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夜對

天色黑了下來,街市上卻更加熱鬧,閒逛的人三三兩兩,沿着汴河而行。河邊大道兩側各種攤販,賣着零食和各種小玩意。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在夜色裡劃過,好像帶着奇怪的魔力,勾引得行人心癢癢的,忍不住就想順着聲音過去看看。

徐平和高大全一前一後,騎在馬上沿着大道緩緩而行。李用和還沒回來,徐平也就沒有爲高大全奔波,這些日子就隨着他上朝下朝。早晨把徐平送到地方,牽着徐平的馬回來,等晚上再牽着馬接徐平回來。

孫七郎在邕州的時候搭上了一個當地婆娘,原本說好是隨着獻俘的人馬一起找到汴梁城來,卻沒想到爲了等各種準備做好,特別是等契丹和党項等國的使節到來,獻俘儀式一拖再拖,獻俘隊伍也走得像蝸牛一樣。如今終於進了京西路,孫七郎等不及,一路尋過去了。高大全少了伴,送過徐平便在各處瓦子裡閒逛,日子過得也是無聊。

沿着御街到了皇城附近,一直到了崇文院門前,徐平下馬,高大全幫着把小火爐和小鍋子提了,隨着徐平進了院門。

過了門禁,徐平帶着高大全一路到了史館書庫前。說是官員過來當值,其實真正做事的還是值夜的吏人,見到徐平過來,急忙上前見禮。

打過招呼,徐平帶着高大全到了門前的走廊裡,讓他把火爐和小鍋子放下,還有一些切好待煮的羊肉,便讓高大全回去。

這裡是藏書的地方,原來都有火禁,天聖年間因爲當值的官員冬夜寒冷,才允許可以生個火取暖,但書庫裡還是嚴禁煙火的。

吏人搬個凳子過來,徐平在火爐邊坐了,問過了書庫並無事情,便讓吏人繼續去巡邏,有事再叫他們過來。

徐平坐下沒多久,門口便有三個人縮着身子進來,一路看着火光走到廊下,向徐平見禮,不停地吸着鼻子。

徐平回過禮,對三人道:“今天只有你們三個嗎?南廊集賢院裡今夜誰當值?”

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道:“韓稚圭當值,我一會替他過來。”

這邊說着,最年輕的那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跑過一邊,找當值吏人要了幾個凳子拎了過來,交給其餘兩人:“夜色寒冷,且坐下靠近火邊說話。”

三人在火邊坐下,徐平把爐子上的鍋蓋打開,口中道:“今夜內人煮了點羊肉,大家一起就着喝點酒驅寒。”

年輕人聞着香味不停地吸鼻子,口中道:“甚好!甚好!謝過嫂夫人!”

徐平掏出酒來,分發酒杯,年輕人忙站起身來接過酒瓶倒酒。

這三人是目前館閣裡資歷最淺的,比徐平和韓琦還淺,剛過院試不到一個月。天聖八年的進士最高第,最年輕的是狀元王拱辰,接近四十歲的兩個分別是榜眼劉沆和第三名孫抃。三人一起過院試,一起任直集賢院,正趕上修書,一起就先在館閣裡任事。

王拱辰家境貧寒,父親早亡,寡母拉扯四個兒子長大。天聖八年那一屆科舉過了省試後,省元第一名爲歐陽修,自覺狀元盡在掌握,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等中狀元后穿,結果一個沒看見被王拱辰偷偷先穿了去,最後狀元也被王拱辰得了。當然,雖然貴爲狀元,王拱辰家裡在後世最出名的卻是他的外孫女,詞人李清照。

因爲是開封府鹹平縣人,與徐平算是老鄉,王拱辰在徐平這裡比別人隨便一些。如今他官職低微,俸祿微薄,一年也難得吃上幾回羊肉,自然比別人也急。

劉沆家裡是土豪,性子也豪氣,不拘小節,有酒有肉自然要來吃。他曾進士不中,回到家裡自號“退士”,不想再考了,後來被老爹逼得沒辦法,天聖八年又考一次,結果就中了榜眼,算是光耀門楣了。

孫抃是眉州人,家境也還好,但歷代種田,到了孫抃纔讀書考科舉,沒想到就一舉高中。離家太遠,一個人無聊,便也隨着過來。

孫抃和劉沆年齡差不多,一個三十八歲,一個三十九歲,可官場上不看年齡,中進士踏入官場太晚,在徐平這裡也只有自居晚輩。

王拱辰把酒倒上,端起酒杯來勸了一杯,便舉起筷子只管吃肉。

徐平在家裡已經吃過,只是偶爾伸伸筷子陪着衆人。京城裡做官,像這種剛入仕途不久的,一個人還好,吃喝不愁過得悠閒,一有家庭拖累日子就緊張了。

щщщ●ttкan●C〇 劉沆和孫抃兩人家裡都不缺錢,只是過來湊湊熱鬧,王拱辰則就不同了,他家裡一母三弟,就在開封,日子過得相當緊張,那是真的饞肉吃。

三人喝過幾杯酒,吃了一會肉,孫抃起身道:“那邊韓稚圭一個人孤寒,我去換他過來也吃些酒肉,免得他日後閒話。”

韓琦也是日子過得寬鬆的人,但既然有這個機會,又是徐平同年,自然要過來湊個熱鬧。孫抃是個好實人,性子又隨和,自然是他第一個去換班。

孫抃剛剛走出史館所在的西廊,崇文院外忽然響起喧譁聲,不一刻就有人挑着燈進來,徑直到了史館這邊,高聲道:“直史館徐平,有旨見駕!”

徐平吃了一驚,認得是皇宮裡的內侍,急忙上前施禮。

內侍道:“官家有事諮詢,速速隨我入宮!”

說完,也不管其他人,徑直領着徐平出門。

館閣職事,既然稱學士,自然就有備諮詢的職責。學士當值,皇上自然可以隨時召入宮中問事,這種夜對並不稀奇。

不過讓徐平奇怪的是,崇文院裡當值的這些人大多都是中下層官員,大晚上的被召入宮中去以前不是沒有,但卻極其罕見。自己這才當值沒幾回,怎麼就趕上了。

召學士問對不是朝廷公事,禮儀隨性得多,問的內容也沒有限制。更重要的是,這種奏對不在中書掌控之下,也私密得多。

自從回京,這是徐平與皇上趙禎的第一次私下接觸,徐平心裡竟有些異樣的感覺。

(備註:王拱辰和歐陽修是聯襟,都娶的是參政薛奎的女兒。不過歐陽修娶的是二女兒,在王拱辰之前。在此之前歐陽修娶過兩任妻子,景祐四年才娶薛女,所以此時的王拱辰應該是單身。奇怪的是,薛奎都六七十歲了,女兒怎麼都這麼年輕,他又沒有兒子。)

第181章 錢明逸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05章 先生第111章 根源第25章 追捕逃亡第62章 宰相氣度第3章 人之將去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96章 移風易俗第7章 雜談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160章 呂公綽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53章 萬民雲集第49章 戰後忠州第81章 祭奠第89章 定論第124章 死城第8章 交接第23章 又想錯了第64章 善後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83章 有放有收第36章 手舞足蹈第82章 祭奠續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233章 學習第70章 風波起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186章 應對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9章 變夷爲夏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23章 秋意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87章 地方耆老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93章 拔牙第208章 使氣第6章 酒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49章 串連第60章 慶功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24章 嫉妒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45章 將校營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78章 入甕第114章 盛宴第137章 何爲神?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93章 拔牙第17章 自己的路第87章 我們投降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6章 活在洛陽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20章 匪訊(下)第22章 兩個小孩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8章 讀書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61章 意外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36章 組織第26章 餘波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3章 秀秀(下)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72章 夜襲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5章 歲除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311章 攻其一端
第181章 錢明逸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05章 先生第111章 根源第25章 追捕逃亡第62章 宰相氣度第3章 人之將去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96章 移風易俗第7章 雜談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160章 呂公綽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53章 萬民雲集第49章 戰後忠州第81章 祭奠第89章 定論第124章 死城第8章 交接第23章 又想錯了第64章 善後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83章 有放有收第36章 手舞足蹈第82章 祭奠續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233章 學習第70章 風波起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186章 應對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9章 變夷爲夏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23章 秋意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87章 地方耆老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93章 拔牙第208章 使氣第6章 酒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49章 串連第60章 慶功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24章 嫉妒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45章 將校營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78章 入甕第114章 盛宴第137章 何爲神?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93章 拔牙第17章 自己的路第87章 我們投降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16章 活在洛陽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20章 匪訊(下)第22章 兩個小孩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8章 讀書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61章 意外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36章 組織第26章 餘波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3章 秀秀(下)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72章 夜襲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5章 歲除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311章 攻其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