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後苑飲宴

不受官職高低限制,所有奏章都由通進司進呈,且進呈後不得拖延,要立即呈送皇上御覽的,基本上除了宰執大臣,就只有臺諫言官了。宰執大臣有很多跟皇上當面奏對的機會,上奏並不多,所以通進司這裡,最常來的就是言官。

徐平常年不來一回,來了就彈劾言官,也讓石中立吃了一驚。一向都是臺諫言官彈劾別人,被別人彈劾倒是少見,這個徐平倒真是與衆不同。

見石中立表情誇張,徐平不由笑着說:“給事這裡的常客卻是我家裡的惡客。”

通進司這裡人際關係極爲複雜,有很多朝廷官員的眼線。徐平不好在這種地方過多逗留,交過奏章,便向石中立告辭,離開垂拱殿回了三司衙門。

此時已近年關,司裡的官吏都在忙着一些年底收尾的工作,新調任的官員多是在年後才上任。鹽鐵司裡還是隻有韓綜一個判官,郭諮要等到年後才赴任。

今天早朝後,韓綜的父親韓億調任權御史中丞。御史中丞要求本官諫議大夫以上的官員纔可以出任,凡是本官不到的,例升諫議大夫,帶權字。父親升官,韓綜也早早就趕回家去,準備接待到家裡慶賀的親人朋友。他們韓家是大家族,不比徐平這種小門小戶,酒筵擺起來都是通宵達旦,必須好好準備。

鹽鐵勾院的郭勸則被調到御史臺任侍御史,新調了鄭戩過來判勾院,也要年後上任。

手下人手不齊,徐平也無心理事,在衙門裡處理了一些日常事務,便就回家。

二十六是上朝的最後一天,基本不理事,下朝之後,徐平剛要回三司衙門,就被一個小黃門過來叫住:“郡侯,官家旨意,今日後苑宴請大臣,郡侯也在其中,且隨我來。”

徐平摸不着頭腦,只好隨着小黃門向大內深處行去。

所謂大臣,這個年代是有特指的,一般是指宰執官員,廣義的也要待制以上。徐平此時並不夠資格,必然是皇上趙禎指名才能夠參加。

徐平已經不是第一次進宮,隨着小黃門彎彎繞繞,來到了大內後苑。

來年正月初九就立春,此時已經到了冬天的尾聲,寒風卻沒有停下來,呼嘯着刮過後苑裡光禿禿的樹枝,拍打着硬如鐵的松針柏葉。

行不多遠,就看見前面一處暖閣,此時已經坐滿了朝中的諸位大臣,周邊內侍小黃門來回忙碌,準備着酒菜。

到了近前,首先就看見高高擺在臺子上的十幾盆牡丹,伴着周圍呼嘯的寒風,開得正豔。這是孫七郎給皇宮裡修好火道暖閣後徐平獻上來的,宮裡人都到家裡要了,不能還賴着不給。反正徐平家裡還有十幾盆,也夠過年熱鬧了。

見到徐平過來,早早就坐在前列的寇瑊道:“徐平,坐到這裡來!”

徐平一路向各位高官打着招呼,來到了寇瑊身邊。

坐在上位的趙禎看見,開口道:“永寧侯,今日借了你獻上來的冬日牡丹,在宮裡擺個筵席,犒賞大臣。所謂借花獻佛,你且上來飲一杯!”

徐平見周圍的人都看着自己,忙走上前施禮謝恩。

旁邊侍立的小黃門滿了酒,端給徐平。

徐平接過,向趙禎躬身行禮:“謝陛下恩典!”

說完,舉杯一飲而盡。

酒是宮裡特釀的羊羔酒,正適合這嚴寒天氣。徐平一杯下肚,只覺得渾身熱乎乎的。

還了酒杯,徐平再次謝恩,回到寇瑊身邊坐下。

自徐平回京,三司出了幾次風頭,再回到三司,寇瑊只覺得身心舒暢。而且徐平的背景在那裡,可以說是前途無量,寇瑊也覺得有底氣。

衆人落座,小黃門悄悄報了到的人數,沒到的人是有病或者有事,今天不會來了。

趙禎舉起酒杯,高聲道:“冬日苦寒,往年都是滿目蒼涼,別說盛開的花朵,就連綠葉也難得見上一片。今年全虧永寧侯府裡有個巧手匠人,爲宮裡打造了這處暖閣,地方儘夠大,可以容得下衆卿一起吃杯酒。最可貴的,這暖閣只燒石炭,每日所費不多,不是什麼窮奢極欲之舉。難得,難得!”

說到這裡,舉起酒杯:“衆卿,且飲一杯!”

衆人一起謝恩,舉起手中酒杯一飲而盡。

徐平不是個好酒的,也沒覺得這宮裡的美酒味道到底好在哪裡,倒是旁邊有的大臣一杯下肚,一副熏熏然的樣子。

後苑飲宴,本就是皇上與臣下同樂的過程,沒有御史和閤門的人員在旁邊虎視眈眈地盯着隨時彈糾,過程相當隨便。

酒過三巡,趙禎站起身來,走到身邊臺子上的牡丹旁邊,對衆人道:“這是永寧侯府裡獻上來的牡丹,雖然不是十分名貴的品種,但開在這寒冬季節,尤爲可貴。以前只是聽說國家極南州軍,一年四季繁花似錦,卻不想京城裡也有冬日看花的時候。”

衆臣一起站起身來,拱手稱賀。

這個年月本來還講祥花瑞草,但是經過前朝真宗皇帝又是降天書,又是東封西祀神神道道的一通折騰,現在反而成了禁忌,大家都自覺避過這一節。徐平自己臉皮也薄,明明是溫室催出來的,說成祥瑞臉上掛不住,更何況自己家裡還有呢。

趙禎招呼着一幫近臣上前賞花,大家口中謝恩,宰相呂夷簡和張士遜當先,領着大臣們走近擺花的高臺。

牡丹雖然是洛陽的好,但東京城裡也有不少人家種的有,玉津園裡更是成畝成頃地種植,並不算是稀奇。但冬天開的牡丹,衆人都是第一次看見,外面寒風吹着,在閣子裡賞花別有一番情調,一個一個都是興致盎然。

白髮蒼蒼的翰林學士馮元對花前的趙禎拱手行禮道:“冬日觀花,此爲太平盛事,豈能無詩賦?請陛下讓羣臣獻詩。”

徐平聽着這話就皺眉頭,他不喜歡跟這幫文人大臣遊宴,就是因爲他們動不動就來詩賦,好像沒別的事幹了一樣。詩詞小道,興之所致寫上兩首也沒什麼,可這樣趕着鴨子上架,憑白浪費腦細胞實在就沒必要了吧。

再說這個馮元,在李宸妃去世的時候,是他監護喪事的。結果弄得墓穴水浸,要不是王曾替他求情,這學士早就當不成了,現在又弄起事情來。

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22章 清路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9章 詠梅第12章 知己知彼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74章 請君入甕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37章 何爲神?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5章 理政(一)第100章 虎威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34章 期集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60章 陽光明媚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103章 事發第54章 家賊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80章 起風雷第75章 世道變了第49章 應有權變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22章 星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215章 合夥第58章 步步爲營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53章 秦二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270章 震懾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38章 出仕第76章 稅改第54章 將要離去第91章 軒然大波第4章 炒花生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94章 萬事俱備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27章 超市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128章 換相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196章 三角城第3章 進城第40章 從前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3章 盡頭牙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40章 從前第16章 還錢第69章 光耀門楣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95章 大變第42章 酒名第87章 好事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55章 利用第58章 步步爲營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93章 拔牙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15章 詩文精進
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38章 要考覈了第22章 清路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9章 詠梅第12章 知己知彼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74章 請君入甕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37章 何爲神?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5章 理政(一)第100章 虎威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34章 期集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60章 陽光明媚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103章 事發第54章 家賊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80章 起風雷第75章 世道變了第49章 應有權變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22章 星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215章 合夥第58章 步步爲營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53章 秦二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270章 震懾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38章 出仕第76章 稅改第54章 將要離去第91章 軒然大波第4章 炒花生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94章 萬事俱備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27章 超市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128章 換相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196章 三角城第3章 進城第40章 從前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3章 盡頭牙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40章 從前第16章 還錢第69章 光耀門楣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95章 大變第42章 酒名第87章 好事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55章 利用第58章 步步爲營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93章 拔牙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15章 詩文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