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國子監

最終,石全彬和小黃門帶了一枝盛開的牡丹,寶貝一樣的用匣子裝着,歡天喜地帶回了皇宮裡。至於讓孫七郎幫着宮着建暖房的事,還要宮裡自己去與王素商量。

如果是別的一般臣僚家裡也就罷了,王素是前朝宰相王旦之子,皇上都要給幾分面子,沒點身份沒點面子的內侍都不好意思去談。王旦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處心積慮地佈置對付丁謂,現在朝裡的大臣,從王曾、呂夷簡以下,不知有多少人都受過王旦的恩惠。

不知不覺就到了長假的最後一天,徐平忙忙碌碌,竟然有些懷念不放假的日子。

一大清早,徐昌就興沖沖地過來告訴徐平:“大郎,秀秀帶着弟弟到府上來了!”

徐平正在院子裡呼吸着早上清新的空氣,聽了忙道:“哦,好些日子不見她了,你快帶他們進來,直接帶到客廳來。”

看徐昌出去,徐平連吸幾口清冷的空氣,只覺得神清氣爽,轉身回了客廳。

林素娘正在廳裡閒坐,見徐平進來,笑着問道:“看你滿面喜色,有什麼開心事?”

徐平坐下,對林素娘道:“剛纔徐昌進來,說秀秀帶着弟弟過來了。一是我們搬了新家,讓她認認門,再一個她弟弟虎子今年十四歲了,我跟管勾國子監的高若訥講過,讓虎子進國子監讀書。我們家裡人丁稀少,若是別家,不說自己家裡,外姓也恩蔭幾個有官在身了。等過幾年,虎子如果讀書能讀進去,考個功名最好,實在不行,便就給他恩蔭個官職在身上,也是出路。”

林素娘笑了笑:“大郎對秀秀可是真好,什麼都給她打算好了。”

“秀秀自七八歲跟着我,就連嶺南也跟着走了一遭,不是尋常下人可比,就跟我們家裡自己人一樣。這些事情,自然應該爲她打算。”

林素娘勉強笑笑,沒有接話。

秀秀離開徐家也有幾個月了,雖然林素娘問過幾次,但秀秀本人的意思,一直都沒有談婚論嫁,怎麼也得等一兩年。按秀秀的說法,是要等着自己的弟弟成年,弟弟成家立業了之後自己纔出門。但在林素娘心裡,秀秀一天沒有嫁人,她的心裡就有些不自在。

這樣一個隨在徐平身邊多年的小丫環,兩人再是沒什麼,也是如同侍妾一般,在徐家沒一個人把秀秀當一般下人看待。林素娘再是大方,也不可能坐視另一個女人在自己丈夫身邊,心裡一直盼着秀秀趕緊嫁人。

不大一會,秀秀帶着弟弟進來,給徐平和林素娘見過了禮,對身邊的弟弟道:“快給官人和夫人見禮,不要失了禮數。”

虎子見了禮,徐平看着秀秀道:“回家這些日子,秀秀果然開朗了很多,不再像在家裡那樣天天苦着臉了。若是不知道的,還以爲在家裡吃了多少苦。”

秀秀道:“官人說哪裡話,這些年我們都是靠着家裡過活,哪個不知道。”

說完,秀秀又道:“虎子在這裡陪着官人和夫人聊,我去拜見員外和太夫人。”

林素娘笑了笑:“去吧,婆婆這些日子不時念叨,秀秀在家裡也不知過得怎麼樣。”

秀秀吩咐了弟弟幾句,便出了廳門,由小丫環翠兒帶着去徐平父母的院裡。

秀秀出去,徐平問虎子:“明天我便帶你去國子監,要正式進學校讀書了。國子監裡可都是有文化的人,不能跟以前在鄉下的日子比,你自己警醒些。”

虎子小心答道:“官人教訓,我記在心裡。”

徐平點頭:“對了,正式進學堂要有官名,家裡給你起了沒有?”

虎子有些不好意思:“沒有,大姐說官人一等進士,學問沒幾個人比得上,等着官人給我起名呢。”

徐平和林素娘對視一眼,一起笑起來:“秀秀回家這些日子,也會虧人了。”

想了一會,徐平對虎子道:“你的乳名是虎,虎從風,性又烈,便叫任風烈吧。”

“任風烈?”虎子自己唸了幾遍,開心地向徐平行禮:“謝謝官人!”

徐平把虎子叫到面前,仔細問他這些年都讀了什麼書,認多少字。問起這些虎子就有些尷尬,他平常也就是隨着莊裡的先生學幾個字,正經的經典還沒怎麼讀過。

不過也沒關係,這時候的國子監辦得也不怎麼景氣,只有不到一百的學生,還有很多人請假,常年不見蹤影。只要嘴甜人勤快,還是能在那裡面混下去。

國子監招收的是中下層官員子弟,和平民中有才學的人。說是這樣說,實際上在國子監的多是下層八九品小官的子弟,平民子弟更多是官員介紹進去。有才學的人自然有,比如胥偃保舉進去的歐陽修,但大多數都是官員推薦自己的親人朋友進去。

徐平之所以這個時候推薦虎子進國子監,是因爲轉過年來就要舉行省試和殿試,新一屆的進士將要產生。

因爲國子監發解比較容易,每到貢舉之年,國子監的學生都會突然暴增,搶奪在州郡不容易得到的貢舉人身份。而發解試結束,國子監就又會一下冷清下來,有時候少到幾十人。這種週期性的學生入學雖然很多人看不順眼,但多年積習,時人早已習以爲常。

不大一會,秀秀從徐正夫婦那裡回來,滿面都是喜色。

一進門,秀秀就舉着手給徐平和林素娘看:“太夫人賞了我一對金鐲子帶着。”

林素娘道:“太夫人的心意,你好好收起來。”

徐平卻有些感慨,幾個月的時間,秀秀真是長大了。她進來好像是誇耀,實際上是明着告訴自己和林素娘,在父母那裡得到了什麼賞賜,免得惹人閒話。以前在徐平身邊,什麼事情都有徐平護着,秀秀根本就沒有這些小心思,現在到底是不同了。

虎子見秀秀到身邊,喜滋滋地低聲對她道:“姐姐,官人給我取了名字。”

秀秀喜道:“叫什麼?”

“叫任風烈,虎從風,性烈,所以叫任風烈。”

秀秀笑道:“好名字。我早就告訴你,官人是有學問的人,當然能取好名字。”

說完,秀秀又對林素娘道:“官人給我弟弟取了名字,夫人便也給我取個官名吧。如今我不再是在家裡的時候,總不能一輩子叫秀秀。”

以前年齡小,叫着秀秀這個乳名也沒什麼。但這到底是個賤名,出了徐家,已經不是婢女的身份,再這樣叫着就不合適了。如果只是普通的農家女,便就叫阿任也沒什麼,但秀秀到底是讀過書識字的人,這樣叫着就顯得太過俗氣。

林素娘想了一下,笑着對秀秀道:“便叫任英南吧,你到底隨着官人去過嶺南。”

“謝過夫人。”秀秀笑着道謝。

哪怕是女子,官名依照此時風俗也大多顯得比較中性,或者就是端莊賢淑之類的。什麼嬌啊媚的,或者疊字名,一聽就是有以色娛人的意思,很容易被人誤會成風塵女子或者是奴婢侍妾。比如留名後世的李清照,正式名字端莊大氣,而李師師、蒨桃這樣的名字一聽就知道身份。秀秀已經成年,自然是應該有自己正式的名字。

說過這些閒話,徐平一時興起,對秀秀道:“你今天來得正好,府裡暖房裡的牡丹剛好盛開,走,我領着你去看看。”

說完,起身便向門個走去。

林素娘無奈,只好站起身來,帶着秀秀和虎子到了後園。

後園遊廊裡,幾株牡丹已經完全盛開,碩大的花朵在陽光下明豔萬分。尤其是在這深冬時節,周圍都是枯枝敗葉,這花朵更加顯得雍容華貴,不愧花中王者。

徐平道:“秀秀,這花好不好看?”

“好看!”

“你喜不喜歡?”

秀秀笑道:“官人,去年這個時候我們還在嶺南,那裡冬天開的花多着呢。我還記着嶺南的花呢,這個也沒什麼稀奇。或許再過幾年,我把嶺南的事情都記了,纔會覺得這花有多麼了不起。現在,也不過是一朵平常的花罷了。”

徐平看着那幾朵牡丹,過了一會嘆了口氣:“是啊,嶺南一年四季都繁花似錦,這樣想起來,這牡丹也就沒什麼了。”

說到這裡,有些意興闌珊。

林素娘站到徐平身邊,輕聲道:“我沒有到過嶺南,不知嶺南是個什麼樣子。在冬日嚴寒的天氣裡,這樣幾株牡丹開着就是了不得的景物。”

在後園裡站了一會,徐平突然問秀秀:“秀秀,你覺得是在家裡的日子好,還是回到你自己家裡的日子好?”

秀秀道:“都好。以前小時候不覺得,長大了想起來,我在官人身邊從來沒吃過什麼苦,哪裡有人能夠遇到這樣的主人家?”

秀秀說完,見場面一時有點尷尬,笑了笑,對弟弟虎子道:“你在這裡陪着官人和夫人聊聊天,要好好說話,我去找往年的兄弟姐妹說幾句話。”

秀秀剛要走,林素娘突然開口:“秀秀,晚上不要回去,蘇兒讓你到她府上作客。你們多少年的姐妹,她想你快要想瘋了。”

秀秀點點頭,站在原地怔了一會,出了後園,找當年同在徐家的下人丫環說話去了。

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72章 底氣第168章 交權第14章 賜名第38章 統計學第70章 兩個榜樣第27章 辨司馬光第15章 閒事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32章 長命縷第16章 嶺南故人第68章 別跟着我第187章 包拯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14章 賜名第11章 德政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7章 盼盼第34章 都不可行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9章 問道第53章 一條出路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9章 準備抓人第59章 致太平(一)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94章 春狩防秋第208章 使氣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65章 名將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30章 端午(中)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21章 忠州的故事說一下最近情況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4章 炒花生第142章 配合第1章 再臨鄭州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46章 收割機第253章 亮劍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21章 黃白朮第19章 宣詔使臣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297章 大政第181章 錢明逸第206章 望遠鏡第153章 攻城(上)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96章 改天換地第37章 中牟主簿第92章 收權第272章 換將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88章 百官圖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151章 新市場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45章 追來了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315章 亂戰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30章 端午(中)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240章 道理第332章 建節第180章 投名狀第164章 口袋陣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61章 官吏鬥法第155章 攻城(下)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78章 彈劾第172章 夜戰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
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72章 底氣第168章 交權第14章 賜名第38章 統計學第70章 兩個榜樣第27章 辨司馬光第15章 閒事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32章 長命縷第16章 嶺南故人第68章 別跟着我第187章 包拯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14章 賜名第11章 德政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7章 盼盼第34章 都不可行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9章 問道第53章 一條出路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9章 準備抓人第59章 致太平(一)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94章 春狩防秋第208章 使氣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65章 名將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30章 端午(中)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21章 忠州的故事說一下最近情況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4章 炒花生第142章 配合第1章 再臨鄭州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46章 收割機第253章 亮劍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21章 黃白朮第19章 宣詔使臣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297章 大政第181章 錢明逸第206章 望遠鏡第153章 攻城(上)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96章 改天換地第37章 中牟主簿第92章 收權第272章 換將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88章 百官圖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151章 新市場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45章 追來了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315章 亂戰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30章 端午(中)第124章 我是你們學不來的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240章 道理第332章 建節第180章 投名狀第164章 口袋陣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61章 官吏鬥法第155章 攻城(下)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291章 兩路會師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78章 彈劾第172章 夜戰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