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閣間夜謀

他無法置信的看着燈影下那對亮晶晶的黑眸,蹙眉不解其中之意,稍傾捏了一下她脂玉般堅挺可愛的小鼻子,輕輕地搖了搖頭羞她,“相思多年,一朝得償所願,妤兒以爲吾會點到爲止?休想!”

今日他是打定主意要臨幸她的,當年在長秋宮,母后眼皮底下,他不敢放肆,一直以爲憾事呢。今日一朝夢成,還點到即止?況且,臨幸她後,也好令太后、夕照、秦鵝再無法阻擋,也好讓她早有出頭之日。只是事到臨頭她如此膽怯,這是爲何?

見劉炟猶豫不決,她又堅持道,“陛下,便爲天長地久計,今日才更需忍耐則個。他日得進掖庭,妾定好生侍奉陛下!”

“嗯——這有點難,不過是爲何邪?”小閣間冷禁禁的,他坐在榻邊,緊緊地將她攏在懷中,親吻着她的髮髻,嗅着那幽幽的香味,“有吾在,不要害怕,這宮內誰又能奈何汝?”

“聖上,竇氏罪重,此前剛遭百官彈劾,曾祖母受驚病崩,一族人朝不保夕。懇請聖上務必答應妾,只要得熬進掖庭,妾定海枯石爛,此心不渝!”她豁出去了,咬牙道出真情,並再度銘誓。

世族是漢帝國的根基,她只說竇氏朝不保夕,而未敢說是馬氏彈劾。但此言一出,劉炟迅速冷靜下來。馬嚴幾度掀起滔天巨浪,太后都被氣病了幾次,但衆臣又如何會善罷干休?對朝局洞若觀火的他,如何會不知道這其中的厲害?!

“唉,也罷,便聽妤兒的。這天下暫還不是朕的天下,一切都是太后做主,難爲妤兒了!”他輕輕地嘆口氣,有點泄氣,但還是艱難地點點頭,苦惱地說道。

聽到他答應下來,她便開始替他解開玉帶扣,生怕耽擱時間過長,倘若萱貴人或她的貼身侍婢清菱、子韻、菱韻三人醒來,發現不見了聖上,事便鬧大而必泄,到那時劉炟與太后便只能母子攤牌,大鬧一場。

隨着他一層一層衣裳落地,她也愈加緊張起來。畢竟是侯門千金,未經人事,青澀、懵懂和羞澀,令她手指僵硬無法動彈,不知接下來該怎麼辦。

他將一切看在眼裡,愛憐萬分。他無聲地笑了笑,冰涼的手指滑過她的臉龐,帶起一層奇異的酥麻戰慄,柔暖的雙脣輕輕地觸碰她的朱脣。那一般清新誘人的異香,伴着淡淡的墨香,令他心旌搖動、微微戰慄,多年的思念終於沉落在心。

寒冬偷情,其實也是苦差事。雖然纔是初冬,但閣間夜晚的寒冷令他們緊裹厚絮綿衾,裸裎相擁,互相取暖。膏油燈光輕盈暗紅,讓一室旖旎風光將一對愛侶包圍,令他們漸漸陷入了難解難分的迷濛之中。劉炟到底是個謙謙君子,懷抱玉人嬌軀肆意橫爲卻果真點到爲止,這對一個盛年男子太艱難了,但他還是信守承諾,小心翼翼,護住完璧。

“那年長秋宮初相見,吾便難忘世間奇女子。墨爲媒,字爲妁,天造地設,風雨何能阻邪?北擊匈奴,平息西羌,天下離不得竇氏。長秋宮無主,吾也天天盼汝進宮……”激情過後,他擁她在懷,觸手晶瑩如玉,喘息中嚅嚅呢喃道。

“羞死人了,奴婢那時纔多大點,陛下便……”想起那年在長秋宮被他上下其手,她羞澀難言,用小手點着他的額頭羞他。

“吾甫繼位,西域漢軍敗,隴右羌人反,西南夷諸郡齊叛,多郡連年大旱,朝中衆臣難忘舊政,處處杯葛,只聽太后決斷。內侍、宮人無不看太后眼色行事,吾身邊連一個可心說話的人兒都沒有。吾需汝趕緊進掖庭,主政長秋宮,助吾一臂之力!”他敞開自己心懷,毫無保留地說出心中苦惱。

長秋宮雖虛,可萱貴人乃太后親自挑選,就是要入主長秋宮的。她竇氏女連想進掖庭都難,非份之想無異於登天。此時說這個真是太遙遠了,她撫摸着劉炟的臉龐勸慰道,“妾不敢有他念,只要能入掖庭長侍陛下,餘心願足矣!”

見劉炟欲反對,她又輕捂他的嘴未讓他說出,相反卻勸道,“陛下切勿心急,大臣、宮人愛太后便是愛陛下!太后更疼愛陛下,皆因陛下仍在服喪,故而佐護朝政。自古母子連心,待三年服喪滿,太后定會還政於陛下。到那時便天高地闊,一展鴻鵠志,何必急一時!萱貴人雅惠,後宮事可多依託貴人,艱難之時,和則萬事興哪!”

一番話不啻金石之言,令劉炟愣了一下!

平時沒人敢這樣說,這話要是從別人嘴裡說出來,他或會大怒殺人。可心上人一番解說,他心情卻頓感輕鬆起來。是啊,朕是皇帝,吾急什麼?太后所做的一切,難道不是爲吾好?!

一語點醒夢中人,心裡結解,他捏着她的鼻子羞道,“真是賢內助,這就管開吾了!”

時間緊迫,竇妤顧不上言情,“陛下,妾在永安宮一切安好,不需掛念。接下來,不管永安宮發生什麼,妾都能應付,懇求皇上切勿插手!”她心疼地撫摸着他的滑膩的臉龐,柔聲叮囑道,她相信劉炟能聽懂她的話兒。

他猛地擡起身,“太后是吾母,永安宮莫非有人會與爾不利?”

“陛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吾只是說假如。陛下與吾私下相會,豈會是小事?吾總覺得今晚有眼睛盯着,如果衆臣知道竇氏女兒與陛下有舊情,那還了得,言官們還不鬧翻了天,竇氏或將再被彈劾,豈不又要橫生煩惱!”都快山窮水盡,她咬牙實話實說。

劉炟無力地輕嘆了一聲,她說的何嘗不是實話。

祖宗之法不可廢,朝堂言無不盡,這是中興後從光武時代形成的規矩,大臣們就這德性,一個個恨不得因諫而死留名千古。繼位後讓他倍感煩惱的是,每論軍國大事,各山頭重臣有侍無恐,倘若他說急了、說重了,他們便又要到太后面前告他一狀,他則必受訓斥,讓他束手束腳、時感無力!

竇妤柔聲婉轉勸道,“九百九十九步都走了,何差這一步?太后深得衆臣敬仰,推行舊政,嚴治污吏,管束外戚,是爲劉氏天下好,是爲天下萬民好,是爲陛下好,陛下應感恩爲上。天下事順時而動,水到渠成方爲最好,妾求陛下,再勿氣太后!”

聽着天籟之音,心愛之人的勸慰說到了心裡。

想想太后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劉炟此時也深感自己忤逆太后、惹太后生氣,儘管是爲皇權,可實在也有點過,說重了便是不孝啊!

所謂一物犯一物,高貴如劉炟,在心上人面前無一絲糾結,胸懷完全敞開,她的話他都能聽進。

相思時長,恩愛時短。二人匆匆相會,密謀一通,便又匆匆起身穿衣,他牽着她的手悄然從檐廊上繞到北苑殿前,輕輕推門進去。殿內案上燭、壁上宮燈光影依舊,靜寂無聲。他不忍分手,她卻強行推他,劉炟只好一步三回頭,繞過屏風,進入後殿門內。

看一眼沙漏,再過一會便是換班的時間了,竇妤整理好衣裳,不能露一絲馬腳,心裡暗暗慶幸未耽擱過多。終於熬到宮娥進來換班,她才疲憊地悄然返回華光殿。和衣躺在榻上卻很難入眠,只到天亮前才迷糊過去。

天大亮後,竇洇醒來,睜都會眼在榻上懶了一會,望着紅綃帳頂一團紅結出神。在華光殿,她們二人一室。院內已經響起采女們清掃院落的聲音,還不見姊姊叫她起牀,便覺得有點異樣。她起來穿衣,輕輕走到阿姊榻前,見阿姊猶在帳內深睡,不禁大驚。

這是極少見的事,她掀開綃帳,見阿姐和衣而眠,衣襟凌亂、頭髮散亂,身上胡亂蓋着厚衾,便“啊”地捂嘴驚叫出聲。竇妤驚醒,她翻身坐起,一把捂住妹妹嘴巴,並噓聲向她示意將門關緊,竇洇趕緊噤聲衝過去緊緊關上門。

“阿姊,汝病了麼?”竇洇帶着哭腔看着她,戰慄着坐到榻邊,以爲阿姊夜裡肯定出了什麼大事。

瞞是瞞不住的,即將有大事發生,竇妤略躊躇了一下,還是準備實言相告,讓天直爛漫的阿妹有點心理準備。

“阿姊,到底怎麼了……”姊姊的猶豫令竇洇惶惶。

“是聖上……”最後竇妤咬牙選擇直接說,她目光直視着阿妹,言語堅定,“夜間吾見了聖上,汝不用害怕!”

“啊……”竇洇果真大驚失色,她顫抖着拿過赤色繡袍爲姊姊披上,忽然又大喜,一把抱着阿姊,熱淚盈眶,小嘴裡囁嚅着道,“聖上還記得阿姊,這下好了,這下好了。吾姊妹進宮後不受待見,日綴重勞,他日必入永巷,再無出頭之日。現在有聖上作主,吾等定能出苦海!”

“不是這樣!”阿妹的話令竇妤多了一份憂慮,她搖搖頭道,“你吾從記事時起,竇氏便一族倉皇。今新皇甫繼大位時,衆官便竟相彈劾竇氏。如衆臣知吾與皇上有舊,必饒不過吾姊妹二人。內廷每年要死多少宮人?汝以爲聖上記得吾便能倖免麼?”

竇洇淚痕猶在,聞言臉現驚惶,停止了哽咽哭泣。

~~~~~~~~~~~~~~~~~~~~~~~~~~~~~~~~~~~~~~

求收藏

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二十七集 圍魏救趙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
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九章 遭遇沙匪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二十七集 圍魏救趙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一章 楨中屠城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三十二章 意猶未盡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三章 左地戰場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