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郵寄司

聽徐平說完,趙禎長出了一口氣,對李迪道:“依三司所說,天下富餘的錢糧都有了去處,哪裡有戰事,便從哪裡調撥,甚有條理。朕時常觀覽史書,每看到說起戰事,無不爲錢糧發愁,東挪西借,四處拼湊,甚是辛苦。三司如此做,便不至如此。”

李迪捧笏:“陛下說得是。不過,這些事情籌劃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甚是不易。雖然橋道司已經修好了道路,但真正用的時候,地方怎麼收集糧草,路上怎麼運輸,千頭萬緒不一而足。三司要真把這些事情都理順,只怕還要下無數功夫。”

陳堯佐道:“李相公說得太過複雜,事事都管,那還了得?世上的事就應當要快刀斬亂麻,有了路,有了糧,官府不要再去管那些小節。現在又有銀行,銀錢不缺,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要價錢給得高,自然有圖利的商人把那些糧草運到地方。”

怕什麼就來什麼,徐平急忙道:“相公,三司花費了如此多的心力,無數的銀錢和人力物力投進去,就是不想把國家大事交到圖利的商人手裡。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萬萬不可掉以輕心!商人於戰事,錦上添花他們做得到,想讓他們雪中送炭那是不可能的。商人圖利,雪中送炭之時正是他們謀利的時候,到那時他們要更高的價錢,還不肯把要的貨物送到你的手上,如之奈何?你越是要得急,他們越是不肯給你,這樣豈不是把前線作戰的將士生命看作玩笑?所以,剛纔講的這些,是不能夠靠商人的。”

陳堯佐不以爲然:“正是因爲商人圖利,纔要用他們。不過要錢而已嗎,難他們錢就好了!朝廷現在有錢!士農工商,各有用處,運輸貨物圖利,正是商賈乾的!”

“相公,商人謀利是靠的互通有無,低買高賣,不得已他們纔會去運貨物。到了戰時用到他們的時節,在商人看來,與其費心費力地運送兩件貨物,不如用一件貨物賺兩件的錢。所以,只有商人手裡的貨物你可買可不買的時候,他們最有用處,等到你要買他的貨物來救命的時候,那你最少要付出半條命去。這就是他們可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陳堯佐會這樣想,是因爲他覺得商人會按照他認爲的去做,那怎麼可能?哪個敢在戰爭中謀利的商人是乖寶寶?無奸不商纔是本色。戰事打得順了,一切都好,他們跟着軍隊一起發財,一旦有波折,這些人先就跑了。總覺得只要我能出足夠高的價錢,就一定有人會來賺這個錢,萬事不愁。話是不錯,但問題是天底下沒人出得起那樣的價錢。真正有錢是別人求着來賺你的錢的時候,等到你求着別人來賺了,多少錢都很快花光。

見徐平與自己相左,陳堯佐有些不高興:“那三司說怎麼辦?難道你還要剛纔的舊話重提,讓廂軍去運送糧草嗎?那樣兵額增多,反不如用商人划算!”

徐平捧笏向趙禎行禮:“剛纔陳相公所問的,正是臣要說的。路已經修好,內地的繁華州軍也有足夠的餘糧,還缺的是怎麼用來支撐戰事。第一餘糧要存,爲戰事準備的糧米不能放進常平倉,名不正言不順,很容易被挪用。所以臣認爲,應當別設一倉,與常平倉分別由漕司和憲司掌管。他們之間挪借,當有成例,不許私下行事。第二是運。以往徵用民夫,或者以支移之名強令民間轉運,都極害民。自去年起,朝廷已不許地方再有支移之類的雜色稅捐,所以不能跟以前一樣了。三司以爲,原隸橋道司之下的郵寄等事,當單獨出來,別立一司。沒有戰事的時候,他們正常運送貨物,依照物重和里程收費,足以養活本司的官吏。像三司鋪子、公司之間送貨等等之類的事情,以後都歸到他們那裡,民間商人遠程運貨,也一樣可以接來做。而到了戰時,則雜事一律停掉,再別招民夫,從民間僱船僱車,按照既定的路線運送糧草物資。徵用的民夫,一樣發錢就是。”

陳堯佐道:“如此做,除了別立一衙門,又與讓商人運糧有何區別?”

“相公,朝廷的衙門,命令下去他們必須做到,不然自有國法!而且,也沒有到了戰時亂漲價的事情,衙門的事情,當然是朝廷說了算!”

徐平所要做的,一是成立單獨的郵寄部門,從橋道司裡分出來,而且跟原有的樞密院下的驛站遞鋪兩不相涉。公文軍情等等依然是由驛站遞鋪傳遞,郵寄系統只從事民間的業務。驛站現在並不接民間信件的遞送,只有官員被允許纔可以使用驛傳。而百姓之間異地通信,還是隻能靠商人行旅託帶。這個市場是現實存在的,郵寄系統可以佔據。

最重要的當然是運貨,這纔是徐平要成立郵寄部門的用意。現在有三司鋪子,有各地公司之間的貨物運送,僅僅靠着這些官方平時的業務,就足以養起一支郵寄隊伍了。再加上民間的業務,平時他們說不定還能贏利呢。而到了戰時或者天災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現成的機制,大規模運送物資。人員不足可以從民間臨時僱,甚至車、船、馬騾都可以從民間僱,讓運力迅速增大。關鍵是有了這樣一個成熟的系統,一切有章可循,就避免了像以前那樣,事情一來都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沒頭蒼蠅一樣只是亂忙。

總而言之,道路修好之後,再從倉儲到運輸,搭起一個架子來。這個架子平時可以養活自己,花費不多,而到了戰時,可以迅速轉變狀態,把物資運到需要的地方去。因爲僱員都是百姓,既不是官也不是兵,有事時招來,沒事時遣散,跟禁軍廂軍有進無出不同。

對於國家來說,關鍵是存在這樣一個機制,哪怕只是一個架子搭在那裡,真正要用的時候就有了憑藉。沒有這樣一個機制,事情來了就會手足無措,不知道從哪裡下手。

有了路,再有這樣一個機制,三司現在手裡有錢,從內地向邊境運送軍糧物資的系統便就基本有了雛形。實際上爲了應付戰爭,徐平是從硬件到軟件,建立起了完整的戰爭預備方案。等到相關的規例完善起來,戰事一起,把相關的方案激活就可以。

把事情做到這一步,如果到時候還能夠出亂子,徐平就真地無話可說。

見陳堯佐不再說話,李迪問道:“三司若是如此做,那除了新立一個衙門之外,每年還要多花多少錢糧?這個郵寄的衙門,按着你前面說的,可是要遍佈天下才可以,招僱的人爲數不少。雖然現在錢糧不缺,但朝廷總不能養太多吃糧的人。”

“回相公,郵寄衙門倒是花不了什麼錢糧。下官算過,僅僅是替三司鋪子運送貨物所得,將將就能把人養起來了,再接一些民間雜活,就足夠了。真正用錢的地方,是置辦車船之類。這些總是缺不了,倒也沒有什麼。”

第164章 口袋陣第213章 預算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20章 定計第146章 泉布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302章 青冢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83章 擒獲第93章 多方牽連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17章 僵持第30章 烈士暮年第54章 官與民第95章 西瓜種子第14章 治術(五)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44章 增兵第304章 話從前第98章 定策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4章 煩心事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111章 根源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3章 屬下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265章 瀚海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206章 望遠鏡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9章 問道第22章 三司集議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50章 大典(上)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14章 盛宴第63章 放生池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5章 家的味道第284章 新軍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26章 龍門酒家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59章 掃雪第134章 鬧事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2章 秀秀(上)第55章 藥銀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49章 天津曉月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59章 夜戰(下)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129章 刻漏社第6章 知州第120章 破陣子
第164章 口袋陣第213章 預算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20章 定計第146章 泉布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302章 青冢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83章 擒獲第93章 多方牽連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17章 僵持第30章 烈士暮年第54章 官與民第95章 西瓜種子第14章 治術(五)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44章 增兵第304章 話從前第98章 定策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4章 煩心事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56章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第111章 根源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3章 屬下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265章 瀚海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206章 望遠鏡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9章 問道第22章 三司集議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50章 大典(上)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14章 盛宴第63章 放生池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5章 家的味道第284章 新軍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90章 猛虎入狼羣(八)第26章 龍門酒家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59章 掃雪第134章 鬧事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2章 秀秀(上)第55章 藥銀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49章 天津曉月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59章 夜戰(下)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129章 刻漏社第6章 知州第120章 破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