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

徐州的雨,說來就來。隨着一陣電閃雷鳴,大雨傾盆,一連數日大雨。

張軒暗自慶幸,幸好得了徐州城,否則在野外宿營,時間長了,恐怕要出事情。

不到古代是不知道生命之脆弱。任何一點傷風感冒都要人性命。大規模軍事行動,最好不要在雨中行動。

隨着徐州大雨的到來,大雨也覆蓋了中原很多地方,西至陝西,北至河北山東,南至湖北,好大一片地域陷入雨季之中。夏季在悄無聲息之間,宣告自己的威勢。

大雨之中,張軒也清閒下來了。

“大人,在徐州城之中,弄到不少糧食,足夠大軍支撐三個月,還有不少鐵料。只是軍中的工匠不夠,否則大軍的軍械之上的缺口,也足夠補充了。”張素說道。

張軒看着張素拿來的統計數據,心中猛地有一絲衝動,想留在徐州不走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徐州是一個很適合現代人種田的地方,有煤有鐵,有運河,交通方便之極,南北通達。徐州雖然不是有名的產量區,但是也在華東平原之上。只要用心經營,是少不了糧食的。

雖然現在的徐州不如元代的徐州重要,元代的大運河是從徐州北上的,而現在的運河早已在永樂年間,往東移百餘里。商業繁華也遠離了徐州,但是徐州的底蘊還在。人口不少,儼然一府之地,不比汝寧差。

不過,張軒很明白,他根本不是種田的料,也不知道該從什麼地方着手種田。而且現在已經是崇禎十六年夏季了,距離清軍破關南下,大抵只有一年的時間了,一年的時間能做些什麼?

張軒也就熄了久據徐州的心思。說道:“徵召工匠,多打造一些兵器,看着天氣,我們恐怕要在徐州留上一陣子了。”

“是。”張素說道。

隨即張軒也就各營的安置,後勤的補給一一交代之後。又冒雨巡視了一下各營的營房。各級官府的房子,還有寺廟道觀學宮回回廟,統統被徵用,還有幾家大戶的院落都被強徵了。甚至在徐州城外富貴人家的別院,也統統徵用了。

這些別院都是承平時節,大戶人家用來踏青用的,雖然這年頭一日亂過一日,將就一下還能用。

這才堪堪的容納下數萬大軍。

張軒忽然想起了張國柱,對賀虎頭說道:“張國柱如何?”

賀虎頭的臉忽然臭了,說道:“手下很硬。”

張軒見賀虎頭的樣子,猜到賀虎頭恐怕在張國柱手下吃了虧,輕輕一笑,說道:“叫他過來。”

不一會兒,張國柱就過來了。行禮說道:“屬下拜見將軍。”

張軒輕輕一擡手說道:“坐。”

張國柱落座,挺直腰桿就好像是標槍一樣,說道:“大人,要我過來,卻不知有何吩咐?”

張軒說道:“沒有什麼事情,只是想和你聊聊而已。”

對於自己想要大用的人,張軒不吝嗇花一些時間,聊聊天,談談心,而且張軒也有一個問題想要了解一些,那就是關於東虜的戰鬥力如何,縱然劉澤清所部種種不是,但是張軒也知道,劉澤清所部畢竟是與東虜交過手的,比張軒隔着幾百年去看史書要清楚的多了。

“你是哪裡人?”張軒問道。

“山東人。”張國柱說道。

張軒說道:“你與東虜交過手嗎?”

“崇禎三年,隨劉總兵在遵化與東虜交過手。”張國柱提起東虜,臉色忍不住抽動兩下,情緒有一些控制不住。

“東虜戰力如何?比我軍如何?”張軒問道。

張國柱看了一眼張軒,有一些猶豫。

張軒說道:“無須隱瞞,實話實話便是了。”

張國柱說道:“大人臨潁營軍紀嚴明,有戚家軍之風。”張國柱先誇了兩句,話音一轉,說道:“不過在末將看來,卻不是東虜的對手?”

張軒心中有些失望,說道:“從何說起?”

張國柱說道:“大人在軍械之上,不如東虜。我看過大人所用的兵器,不過是尋常鐵器之類,說實話,朝廷真正的工匠高手都在兩京與九邊,即便號稱天下能工巧匠聚集的蘇州,在打造軍械之上,也不如兩京與九邊,除卻火器之外,海外佛郎機人傳來火器之法,似乎是廣東澳門比較高明,不過隨着孔賊降虜,也將這些工匠帶過去了。遼東一鎮的工匠都爲東虜所得,東虜所有的兵器,乃至火器都要勝過大人您用的。”

張軒心中默然。

他不想承認,但有不得不承認。恐怕張國柱所說的是真的。

很多技術進步,就要看有沒有需要。

北京與九邊數百年來戰事不斷,固然官造很是垃圾,並不代表,這些工匠沒有壓箱底的手藝,不過是因爲上面層層剝削,連最基本的材料都不大夠,怎麼能打造出好兵器啊。

張軒所重要的工匠之中,也不過一個王大炮,但是王大炮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張軒心中也是有底的。如果這個時候有天下工匠排行榜,王大炮恐怕連上榜的資格都沒有。

“還有東虜白甲兵最爲強悍,能披三重鎧甲,持大刀重斧,恢復自如,數百結陣,敢衝萬人軍陣。不過,”張國柱咬着牙說道:“我軍中也不是沒有好漢,曹變蛟曹將軍在松山之下,帶親兵衝擊黃臺吉大帳,即便是東虜的白甲兵也擋不住,直衝到黃臺吉身前幾十步之前,才功敗垂成。白甲兵雖然強悍,但不是不能對付的,東虜最難對付的是堅韌。”

“就說劉總兵與東虜那一戰,武襄公派劉總兵支援遵化鐵廠,而在遵化鐵廠之東,與東虜相遇,從清晨接戰,一連打到下午,數個時辰之內,東虜反覆衝擊我軍,士氣體力沒有一點衰竭的樣子,劉將軍當時派我上陣。”張國柱說道激動之處,扯開衣服,夏季本就穿着單衣,他一把扯開,卻見張國柱胸膛之上,有無數疤痕,但是最大的兩道在胸前呈十字交叉,疤痕高高鼓起來。張軒看得就覺得猙獰可怖。

“這兩道疤,就是當時留下來了。”張國柱說道:“當時劉總兵親身衝陣,屢挫敵鋒,等到了武襄公的援軍,兩面夾擊,纔將東虜擊退,然後東虜退後重振陣勢,又逼過來,一直打到日落時分,大軍進了鐵廠之中,東虜纔算退卻了。”

“這種堅韌實在是官軍所無。”張國柱聲音低落了一些說道:“從那一戰之後,劉將軍被嚇破膽了,其實他之前也是很能打的,有敢戰之名。”

張軒微微點頭,他理解劉澤清的心思,並不是每一個人生來就想做一個壞人的。現在的劉澤清固然有種種不堪,不能說十幾年前的劉澤清沒有報國之心。

不過,劉澤清有沒有報國之心。張軒並不在意,畢竟他已經是一個死人了。

張軒在意的是,當初遵化鐵廠之戰,換做現在的臨潁營,能不能支撐下來。

幾乎是整整一天的激戰。

這種表現在戰場的堅韌,不僅僅是士氣問題,組織能力問題,還有體力問題。看上去很簡單,卻是考驗的全軍的綜合能力。東虜的白甲兵固然厲害,但是官軍將領的家丁未必不厲害的。

只是官軍各部普通士卒的戰力就遠遠不如東虜了,東虜可以做到鏖戰一天,不動如山,而官軍士卒卻是遠遠做不到的。不要說官軍了,張軒覺得自己麾下的將士就未必能夠做的到。

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三章 奪麥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章 拷餉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七章 攻城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七章 攻城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
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四十五章 寒霜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二十九章 楊嗣昌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三章 奪麥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袁時中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八章 拷餉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二十四章 沙河之畔四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章 立威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一百三十四章 多爾袞第十八章 血濺臘八宴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一百三十三章 鄭國公張軒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二十六章 論東虜二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章 二月初三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十二章 南北不得兼顧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州城下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七章 攻城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八十章 劉承胤的“首級”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七十三章 張軒立陣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六十三章 凋零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九十章 劉澤清跑了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一百三十一章 將星墜於夜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一百四十章 別雲間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袁合營第四十二章 傅宗龍的遺言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九章 棗陽之戰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七章 攻城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三十一章 千帆入洞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