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話已說盡

韓琦想了想,苦笑着搖頭:“雲行,我知道你的意思,你這裡打了勝仗,希望我到涇原路去帶兵也能打勝仗。你的一片苦心我能明白,可世間的事,不是你在這裡說一說,我在這裡聽一聽,換一個地方我就做得來的。秦州軍改,現在看起來益處頗大,但說實話,你在這裡做的事情,跟朝野官員以前所知差的太多。便如你說軍政比民政更加繁難,自古以來卻不是這麼認爲的。軍中何事?上至樞密院,也無非是那十幾房,而且大多與軍中事務無關。至於三衙,數十萬軍不過幾十個吏人,再加上各統兵官,又繁難在哪裡?軍需自有隨軍轉運使,作戰自有各主將,日常帶兵自有各統兵官,一切皆有條理。而你這裡是把一切都打亂了,以重新捏合起來。且不說對與錯,哪怕就是你這裡做的纔是對的,我到涇原路又哪裡去找這麼多合用的人來做這些事?雲行,你的苦心我明白,但讓辦起來,現在實在做不到啊!將校營裡既然講運籌參謀,自然是有用的,我到那裡住兩天,初步瞭解一番軍中事務,自然是好事。至於其他的,還是以後時間長了我們再議如何?”

徐平看着韓琦,怔了一會,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韓琦說得也不錯,別說他心裡對自己的做法不認同,就是認同,現在也找不到那麼多合適的人選去幫着他做事。從秦州軍中抽調人力是不可能的,秦州軍剛剛捏合起來,沒有多餘的人手抽出去。再一個涇原路是涇原路,徐平節制兩路兵馬,只是有指揮權,而沒有對涇原路軍隊的管理權,是韓琦而不是他是涇原路的都部署。兩路兵馬各不相干,人馬調動必須通過樞密院。

無奈地點了點頭,徐平道:“你說得不錯,我說的再多,實際上也幫不了你什麼。這兩天你便跟李璋一起,瞭解一下軍中的規劃籌謀,熟悉一下軍中事務。不過我要說一句,你其他的可以不熟悉,但最基本的要知道。如我們要在一處駐軍,那就要知道爲什麼要把軍駐在那裡,怎麼駐在那裡,軍營怎麼佈置,糧草如何籌措,等等一應事務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我們要在某一處作戰,必須要知道爲什麼要到那裡作戰,而不是在別處?到那裡要跟什麼人多少人作戰,仗要怎麼打?把這些定下來,如何保證按着自己想好的來,而不會發生意外?——你現在可能覺得我說的這些多餘,行軍打仗誰會忽略這些?但實際上真正打起仗來,總是在這些地方出現疏忽,那時就悔之晚矣!”

韓琦拱手:“謹受教!雲行說的這些,我會格外留意的!”

徐平停住腳步,看着不遠處的大山。此時已到初夏,山上重要變得鬱鬱蔥蔥,天地間一切又重新變得有活力起來。然而他的心裡總是覺得不踏實,只覺得有無數的話要跟韓琦講,有無數的東西要教給他,卻又無從說起,心中鬱悶。不是徐平好爲人師,而是涇原路正當葫蘆川穀道的要衝,從秋後開始,一切的戰事都會圍繞那裡。如果元昊把進攻的重點放在左路,環慶路那裡,徐平這裡可能沒有大戰,但不管怎樣涇原路是免不了的。這樣一處重要的戰場,容不得半點疏忽,那裡的差錯需要左右兩翼數倍的兵力去彌補。徐平實不想因爲低級的失誤在党項那裡過多地浪費人力物力,有這時間做什麼不好?

卓羅城一戰讓徐平看清了元昊的虛實,現在只要宋軍不出現失誤,穩紮穩打,三兩年間也可以把党項打崩潰。只要給徐平一兩年的時間,牢牢奪取並佔住天都山,則對党項的局勢就豁然開朗,牢牢把握住戰爭的主動權。

人力有時而窮,世間的事哪裡是你想到就能夠做到的呢?韓琦雖然對秦州的軍改並不熱情,但他在涇原路已經是最好的局面了,如果換了范仲淹來,徐平連這樣苦口婆心勸說的機會都不會有。范仲淹對西北局面自有一套看法,而且他還有一整套的人員班子,根本就不會理會別人說什麼。如果換了王沿來,估計更糟,來不來見徐平一面都不好說。

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徐平對韓琦道:“我知道自己說的太多,都有些婆婆媽媽了,話說多了會適得其反。唉,明白講吧,稚圭,秋後的戰事必然是圍着涇原路打,不管是党項先打東邊還是先打西北,總之是會沿着葫蘆川穀道,你肩上的擔子重啊!言盡於此,如果番賊來戰,你務必先求不敗,不要急於求勝。只要不敗,我們就會有辦法!”

韓琦拱手:“經略說的都是肺腑之言,我記下了!”

“天時不早,我們回去吧,不要讓其他人久等了。軍中的酒食雖然簡單了些,但別有一種風味,稚圭可以多用些。”一邊說着,徐平一邊回身,與韓琦回到官廳。

王凱在後衙擺下酒宴,宰了一隻羊,用炭火烤了,剩下的骨頭之類煮了一鍋濃湯。此時沒有什麼果蔬,就在山上打了些野蔥野韭之類,充作調料。

該說的都已經說完,自己的態度也已經向韓琦表達得清楚,酒筵上徐平絕口不再提政務,只是一味勸酒勸菜。菜色雖然簡單,這羊卻選得好,又肥嫩,而且沒有絲毫雜味,吃起來極是鮮美。飲酒吃肉,倒也其樂融融。

正在幾人吃得熱鬧的時候,衛士來報,秦鳳路轉運使郭諮到了軍營外,有急事求見。

徐平急忙站起身來,讓衛士把郭諮帶到官廳,自己去見他。郭諮一直在鳳翔府負責各種工場作坊,與主管營田務的王拱辰各管一攤,他那裡應該沒什麼事纔是,怎麼會突然找到這裡來?徐平心中疑惑,淨了手,急急到前面官廳來。

到了官廳還沒有落座,離諮便就從外面匆匆進來,拱手行禮:“來得太過匆忙,沒有提前稟報一聲,不要誤了經略大事纔好。”

徐平笑道:“你來了便是大事,還能有什麼事好耽誤的?說一說,爲何來這麼焦急?”

郭諮笑了笑:“自去年起,經略便就交待了幾件物事在我那裡,說是好好改造一番,將來必能派上大用場。我不敢怠慢,忙了幾個月,終於有了頭緒,最近制了幾件出來,拿來讓經略過目。看看還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我好回去修改,總要不誤了防秋纔好。”

徐平忙問:“是哪兩樣?”

“一是能在草原大漠行走自如的大車,再一個是方便攜帶的火炮。”

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53章 甘谷歸附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60章 窮人當家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2章 秀秀(上)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37章 月夜雜談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4章 郊迎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6章 如和縣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38章 軍法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35章 活字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44章 增兵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1章 遇仙樓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85章 閒適日子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55章 利用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60章 新的門路第14章 治術(五)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2章 秀秀(上)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270章 震懾第14章 茶法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51章 大案第9章 科舉冤家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59章 民間亂相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51章 新市場第124章 死城第231章 購物券第36章 手舞足蹈第32章 五等戶制第1章 宰相第40章 軍令之外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314章 偷營第22章 兩個小孩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56章 國柄第205章 蛻變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3章 屬下第44章 增兵第40章 清香白酒第45章 追來了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章 太后崩殂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36章 孟州通判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79章 坐觀成敗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14章 盛宴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5章 歲除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49章 事發第310章 死局
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53章 甘谷歸附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60章 窮人當家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43章 一日兩子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2章 秀秀(上)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37章 月夜雜談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4章 郊迎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41章 購置新宅第16章 如和縣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38章 軍法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35章 活字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44章 增兵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1章 遇仙樓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85章 閒適日子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55章 利用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60章 新的門路第14章 治術(五)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2章 秀秀(上)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270章 震懾第14章 茶法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51章 大案第9章 科舉冤家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59章 民間亂相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51章 新市場第124章 死城第231章 購物券第36章 手舞足蹈第32章 五等戶制第1章 宰相第40章 軍令之外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314章 偷營第22章 兩個小孩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56章 國柄第205章 蛻變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3章 屬下第44章 增兵第40章 清香白酒第45章 追來了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章 太后崩殂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36章 孟州通判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79章 坐觀成敗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14章 盛宴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5章 歲除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49章 事發第310章 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