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

堪悲洛陽城

此刻的洛陽城,再也不是當初的中州名府了。

自從闖王崇禎十三年正月破洛陽之後,就將洛陽的城牆給扒了。爲的就是義軍佔據不了洛陽城,也不能讓官軍坐守洛陽城。

不過拆除城牆,也給洛陽城帶來極大的苦難,沒有了洛陽城牆的保護,洛陽城成爲誰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所在,再加上這混亂的世道,洛陽城幾乎爲之一空,再也不負當初的盛景了。

甚至被委派到洛陽城的官員也紛紛逃走。

現在就洛陽城來說,官軍不認爲這是自己的地盤,而闖王顯然也不覺得這是自己的地盤。

只有一些小股武裝,打着官府與闖王的名號,彼處爭奪而已,而潼關大軍一出,此地頓時做鳥獸散。

官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打下洛陽城。

但是孫傳庭卻沒有一點高興的意思。

當初的中原名都,現在已經不成樣子了,當初孫傳庭出關剿匪的時候,數次路過洛陽,還記得當初洛陽城的富麗堂皇,還有洛陽福王的富甲天下。

猶記神宗老爺爲了福王這位愛子,可是下了血本,幾乎半天下與之,以至於福藩之福,天下無雙。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纔多少年過去,洛陽就落這個樣子。而福王也成了福祿酒。

站在已經成爲廢墟的福王府前面,孫傳庭不盡興起了萬法皆空之感。

不過片刻,孫傳庭就收起這分感慨,說道:“他們都來了嗎?”

“回稟大人,他們都來了。”一名小將說道。他是孫傳庭的標營將領,名爲孫枝秀。或傳爲孫傳庭家人。不是是否,但是爲孫傳庭信任卻是事實。

“帶他們過來。”孫傳庭說道。

“是。”孫枝秀說道。

隨即帶這幾十個人上來了,這幾十個人有得打扮爲士紳摸樣,有得甚至身穿官袍,有得卻是短打摸樣,一過來,紛紛行禮,這些官員與士紳打扮的不過作揖而已,卻有短打摸樣的男子跪倒在地。

李際遇夾在其中,猶爲尷尬。

這些人打扮不同,也代表的身份不同,官員打扮的,有的是地方官。闖王破洛陽之後,大拆城池,兵法只有洛陽一城受害,很多縣城都成了白地,故而很多地方官只能將治所,遷移到下面的寨子之中。甚至乾脆有一些寨子,就是官府所建。不過這樣的寨子,在河洛諸寨之中,只有極少數而已。最多的寨子都是當地士紳,在鄉官員所建的。

這些人都太平時有名望,有能力的

人,在亂世之中,自然有能力結寨自保。

但是或許他們習慣了過太平日子,這一類寨子爲數衆多武力卻不是太強的。

而所有山寨之中,最爲強大的,也就是往昔的反賊山賊之屬。比如李際遇。

孫傳庭先是安撫地方官,各自升賞,的確在這種河南地方官紛紛逃竄的時候,能堅守下來的,都有能臣。然後再安撫這些士紳。

但是比起這些士紳,孫傳庭對他們的待遇自然是等而下之了。

“諸位爲朝廷堅守,本督師自然會一一上報朝廷,不吝封賞。不過,秦軍千里出師,糧餉匱乏,還請各位父老,支援一些。”

一提糧食,下面的人頓時雅雀無聲了。

孫傳庭微微嘆氣,心中就知道是這個結果了。

一來河南地面的確殘破,二來河南地面的官府崩潰,得益最大的恐怕不是義軍,而是各地的寨子。世道亂得讓小民只能依附大戶爲生,如此一來,各地的田畝都成爲各寨大戶的產業,而且手中有兵。孫傳庭也不敢來硬得。

“末將願獻糧百石。”李際遇大聲說道。

有李際遇開頭,每一個寨子大多出幾十石,百餘石而已。孫傳庭也沒有多說大事要緊。

只是他計算糧草,心中暗道:“只能速戰速決了。不可拖延。”

隨即將各個寨子的首領,叫到營帳之中單獨交談,不多時就到了李際遇。

孫傳庭對李際遇到沒有說什麼別的話,先是厲聲訓斥兩句,訓斥李際遇之前種種錯誤,然後話音一轉,說皇上聖德,特赦爾等,今後要努力爲朝廷效力,將來少不得封妻廕子之類。

不得不說,套話雖然是套話,在不同的人嘴中說出來,就有不同的效果。

先將李際遇嚇得大汗淋漓,然後又說得熱血沸騰,似乎年少之時,報國之心,在心中再次綻放出來。

不過,等出了孫傳庭的帳篷之中,被冷風一吹,李際遇頓時變得冷靜起來了。心中暗道:“這一關,總算是過去了。”

李際遇準備回登封的時候,在路上看見不少民夫從各個寨子向洛陽城趕去,還有秦兵看押,李際遇對自己的親兵,說道:“去問問,要他們去幹什麼的。”

不過片刻,就問出來了。

“孫督師有令,在洛陽屯兵積穀,重修洛陽城。”

李際遇心中暗道:“這些事情都告訴闖王。還要詳細一點,但是絕對不能落於文字之上。”

他想到這裡,就在自己親兵之中,找了幾個信得過的人,如

此如此吩咐下去。

這些親兵就不和他聯繫了,得了洛陽的情報,快馬報到鄭州過去。

不過這消息還沒有傳到闖王的耳朵之中,就有一個人坐不住了。

滿城傳滿了消息,蘇京又怎麼能聽不到啊,他立即來見孫傳庭,說道:“督師,聽聞督師要在洛陽城屯兵積穀,重修洛陽城,爲平賊計。是否有此事?”

孫傳庭頭也不擡,看着手中一分分文書說道:“沒有。”

“督師何必騙殿卿,此事整個營中都傳遍了,督師僅僅瞞着殿卿一個人,有用嗎?”蘇京說道。

殿卿是蘇京的字。

“你怎麼覺得,我是騙你,而不是騙他們。”孫傳庭擡起頭來,看了蘇京一眼。

蘇京一聽,心中頓時意動,暗道:“與孫公接觸這段事情來,孫公即便是些獨斷之處,也是從不迴避於我。即便孫公真得想在洛陽城屯糧積穀,我也無力阻擋,非得請聖旨才行。孫公性剛,恐聖旨也未必能壓得住他。而且欺瞞我一時,又能欺瞞我一世嗎?孫公所言或許是對。這消息是孫公有意放出去的,恐怕意在闖賊。”

只是怎麼意在闖賊。蘇京一時間想不明白,不過他對孫傳庭有信心。就是孫傳庭的用兵之能,在他自己之上。也不去多想,忽然他想起了什麼說道:“孫公,即便如此,大軍行動恐怕瞞不得人。即便用馬隊封鎖消息,大軍一動,都要露餡。”

孫傳庭說道:“你說這件事情,我是故意讓你知道的,還是你探聽到的。”

蘇京說道:“當然---”在“當然”兩個字之後,蘇京也就說不出下去了。

蘇京很明白,孫傳庭的那個“你”字,不僅僅是說得是他蘇京,還有闖賊。

他暗暗揣摩,如果李自成得到這個消息會怎麼想?再加上南陽偏師的動靜。

潼關大軍來到洛陽城就不走了,修起城池來了,而南陽那一支大軍,正在大張旗鼓的北上,看樣子要匯合汝寧,襄陽的官軍。再大軍直撲鄭州。

那個是真,那個是假。

蘇京沉吟了片刻,說道:“督師我明白了。”

“聽明白了,就辦你的事情去。”孫傳庭說道:“別在這裡煩我。”

蘇京在臨走的時候,忍不住問道:“督師覺得闖賊會上當嗎?”

孫傳庭沉默片刻,說道:“盡人事,聽天命。”

戰場之上,哪裡有完全之策。只能儘量讓自己有把握一點。

.。www

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六章 蕭縣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十二章 作坊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四章 餌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八章 攻城二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百章 俠義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四十章 瑣事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章 蕭縣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四章 岳陽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
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六章 蕭縣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五十一章 賊營孤忠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二章 家事二第十二章 作坊第六十七章 序章第七十四章 劉文秀東行記三第三十六章 反擊與甬道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四十六章 李信解憂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五十四章 餘波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八章 炮戰第十二章 撤軍第二十四章 餌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三十七章 各自奇謀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十四章 舟山之變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征第一百零六章 李信之策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十五章 房村之役二第八章 攻城二第八十六章 湖口現狀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八章 放賑之議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一百一十章 李信之死二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九章 阮進之策第四十二章 下書決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多爾袞二第一百章 俠義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十六章 決戰第三十五章 千古之下誰墮淚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三十章 王良謨二第四十章 瑣事第八十四章 催命煙花第一百零五章 左良玉謝幕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章 蕭縣第五十三章 火器大觀第三十章 以走制敵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十六章 拔營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七十九章 在臨潁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七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三章 曹營內幕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四章 岳陽二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三十一章 襄陽城下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