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回汝寧

張軒在棠谿村過得春節。

過了年之後,各縣的船隻纔到,張軒放舟東下,臨潁營全部上船,而羅岱的馬隊卻在岸上跑。

從西平到上蔡,停留了數日。

這數日張軒根本沒有費什麼刀兵,就將上蔡縣納入自己的體系之中。

回到汝寧的時候,張軒已經將汝寧節度使的名義落實了三分之一,下轄,汝陽縣,也就是汝寧府的附郭縣,遂平,西平上蔡。附近各縣,也有歸順之意,不過,張軒暫時派不出人手,只能等張軒在汝寧休息幾日之後,再南下一趟,接受過來。不帶兵震懾一下,僅僅派一兩個縣官接受,張軒實在是放心不下來。

汝寧東門碼頭上人流涌動,大多是汝寧府的文武官員。

這裡本來也是汝寧水運交通要地。

只是戰亂之後,一片荒蕪,人煙不至而已。張軒一路沿着汝河而來,他發現汝河很多水運措施都是現成的,甚至河邊張軒發現很多碼頭。

不過現在只剩下遺址了。

即便是現在,汝河水上交通也不少,否則張軒的船隻是從哪裡徵過來的。

只是現在是冬季,正是枯水期。運輸量不大,如果到了夏季,河水大漲,那是運輸量也會大大增加了。

張軒想來,這在淮河上游的汝河水運尚且如此,那麼下游的淮河,乃至運河的水運就更不必說了。

“水師。”張軒在心中默默記下這一件事情。默默的在心中的地圖上劃出一道行軍圖。

沿着汝河東進,匯入淮河之中,攻鳳陽,破泗州,入洪澤湖,進入運河之中,下山陽淮安,轉爲南下,破揚州,攻南京。

一路水陸並進。只要水師強大,恐怕幾十天之內,就能到南京城下。

不過,這個宏偉的計劃,僅僅是計劃而已。

想要落實需要太多的計劃,還有足夠的兵力,張軒不得不面對冰冷的現實。

他手中僅僅這一點士卒,執行這樣的大計劃想都不要想。

只有曹營主力在,纔有一絲成功的可能。

羅汝纔是他繞不過的人物。

“要不要去襄陽,再見一次羅汝才?”張軒心中暗道。

這個沒有人能給他答案。能給他答案的僅僅是他自己。

“恭迎將軍回城。”張質與王進才帶着文武官員在汝寧東門碼頭之上迎接。

“諸位免禮了。”張軒笑道:“有諸位鎮守汝寧城,我才無後顧之憂。”

“將軍繆讚了。”張質說道。

數人寒暄了幾句,回到節度使府,張軒還沒有坐下來,就看小丫乘着上茶的功夫在張軒的耳朵邊說道:“夫人等了很久了。”

“我知道了。”張軒輕聲說道。

張軒從臘月十幾日出去,到現在已經快元宵節了。一走就是快一個月了。

這是羅玉嬌與張軒成婚以來,離開的最長的一段時間了。

不過,張軒現在還不能休息,畢竟很多事情,他不在汝寧無法掌握,必須好好梳理一下情況。

“編戶的情況怎麼樣了?”張軒第一個問的就是這個事情。

“賴將軍大破劉洪起的餘威。”張質笑着說道:“汝寧城中已經編戶完成了。”

“大人治下四縣合計在萬戶左右,計口在十萬人上下,不保護軍戶。與各寨百姓。不過計算之後,最多也不過是十五萬人而已,由於各縣編戶程度遠遠的落紅於汝寧府,故而要想要詳細的數字,還要等一段時間。”

十五萬人,這個數字給了張軒很大的震撼。

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作爲一個河南人,他了解的河南人口,估計沒有一個縣少於十五萬人。還有很多人口百萬的大縣,而汝寧這四個縣,加強起來才十五萬人上下。而且他也明白,他現在所處的地方,就是後世的駐馬店市,也是人口大市了最少有數百萬人之多,而他佔據了半個駐馬店,卻只有十五萬人。

讓他不知道該驚歎於古代人口之少,還是驚歎於戰爭對地方傷害之深。

“這麼少?”張軒忍不住說道。

“是少了一點。應該還有些百姓藏於山野之間,不過招攬不來了。這些百死餘生之後,寧可躲在山中與禽獸爲伍,也不敢下山聽官府的。”張質說道:“我查過府縣的資料,只能查出,汝寧府在萬曆年間,太嶽公清丈的數字,也是八萬戶上下,不過這數字也只能看看而已,以太嶽公之能,也擋不住上下欺瞞。真實數字絕對在這個一倍或幾倍之上,而今將軍所據之地,不過不足汝寧府的四分之一,卻只有能有萬戶以上,十五萬人左右。可見這數年之來。百姓所受之苦。”

即便如此,張軒還是絕對太少,太少了。

人多力量大,絕對是真理,十五萬人才能幹什麼啊?

當然了,張質是按這個時代的習慣,男爲丁,女爲口,而不成年的人孩子,是不算在丁口之內的。

即便如此,加上孩子的數量,這個數字也高不到什麼地方去。

數字這東西,永遠是最冷酷無情的東西。

這個人口總數,讓張軒有一些喘不過氣來,縱然張軒知道,他現在手中的數據並不是太準確的,畢竟即便他對麾下四個縣的控制程度,也相當不盡人意,很多人做杆子,強盜,河盜,土匪,都不在統計之中。

但是 這是河南啊,即便是後世也是人口大省,只有四川能與之並論,而在這個明代,更是不可動搖的人口第一大省。而只有這些人了。

張軒才明白,李信爲什麼建議南下湖廣了,恐怕也是因爲河南的人口已經支撐不起一個王朝了。

張軒幾次張張口,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終於嘆息一聲,說道:“丈量土地的事情,做得怎麼樣了。”

“開春之後,就可以進行了。”張質說道:“我現在到擔心,有足夠的土地沒有足夠的人丁了。”

“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吧。”張軒忽然沒有心思問更多的事情了。

“有一事,下官想與將軍商議一下。”張質忽然正色說道。

“何事?”張軒說道。

“守備兵的事情。”張質說道。

“千人不夠用嗎?”張軒問道。

“不是汝寧府的,而是下面各縣的,是否將守備兵之制推行下去。”張質說道。

這是有現實需要的。只是張軒看了這個人口數據,再也沒有想過擴軍了。

一個也不想了,臨潁營,南陽營,保定營,西平營,馬隊,新組建的匠作營,乃至給羅玉嬌的親兵。守備兵,林林總總,大抵要超過一萬五千人了。

張軒的士卒都脫產的。

軍民比例接近十比一了。即便將來收攏南部各縣,如果增加守備兵力,恐怕還降不下來。

民力枯竭,他如何忍心?

“屯兵吧。”張軒說道:“將守備兵改爲屯兵吧,分發土地,閒時耕作,戰時守城。”

“是。”張質說道。

張軒從來看不起,這種類似與農兵一樣的武裝,覺得他們沒有戰鬥力,而現實情況讓他不得不重新拿起這個制度。

果然是形勢比人強。

張軒又問了王進才軍中訓練如何,發現王進才的進度要比曹宗瑜的低不少,囑咐了幾句,也就打發他走了。

“汝寧果然不是久留之地啊?”張軒心中暗道。即便他窮兵黷武,也不可能在汝寧府拉出十萬精兵。而沒有十萬精兵,在亂世之中,連參與的資格都沒有。

雖然他依舊在努力在汝寧夯實基礎,但是他也知道,他放棄汝寧的決策,已經沒有任何可以動搖的地方了。

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章 王度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二十章 火併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章 成軍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十六章 決戰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六章 蕭縣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
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章 王度第四十八章 襄陽暗潮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二十章 火併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鄖陽之戰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十四章 以炮製炮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四十一章 夜第一百零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百零三章 李自成的心態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八章 夾河對峙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二章 釜底游魚第一百三十三章 說袁時中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八十二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二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五十三章 覆軍殺將十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二十五章 論東虜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六章 死中求活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五十二章 不見長安見浮雲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十二章 大洪山之戰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南現狀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二十一章 攻心之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一百一十七章 朱大典第二十二章 炮戰第五十七章 生病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八十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休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十三章 臘八宴邀請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六十四章 有孕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一章 成軍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十九章 敵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一章 決河之意第十六章 決戰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六章 蕭縣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夜之間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