第64章 善後第64章 一拍兩散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28章 蟾宮折桂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20章 定計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44章 細鹽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294章 養起來第278章 殺人越貨
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1章 德政第34章 移民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201章 陛辭第193章 拔牙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168章 田園風第127章 大捷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11章 回莊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56章 國柄第29章 端午(上)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89章 魑魅魍魎第233章 學習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104章 多賣酒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56章 緊急措施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193章 拔牙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28章 換相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145章 將校營第208章 使氣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0章 早朝第46章 意料之外第19章 匪訊(上)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270章 震懾第89章 定論第15章 閒事第64章 歸來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179章 宣傳戰第69章 國子監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68章 大新聞第32章 東華門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214章 蠟丸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129章 刻漏社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29章 其心可誅第64章 善後第64章 一拍兩散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28章 蟾宮折桂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20章 定計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44章 細鹽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294章 養起來第278章 殺人越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