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札付兩路

見趙禎和兩位相公都是一頭霧水的樣子,王學齋不由心中忐忑。

呂夷簡最先反應過來,笑着對趙禎道:“陛下,兩軍對壘,不是單看將士勇力,不然朝廷又何必在軍械器甲上花費那麼多錢?隴右十萬大軍,不只是隴右一路支應,還有川蜀錢糧也大多投在了那裡。說起花費的錢糧,所用的器械,軍中演練花去的錢財,隴右五軍是番賊全軍數倍不止。哪怕不說這些,單說軍中的人,那也是從隴右和川蜀挑出來的,這幾路的人口怕不是要有番境十倍之多。只是徐都護選兵不只是看個人勇力,自有其道理,這些兵整訓完了,對番賊以一當二,其實也不算什麼。”

軍隊的戰力應該怎麼估計,呂夷簡也沒有概念,不過軍中花多少錢他是有數的。徐平那十萬兵比同樣的禁軍花費要少,但也不是党項那個窮地方可以比的。把花的錢和用的物資算進去,王學齋說以一當二,估計得還保守了。以前受制於缺馬,佔了幾大養馬地的隴右現在可是不缺,再加上近萬輛大車,以及火炮,各種技術兵器,隴右都護府一路就對党項有絕對的軍事優勢。估計戰力,已經不是簡單數人頭的時候了。

趙禎想了想,點了點頭,接着又搖了搖頭:“說起花費,攤在每人身上,三衙禁軍比隴右諸軍貴了一倍不止。可爲何打到現在,他們還是沒有打一場漂亮仗出來?”

呂夷簡道:“以前徐平在三司管錢糧,最喜歡說天下萬事都有本錢,不管做什麼,朝廷每下一政令,都應該先算算本錢,再算算得利。還說,同樣的本錢,不同的做事方法,會有不同的成效。怎麼做事,應該儘量選花錢少、成效大的辦法。以前不少人說他是錢糧小吏習性,在朝廷大事上過於小家子氣了一些。現在看來,卻是這樣說的人迂闊。軍中的花費,不能只看多少,還要看這些錢如何花,取得了多大的成效。”

說到這裡,呂夷簡停了一下,又道:“看來,三衙禁軍的錢花得有些不值!”

仗打到這個時候,事情已經明擺着了,三衙禁軍花了太多的錢,做的事情又太少。隨着戰事的進行,軍改的輿論已經起來,趙禎和三衙都面臨巨大的壓力。但這事情真不是趙禎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他需要面對一系列棘手的問題,條件不成熟,就是裝傻。

轉過話題,趙禎看向地圖道:“若是桑懌手上的兵力足夠,隴右的方略便就可行。前出蕭關,堵住天都山番賊北迴的道路,圍而殲之!”

李迪與呂夷簡對視一眼,一起搖了搖頭。作爲政府的兩位最高官員,他們能夠理解趙禎面臨的阻力和困難,所以只是旁敲側擊,沒有直接提出對三衙禁軍進行改編。不過這個問題總有一天還是要面對,不知道趙禎裝傻還能拖多久。相公們老成謀國,能夠理解趙禎的處境,下面的年輕官員們可未必,他們鬧起來聲勢還要更大。

戴上老花鏡,湊到地圖前,李迪道:“蕭關以南,不知道有沒有通韋州的道路。”

李璋叉手:“稟相公,應有山間小路。不過都是生羌佔據,朝廷並不清楚。”

“哦,有小路嗎?”李迪和呂夷簡湊上前,仔細看地圖。可惜涇原路的地圖並不像隴右路那樣詳細,既沒有詳細道路和蕃落位置,地形也只是大概,看不出個名堂。

看了好一會,呂夷簡摘下老花鏡道:“若是有山間小道,便要提防昊賊出天都山,從小道跑到韋州去,隴右諸軍撲一個空。再要找這樣一個機會把昊賊圍住,可不容易。”

說完,想了一想道:“爲防萬一,還是快馬命涇原路和環慶路的兵馬,移往鎮戎軍一帶駐防。只要守住了鎮戎軍,昊賊便成了籠中之鳥,靜候桑懌軍南下即可。”

夏守贇帶了三衙主力去攻白豹城,但涇原路和環慶路依然有不少駐泊禁軍,像隴右那樣集中兵力去前線,也能湊出三五萬人來。不指望他們跟元昊正面決戰,數萬軍隊依託完整的寨堡體系,防守鎮戎軍應該可以。

作爲與黨項對峙的最前線,元昊叛宋之後緊急修了一批寨堡。特別是範祥做鎮戎軍通判的時候,針對天都山來敵修了幾個堡,都是佔據要地、城池堅固的據點。

商量一番,趙禎斷然道:“此次機不可失。樞密院立即草擬宣命,連夜出城,飛馬到涇原和環慶兩路,讓他們集中兵馬去鎮戎軍。告訴他們隴右都護府方略,此次昊賊已是甕中之鱉,大勝可期。讓他們對番賊去了畏懼之心,全力整軍北上西移,守住鎮戎軍!”

呂夷簡領旨,出宮回樞密院草擬宣命。

凡是朝廷大事,出自中書門下稱敕,樞密院稱宣,需要皇帝畫可。當然宣和敕用的最多是任命,此次讓涇原路和環慶路會合兵馬於鎮戎軍以防元昊還夠不上規格,呂夷簡直接用札子付兩路都部署司即可。宋朝的公文極爲繁瑣,不同用途、不同衙門之間的公文多有專用名稱,就如後世的函、通知、決議、命令等等,細數起來有幾十種,不是官吏很難搞清楚它們的細節。趙禎讓呂夷簡草擬宣命,也只是依照習慣隨口一說。

呂夷簡出宮,趙禎與李迪重新落座,道:“隴右奏章,還提到對党項最好速戰速決,不然可能遲則生變。特別提到,昊賊一旦露出敗象,契丹只怕會趁火打劫。宰相如何看?”

李迪捧笏:“徐平此話甚是。先前番賊與我們有勝有敗,契丹坐山觀虎鬥,不會參與進來。如果我們佔了天都山,再殲滅昊賊大部,他們必然不會置之不理,最少也會乘機向本朝勒索一番。是以能在天都山一戰而滅昊賊最好,那時大局已定,番賊剩下的幾州如何能夠防得住本朝兵馬?怕的就是,出了意外,仗打贏了,卻讓昊賊跑了。”

“宰相說得是。不過凡事我們總得考慮這個萬一,免得到時手足無措。如果到時真地被昊賊跑掉,契丹乘機要挾,宰相以爲本朝要如何應對?”

李迪有些爲難,此事確實棘手,不好一句話說死。真出現這種情況,強硬回絕就面臨開戰的風險,一味退讓無法向朝野交待,中間的分寸並不好拿捏。

沉思良久,李迪道:“依臣所見,真到了那步田地,本朝挾大勝之勢,沒道理是契丹予取予求。如果契丹所求之事並不過分,倒不妨答允,可以專心用兵於西北。如果契丹貪得無厭,則不能一味退讓。至於用不用兵,還是要問一問前線將士如何想。”

第51章 各有去處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70章 風波起第16章 如和縣第19章 遊園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215章 合夥第59章 合謀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42章 方田均稅第58章 怪人知縣第59章 掃雪第154章 攻城(中)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54章 解散佛社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24章 賭鬥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34章 移民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38章 軍法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3章 護衛鐵騎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9章 名人第175章 火海第208章 使氣第78章 彈劾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61章 意外第37章 三頭目第95章 西瓜種子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215章 合夥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21章 煙花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92章 收權第40章 清香白酒第9章 進殿面對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103章 事發第69章 國子監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5章 閒事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279章 破城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83章 擒獲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74章 春光第31章 造紙第221章 細腰城第172章 農事第140章 先聲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90章 捉襟見肘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58章 夜戰(中)第146章 印錢吧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2章 秀秀(上)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
第51章 各有去處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70章 風波起第16章 如和縣第19章 遊園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215章 合夥第59章 合謀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42章 方田均稅第58章 怪人知縣第59章 掃雪第154章 攻城(中)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54章 解散佛社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24章 賭鬥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69章 自打嘴巴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34章 移民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38章 軍法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3章 護衛鐵騎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9章 名人第175章 火海第208章 使氣第78章 彈劾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61章 意外第37章 三頭目第95章 西瓜種子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215章 合夥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121章 煙花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92章 收權第40章 清香白酒第9章 進殿面對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103章 事發第69章 國子監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303章 我們如此做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5章 閒事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279章 破城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83章 擒獲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174章 春光第31章 造紙第221章 細腰城第172章 農事第140章 先聲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90章 捉襟見肘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29章 其心可誅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58章 夜戰(中)第146章 印錢吧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277章 威力驚人第2章 秀秀(上)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