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邕州舊部

條例所裡,王拱辰和王彬幾個人正坐一起閒談,眉飛色舞,神采飛揚。

不用問,他們正在談論公吏們的案子。一次抓幾百人這種大手筆,京城裡已經多少年都沒有過了,成了大家最好的談資。

見到徐平進來,幾人急忙行禮問好。

徐平左右看看,問道:“高成端呢?”

王拱辰道:“正在旁邊廂房與石閣長商量印製新編條例的事情呢。找他有事?要不我去把他們叫過來。”

“不用了,我去找他們。”徐平轉身正要出門,又想起什麼,轉過身來。“對了,接下來的日子三司會進很多新手吏人,他們來了,正好學習新編條例。接下來的日子大家都辛苦一點,用最短的時間把新編條例編好,正好讓他們使用。人手不夠,我再到館閣那裡要人,大不了讓他們的書晚修個把月。條例編好,我給大家請功!”

王拱辰這些專職在館閣校書的,最喜歡的就是請功升官。在京城裡,有指甲尖那麼大的功勞都能被皇上和宰執大臣看到,升官最快。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等到日後發到下面州縣任官,做死做活上面也未必看得到,官升起來可就慢了。

一起謝過了徐平,幾個人的精神明顯振奮起來。

到了廂房,只見石全彬和高成端兩個正在對着編好的一部分三司條例議論,見到徐平進來,急忙起身見禮。

徐平走上前,看了看桌子上的一大堆紙張,就在椅子上坐了下來。

雜吏端了茶水過來,徐平喝了一口。

放下茶杯,徐平對高成端道:“這次公吏們勾結舞弊的案子能破,你出力甚多。我一力保舉你爲條例編修所主簿,上午到政事堂奏事的時候,宰執們已經同意。想來明天就有公文行到官告院,那裡做事拖沓,你沒事過去催一催。”

高成端聽了,一時不敢相信,傻呆呆地愣在那裡。

石全彬在一邊拉了拉他的袖子,小聲道:“還不快快謝過郡侯!”

高成端回過神來,到徐平面前深施一禮:“郡侯大恩大德,屬下永世不忘!”

“不必要,你立了功,這是你應得的。以後在三司安心做事,爲自己,也爲自己的子孫搏一個前程。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做下去,總有出頭的日子。”

高成端恭恭敬敬地應了。

雖然是最低級的錄司簿尉,那也是選人官身,與以前的公吏身份相比不啻是天地之別。做了官家裡就成了官戶,多多少少都有些優待,自己也可以依着年資慢慢晉升。這是高成端日思夜想的事情,今天終於美夢成真。

高成端千恩萬謝,徐平和石全彬兩人好言撫慰了好大一會,才讓他平靜下來,自己一個人站到旁邊慢慢回味。

徐平叫過石全彬,翻着桌子上的書稿問道:“怎麼樣?刻書局開了也有些日子,印這些沒什麼問題吧?估計要不了多少日子,新的公吏就要招進來,以後可是要按這新條例做事了。在這之前,新的三司條例必須陸續印好。”

石全彬道:“我們兩個正在商量此事,那些文字印起來倒是沒問題,但裡面的一些圖啊表的卻是難辦。若是用雕版,費時不費力不說,版面排到一起也很不容易。我們兩個商理的結果,就是圖表用雕版單印,附在正文後面,雲行覺得如何?”

徐平想了想,把圖表作爲附件倒不是不行,也是圖書常規的做法之一。不過這個年代的書一是字大,再一個每本都比較薄,圖表單分開之後查閱不便,也不直觀。

想了好大一會,徐平才道:“此事交給我,你們先按自己的想法辦吧。”

反正這次是應急的初版,後繼很快會修訂,沒必要在這些細節上計較。

正在這時,一個兵士快步到了門口,叉手高聲道:“報副使,衙門外面來了幾個廂軍求見,說是副使在邕州時的舊部。”

“哦,莫不是橋道廂軍終於到了?”徐平站起身來,“快快讓他們進來!”

離了廂房,徐平回到正廳。

剛剛進了房門,就見到有幾個大漢隨在三司守門的兵士後面,正走了進來。

當先的大漢見到徐平,快步走上前,叉手行禮:“屬下魯芳,見過郡侯!”

徐平看着分別許久的魯芳,滿臉驚奇,上下打量着他道:“魯芳,你什麼時候調到橋道廂軍去了?不是說都讓你們帶兵嗎?”

魯芳有些不好意思:“不瞞郡侯,我是在嶺南呆得膩了,主動調來的。反正沒有家室拖累,正好到京城來看看,在郡侯手下做事,也舒心些!”

“好,好,京城繁華之地,是該來看看。”

徐平一邊說着,一邊讓幾位自己當年的舊部進屋裡坐下。

王拱辰等人見是徐平的客人,也不知道是什麼來歷,打個招呼便分頭做事去了。

雜吏上了茶,徐平隨口問起他們在路上的經歷。嶺南雖然遠,這些橋道廂軍用的時間還是太多了一些,到底還是軍人身份。

魯芳道:“郡侯不知道,我們這一路上,走得可是不容易。都知道邕州的路好,經過的州縣,好多都要我們給當地修路搭橋。有的地方長官身份非同一般,不好一口回絕,這一路上雖然修的路不多,橋卻着實搭了好多座,所以耽擱了。”

有不少知州知府是以朝廷高官的身份外任的,有的還是皇親國戚,一般的地方長官他們可以不在意,碰到這種開口橋道廂軍就不好拒絕,這一路上只好邊幹邊走。

徐平聽了覺得好笑,這是沒辦法的事,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地方上搭一座橋,百姓念你的好,對朝廷來說也是他們自己的功勞。這種白揀來的好事哪個會放過?如果自己現在到地方上任個知州,碰到這種軍隊過境肯定也讓他們留下點什麼。

從邕州來的橋道廂軍,其中一指揮已經半路調頭,直接去了西京洛陽,在那裡等着韓綜,跟他到陝西路去。剩下的人由魯芳帶領,昨天才到了東京城外。樞密院那裡交接過公事之後,今天幾個爲首的一起跟着魯芳,來拜見當年的老長官徐平。

第5章 和尚契嵩第231章 購物券第18章 草市第99章 刻書準備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53章 炭價風波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49章 舊部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119章夜戰第142章 審問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2章 父老第111章 封堵第123章 出書第9章 問道第25章 廷辨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31章 端午(下)第128章 換相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61章 官吏鬥法第15章 理政(一)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02章 幫一把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45章 白砂糖上架感言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84章 三衙改制第217章 銀行(上)第23章 秋意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67章 獵犬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15章 開戰第83章 地形沙盤第81章 準備迎駕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37章 月夜雜談第293章 敕勒川第32章 長命縷第62章 算計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43章 重逢第115章 奇觀第173章 夜對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54章 解散佛社第69章 國子監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73章 夜對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318章 解甲第196章 補丁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27章 小隱君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252章 驚夢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68章 別有出路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25章 廷辨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17章 僵持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4章 郊迎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32章 柳八娘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3章 屬下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05章 同流合污
第5章 和尚契嵩第231章 購物券第18章 草市第99章 刻書準備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53章 炭價風波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49章 舊部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119章夜戰第142章 審問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2章 父老第111章 封堵第123章 出書第9章 問道第25章 廷辨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31章 端午(下)第128章 換相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61章 官吏鬥法第15章 理政(一)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02章 幫一把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45章 白砂糖上架感言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84章 三衙改制第217章 銀行(上)第23章 秋意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67章 獵犬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15章 開戰第83章 地形沙盤第81章 準備迎駕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37章 月夜雜談第293章 敕勒川第32章 長命縷第62章 算計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43章 重逢第115章 奇觀第173章 夜對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54章 解散佛社第69章 國子監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73章 夜對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318章 解甲第196章 補丁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27章 小隱君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252章 驚夢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68章 別有出路第205章 夫妻對話第25章 廷辨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17章 僵持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4章 郊迎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32章 柳八娘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3章 屬下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05章 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