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10章 札付兩路

bookmark

見趙禎和兩位相公都是一頭霧水的樣子,王學齋不由心中忐忑。

呂夷簡最先反應過來,笑着對趙禎道:“陛下,兩軍對壘,不是單看將士勇力,不然朝廷又何必在軍械器甲上花費那麼多錢?隴右十萬大軍,不只是隴右一路支應,還有川蜀錢糧也大多投在了那裡。說起花費的錢糧,所用的器械,軍中演練花去的錢財,隴右五軍是番賊全軍數倍不止。哪怕不說這些,單說軍中的人,那也是從隴右和川蜀挑出來的,這幾路的人口怕不是要有番境十倍之多。只是徐都護選兵不只是看個人勇力,自有其道理,這些兵整訓完了,對番賊以一當二,其實也不算什麼。”

軍隊的戰力應該怎麼估計,呂夷簡也沒有概念,不過軍中花多少錢他是有數的。徐平那十萬兵比同樣的禁軍花費要少,但也不是党項那個窮地方可以比的。把花的錢和用的物資算進去,王學齋說以一當二,估計得還保守了。以前受制於缺馬,佔了幾大養馬地的隴右現在可是不缺,再加上近萬輛大車,以及火炮,各種技術兵器,隴右都護府一路就對党項有絕對的軍事優勢。估計戰力,已經不是簡單數人頭的時候了。

趙禎想了想,點了點頭,接着又搖了搖頭:“說起花費,攤在每人身上,三衙禁軍比隴右諸軍貴了一倍不止。可爲何打到現在,他們還是沒有打一場漂亮仗出來?”

呂夷簡道:“以前徐平在三司管錢糧,最喜歡說天下萬事都有本錢,不管做什麼,朝廷每下一政令,都應該先算算本錢,再算算得利。還說,同樣的本錢,不同的做事方法,會有不同的成效。怎麼做事,應該儘量選花錢少、成效大的辦法。以前不少人說他是錢糧小吏習性,在朝廷大事上過於小家子氣了一些。現在看來,卻是這樣說的人迂闊。軍中的花費,不能只看多少,還要看這些錢如何花,取得了多大的成效。”

說到這裡,呂夷簡停了一下,又道:“看來,三衙禁軍的錢花得有些不值!”

仗打到這個時候,事情已經明擺着了,三衙禁軍花了太多的錢,做的事情又太少。隨着戰事的進行,軍改的輿論已經起來,趙禎和三衙都面臨巨大的壓力。但這事情真不是趙禎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他需要面對一系列棘手的問題,條件不成熟,就是裝傻。

轉過話題,趙禎看向地圖道:“若是桑懌手上的兵力足夠,隴右的方略便就可行。前出蕭關,堵住天都山番賊北迴的道路,圍而殲之!”

李迪與呂夷簡對視一眼,一起搖了搖頭。作爲政府的兩位最高官員,他們能夠理解趙禎面臨的阻力和困難,所以只是旁敲側擊,沒有直接提出對三衙禁軍進行改編。不過這個問題總有一天還是要面對,不知道趙禎裝傻還能拖多久。相公們老成謀國,能夠理解趙禎的處境,下面的年輕官員們可未必,他們鬧起來聲勢還要更大。

戴上老花鏡,湊到地圖前,李迪道:“蕭關以南,不知道有沒有通韋州的道路。”

李璋叉手:“稟相公,應有山間小路。不過都是生羌佔據,朝廷並不清楚。”

“哦,有小路嗎?”李迪和呂夷簡湊上前,仔細看地圖。可惜涇原路的地圖並不像隴右路那樣詳細,既沒有詳細道路和蕃落位置,地形也只是大概,看不出個名堂。

看了好一會,呂夷簡摘下老花鏡道:“若是有山間小道,便要提防昊賊出天都山,從小道跑到韋州去,隴右諸軍撲一個空。再要找這樣一個機會把昊賊圍住,可不容易。”

說完,想了一想道:“爲防萬一,還是快馬命涇原路和環慶路的兵馬,移往鎮戎軍一帶駐防。只要守住了鎮戎軍,昊賊便成了籠中之鳥,靜候桑懌軍南下即可。”

夏守贇帶了三衙主力去攻白豹城,但涇原路和環慶路依然有不少駐泊禁軍,像隴右那樣集中兵力去前線,也能湊出三五萬人來。不指望他們跟元昊正面決戰,數萬軍隊依託完整的寨堡體系,防守鎮戎軍應該可以。

作爲與黨項對峙的最前線,元昊叛宋之後緊急修了一批寨堡。特別是範祥做鎮戎軍通判的時候,針對天都山來敵修了幾個堡,都是佔據要地、城池堅固的據點。

商量一番,趙禎斷然道:“此次機不可失。樞密院立即草擬宣命,連夜出城,飛馬到涇原和環慶兩路,讓他們集中兵馬去鎮戎軍。告訴他們隴右都護府方略,此次昊賊已是甕中之鱉,大勝可期。讓他們對番賊去了畏懼之心,全力整軍北上西移,守住鎮戎軍!”

呂夷簡領旨,出宮回樞密院草擬宣命。

凡是朝廷大事,出自中書門下稱敕,樞密院稱宣,需要皇帝畫可。當然宣和敕用的最多是任命,此次讓涇原路和環慶路會合兵馬於鎮戎軍以防元昊還夠不上規格,呂夷簡直接用札子付兩路都部署司即可。宋朝的公文極爲繁瑣,不同用途、不同衙門之間的公文多有專用名稱,就如後世的函、通知、決議、命令等等,細數起來有幾十種,不是官吏很難搞清楚它們的細節。趙禎讓呂夷簡草擬宣命,也只是依照習慣隨口一說。

呂夷簡出宮,趙禎與李迪重新落座,道:“隴右奏章,還提到對党項最好速戰速決,不然可能遲則生變。特別提到,昊賊一旦露出敗象,契丹只怕會趁火打劫。宰相如何看?”

李迪捧笏:“徐平此話甚是。先前番賊與我們有勝有敗,契丹坐山觀虎鬥,不會參與進來。如果我們佔了天都山,再殲滅昊賊大部,他們必然不會置之不理,最少也會乘機向本朝勒索一番。是以能在天都山一戰而滅昊賊最好,那時大局已定,番賊剩下的幾州如何能夠防得住本朝兵馬?怕的就是,出了意外,仗打贏了,卻讓昊賊跑了。”

“宰相說得是。不過凡事我們總得考慮這個萬一,免得到時手足無措。如果到時真地被昊賊跑掉,契丹乘機要挾,宰相以爲本朝要如何應對?”

李迪有些爲難,此事確實棘手,不好一句話說死。真出現這種情況,強硬回絕就面臨開戰的風險,一味退讓無法向朝野交待,中間的分寸並不好拿捏。

沉思良久,李迪道:“依臣所見,真到了那步田地,本朝挾大勝之勢,沒道理是契丹予取予求。如果契丹所求之事並不過分,倒不妨答允,可以專心用兵於西北。如果契丹貪得無厭,則不能一味退讓。至於用不用兵,還是要問一問前線將士如何想。”

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186章 應對第243章 算賬第208章 老花鏡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8章 讀書第47章 生意第34章 都不可行第7章 我做好人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42章 動盪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59章 夜戰(下)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05章 先生第1章 再臨鄭州第14章 規劃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315章 亂戰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90章 各讓一步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100章 虎威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78章 提攜第56章 驚變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11章 酒精燈第5章 歲除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265章 瀚海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121章過門不入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167章 情報第73章 地方反應第242章 交涉第134章 亂局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56章 驚變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56章 國柄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30章 分道揚鑣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16章 活在洛陽第15章 理政(一)第72章 最後處置第64章 歸來第134章 鬧事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37章 夜對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39章 兄弟夜話第51章 各有去處第63章 官聲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48章 轉折第10章 野味第332章 建節第54章 家賊第17章 乾脆搞大第113章 教閱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22章 試學士院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225章 四輪馬車
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186章 應對第243章 算賬第208章 老花鏡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8章 讀書第47章 生意第34章 都不可行第7章 我做好人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42章 動盪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59章 夜戰(下)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05章 先生第1章 再臨鄭州第14章 規劃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315章 亂戰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13章 遊騎遍佈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90章 各讓一步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100章 虎威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78章 提攜第56章 驚變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11章 酒精燈第5章 歲除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265章 瀚海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121章過門不入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167章 情報第73章 地方反應第242章 交涉第134章 亂局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56章 驚變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56章 國柄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30章 分道揚鑣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16章 活在洛陽第15章 理政(一)第72章 最後處置第64章 歸來第134章 鬧事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37章 夜對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39章 兄弟夜話第51章 各有去處第63章 官聲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48章 轉折第10章 野味第332章 建節第54章 家賊第17章 乾脆搞大第113章 教閱第8章 竟有這種事?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22章 試學士院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225章 四輪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