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許都之謀

張軒心中猶豫幾分,想怎麼委婉的否定許都的計策。

許都畢竟是張軒看中的大將之才,張軒縱然不用許都之策,也要給許都存幾分體面。

許都似乎看出了張軒的心思,提前說道:“大將軍,陛下信重大將軍,以方面之任委任大將軍,大將軍難道不爲朝廷着想。”

“襄陽之戰,是大將軍指揮的,東虜實力如何,大將軍最爲清楚不過,襄陽一戰,我大夏慘勝如敗。大將軍當知東虜乃我大夏強敵,而如今之勢。東虜出於東邊,與蒙古聯姻,一統草原,橫掃北方,可謂後方無憂。九邊精銳皆在東虜手中。末將不敢漲別人士氣,滅自己威風,但是還有一句話要說,那就是東虜之勢。在我大夏之上。”

“而今東虜因去年連續征戰一年有餘,正在修養生息。等待來年,我大夏固然騰出手來了,但是東虜會安坐北京嗎?”

“來年大舉南征的時候,是不是也東虜大舉南下的時候?我大夏真得能在兩面夾攻之下,好維持對南明的攻勢嗎?而今固然困難,但是隆武帝乃是有爲之君,正在梳理南明朝政,南明固然有積重難返之態。但是錯過了今日,很可能再有難攻之機,就是二三年之後。”

“天下局勢並不穩定,去年一年之內,大明崩潰,東虜與大夏並立,而出局勢並不穩定,一年之內尚且能發生這麼多事情,二三年之內,又會發生什麼?夜長夢多。”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張軒聽了許都的話,心中暗暗點頭。

這些都是張軒的隱憂,正是因爲張軒這些隱憂,所以張軒並沒有故步自封,他也想在武興元年下半年抵定整個湖南。但是他性格使然,不喜歡這種類似孤注一擲的冒險。

大勝還好,大敗的話,大夏的局面只會更艱難。

許都這樣說,讓張軒有了繼續聽他說下去的興致,張軒說道:“那麼如何避免孤軍深入,爲敵人所乘?”

許都說道:“大將軍,我等雖然是深入,卻不是孤軍。”

“羅岱將軍在平江一帶出沒,牽制了何騰蛟,此其一也。而南昌張將軍,就在長沙東北,大將軍只需一紙文書令其進軍,則章曠軍不敢妄動。末將以爲,當先與羅將軍配合,先下臨湘,破何騰蛟軍,旋轉長沙。引各路援軍救援長沙。”

“若章曠回軍,則棄長沙,與張公前後夾擊大破之。如此則有江西爲依託,縱然事有不利,亦可退入江西境內。”

“若李過南下,則半道伏擊之。李過一破,從岳陽到長沙,再也敵手,長沙城亦可徐徐圖之不遲。”

張軒沉吟一會兒,說道:“李過對大夏心懷恨意,對明廷未必有多少忠心。如果我軍南下,李過不理會長沙,反而北上武昌,安慶公剛到武昌,軍不過數萬,萬一西京有個閃失,可如何是好?”

許都說道:“戰求勝而已,不拘泥於一城一地。武昌城堅,王龍將軍宿將也,李過兵臨城下,一時也攻不破武昌,再則南京在武昌下游,大軍逆流而上,並不過數日就到。最多不過有驚無險。“

“退一步而言之。李過如今之勢,不過無根之萍,任他佔據武昌,又能如何。以末將之見,寧可以武昌換長沙。明無長沙,則不可在五嶺之南固守。而李過即便據武昌,也處於大夏四面圍攻之中,不久必爲所擒。復有何慮?”

張軒細細品味許都所言之策,推敲一二,心中暗暗苦笑。雖然其中有很多問題。比如張應元。張軒很清楚,他雖爲位階在張應元之上,但是同爲公爵,張軒想要指揮張應元可沒有一封書信那麼簡單。

不過,以張軒在曹營之中的威望,如果好言相勸,倒不是不能辦到。但是以武昌換長沙之言,卻是萬萬不能了。

武昌可是大夏西京。

不管這個西京,到底有多少水分。但是都是太祖高皇帝登基之地,當今也是在此地登基,其中的政治意味非常濃烈。也是大夏在西方的重心所在。決計不是說能與大明兌子,就兌子的。

這還是大方向上的問題,具體到細節之上,船隻的運力夠嗎?糧草輜重如何運輸?乃至於如何保證,水面之上的安全,總不能讓張軒大軍與馬光玉一樣,在水上被人俘獲吧。各地水情如何?

這些問題,張軒不弄明白,他是不會同意這一件事情的。

畢竟這關係到麾下數萬大軍的性命。萬萬不可草率。

只是,張軒心中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都無法掩飾一個念頭,就是張軒心動了。

一方面是基於責任。

張軒作爲大夏頂級權貴的一員,他要爲國家負責。如果能在今年平定湖南,將南明趕到五嶺以南,對大夏是一個絕佳的利好消息。雖然改變不了大下南北受敵的局面,但是依託五嶺山勢,卻可以節省很多駐軍。

如果能除掉隆武就更好不過。

張軒不相信大明有這個氣運,除卻這個有幾分臨危受命的皇帝。不管接下來是那爲藩王登基,大抵都比不上隆武。很大可能是,萬曆這個朱跑跑。更是不足以凝聚殘明人心。

那時候兩廣之地,就不用多管了,即便暫且寄存在萬曆手中,也未嘗不可。

另一方面是作爲一個將領的虛弱心。

在大明的這幾年,張軒也算是身經百戰了。一點點磨礪出來,不敢說是名將,但也算是一個合格的將軍。但是張軒歷數他主持的戰事。似乎哪一戰單獨拎出來,也不過如此。

幾乎沒有一個漂亮仗。

固然,戰事只需勝利而已,不需要多漂亮。但是張軒作爲一個將軍,未必沒有想過打一場標準型的漂亮仗,就如鉅鹿於項羽,官渡於曹操,淝水於謝安等等。

許都這個計劃對張軒來說,有絕大的誘惑力。雖然有些冒險,但是如果做好了,根本不用等到年底了,張軒估計讓隆武活不過三個月。那怕隆武逃之夭夭,大明朝廷再次番遷。定然會引起很大的震動,趁着明軍人心惶惶的時候。張軒所能得到的,絕不僅僅是一個長沙府,一個湖南,甚至還可能更多。

風險大,收穫也大。

再有就是,對南明軍隊的輕蔑之感。

張軒兵臨岳陽城之後,再一次一次判讀軍情之中,越發明白一件事情,比起傅宗龍,汪喬年,孫傳庭等人,大明的大臣水準下降了不止一個層次。比起賀人龍,左良玉,黃得功等人,大明將領水準下降了不止一個層次。南明的軍隊,與大明崇禎年間的軍隊,根本不可相提並論,不是一個檔次的。

更讓張軒不屑的,是南明朝廷的控制能力,崇禎年間再爛,官軍還是知道有朝廷的。但是而今,呵呵。

可以這樣說,在組織結構上,清廷勝過大夏,而大夏又遠勝南明。

清廷立國已過三代。內部人心早已統一了,縱然多爾袞也不能篡奪皇位。就可以看出來清廷人心之中是有這個皇帝的。所以多爾袞只能爲攝政王,而不是皇帝。

而大夏剛剛成立,可以看做一個兵頭聯合起來的政權。羅玉龍的位置並不穩固,但是還是能指揮動下面的。而南明連將軍頭聯合起來都不能,縱然有百萬大軍,也不過一百個將領的聯合,而不是一個整體。

簡直是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敵之弱,就是我之強,南明這個狀態,給了張軒的信心。

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十五章 鐵模?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九章 初戰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六十章 叛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七章 下蕭縣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十三章 老營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五章 猛鎮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
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七十一章 各方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攻歸德第十五章 鐵模?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九章 初戰第六十五章 楊山之死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三十四章 水師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三十三章 走不走?第六十三章 鄭鴻逵的火器第六十章 叛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地七十二章 小勝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二十二章 場外手段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四十八章 一生只換忠義名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二十四章 歸德軍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七章 烽火崎山路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五章 大軍開拔第五十二章 多鐸撤軍二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六十八章 剃髮令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三十七章 劉澤清請纓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二十六章 兒戲的造反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六十七章 堪悲洛陽城第七章 下蕭縣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十三章 老營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五十六章 行路難二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四章 岳陽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休戰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五章 猛鎮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三章 往來無白丁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三十三章 兵變餘波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二十一章 獻徐州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三十一章 修城第二十六章 拖刀計二第八十四章 斷小商橋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六章 王度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八十二章 胡澹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四十五章 破劉良佐第一百零七章 田雄之死第一百一十章 出師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松山餘波第四十二章 夜二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三十九章 故人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