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選差外州

明月高升,各色燈籠掛滿大街小巷,整個開封城都籠罩着一種夢幻般的迷離。

徐平騎馬沿着街道緩緩前行,被如潮水般沿街看燈的人感染,心情慢慢開朗起來。

自去年回到京城便感覺到各種不適應,今天經了這麼一件事,突然也就想通了。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哪裡能夠事事順心如意?不敢怎麼做,總有各種各樣的煩心事找上身,除非不接觸這個世界,不然總是免不了的。

煩心事不怕,只要正面應對就好。心累不是事情讓人累,而是那患得患失的心思讓人感覺累。自己兩世爲人,在這個世界求一生的榮華富貴,只要放心大膽地去做就好,擔心這個害怕那個,存着各種小心思,白白累了自己,也沒有什麼處。

回到家裡,趕着省試之前指導了一番李覯的詩賦,徐平便回到自己的書房裡,攤開紙來,拿起筆寫一封文牒。

牒是給三班院的,直接遞給知三班院的李若谷。徐平寫了這兩天張信一的作爲,並介紹了段雲潔的身世和段方的生平,明確要求三班院把張信一差注遠州,免得再鬧出什麼醜聞來,無法收拾。

徐平算是想明白了,自己跟段雲潔的關係有點不清不楚,知道的人也不少,如果一心捂着蓋着反而讓人產生聯想,不知就生出什麼流言來。還不如干脆自己挑出來,就以保護舊日屬下的名義爲段雲潔出頭,有什麼要借這件事攻擊自己儘管放馬過來。

邕州六年,蔗糖務創造了無數財富,破交趾立下了偌大功勞,還能連一箇舊屬下的女兒都保護不了?

正月十八,上元節後的第一次早朝。

最先出列奏事的呂夷簡因爲榷貨務換茶一案,牽連到了當朝宰相張士遜和宣徽南院使楊崇勳,提議對兩人進行懲處。

張士遜自辨,咬死交引鋪是府裡幹人所爲,雖然鋪裡掛了自己的名字,自己卻毫不知情。並提議“鄧”記交引鋪的財務全部入官,自己連本錢也一文不取。

張士遜和呂夷簡是什麼關係?呂夷簡得了書狀,張士遜當天晚上就得到了消息,這兩天早就想好了對策。天大的事情,反正就推到御下不嚴上面。

此時楊崇勳並不得勢,只知道名下有間交引鋪出了事,探問的時候人卻都已經被開封看押起來,他根本沒有消息來源,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最終結果是張士遜奪一官,皇上下詔切責,讓他以後嚴管家人奴僕。

楊崇勳的處理則嚴重得多,從節度使降爲節度觀察留後,出知陳州。因爲這個時候他還有另外一件麻煩,真宗晚年因他告密而死的周懷政家人鳴冤,兩罪並罰。

當年寇準和周懷政商量的是謀立太子,即現在的皇帝趙禎,而奉真宗爲太上皇。因爲楊崇勳的告密事情敗漏,寇準被貶,周懷政死,劉太后垂簾聽政。劉太后聽政十年,趙禎顯然過得也不愉快,如今寇準和周懷政纔是忠臣,楊崇勳則成了告密小人。

早朝呂夷簡只是報告了事情經過,處理結果是下午在便殿再坐時商量的,所以朝會的時候沒有發生什麼爭吵。等到處理結果下來,御史言官便炸了鍋,認爲對張士遜的處罰太輕,相約第二天殿上廷爭。

李若谷已經七十多歲了,身體不饒人,耳朵又一直有病,下朝後從垂拱殿回到三班院官廳,便坐在案几邊休憩喘息。

後行小吏上了茶來,李若谷歇息罷喝了茶,纔算精神過來。

勾押官這時才捧着一封文書放到案几上,向李若谷稟報:“三司鹽鐵副使徐平移牒來,說是東頭供奉官張信一騷擾民女,要我們院裡把他差注到邊遠州軍。”

“張信一?莫不是張僕射家裡的哪位衙內?”

張耆的兒子都以第三字“一”排行,比如後世知名的張利一的兒子張叔夜,就還是靠着張耆的祖蔭入仕,爲兩宋之交的名臣。李若谷官場滾打幾十年,自然知道。

勾押官道:“正是張家的小衙內。”

李若谷“哦”了一聲算是迴應,又問道:“那民女也有些來頭吧,不然徐平一個三司副使去管這些事情做什麼?”

“學士說的是,那民女出身官宦人家,父親是原邕州太平縣知縣,來京城裡述職的時候不幸染病去世。去年邕州破交趾敘功,這人還派追授了官職。這知縣在徐副使邕州任職的時候在手下立了不少功勞,所以照顧他的後人。”

李若谷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張信一這種富貴人家恩蔭上來的三班使臣,因爲嫌差事官小職微,事務瑣細,很多人都不注選,閒在家裡逍遙。此時三班院出的闕也張榜公示,允許使臣自己選擇合適的,稱爲射缺。這些衙內很多連京城裡的監當官都不做,外州縣的更加是連看都不看。

騷擾官宦之後確實不合適,但如果真按照徐平的建議一下就把張信一踢到鳥不拉屎的地方,那樣就得罪了張家。雖然張耆如今失勢,那也還是建節的國公,難說什麼時候就翻身再起。李若谷雖然不怕他,但也沒理由憑白得罪他。

想來想去,李若谷對勾押官道:“你寫封書,行文到中書,且看那裡怎麼說吧。”

三班院是從宣徽院獨立出來,雖然管的三班使臣是武階,但卻是隸在中書門下。這種不符合常例的事情,李若谷也不接手,又推到了政事堂諸位相公那裡。

三班院裡的公吏很少,不足二十人,這種公文往來本來很耗時間,結果年後幾次大假放過,此時正好空閒,當天下午就把公文送到了政事堂。

下午在政事堂當值的是參知政事章得象,見了這封公文,想起徐平在邕州的時候幫了自己的叔父章諮不少忙,而且那時候也與時任樞密院使的張耆有矛盾,二話不說就在上面批了“可”字,用了政事堂的印,命公吏送回三班院去。

有了宰執批准,李若谷還客氣什麼?查了簿冊找到適合小使臣的缺,一下子差注到東海邊漣水軍去監鹽稅,而且限兩個月內到任。

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332章 建節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199章 傳承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95章 反攻第144章 僵局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10章 狄青第133章 矛盾第5章 家的味道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70章 兩個榜樣第69章 光耀門楣第33章 我有秘法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316章 大火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1章 潑皮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101章 七源州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9章 科舉冤家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6章 書生張載第146章 印錢吧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0章 野味第147章 破綻第51章 三路佈防第62章 政壇動盪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4章 故人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72章 魚水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53章 秦二第54章 家賊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82章 水淹三軍第3章 一路千里第22章 兩個小孩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142章 配合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58章 升任副使第53章 萬民雲集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95章 遷隆峒第42章 酒名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8章 通判廳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60章 陽光明媚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24章 嫉妒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90章 捉襟見肘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99章 傳承第61章 裂痕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64章 歐陽修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55章 官衙送別第14章 規劃第47章 應對第53章 炭價風波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157章 清場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235章 天機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7章 雜談第55章 官衙送別第27章 衝突第50章 抓捕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
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332章 建節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199章 傳承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95章 反攻第144章 僵局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10章 狄青第133章 矛盾第5章 家的味道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70章 兩個榜樣第69章 光耀門楣第33章 我有秘法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316章 大火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1章 潑皮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101章 七源州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9章 科舉冤家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6章 書生張載第146章 印錢吧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0章 野味第147章 破綻第51章 三路佈防第62章 政壇動盪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4章 故人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72章 魚水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53章 秦二第54章 家賊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82章 水淹三軍第3章 一路千里第22章 兩個小孩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142章 配合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58章 升任副使第53章 萬民雲集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95章 遷隆峒第42章 酒名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8章 通判廳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60章 陽光明媚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24章 嫉妒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90章 捉襟見肘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99章 傳承第61章 裂痕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164章 歐陽修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55章 官衙送別第14章 規劃第47章 應對第53章 炭價風波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157章 清場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235章 天機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7章 雜談第55章 官衙送別第27章 衝突第50章 抓捕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