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

張軒也知道,賀虎頭一直想上陣。

不過,張軒卻不想賀虎頭這個時候上陣,他想多教賀虎頭一點東西,從行軍打仗,安營紮寨,排兵佈陣,還有戰略觀念,以至於人情世故等等方面。

張軒之所以這樣,一方面是因爲羅玉嬌,另一方面卻是可憐賀虎頭。

而且賀虎頭在賀一龍死後,大變模樣,極其刻苦,之前大字不識一個,一來賀一龍戎馬之間,沒有時間給賀虎頭安排老師,另一方面,卻是賀虎頭喜武厭文。不喜歡學這些。

只是賀一龍死後,張軒讓賀虎頭幹什麼,他只問一句,能報仇嗎?

張軒告訴他,不識字,讀不通經典,就不能學習高深兵法。不學習高深兵法,就不能擊敗李自成。自然也就無法報仇了。

賀虎頭聽說之後,二話不說開始讀書寫字了。

後來又向張軒學習兵法,張軒只能給他開了一個書單,打仗之餘,也抽不出時間教他,前一段在南京問他的時候,張軒才發現,他給賀虎頭開書單,是讓他看,結果賀虎頭在一本一本的背。

已經背了小半了。

如此刻骨用功,張軒自然是願意多教授了。張軒想讓賀虎頭在身邊多留幾年,將來直接放出去,當一個營官。說不定,未來就是一員大將之才。

對付這些三腳貓的騎兵,張軒自然是一點都不擔心。

張軒一回營,秦猛就過來了說道: “大人,擊敗許將軍的人,已經查明瞭。”

張軒立即接過書信一看,張軒看到了章欽臣的履歷,輕輕一笑,說道:“原來是孫元化舊部。”

孫元化是嘉定人,崇禎五年被溫體仁所殺。他的舊部就流散四方了,而這章欽臣乃是紹興人士,也就棄官不做回家了,不知道怎麼了被孫嘉績打聽到了,被請爲府中教習。

後又推薦爲官,在紹興府之中,當一個小官。

今日之前,誰也不知道章欽臣這號人物。真是板蕩識英雄。不到這個時候,誰知道江南之中,還有這樣的人才。

“江南人才,乃天下之最。”張軒心中暗道:“可惜不能爲我所用。”

一個地方的人才如何,受當地的經濟水平影響,總的來說,經濟水平越高的地方,就越容易出人才,這是常理,不管張軒再厭惡東林黨,厭惡東南大族,但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天下大半的人才就在江南。

縱然張軒覺得江南文弱,不諳武事,但也有許都,章欽臣,這樣的將才,更不要說別的。

張軒說道:“召集衆將議事。”

“是。”

不過一會功夫,所有人都到了。

張軒將章欽臣的資料傳給所有人看。

曹宗瑜一看,說道:“區區小臣,不足爲懼。”

數萬人的大戰之中,千餘火槍兵的作爲,實在是微不足道,如果隱藏起來,還可以當成殺手鐗來用,但是此刻已經曝光了,張軒有得辦法對付。只要避開火槍隊,將官軍大隊打崩,到那個時候,縱然章欽臣再厲害,又有什麼用處。

“大人,”楊繩祖說道:“我見官軍紮營不嚴,今夜大軍踹營,可以一戰而敗。”

張軒心中暗暗否決了楊繩祖的意見,說道:“你們怎麼看?”

許都說道:“官軍值得忌憚的,只有章欽臣一人而已,明日我們列陣而戰,引火攻營出戰,然後在大軍側擊。足以破敵。”

張軒說道:“許將軍所言,正合我意,明日就以徐州軍主攻,汝寧軍坐鎮後方,楊將軍準備好,大戰一起,聽我好令,側擊敵軍。”

“是。”衆將說道。

張軒否定了楊繩祖的意見,並不是楊繩祖的辦法不好。而是張軒想看看,章欽臣的火槍手到底是多大的威力。許都之敗,不過是一場小挫而已,張軒想看看,火銃手在戰場之上的表現,有那麼革命性嗎?

而且每一個戰術都要因地制宜,歐洲發展出排隊槍斃戰術。並不以爲着在中國這樣的戰術,也行得通。當然也可能能行得通,不過,張軒必須親眼看看才能確定。

畢竟這件事情,非同小可。一個差錯,可是要死上很多人。曹營現在用得這一套戰術,是傳承明軍的戰術。雖然沒有形成文典,但是數百年來,談得上千錘百鍊了,如果應對,都有成例可用。

一旦改爲新戰術。如果有致命漏洞的話。在一場決戰之中被人找到,那個時候,可能輸掉一個帝國。

故而,張軒深刻明白了爲什麼大多數軍方都是保守勢力了。

軍事之上,在技術革命之前,可靠要比革新重要的多。

“對了。”張軒說道:“章欽臣此人,務必活捉,活捉此人營官以下,升三級。賞千金,營官以上,賞萬兩。”

這個賞格一出,衆人頓時大驚失色。

無他,張軒很少有發佈賞格,這一次面對的還是一個小軍官的賞格。雖然不明白爲什麼,但也知道張軒對章欽臣此人的重視。

張軒之所以下血本,原因無他,就是章欽臣手中的成型的火槍戰術。

孫元化是大明首屈一指的火器專家,這個名頭,即便放在他死後十年之後,似乎也沒有人能挑戰的。孫元化的遺產被孔有德弄到遼東之後,滿清立即有了可以與明朝抗衡的火炮部隊。

不過,明朝與清廷都有一個毛病,就是重大炮,輕火銃。

所以章欽臣這樣的孫元化舊部,並不被多重視。

張軒暗道:“如果我想得沒有錯的話,章欽臣手中那一套成熟的火銃戰術,是來自葡萄牙人。我將來想大量裝備火器,葡萄牙人的戰術,卻是一個極好的參照。”

“僅僅,這一套戰術,就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章欽臣此人,有是精通火器的將領。他本身的才能也值這個價碼。”

此刻的張軒已經爲將來的大換裝儲備人才了。

衆將散去,賀虎頭提着一個人頭過來了,說道:“幸不辱命,官軍將來的人頭在此,斬首五十七,其餘的紛紛敗退。”

張軒看着大片大片的血污,在他的書案之上渲染開來,再看一個死不瞑目的首級,皺眉說道:“我知道了,將這個人頭拿到張素那個,會給你記功的。”

賀虎頭一聽張軒的話,頓時有些怏怏。說道:“是。”隨即提着人頭就要走。

“等一下。”張軒說道:“將人頭放在外面,將這個給我打掃一下。”

“是。”賀虎頭立即找了一塊抹布,然後打了一些水,將張軒的桌案打掃乾淨,正準備走了。

張軒說道:“等一下。”

“大人,還有什麼事情?”賀虎頭說道。

“你今日做得不錯,不過我不會獎賞你,你知道爲什麼?”張軒不等賀虎頭回答,就說道:“因爲我從來,都想將你培養爲萬人敵,這樣百人將所爲的事情,我是不會獎賞你的。”

賀虎頭心中一動,眼睛慢慢的亮了起來。

張軒微微一笑,說道:“知道,等一會兒記功的時候該怎麼做嗎?”

賀虎頭說道:“知道了,將首級全部分給下面的人,我一個也不要,並掏錢給陣亡家屬補一點,回到南京之後,一一探望。”

張軒說道:“既然知道,就快去吧。”

賀虎頭大聲說道:“是。”

張軒聽着賀虎頭的腳步之聲,漸漸遠去,心中微微一動,暗道:“虎頭長大了,賀叔你在天之靈也安息吧。”隨即又將注意力放在章欽臣身上。細細的研究起來。

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五章 取士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五章 高鬥樞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十章 裝備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六章 王度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七章 下蕭縣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
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二十二章 許都之膽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二十九章 宜城第一百零七章 牛金星之言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二十八章 誅逆子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鄭經的瘋狂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九十六章 收兵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四十四章 拷餉第一百三十章 大夏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二十一章 朱仙鎮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一百二十二章 登基第五章 取士第三十四章 投名狀第三十四章 湘陰之戰二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五章 高鬥樞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七十九章 常國安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六十二章 河南節度使李信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二十八章 黃朝宣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六十五章 錢糧第六十一章 河南之屠三第五十四章 羅汝才的手段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十章 裝備第四十七章 覆軍殺將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零八章 易定難平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六章 王度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三十三章 我是誰?第六十二章 李自成之死第六十三章 羅氏父子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五十二章 馬踏開封城第十章 慶陽公之喪第七十四章 陣戰第五十五章 第一路援兵第七章 下蕭縣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七十一章 湖口三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義第三章 袁時中的選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七十一章 戰長沙之列陣第九十三章 下揚州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