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

張軒畢竟是一家之主,她開了口,羅玉嬌只能放手。

只是羅玉嬌心中還有幾分憤憤不平,在夜深人靜之後,羅玉嬌猶自睡不着覺,她推了推張軒說道:“張郎,今日之事,是我的錯,我現在想想,真有幾分心驚肉跳,幸好張郎是正人君子,三個月沒有碰董小宛,否則這孽種豈不是沾污了我張家血脈,我死了之後,還怎麼見公公婆婆?”

張軒心中暗道:“我估計你死了之後,也見不到我爸我媽。”

“你想怎麼樣?”張軒說道。

“張郎如果再納妾,我一定要將她查個底朝天,必須是處子才行。”羅玉嬌說道。

“我又沒有急着納妾。”張軒說道。

“不行,張郎不納妾不行。”羅玉嬌說道:“曹營諸將之中,那個不是三妻六妾,有名分沒有名分的女人一堆,就你一個沒有妻妾,知道會說張郎你是守禮君子,不知道會說張郎懼內,說妾身嫉妒。我不想擔着名頭。”

“好好好。”張軒說道:“依你,依你,後宅的事情都依你。”

“說得都依我,要我說就除卻董小宛。”羅玉嬌說道。

“殺了她,你真得下得了手嗎?”張軒說道。

一時間羅玉嬌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羅玉嬌今日爲什麼這麼憤怒,一定要殺董小宛而後快,並不是兩人關係不好,而是之前關係不錯,羅玉嬌在人際交往之上,並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她是真心將董小宛當姐妹相待,否則董小宛怎麼可能有小夫人之勢。

而董小宛這一件事情做得,徹底傷了羅玉嬌的心,故而羅玉嬌白日氣不過,一定要殺董小宛。但是那一股怒氣過去了,反而猶豫起來了。

義軍之中與羅玉嬌適齡的女子很少,羅玉嬌也沒有什麼手帕交,而董小宛是唯一個。殺了她,羅玉嬌此刻也有些不忍心了。

“好了,我今後不見她了。”張軒說道:“董小宛出身繡房,在蘇繡之上計議高超,今後就拿她當繡娘吧。”

到張軒這個位置了,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張軒幾乎沒有在女色上多花心思的想法了,董小宛到了張軒府上,也不過張軒的一句戲言導致的。如果董小宛情願,張軒不介意多一個女人。而董小宛對冒闢疆如此癡心,張軒又何必強人所難?

不過,一女子罷了。

兩人一時間都不說話了。

只是兩人所想的事情卻是不同,張軒早已將董小宛之事,從腦海之中撇開了。

ωwш_t t k a n_¢○

無他,他知道今後幾年之間,是天下格局大變的時候,如果曹營今後這數年進展順利,獨霸江南,統一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今後幾年進展不順利,張軒求一死而不可得。

如此危機之下,張兄又怎麼有心思去想別的。

“明日去參觀龍江船廠,還有火器作坊。”張軒心中暗道:“在南方做戰,水師與火器是少不了的。我必須細細考查一下,能不能從南京抽調一些工匠,在寧波也設一個造船廠。”

“不對,寧波應該有造船廠與火器作坊纔對。”張軒心中暗道。

寧波是明代重要的港口,沒有造船廠有些不大可能,而火器生產之前都是以手工作坊的形式製造,故而技術難度並不大,很多衛所都有人制造。

張軒估計有,但是他在寧波的時候,並沒有細細考查。他只能記在心上,回到寧波之後,再想這一件事情。

但是羅玉嬌想得卻不是這個。

“張郎將後宅交給我,卻出了這件事情,實在是有負張郎所託,張郎愛我不惜自損名聲,我卻不能見張郎如此,我記得張郎對秦淮八豔似乎有些心思,我定讓在秦淮河中,給他物色一個美人,作爲賠罪。”羅玉嬌心中暗道。

也不能說羅玉嬌的心思大氣,而是羅玉嬌見慣了他父親,整日美女環繞 ,甚至玩膩的美人送人的事情,也常有發生。故而她從來不覺得,張軒多幾個妾室有什麼問題。

畢竟她是羅汝才的女兒,曹營的公主。僅僅這身份在,張軒即便是多幾個妾室,又能這麼樣?不過,給自己也給張軒一個好名聲而已。

畢竟懼內,可不是什麼好名聲。

兩人同牀共枕,各懷心思,張軒第二日一早,就與張樸去了龍江造船廠。

龍江造船廠在南京西北,一邊挨着秦淮河,一邊挨着長江,在大片空地之上建立起的大船場,在國初最爲興旺,在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很多船隻都是在這裡造的。

但是好景不長,在下西洋之後,巨大的造船需求消失之後,龍江造船廠也逐漸衰敗,先是在弘治年間,分爲前廠與後廠,各船都有獨自通往長江的船道。

在弘治之後,更是每況日下,到了今天,已經有不知道多少船塢都被填平成了稻田,只有少數幾個船塢還能繼續使用,大批匠人失散,這些官府的工匠幾乎成爲了勳貴免費勞力。

即便遺留下來的船廠,技術也不行了,與尋常民間船廠沒有什麼區別了。

站在龍江造船廠的遺址之上,張軒大爲失望。

他以爲會看見,數十艘,數百艘船一批建造的場景,但是他看見的卻是大片大片的稻田,以及在稻田之中勞作的民夫,他們要將一些可以用的船塢,再整理出來。

張質也在努力擴大的船隻修建規模。

畢竟,面對沈廷揚雖然都可以從水路直撲南京的壓力,砸銀子也要有足夠的船隻使用,已經是曹營上下的共識。

銀子固然重要的,但是在亂世之中,比銀子更重要的,卻是戰力。

有時候銀子也換不來戰鬥力的。

張軒在這裡也看見周輔臣,周輔臣幾乎一直待在造船廠,等着船隻造出來。見了張軒之後,立即說道:“拜見大人。”

“起來吧。”張軒說道:“長江上的形式如何?”

周輔臣臉色有些凝重,說道:“不怎麼樣。每一次過江都要戰戰兢兢的。”

長江很長,二百多艘戰船雖然不少,但是想要完全截斷長江兩岸的交通,卻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雙方的戰船在長江之上相遇,幾乎是敗多勝少。

而且如今曹營的統治區域橫跨兩岸,兩岸之間的交通根本是免不了了。羅汝纔對周輔臣的要求已經很低了,就是保障兩岸安排的交通。

只是周輔臣似乎連這個都做不到。

周輔臣分析過,他打不過沈廷揚的原因很多,但是大概是兩個原因,一個是人,一人是船。

沈廷揚家中就是海商,沈廷揚的船隊也是常年跑海,往遼東運輸物資,故而在操船技術上,比周輔臣臨時弄到一起淮河與長江上的漁夫,不知道要強上多少倍。

不過,這個缺點一時間彌補不了。

人的缺點彌補不了,自然要彌補船得缺點了。

沈廷揚的船隻也不是什麼好船,一部分是新造的,一部分是舊船改造的。但是很多時候,都不是看你的船有多好,而是你對手的船有多爛。周輔臣所用的根本就是民船了。

自然是沈廷揚勝過了周輔臣。

故而周輔臣將造新船,造好船,當成瞭解決當前問題的重要辦法。

只是真得能夠成功嗎?

張軒問道:“你們造得都是什麼船?”

周輔臣說道:“與沈廷揚的一樣,都是沙船。”

張軒頓時明白,周輔臣現在可是沈廷揚的好學生了,用血與命,一點點的從沈廷揚那邊學習如果打水戰。

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四章 鄖陽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四章 鄖陽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十章 平城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
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四章 鄖陽第三十二章 圍師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三十六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二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五十章 平城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四章 鄖陽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一百一十三章弘光元年無弘光二第三十八章 風聲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第二十五章 追擊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三十七章 望長沙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五十章 平城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九十五章 困獸三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九十九章 舊事第八十二章 虎大威之死第六十三章 二攻開封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第二十九章 埋伏起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下金華四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六章 高鬥樞二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九十五章 黃得功之勇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二十三章 炮戰二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三十章 千帆入洞庭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十七章 廢奴策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十七章 決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六十九章 闖王大破牛成虎第十九章 徐州內情第七十三章 戰長沙之交鋒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八十三章 鳳陽總督袁時中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九十一章 火馬陣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